当前时间:
返回首页| 收藏网站
最新动态:
纪检调研
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机构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作者:邓军、张炳灿 来源:甘蔗研究所纪委 日期: 2016-01-07 字体: [] [] []

科研机构反腐倡廉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纪委 邓军 张炳灿


摘要:近年来,科研机构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加大了力度,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反腐倡廉工作也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制度建设、监督体系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形势和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科学制度和监督力度,不断铲除滋生蔓延科研腐败的土壤,推动科研机构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

关键词:反腐倡廉;问题;建议;科研机构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建设的重大任务。我们党成立以后,始终把反腐倡廉当作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当作影响党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保证。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反腐倡廉工作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1]

近年来,科研机构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加大了力度,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随着国家及各级政府对科研的投入逐年增加和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被人们视为“一片净土”的科研机构的消极腐败现象也呈现出易发多发的势头。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科研腐败现象被报道后,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严重污染了圣洁的科研领域;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对治理科研腐败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应引起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因此,科研机构的腐败不容小视,与其他领域的反腐倡廉工作一样,其反腐倡廉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重要政治任务,亟需科学化措施的有力跟进。

一、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和科研投入的增加,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增加,科研活动日益频繁,科研机构的反腐倡廉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经费逐年增多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科研机构的科研经费也随之逐年增多[2]。科研项目经费在科研单位总收入中也占据了主要地位,有力支撑了科研单位的快速发展。目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由项目主持人负责管理,缺乏有力的监管;加上项目预算的约束力不够,以及经费使用的变通招数极多,给科研机构反腐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2.学霸权力越来愈大

在科研领域,一些拥有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个人或“组织”在科研活动中行使霸道、以权谋私,甚至利用手中的行政或学术权力,垄断和瓜分科研资源,控制话语权[3-5]。“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科研现象猖獗,严重践踏了我国科研的正常秩序,毒化了学术风气,污染了科研“净土”。在部分领域,要想争取大项目,获得更高的科研成果奖,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的照顾,没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无法出头,严重影响了科研项目立项和科研成果奖颁发的公平、公正,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

3.学术腐败愈演愈烈

学术腐败已成为近年来学术届的热门话题。造假、抄袭[6]、提成、挪用[7]等违反学术伦理的研究行为一直存在,呈愈演愈烈之势,备受社会和媒体的关注,引起了科研界的深刻反省和反思。在一定程度上,学术腐败已成为当前科研最大的腐败。科研成果、职称是广大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有了科研成果和职称可以给科研人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强大的利益驱动,使科研机构中一些人不坚守科研道德,失去科研诚信,铤而走险,抄袭论文、编造数据、乱开成果证明等形式来快速获得科研成果,从而使其获得相应的利益,严重败坏了科研风气。

二、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反腐倡廉教育不科学

随着中央和各级政府对科研反腐工作的重视,科研机构党组织在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预防和治理科研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反腐倡廉教育过程中,科研机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宣传教育不科学、不规范、不系统,影响了教育效果,致使广大科研人员和老百姓对反腐倡廉教育工作评价十分不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一是反腐倡廉教育在内容上、方式方法上比较零乱,缺乏系统性,存在“东打一枪,西方一炮”的现象,多数是简单地宣传上级文件。二是反腐倡廉教育层次不清,无的放矢,缺乏针对性,把领导干部、科研骨干和普通科研人员混为一谈,致使领导干部成为教育的薄弱环节。三是教育者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不高,甚至有的教育者自身行为不检点,作风漂浮,腐化堕落,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四是反腐倡廉教育缺乏评价硬指标,教育制度不完善,导致“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存在走过场、搞形式。

2.反腐倡廉制度不健全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推进科研机构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保障。近年来,由于一些科研领域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客观上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9]。目前,科研机构反腐倡廉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研机构已出台了很多反腐制度,制度建设明显进步,但制度与制度间缺乏有机联系,新旧制度间错综复杂,衔接不好,没有系统性,存在难易操作的问题。二是反腐倡廉制度配套措施严重缺乏,导致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多制度制定出来,没有制定相应的操作办法和落实人员、经费等保障措施,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三是反腐倡廉制度执行不力。少数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认识不够,随意执行,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不执行,或钻漏洞、打擦边球,变通执行,带头践踏反腐制度[10]

3.反腐倡廉监督不给力

科研机构反腐倡廉监督体系建设缓慢,监督不给力,客观上给腐败分子提供了条件。一些科研机构领导干部和科研人员对监督工作认识不到位,上级对下级监督不到位,下级对上级不敢监督,同事之间以和为贵,互不监督等,致使腐败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科研反腐倡廉监督制度建设滞后,造成监督乏力。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会计审计制度过于陈旧,不适应新形势下的项目经费管理,许多具体操作方法国家没有明确规定,项目经费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2013年以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实行的是1998年财政部、科技部颁发的《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科研经费管理[11]。由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已出台,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尚未出台,部分科研单位自2013年1月1日起已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但不能完全满足行业要求。同时,科研机构科研经费会计核算中执行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繁多,不同来源渠道的经费如863、973、国家基金、国家体系、行业专项、省科技计划项目等,每一项经费都有各自的管理办法,差异较大,执行困难,造成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困难[12]。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执行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财务管理办法》(财教〔2002〕65号),科技部的“973”项目执行的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国科发计字〔2006〕330号),而省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又出台了不同的经费管理办法,如2006年6月施行的《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暂行)》(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告第2号)、2008年11月施行的《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

三、反腐倡廉工作的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根除腐败思想

加强宣传教育是抓好科研机构反腐倡廉工作的前提基础。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改善社会风气要从教育入手”[13]。根除腐败思想,应加强宣传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是加强党性教育和科研道德教育,牢固树立科研人员为科技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筑牢科研人员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从思想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科研腐败。二是要不断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系统科学地设计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比如在教育内容上,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廉洁从政教育、科研道德教育、忠诚教育、法制教育、形势教育[8];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采用党课、报告会、知识竞赛、展览、参观考察、主题讨论、群众评议以及集中教育培训等[14]。三是开展针对性教育,针对科研腐败易发多发频发的部门,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和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重点防范关键部门的腐败行为。四是提高教育者本身的理论修养和丰富教育者实际工作经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五是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以制度来约束腐败行为。

2.强化科学制度,控制腐败行为

在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强化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13]。健全的反腐倡廉制度可以为领导干部和科研人员营造一个好的科研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为领导干部和科研人员的科研事业保驾护航。有效控制腐败行为,不断强化反腐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要以创新精神推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在科研工作中,坚持用科研精神、创新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建设,循序渐进地净化已受污染的土壤。二是要在制度制定的同时,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增强制度可操作性。在制度制定时,既要注意单项制度的制定,又要重视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实体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的配套,做到制度与措施的有机衔接,使制度与措施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发挥制度的整体功能。三是要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从严格监督检查、责任追究、领导率先垂范、执行效果评估和纪委组织协调等方面,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严肃性和权威性[15]

3.强化监督力度,预防腐败滋生

加强监督是保障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条件。关键是发挥各种监督的有效力量,构建完整高效的监督体系[16]。预防腐败滋生,强化监督力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健全纪检监督机制,设立独立执法的监督部门或组织,在中国大陆设立像香港(ICAC)一样的廉政公署;或整合反腐倡廉资源,形成高效、互动的监督体系。二是逐步完善网络、媒体的监督体系,发挥大众参与反腐的作用。在近年来的反腐成效中,充分证明网络、媒体高效、快捷、实用的监督形式已得到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三是建立科研诚信黑名单,加大惩治力度。对科研造假、抄袭等学术腐败行为,加强监督,对不遵守科研道德的科研人员进行科研诚信登记,记入黑名单;对触犯法律的,给予法律打击。四是要重点抓好对管人、管财、 管物等重点岗位和重点部门的监督,以及易于滋生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平台项目管理、课题经费使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好重点防范和部署。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科技人员,搞科研腐败要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持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要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1]


此文荣获2013年度省直机关反腐倡廉工作调研和理论研讨论文三等奖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6.

[2] 陈铁成.科研单位反腐倡廉建设与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 J].中央纪委监察部杭州培训中心[ EB /OL],http://www.zjwhp.org/web/mainView.html?id=5686.

[3] 李建华.究竟什么是腐败[ J].廉政论坛,2005,(2):16-17.

[4] 王向前.腐败与反腐败的信息经济学研究[ J].娄底师专学报, 2004,(3): 9-10.

[5] 杨世杰.腐败与反腐:一种经济学解析及其对策[ J].商业研究,2008,(375):132-136.

[6] 柳圣爱.韩国学术伦理建设评介[ 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7):102-106.

[7] 马希良.科技创新也要治理科研腐败[ J].创新论坛,2006,(6):9.

[8] 王贵农.当前反腐倡廉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1-4.

[9]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新时期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9.

[10] 梁爱文,李娟.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的障碍及其破解[ 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

25 (3):79-83.

[11] 冯予玲.农业科研单位项目经费管理问题探析[ J].河南农业,2010,(12):64.

[12] 冯旭.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核算的若干问题浅析[ J].福建稻麦科技,2007,25 (4):45.

[1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

[14] 余茂辉.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 (2):65-68.

[15] 赵建宾.提高高校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思考[ J].理论探讨,2011,(03):290-291.

[16] 吴海红.问题与出路:我国反腐败现状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反腐败专业人士和领导干部的调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1):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