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营造浓厚的农业科研学术氛围,推动我院学术水平提升,激发创新热情,培养专业精神,推动“人才强院”建设,助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15年,我院创办“农科讲坛”,安排本院并适当邀请院内外农业科研各领域学术造诣高、科研成绩突出的专家学者走上“农科讲坛”,介绍各自研究领域国内外科研探索现状,个人及团队科研选题及研究进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科研工作目标和主攻重点,同时讲述分享自己的科研心得体会。“农科讲坛”创立以来,已有23位专家学者登台演讲,现场听众达3000人,大家反映很好。为广泛宣传走进“农科讲坛”的科研人员的感人事迹和骄人业绩,大力弘扬“笃耕云岭,致惠民生”农科精神,推动农科事业加快发展,特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开设“农科讲坛专家风采”栏目,陆续宣传报道我院农科专家的科研事迹及成就。
赵永昌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主要事迹

赵永昌,男,回族,1964年生,中共党员,1991年03月清华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19914月到省农科院工作,三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野生食用菌资源利用及系统进化,主要从事食用菌收集、评价、驯化栽培和野生食用菌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现任生物所食药用菌中心主任,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特色野生菌研究与应用团队带头人,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副会长,中国菌物协会理事羊肚菌产业分会会长,云南省食用菌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专家顾问团食用菌产业顾问委员会委员,迪庆州藏族自治州食用菌产业专家组副组长。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取期刊20篇,主编出版专著2部,参与编著专著5部,获得专利7,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

主要科研成就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是云南省最早从事食用菌研究的单位之一,但长期没有发展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根据云南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2002年院决定成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工程中心”,作为该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在缺乏相应的食用菌研究队伍的情况下,赵永昌不畏艰难,一步一个脚印,开拓耕耘,经过十六年的努力,现已建立起省农科院的食用菌研究学科及基本技术支撑团队,在省内外均有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团队有科研人员12人,研究员6人,研究领域已涵盖三方面:1、食用菌驯化与种质创新,包括特色资源收集、评价和系统选育,珍稀菌类资源采集、实验室条件快速出菇、利用特性和商业化栽培材料发掘,常规栽培种类特殊资源(耐温、耐寒、特殊寄主等)发掘利用与育种;2、子实体发育生物学,包括子实体发育过程中成分形成及营养输送,原基形成及子实体分化基因表达与调控,生态干预(或干扰)对野生食用菌子实体形成影响的分子机制,特殊农艺性状(无孢、短柄、耐储存、特殊营养成分等)分子生物学育种,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两细胞核基因组调控机制和亲本选择;3、栽培技术,包括栽培生理学(云南特色农作物废弃物高效利用),高原地区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特色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栽培条件对食用菌成分的影响,菌根苗合成(植物与菌互作、不同寄主菌根发育等),菌根苗栽培(菌根演替,子实体形成的栽培因素)。

2007年以来在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以西南地区为主,在全国8个省区进行了资源采集和菌种分离保存研究,建成全国最大的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之一,目前保存资源300余种5000余份;驯化出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珍稀物种7个;建立了野生资源驯化出菇快速体系,缩短了驯化出菇的时间,可以批量评价,在平板出菇后分离的菌株在栽培时比直接分离的野生菌株容易出菇,即使平板上的原基不分化,原基分离的菌株也较容易栽培出菇;初步建立了以杨柳田头菇子实体发育(特别是孢子形成)为主的遗传模式体系;建立了印度块菌、夏块菌的多寄主菌根苗合成技术体系,建成不同生态类型的块菌菌根苗种植基地近100亩;首创生态微干预野生食用菌促繁技术理论并进行深入研究,微干预技术在干巴菌、牛肝菌等促繁增产中效果显著,微干预技术能有效增加干巴菌菌塘数量,提高产量和质量,建成干巴菌生态微干预促繁基地200余亩。为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增产增收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作出了重要贡献。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