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营造浓厚的农业科研学术氛围,推动我院学术水平提升,激发创新热情,培养专业精神,推动“人才强院”建设,助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15年,我院创办“农科讲坛”,安排本院并适当邀请院内外农业科研各领域学术造诣高、科研成绩突出的专家学者走上“农科讲坛”,介绍各自研究领域国内外科研探索现状,个人及团队科研选题及研究进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科研工作目标和主攻重点,同时讲述分享自己的科研心得体会。“农科讲坛”创立以来,已有23位专家学者登台演讲,现场听众达3000人,大家反映很好。为广泛宣传走进“农科讲坛”的科研人员的感人事迹和骄人业绩,大力弘扬“笃耕云岭,致惠民生”农科精神,推动农科事业加快发展,特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开设“农科讲坛专家风采”栏目,陆续宣传报道我院农科专家的科研事迹及成就。
梁名志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主要事迹

梁名志,男,汉族,19695月生,云南省景东县人,中共党员,硕士,三级研究员,现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普洱茶工作组(SAC/TC339/WG4)技术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委联系专家,云南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20126月,被聘为农业部茶叶加工分技术委员会委员;20139月,被聘为第二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专家委员;20149月,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20161月,获“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称号,9月,云南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017年,云南省劳动模范。

主要科研成就

27年来,梁名志凭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农科精神,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勤勤恳恳为云南的茶叶科技事业工作,踏踏实实为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在茶叶的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上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基金、省科技厅、省级科研项目16项,参与研究课题1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云南省发明三等奖1项,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云南省地方标准各1项;选育出茶树新品种9个,创制茶树种质材料数百份;主编出版专著10部,参编专著13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2009年,被评为“云南农业科技十大青年标兵”。201011月,被评为西双版纳州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113月,被中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较好地宣传了云南茶区的良好生态、茶树种质资源、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和具有特色的茶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认知、认同云南茶产业的优越性,提高了云南茶的美誉度、影响力、竞争力。多次组织举办了以茶叶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的培训班,先后培训了版纳、临沧、普洱、保山、大理、红河等州市的茶叶从业者3700多人次,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尤其为深居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程度不高、对茶叶消费者的新需求很少了解的从业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此外,根据鲜叶特点和市场需求,研制了15个名优红绿茶产品,引领了不同时期云南名优茶的发展;研究规范了“机制造型工夫红茶”、“高茶黄素红碎茶”、“高香红绿茶”和“人工接种渥堆发酵普洱茶”等多项工艺技术,开创了应用名优绿茶造型机械(往复理条机、曲毫炒干机)创制生产全机制中高档造型名优工夫红茶的先例,较好地解决了名优工夫红茶、普洱茶等生产中亟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指导我省主产茶区的相关茶叶企业生产针形、卷曲形等名特优红绿茶1245万千克、新工艺普洱茶108万千克,为云南实施“春制名优绿茶、夏秋制名优红茶、全年生产普洱茶”提供了示范和一定技术支撑,充分发挥了云南大叶茶的特点优势和茶叶科技的支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云南茶产品质量的提高、茶叶品牌的形成及机械化、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生产名特优茶工艺技术的普及,为茶农增收、茶企增效作出了重要贡献。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