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院所动态
领导之窗
领导论坛
媒体聚焦
工作动态
合作交流
基本建设
科研基地建设 条件平台建设
院所务公开
清廉农科
档案管理

您的位置是:首页 院所动态 院所务公开

云南省农科院群团组织先进人物先进团队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   发布时间:2012-10-25   浏览次数:90006    

  云南省农科院群团组织先进人物先进团队先进事迹材料目录

1、番兴明同志事迹材料

2、岳建强同志事迹材料

3、王继华同志事迹材料

4、杨木军同志事迹材料

5、吴丽芳同志事迹材料

6、舒群同志事迹材料

7、艰苦创业出佳绩  服务三农谱华章――热经所柠檬产业化科技创新团队荣获“云南省工人先锋号”事迹材料

8、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遗传育种课题组先进事迹--粮作所玉米遗传课题组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9、科学发展创佳绩  服务群众促和谐--甘蔗所团支部获得省直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10、立足岗位争一流 青春奉献在热区--热区所团支部获得省直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11、围绕中心 服务三农--生物所团支部获得省直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12、巾帼立业写人生  云药飘香彩云南――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女职工创新团队

13、不让须眉拥镜匣  敢挑百业抚琴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巾帼团队”先进事迹材料

14、蜂歌蝶舞展真我风采  叶绿花红书农科情怀――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农业昆虫学科团队

15、无怨无悔的选择――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花果中心女职工事迹

16、累累硕果  赤子丹心――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干热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育创新团队

17、薯业开拓者――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育种与种薯产业化创新团队

18、云岭飞歌  花卉质检女儿的骄傲--花卉质检中心团队先进事迹材料

19、让魔芋发挥“魔力”――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魔芋创新团队

20、挥斥方遒  磨砺进取――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温带果树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团队

21、扬后勤风采  展巾帼风姿――科研后勤服务中心女职工团队事迹材料

22、巾帼添风采 团队创佳绩――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云南花卉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先进事迹材料

           

 

番兴明同志事迹材料

番兴明同志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身作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政廉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他长期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和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热爱农业科研,爱岗敬业,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40多项;现在主持和承担的项目有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科技部973前期专项、科技部863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省重点基金项目、云南省高端人才引进项目、HarvestPlus- China玉米项目、全球挑战计划(GCP)亚洲玉米抗旱项目等。近年来,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其中云南省技术发明类一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撰写论文60余篇,其中6篇发表在SCI刊物上,11篇发表于《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上,主编出版学术专著1部,曾担任第七届亚洲玉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主编;以第一完成人育成国家和省级审定品种22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6个;推广应用热带、亚热带高油优质蛋白玉米及饲料专用玉米新品种累计4192.16万亩,新增产值65.63亿元,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番兴明同志在应用基础研究、新品种培育、成果转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突出。

一、应用基础研究

从国外引进上千份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充分利用云南省独特的地理优势,对引进种质进行改良、创新和利用,创新选育出一批既具热带、亚热带种质又具温带种质优点的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种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基本解决了我国玉米杂交种遗传基础狭窄的难题,对选育适应西南地区的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功构建了“优质蛋白玉米温带系×热带亚热带系”的杂种优势模式,经同行专家鉴定该研究总体达到全国同类研究先进水平,部分属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大推广价值。

二、新品种培育及成果转化

1、长期进行优质蛋白玉米种质创新,选育出国内首批硬质胚乳的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国内优质蛋白玉米抗病性差、胚乳呈软质或半硬质的问题,使云南省成为我国推广应用硬质胚乳优质蛋白玉米最大的地区。其中云瑞1号是目前国内大面积应用的抗灰斑病硬质胚乳优质蛋白玉米品种,2009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该成果在2009年云南省“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中排名第一。

2、利用热带玉米群体,经过多年大胚籽粒轮回选择和适应性、农艺性状改良,选育出独创的高油玉米种质,成功地拓宽了高油玉米的遗传基础,解决了目前高油玉米种质基础狭窄、遗传多样性匮乏的重大技术难题。选育出高油高淀粉玉米品种云瑞21,使高产、高油和高淀粉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目前国内高油玉米产量低、抗病性差的问题,2007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选育的高油玉米品种云瑞8号被农业部定为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

3、利用普通热带玉米突变体选育出鲜食玉米新品种云甜玉一号、甜糯888等,各项品质指标均超过国家食用玉米一级质量标准,有效解决了鲜食玉米适口性、商品性和抗病性差的缺点,成功拓宽了我国鲜食玉米的种质基础。其中云甜玉一号于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甜糯888是目前国内报道的产量最高和适应性最好的加强甜玉米品种,现已分布到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外6个国家。

4、通过优良种质重组、轮回选择和系谱选育,培育出一批适应我国热带地区、综合性状优良的高淀粉玉米种质。选育出一批优质专用玉米品种云瑞3号、云瑞4号和云瑞7号等,有效解决了玉米高淀粉含量与高产的矛盾问题。

5、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番兴明同志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育成品种云瑞1号和云瑞4号使用权成功转让给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

三、国际合作与交流

番兴明同志十分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及交往能力,曾应邀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与CIMMYT、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泰国卡赛沙特大学国家玉米高粱改良中心、南非南塔大学等国际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作为中国方负责人参加玉米全球挑战计划(GCP)项目和亚洲玉米协作网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流成效显著。

四、人才培养

番兴明同志具有较强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为云南省培养了大批优秀科研人才。团队中云南省高端人才1人,云南省级学术学科后备人才1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2人,高级职称6人(其中3人破格),培养研究生16人。2008年以来,他带领的团队荣获云南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二次、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云南省玉米遗传育种创新团队、云南省模范班组和番兴民劳模创新工作室等称号。该同志工作业绩突出,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2007年荣获云南省“云岭优秀职工”称号和云南省“五一”劳动奖彰;2008年被评为云南省第十九届先进工作者,200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作为优秀留学回国人才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受邀参加60周年国庆观礼活动;2010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称号;2012年荣获“云南省兴滇人奖”。

 

 

岳建强同志事迹材料

 

岳建强,男,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人,汉族,中共党员,19679月生。1991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该同志现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研究所所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红瑞柠檬研究所所长、云南省企业中心主任、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柠檬综合试验站站长、云南红瑞柠檬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瑞丽市柠檬产业开发领导小组任副组长

多年来,岳建强同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和努力提高胸怀全局促发展、统筹兼顾抓协调、突出重点谋大事、善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

柠檬产业是德宏州优势特色生物产业,德宏州是柠檬种植的最适宜区,柠檬投产早、产量高、品质好,四季开花挂果,可实现周年生产供应,比较效益高,柠檬鲜果及加工产品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是一个可做大做强的好产业。

5年来,岳建强同志根据德宏柠檬产业的实际,从国内外搜集和引进各类柠檬品种(系)62个,砧木品种21个;建立了目前国内较为丰富的柠檬品种资源圃,筛选出柠檬品种(系)12个,砧木品种9个进行品种和砧穗组合比较试验,选育出了适宜德宏发展种植的新组合,并提供生产推广应用。

在他的主持下,一是研发出了“柠檬早结优质丰产栽培方法”、“柠檬早结优质丰产树型的培育”、“柠檬简易幼苗培育移栽方法”等专利成果,实现了标准脱毒柠檬种苗定植第1年始花挂果,第2年亩产1.2吨,第3年进入盛产期,亩产2.0 吨以上,优质果率达70%以上,部分农户亩产量超3吨,亩产值超万元。取得了比传统栽培提前2-3年进入盛产期的良好效果。20092010年对研究所内20066月定植的5亩柠檬实测,亩产量分别高达4.3吨和4.4吨,亩产值达1.7万元;辐射带动德宏州5.6万亩柠檬发展,涉及柠檬种植户5000余户,实现户均增收3500元。仅此一项,柠檬种植户每年增收就达1750万元。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发展、农民增收;二是利用德宏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积极开展柠檬反季节鲜果生产技术研究,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柠檬反季节生产技术规程,示范结果,亩产量近1吨,极大地提高了德宏柠檬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柠檬产业的整体效益;三是初步构建起了德宏柠檬病虫害防控预警与监测体系,建立了CTV的血清学和RT-PCR检测技术规程和类病毒RT-PCR检测技术规程;四是制定了柠檬衰退病和柠檬裂皮病的症状识别和防治措施,为柠檬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主持构建了柠檬优良无病毒苗快繁及病毒检测技术体系,建立优质无病毒种苗生产基地150亩。至2010年底,累计推广优质种苗82万株,推广面积达11000亩。2009年红瑞柠檬研究所与红瑞柠檬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柠檬种苗公司,被德宏州政府指定为全州柠檬种苗生产唯一供种单位,由岳建强主持农业部批复实施投资467万元的《云南德宏无病毒柠檬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2010年培育优良砧木苗250万株,已嫁接230万株柠檬无病毒健康种苗,预计可扩大柠檬种植面积3.2万亩,大大提高了柠檬无病毒健康种苗的质量,为德宏2018年发展柠檬30万亩以上奠定了健康种苗基础。

岳建强同志经常说:“科技人员只有在农村建立扎实有效的核心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把科技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才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九十年代初期,德宏大面积发展西瓜产业,由于科技滞后,西瓜枯萎病大面积发生,给瓜农造成严重损失,岳建强于1996-1998主持的德宏“西瓜嫁接苗生产及栽培技术示范”项目,有效地解决了德宏西瓜枯萎病等问题,累计为农户新增效益约8亿元。

在柠檬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过程中,岳建强依托柠檬研究所的技术成果,他从实际出发,与云南红瑞柠檬有限公司开展了从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集种植、加工到经营管理全方位深入而富有成效的合作,他与企业、政府相关部门一起,以“红瑞合创”模式,建立了5000余亩柠檬示范基地;应用“红瑞合创”(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契约化运作模式,以村、科、企合作共建芒冒社会主义新农村3000亩示范基地建设;在这些基地建设特别是在邦孔基地建设中,岳建强同志与大家同吃同住战斗在基地,起早贪黑、身先士卒,披荆斩棘,挥汗如雨。在他的带领下,从20095月至11月半年多的时间,建成了让部分人想都不敢想梦都不敢梦的标准柠檬示范地600亩,成为2010年农科院院工作会议、2010年德宏州农村工作会、瑞丽市农村工作会和其他会议参观学习的重要现场。平时他就是一个工作狂,为了柠檬这个产业,他经常往返于单位和基地之间,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开会、处理公务,一般是晚上12点以后才能回家。

他始终以“把技术落实到人,普及到树”为指导思想。把柠檬示范基地建在傣族家园、景颇山寨、村头路边,建成农民种植柠檬的培训学校,随到随学。近年来累计开展培训58期,技术咨询6000余次、现场观摩、实地指导,受训乡镇技术辅导员、技术人员2500余人次,种植技术培训累计20000余人次,90%以上的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部分获得了农函大证书。印发各种科技培训资料10000余份(册)。科技知识的普及,生产上出现了四年树龄单株产量151公斤的全国最高产量记录,小面积实现亩产5吨以上的产量突破,涌现出一批亩产值上万元的种植户,

为了柠檬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岳建强开展了柠檬产业循环经济研究,实现柠檬牧草间种,柠檬果渣发酵饲料养殖肉牛,牛粪发酵生产柠檬专用肥再还田利用的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和养殖场零排放以及低碳生产的目标,形成“种植―加工―研发―市场”产业链。现已收集、引进热带牧草品种32个,启动了500头肉牛养殖和日处理15吨牛粪尿发酵配套工程。201010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道一行,分别参观了柠檬所邦孔亚热带牧草品比试验园与资源圃、牧草间作柠檬示范基地和勐典100亩牧草间作柠檬示范园、洼节坝肉牛养殖、有机肥加工厂,对“种、养、加”结合的柠檬产业循环经济研究与示范工作取得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说:“我搞牧草30余年,走遍大半个中国的牧草基地,还没有见到这种循环模式,这就是我理想中的果园,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种植模式。”

他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国内与华中农大、中柑所等十余个教学和研究机构、在国际与美国、墨西哥等10余个柑橘(柠檬)主产国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合作与交流。目前与美国合作开展黄龙病方面的研究、与国家柑橘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柑橘试验站开展相关柠檬项目合作研究。还启动了境外柠檬替代罂粟种植工程,完成境外从缅甸迈扎秧到木瓜坝50公里边境柠檬示范带示范点布局,已建立100亩柠檬种植示范基地,为杜绝或减少毒品流入我国,确保边境安宁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岳建强同志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他着眼现在,考虑将来,近年来,从品种、栽培、病虫害、加工等方面引进硕士研究生5名,在职培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2名,“本土化”技术人才1名, 2名科技人员晋升副研究员,1名科技人员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在政府与企业对柠檬产业发展决策、争取研发项目的技术组织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被德宏州委、州政府最终确定为德宏柠檬产业发展的技术依托和支撑单位。

他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省、州市的科研项目40余项,争取到德宏边疆民族地区实施的项目经费累计达2000余万元;由他牵头与德宏州各级政府、龙头企业共同调研完成起草制定德宏州《关于加快柠檬产业发展的意见》等10余份文件提供德宏州委、州政府决策参考受到高度评价和重视。制定了《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柠檬种植加工综合标准》、《柠檬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主编了《优质柠檬早结丰产栽培新技术》和《柠檬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专著2本;累计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1篇;申请专利14项,已获授权2项;先后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他州市科学技术奖2项。团队所立项目、撰写的专著通过实践都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为“科技兴滇”和“科技兴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岳建强作为原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的领导之一,十分注重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协助所长、书记,充分发挥工会、职代会、团支部和老协等群团组织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实行所务公开。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研究所的科技创新、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和为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2004年甘蔗研究所被农科院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被云南省总工会命名为“云南省模范职工小家”;2006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文明单位”、2008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模范职工小家”。

    由于岳建强工作业绩突出,年终考核连续几年被农科院考核为优秀;20062007年度被省农科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72008年度被云南省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被云南省政府破格评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200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09月受到贾庆林、何勇、回良玉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2011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 “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云南省模范班组长”称号。

 

 

王继华同志事迹材料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王继华同志事迹材料

 

王继华,男、汉族、38岁,中共党员,硕士,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在读博士。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兼任国家地方花卉工程中心、云南省育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花卉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农业部花卉质检中心副主任,国家花卉标准化委员会鲜切花分会秘书长;“云南省花卉创新人才团队”负责人之一;中国园艺学会理事,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副会长。

2011年评为云南省先进工作者;2010年评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0年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09年“主要鲜切花标准及病虫害高效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一;2010年“云南优势及新型花卉原种繁育技术创新与应用”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四;2006年“云南出口花卉示范工程项目技术支撑体系”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九;2006年“球根花卉病毒病检测技术研究”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三;2007年“云南主要外销花卉月季创品牌综合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三;2008年“香石竹品种资源引进利用及新品种选育研究”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五;2008年“鲜切花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二;2009年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花卉植物病毒检测规程》云南省标准化贡献奖;2007年、2008年、2009年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考核为优秀。

王继华研究员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身作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政廉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长期从事花卉研究工作,热爱农业科研,爱岗敬业,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十五期间,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支撑项目、863课题、云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省重点基金等30多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3篇发表于国际SCI刊物上,10余篇发表于《园艺学报》、《植物病理学报》等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上,以第一著者主编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专利和选育花卉品种近30项。在新品种培育、标准研制、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团队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选育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以百合、香石竹等鲜切花为重点,主持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球根类花卉种质资源发掘和新品种研发”,云南省花卉支撑体系项日“香石竹新品种选育”,品种数量和推广面积居全国第一。“十一五”期间,带领的团队,共建立了常规杂交、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相配套的花卉育种技术体系,获得新品种60余个,其中2010 1215获国外新品种保护1个(已授权公示),我国新品种权授权16个,申请品种权30余个,新品种登记15个。收集资源378份,其中百合315份,彩色马蹄莲40份,唐菖蒲23份。系统地对所收集的部分百合、彩色马蹄莲等主要球根花卉资源在形态学方面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初步建立了球根花卉品种资源数据库。项目组围绕改良百合花色、花型、抗性和生育期的育种目标,开展百合杂交工作。以常规杂交为主,利用切割花柱授粉技术、混合花粉蒙导授粉技术克服杂交前障碍,利用胚培养技术、子房培养技术、杂交种子离体播种技术克服杂交后障碍。目前共获得实生种球超过50万粒,是我国最大的百合育种基地。为了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项目组采用了多种生物技术辅助选育百合新品种。利用ISSR方法早期鉴定百合杂交真实性,通过引物筛选,建立起百合杂交后代的ISSR分子鉴定体系。

制定了一批花卉产业核心技术标准,数量达全国第一。建立了形态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的花卉病虫害检测技术体系,完成59项部级备案检测技术规程,并通过了国家认监委和农业部的检测能力审查,成为我国法定的权威检测方法;研制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颁布6项,地方标准2项。以百合、香石竹、月季、非洲菊等云南主要花卉种类为对象,持续开展了花卉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调查,掌握了云南主要花卉种类病虫害危害的基本情况、种传重要病虫害的种类等基本数据,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香石竹眼斑病、毛莨轻花叶病毒等病原在云南的危害。在病虫害高效检测技术的研究方面,形成了6项通用检测技术规程+53项专用检测技术规程的配套性强、与产业结合紧密、实用的标准化综合体系,并通过农业部备案,成为法定检测技术。

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毛莨轻花叶病毒、百合无症病毒(LSV)与李坏死环斑病毒(PNRSV)云南分离物的壳蛋白(CP)基因序列分析,对了解和深入开展病毒遗传变异及进化研究有重要理论意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分别与荷兰球根检测服务中心(BKD)开展了病毒血清学的国际比对。与农业部花卉质检中心(广州、上海)进行了病害常规检测项目的国内比对。证实项目组所构建配套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准确性、重复性与可靠性。

主持研究完成的农业行业标准《花卉植物病毒检测技术规程》(NY/T 1491-2007)20071218正式发布,为云南首次主持花卉农业行业标准的研制。以月季、百合两大类花卉种类入手,主持完成《切花百合脱毒种球》和《切花月季脱毒种苗》2项农业行业标准,并于2008年通过审定,2009年颁布实施。共制订国家标准9项,其中主持制订3项(《乌头切花质量等级》、《景天切花质量标准》、《洋桔梗切花质量等级》),参与3项。这6项国家标准已于2009年通过全国标准主持的专家评审,2010年内颁布实施。经过积极争取,2009年得到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中国花协的支持,成立了“全国标准化委员会鲜切花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农科院花卉所。这是云南省第一个农业类的分技术委员会,大大提高了我省在制定花卉标准方面的影响力。

成果转化成绩突出。创新性地提出了“零专利费”的成果转化模式,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快速的转化和应用,很好地体现出我所对整个“云花”产业的引领和服务作用。花卉所的一百余个品种先后许可“锦苑花卉”、“明珠花卉”、“英茂花卉”、“格桑花卉”等我省的花卉龙头企业,“浙江丰岛”、“丹东天赐”等全国企业,以及“银川怡人花香花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姚联花卉协会”等花卉合作组织使用。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的优质切花产品成功打入日本、欧盟等花卉发达国家,以及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

在标准的推广方面,成果经专家鉴定。2006年―2008年,成果在云南进行核心示范达7300余亩,新增总产量3.87亿枝(粒),新增总产值2.44亿元,实现创汇总额5795万美元。同期,全国五大鲜切花生产区和出口地推广应用3.6万亩,总产量27.5亿枝(粒),总产值8亿元,出口创汇总额超过9000万美元,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花卉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成绩显著。在王继华带领下,通过全所共同努力,花卉所获得了“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鲜切花分技术委员会”、“国家地方联合花卉工程技术中心”、“农业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云南省花卉育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鲜切花新品种种苗繁育基地”等一批国家、省部级研发平台。大大提高了我省花卉科技的创新能力和知名度。

人才与团队建设快速推进。“十一五”期间,花卉所获得了“云南省花卉科技创新团队”,成为云南的第一批、我院的第一个省级团队;累计新晋升研究员6人、副高6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创新人才培养对象4人,送培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10余人、出国培训7人、引进博士硕士13。基本实现了团队所有在职科技人员的学历和职称均提升一级。

 

 

杨木军同志事迹材料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杨木军事迹材料

 

杨木军,男,汉族,19664月出生,博士,研究员。2008年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001年起任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2004年起任云南省作物学会常务理事。

该同志自1990年从事麦类科研工作以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热爱农业科研,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深入田间实际和农业生产一线,忘我工作,先后主持和承担过省级以上11类科研项目18项,包括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面上基金、青年基金、重点基金、育种攻关和国际合作项目,省发改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发改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现主持和承担的在研项目有省科技厅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项目、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及重点项目、科技部863项目等,80%以上的科研经费来源于国家相关项目。2000年以来,主持和参与育成通过审定品种8个(其中常规小麦品种5个,杂交小麦品种3个),鉴定新不育系2个;近5年来新品种累计示范推广500万亩,新增产值5亿多元;获云南省技术发明类二等奖1项(排名第1)、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5),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1项;2000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8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3部。

多年来,该同志在单位、课题组和各项目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通过自已的努力,在应用基础研究、新品种培育及开发应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带领的团队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两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的认可。

该同志19907月到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从事麦类作物遗传育种工作,1992年起任“八・五”省小麦育种攻关课题第二主持人。该同志结合1987-1990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全国小麦育种学术会议时学到的知识,根据云南生态类型较复杂的特点,将多生态区穿梭育种技术引入云南,并通过“八・五”省小麦育种攻关在昆明、玉溪、文山、德宏等不同生态区的协作点组织实施,改善了云南自育小麦品种的适应性,该技术一直应用至今,育成了以云麦47、云麦51为代表的一批优良品种。此外,通过实践和总结,将田麦育种中杂交组合的配制方式由原来的低代复合杂交改为直接利用中高代材料杂交,既缩短了育种后代的稳定时间,又提高了选择效率。这期间直接组配组合并进行低世代(F1-F3)选择形成的后代材料或品系中,有5个通过省级审定,即云麦47、云麦48、云麦51、云麦53和云麦55号,其中云麦53号还通过了国家级审定。

小麦是唯一未大规模实现杂种优势利用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杂交小麦是国际公认的世界性难题。1992年起该同志带领课题组利用引自重庆的小麦温光敏核不育材料开展杂交小麦研究,该团队克服了人员、经费短缺及研究条件差等重重困难,10年未发表一篇学报级论文、未审定一个品种,12年未获一项成果,通过课题组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在两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上获得突破。其中该同志于1996年在测交组合中发现一特殊恢复系与重庆不育系测交开花期表现高不育,1997年用这2个材料配制组合,经其他同志选择,最终育成K78S11个温光敏核不育系,其中K78SK1564S2001年通过国内同行专家鉴定,K78S等自育新不育系的育成应用,解决了重庆C49S不育系不育期偏短、安全制种区少,异交结实率较低、制种产量低等关键技术瓶颈问题,为云南在全国率先建立较成熟、稳定、实用的两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云南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的转折点;同时也为发掘新的小麦温光敏核不育基因资源开避了一条新途径。2005417-21日,刘大钧院士等国内同行专家现场考察后评价认为:云南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技术体系成熟、实用,达国内外领先水平。因此“十一・五”期间课题组的杂交小麦研究先后得到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在科技部“十二・五”首批启动的863重点项目“主要农作物强优势组合的创制与应用”中,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继续列为全国杂交小麦研究的6大优势单位之一。

1990-1998年间,在课题组最为困难的时候,为了课题的科研工作,先后2次放弃了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1次到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进修一年的学习机会,始终战斗在科研工作第一线,为课题组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000年该同志在南京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针对云南夏、秋、冬季小麦和玉米均可同季大量种植的独特的自然优势,将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诱导技术引入云南,组织课题组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10年的研究与实践,目前已建立了一套简易高效的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和小麦单倍体育种实验室,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最好水平,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肯定,云南具备了国内最大的小麦加倍单倍体(DH)苗批量生产能力,先后为国内外6个科研单位、大学、育种公司生产加倍单倍体苗或构建DH群体提供了技术服务;河南天明种业有限公司、河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等都希望与课题组开展联合育种。同时利用该技术建立了小麦不育系育性提纯的新方法,确保了杂交小麦制种中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不育系、恢复系、常规品种的快速选育,并拟通过进一步研究完善将单倍体诱导技术发展成独立的小麦单倍体育种新技术。2010年该研究获得省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单倍体育种具有快速稳定(可使任何杂交后代材料一年稳定)、后代易选择、可实行工厂化高效育种等优点,一旦在麦类育种上广泛应用,必将给麦类育种方法带来新的变革。

2002年以来,该同志主持或参与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省级审定的优良小麦品种8个,通过鉴定的不育系2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1个(不育系K78S),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2个(正在进行DUS测试);其中K78S是我国第一个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的小麦不育系。

由该同志组配杂交组合并在昆明进行F1-F3代选择,然后在省内多个生态区进行联合穿梭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云麦47、云麦51号近3年在云南累计种植200多万亩,获2010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同志利用中高代材料为亲本组配并进行F1-F3代选择形成的后代材料或品系中,目前通过省级审定的有云麦47、云麦48、云麦51、云麦53和云麦55号,其中云麦53号同时通过国家级审定。利用地理远缘、生态远缘杂交组配育成通过审定的杂交小麦品种3个,即云杂3号、云杂5号和云杂6号,占1965年以来我国开展杂交小麦研究以来审定组合的1/3,其中云杂3号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品种,2004年获云南省技术发明类二等奖,袁隆平、董玉琛、刘大钧三位院士对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1999年以来,3个杂交小麦品种在云南及周边地区和越南累计种植40余万亩,云南审定的杂交小麦品种数及其示范种植面积均为全国最多。

2000年以来,该同志撰写论文1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8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3部。

该同志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及交往能力,多次作为出访团的专家兼翻译,先后到美国、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泰国、越南、尼泊尔等国进行国际合作交流或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与多个国际科研机构或育种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该同志十分注重科研团队人才的培养,2001年以来,指导课题组年青同志申请到省基金3项,国家基金1项;送培攻读在职硕士学位2人;晋升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1,高级实验师1 人;为粮作所培养年青副所长1人。

该同志长期扎根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拼搏奉献及创新精神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及严谨踏实的作风。团结同志,爱岗敬业,学术上精益求精,兢兢业业服务于农业科技事业,为我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该同志工作业绩突出,2009年被评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11年评为云南省先进工作者,201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吴丽芳同志事迹材料

女,19661月出生,19887月参加工作一直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研究员,硕士,是“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云南省花卉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曾入选国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011年度荣获“云南省三八红旗手” 及院“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所负责中心获得花卉所“十一五”最佳成就奖,本人获突出贡献奖。

工作24年置身于农业科研和生产推广第一线,致力于花卉等园艺植物新品种培育及繁育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分别在果树种植示范基地、果树及花卉品种选育,花卉产业化技术研究和示范等岗位从事过科研、生产示范和管理等工作。刚分来就被分配到云南省最热,环境条件艰苦的香蕉种植示范基地,当时的工作环境恶劣,日常工作非常艰苦,且需要常年蹲点,之后在梨品种资源课题组工作,外出调查和开展工作时间较多,煅练了自己吃苦耐劳和独立工作的能力;1993年以后的二十年都在花卉所从事花卉研发工作,经历了花卉所最艰苦的创业阶段,当时年平均工作日都在400天以上,常年加班、超负荷工作,家人及小孩都法顾及,但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我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在院所领导及同事的支持关心和帮助下通过勤奋工作和不懈努力,使自已不仅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还在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应用和生产管理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球根花卉无糖组培快繁及种球培育技术中试”,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种球繁育体系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项目“龙陵县200亩石斛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等6个项目,并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了国家攻关项目“云南省花卉优质瓶苗工业性试验研究”,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花卉低耗高效组培繁育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及国家行业专项“主要切花育种、栽培和采后技术的开发、集成与示范”等10余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科研工作中磨练了自已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精神。

农业科技工作是一项积累与应用结合紧密创新性实践工作,在注重研发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加强品种和技术在企业和花卉种植区农户中的推广应用。先后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2010年主持完成的“云南优势及新型花卉原种繁育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通过技术研发和品种创新获得“微型扦插快速生产满天星种苗的方法”等国家授权专利5项,“云樱”等国家植物新品种权7个,嘉年华等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14个。在上述成果中花毛茛、百合和满天星快繁专利技术已在景苑、明珠和云科等花卉企业转让并应用于2000万优质种苗(球)的生产,提升了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云星16”、“靓粉”、“云凤蝶”等通过“零专利费” 的方式授权给种苗生产企业使用,生产种苗除国内应用外还推广到越南、马来西亚等地;百合新品种“云樱”已授权并在北京种苗公司繁育与试种。此外,在研究并建立40余种花卉组培快繁技术基础上,主编出版专著《观赏花卉的组织培养与大规模生产》,此书内容全面详实、实用性极强,在指导企业和农户从事花卉种苗组培生产、以及推动云南花卉产业快速发展方面的贡献得到业界公认。为规范育种和种苗的生产技术,2011年组织并通过国家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申报百合“瓶生球”和满天星“云星系列组培苗”还获得了云南省重点新产品认证,有力提升了“云科”品牌花卉种苗的质量和信誉。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时,还组织生产以满天星、非洲菊、百合、情人草、勿忘我、彩色马蹄莲为主切花组培苗4000余万株,开展技术培训500余人(),带动花卉种植面积4.2万亩,农户致富2280户,形成产值1.2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曾经脚踏实地,日积月累的坚持,才会今天丰收的喜悦,也才会创造明天农业科技的辉煌。科研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有艰辛也有快乐,选择做一个农业科研工作者,就注定要坚持和付出。

 

 

舒群同志事迹材料

舒群,女,研究员,汉族,19636月出生。1985年7毕业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同年到省农科院工作,主要从事温带果树品种选育、栽培与开发技术研究工作。

工作25年以来,主持和完成国家、省、昆明市等多项科技攻关,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20余项,围绕支撑“红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不懈地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梨新品种选育与综合配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建立了出口型特色水果产业基地,把云南的特色水果打进了国际市场。除工作外,还热心公益事业,近年来先后捐赠善款50000余元,促进了单位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先后获得“国家引智贡献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技术发明奖及昆明市科技进步奖等系列科研成果。于2003年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2004年担任了中国园艺学会梨分会常务理事,2008年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站长,2008年当选为云南省人大代表2010年被授予了“云南省十大女杰”称号,2011年被授予“云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一、精诚团结,攻关克难,红梨母亲育“孩儿”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是发展果品产业的优势地区。然而,果树科技却较落后,优良品种匮乏,水果整体质量差,大路货多,果品出口少之又少。舒群研究员对此深感惋惜,针对现状,她组建了温带果树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团队,并克服重重困难,力破科研经费短缺、科研设施滞后等研发障碍,通过不懈努力,为云南果树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云南红梨品种的选育工作可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与新西兰的国际合作中,舒群研究员敏锐地发现发展云南特色果品的极好机遇,她决定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梨品种入手,培育自己的“孩子”。从那时起,她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培养“红梨孩子”的科技研发工作中,为创建自己的研发团队,通过走访同行、拜见老师、吸纳成员、参与合作等方式,在艰难困苦中通过不懈努力,建成了自己的研发团队。

研发之初,舒群率先垂范,积极工作,确立研发目标,选定实验方案,在工作上和生活中,对团队成员体贴入微,为积极争取项目到处奔走游说,寻求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与帮助,给研发团队树立榜样,为大家鼓足勇气,在团队“奋进、拼搏、关爱”的精神鼓舞下,舒群研究员通过多年引选育研究,终于筛选出“95-2”、“红梨32”、“红梨35”等3个早(中)熟红梨品种,并从云南特有的红色梨资源中选育出了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的晚熟地方特色品种“云红梨1号”,广泛种植于昆明、红河、玉溪等地。

舒群研究员严谨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以及帮助农户脱贫致富的责任心,让她舍弃了许许多多,长年在农村蹲点进行红梨新品种筛选试验,使她变成了云南的“高原红”,失去了城市女人洁白、细腻的肌肤,放弃了许多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以致于成家后无暇照顾家庭与女儿,女儿喊她“农民妈妈”。这个称呼既包含了她从事农业科研的诸多酸甜苦辣,还包含了她抚育“红梨孩子”的多少个不眠之夜。虽然她长年尽不了母亲的责任,却用心、用情、用爱把优质红梨当自己的“孩子”培养,这是多么地难能可贵,这奋斗历程是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述的。

二、外引内联,突破瓶颈,特果产业渐发展

25年,一个世纪的四分之一,舒群研究员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用云南特色资源,围绕水果产业的果实、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生产开发模式等问题,通过外引内联、突破瓶颈,将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通过产业化示范,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向社会、推向企业,为加速云南水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9996月,舒群研究员经过深入调研和周密思考,亲身前往新西兰,与新西兰皇家园艺研究所洽谈合作事宜。在她的促成下,2000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新西兰皇家园艺研究所签订了《红色梨品种改良与商业化开发》科技合作协议;200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新西兰皇家园艺研究所、新西兰鲜果公司签订了《云南红色梨商业化开发》贸易协议。至此,云南红色梨的开发进入了产业化发展阶段,双方的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从2003年起,舒群研究员带领一批技术骨干,兢兢业业、刻苦工作,通过与安宁市、江川县等开展合作共建,先后建立了优质红梨生产示范基地5200亩。在引进、消化、吸收水果生产国际标准体系和生产管理技术基础上,示范基地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滇之红”牌红梨于2004年4月获中国绿色食品A级认证;红色梨采后处理中心于2006年获“英国零售商协会全球标准(BRC)”认证;红色梨示范基地于2006年获“欧盟良好农业(GLOBALGAP)”认证、“中国良好农业(ChinaGAP)”认证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和2006年示范基地还分获“云南省红梨引智示范基地”和“国家红梨引智示范基地”荣誉称号。至此,“滇之红”牌红梨在国际市场取得了成功,云南红梨也成了国际市场的高端果品。

三、加强合作,共建共赢,中新友谊结硕果

艾伦・怀特和路易斯・戴格是舒群研究员在执行国家和省引智项目中,从新西兰引进的果树育种专家及国际贸易专家,由于项目合作成效显著,他们俩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获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外国专家“彩云奖”;2009年路易斯・戴格还获得了中国政府授予外国专家的最高奖项“友谊奖”,并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自接见。

由于舒群研究员在云南特果产业发展工作中真抓实干,其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得到了外国专家的一致好评。在她的影响下,2006年,路易斯・戴格主动放弃在新西兰的优越条件,自愿到云南工作至今,主要致力于云南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工作。云南与新西兰在红色梨合作开发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了新西兰政府的高度重视。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Allen Yang两度到云南考察新西兰与云南的合作项目;2008年4月7日,应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邀请,舒群研究员到北京参加中新两国政府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9月,新西兰国家电视台到云南拍摄红色梨合作研究及发展历程纪实,该纪录片在新西兰电视台播出后,收视率非常高,新西兰人民对云南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

四、立足市场,效益突出,挥斥方遒谱新篇

舒群研究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用战略发展的眼光来谋划红梨产业,根据世界各国对红梨产品的需求,将产品定位于中、高档果品,通过建立全程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引导云南红梨向良性发展的产业化道路迈进,为云南果农的增收致富做出了特别贡献。

2005年到2011年累计在云南全省推广红梨10万余亩,实现产值27483.79万元;通过公司出口红梨产品620吨,创汇62万美元;累计总产值达到2.74亿元,培训农户已累计达到32070人次以上,覆盖了18000余户果农,农户平均亩产红梨800-2300公斤亩产值3200-9200元,户均增收2017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安宁市获得了国家“红梨之乡”荣誉称号。以安宁市为例,红梨已成为当地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其本人也被果农亲切的称之为“红梨之母”。

舒群研究员通过产学研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以优质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发展模式,丰富了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把论文书写在了云岭大地上,把科研成果直接转换和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致富了家庭;她研究建立的“国际市场―加工―生产外销型红梨”生产体系,不但开辟了国内外两个市场,而且带动了甜柿、石榴、苹果等云南特色果品的开发与出口。

舒群研究员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是:继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及企业的实际需要,谋划并实施云南特色水果的发展工作,争取在云岭大地书写出更加美丽的篇章。

 

 

艰苦创业出佳绩  服务三农谱华章

――热经所柠檬产业化科技创新团队荣获云南省工人先锋号事迹材料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柠檬产业化科技创新团队,是一支长期扎根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500多公里的中缅边境线上,以边疆热土做文章,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开拓创新,攻坚克难,默默地播种农业科技的种子,将科技转化为成果,让边疆各族群众实现着致富的梦。他们坚持以“求实创新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共事精神、以苦为乐的奉献精神”服务三农事业。“发展普惠低碳柠檬产业”;以缔造“亚洲柠檬之都”为奋斗目标的队伍。

危难而出白手起家

2001年至2004年,云南省政府两次召开德宏柠檬产业发展专题会议,明确把发展德宏州柠檬产业作为 “促进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工程”来实施,并被云南省列为绿色经济强省重点项目,德宏州把柠檬产业作为特色生物产业重点推进。

德宏柠檬产业在19992005年的6年间,曾有过大规模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柠檬产业运行的体制与机制未能理顺和完善,种植、加工产业链中的科技链、人才链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柠檬产业发展主体不明确,柠檬原料生产产量低、品质差,企业加工原料严重不足。致使投资上亿元的龙头企业云南红瑞柠檬公司自成立以来就连年亏损,种植户效益低下,各级政府投入效益不显,发展柠檬产业的信心和积极性严重受挫,基地管理混乱,果农大规模砍伐果树,各方矛盾不断激化,德宏柠檬产业濒临崩溃边沿。

200411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德宏州召开第二次柠檬产业发展现场办公会,作出“加强科技支撑、科学发展、稳步推进”的指示,要求省农科院加强对柠檬产业的技术支撑。20053月,由云南省农科院、云南红瑞柠檬开发有限公司、德宏州政府三家联合,共同组建了国内第一个对柠檬产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系统研发的专业研究机构――云南省农科院红瑞柠檬研究所。研究所成立初期,全所都没有接触过柠檬。原来做水稻、甘蔗科研的科技人员组成了“柠檬科研队伍”。

临危受命,一切从零开始。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解掌握德宏柠檬产业的现状、动态和农民对柠檬种植技术的需求,团队与有关部门联合组成柠檬产业调研组,跑了近一个月,收集有效信息照片1521张,实地问卷1000余户,形成有效调查问卷512份,撰写了10余万字调查报告,摸清了制约德宏柠檬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

针对德宏柠檬产业的发展优势及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又组织人员到省外柠檬产区、相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学习有关柠檬的专业知识,多次不远千里到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以真诚和虚心登门求教,感动了该研究所的专家,特别是70多岁的柠檬老专家马家骐先生,不顾年迈力衰,2次亲自来传授柠檬相关技术。5年来,柠檬团队走遍了中国柑橘(柠檬)主产区,他们通过调研、求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技术创新大显身手

德宏柠檬产业之所以出现大的波折,根本原因是柠檬产业对科学技术含量的要求较高,与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与科技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成为制约柠檬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团队确立了“加强柠檬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全面支撑柠檬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策略,并通过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取得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市场关系协调发展,实现“三大优势”向经济、社会、政治“三大效益”的高效转化。团队涉及柠檬品种资源、栽培技术、植物保护、贮藏加工、柠檬产业经济5个学科。

5年来,柠檬团队搜集和引进各类柠檬品种(系)62个,砧木品种21个;建立了目前国内较为丰富的柠檬品种资源圃,筛选出柠檬品种(系)12个,砧木品种9个进行品种和砧穗组合比较试验,选育出了适宜德宏发展种植的新组合,并提供生产推广应用。他们自主研发集成了柠檬早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专利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实现标准无毒柠檬种苗定植第1年始花挂果,第2年亩产1.2吨,第3年亩产2.0 吨以上。通过技术培训,核心示范基地的建设,果农技术水平、柠檬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高,涌现出一批亩产值上万元的种植户。该技术的推广,实现户均增收3500元。改变了德宏柠檬过去45年进入盛产期的栽培历史,辐射带动周边少数民族5万余亩柠檬发展,提高了种植柠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柠檬团队以“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把技术落实到人,普及到树”为指导思想。他们把柠檬示范基地建在傣族家园、景颇族山寨、道路边,建成农民种植柠檬的培训学校,随到随学。近年来累计开展培训58期,技术咨询6000余次、现场观摩、实地指导,受训乡镇技术辅导员、技术人员2500余人次,种植技术培训累计20000余人次,90%以上的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部分获得了农函大证书。通过科技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发展、农民增收。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院士6次来瑞丽指导柠檬团队的工作,20108月看了团队的高产示范基地果实累累、果品优良时,高兴地说:“过去我总担心你们技术过不了关,差不多每年都来一至二次,可每一次来都能看到你们的研究新成果,特别是这次看了你们的基地和研究成果,我对你们放心了。”农业部科技司副司长刘艳也说:“你们这个团队使我看到了中国柠檬产业发展的希望。”

通力合作再创佳绩

“以科技为支撑、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同参与,产、学、研相结合,创新社会化服务体制和机制”是努力实现柠檬产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的指导思想。记得200951,柠檬团队连续8天夜以继日地在僻静的“凤岭山庄”共同完成了“红瑞柠檬产业发展规划”。2009年,他们与鸿宇集团签订了长达28年的合作协议,这个协议他们仅以自己的科技为入股条件占有公司30%的股份,彰显了柠檬团队坚持“产学研”联合、走“红瑞合创”模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一个农科人的真实价值。

曾有人说:“研究所这几个人成不了气候,要成就德宏的柠檬产业,那真是天方夜谭。如果他们要是有能耐,就亲自把才心服口服。”20079月,团队开始贺南毛那100亩柠檬基地建设,辛勤的付出实现了柠檬当年就挂果,早结优质丰产。这次成功,是柠檬团队第一次亮剑,是农民第一个活的培训教材,是第一个培训学校,点燃了广大农民重新发展种植柠檬的希望。

2008年,柠檬团队又在瑞丽市勐秀乡勐典村建设100亩柠檬示范基地;20095月,在勐秀乡邦孔建设2000亩柠檬出口基地,按原定目标要将其建成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和科技培训基地为一体的“红瑞柠檬谷”;同年11月,以“村科企”合作共建芒冒社会主义新农村,启动3000亩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整村推进示范工程;此外,还完成了境外从缅甸迈扎秧到木瓜坝50公里边境250亩柠檬示范点的布局,全面启动境外柠檬替代毒品种植工程。

在短暂的几年里他们将团队个人的智慧、力量、经验等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动、整合。以红瑞合创模式,“112的方式开展科研工作。努力赢得了信任与尊严,2009年,中共德宏州委下达[2009]35号文件,指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红瑞柠檬研究所为德宏州柠檬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单位、并与云南红瑞柠檬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唯一的专一化种苗公司,为全州提供柠檬种苗。

艰辛磨砺人才辈出

几年间,团队由9人发展到30人,由中专生发展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由一般职工发展到公司总经理。形成了目前本科以上学历20人,其中高职9人,中职11人;硕士研究生9名、“本土化”技术人才1名,在职在读博士生2名,在职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5名科技人员晋升副研究员,1名科技人员入选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培养了38人组成的3支柠檬农民团队,培训研究所5名科技人员出任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1名被国务院表彰为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一名省先进工作者和一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2年团队荣获“云南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柠檬团队大至76岁高龄的老人、小到20岁的毛头小伙。他们当中,有学历高成绩优异但为振兴边疆民族经济,毅然放弃工作、生活条件优越的大城市,自愿到条件艰苦的边城瑞丽的年轻人;有辞别家人、千里迢迢来柠檬团队奉献余热的退休干部;也有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放弃原有待遇丰厚、工作轻松的单位,而自愿加入柠檬团队的在职人员。还有一批以柠檬事业为人生奋斗起点,扎根基地,守候寂寞,“倚山为家,以树为友,人树合一,勇创佳绩”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是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将他们凝聚在了一起。

循环经济促进发展

在实践基础上提升理论水平,柠檬团队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国内与华中农大、中柑所等十余个教学和研究机构、在国际与美国、墨西哥等10余个柑橘(柠檬)主产国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合作与交流。目前与美国合作开展黄龙病方面的研究、与国家柑橘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柑橘试验站开展相关柠檬项目合作研究。

为了柠檬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团队开展柠檬产业循环经济研究,实现柠檬牧草间种,柠檬果渣发酵饲料养殖肉牛,牛粪发酵生产柠檬专用肥再还田利用的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和养殖场零排放以及低碳生产的目标,形成“种植―加工―研发―市场”产业链。柠檬团队已收集、引进热带牧草品种32个,启动建设了500头肉牛养殖规模的示范养殖场和日处理15吨牛粪尿发酵配套工程。201010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道一行,分别参观了柠檬所邦孔亚热带牧草品比试验园与资源圃、牧草间作柠檬示范基地和勐典100亩牧草间作柠檬示范园、洼节坝肉牛养殖、有机肥加工厂,对团队“种、养、加”结合的柠檬产业循环经济研究与示范工作取得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说:“我搞牧草30余年,走遍大半个中国的牧草基地,还没有见到这种循环模式,这就是我理想中的果园,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种植模式。”

团队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省、州市的科研项目40余项,争取项目经费累计达2000多万元。尤其是2009年农业部立项投资467万,开展《云南德宏无病毒柠檬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加快了德宏柠檬产业的发展进程。由团队牵头与德宏州各级政府、龙头企业共同调研完成起草制定德宏州《关于加快柠檬产业发展的意见》等10余份文件提供德宏州委、州政府决策参考受到高度评价和重视。制定了《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柠檬种植加工综合标准》、《柠檬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主编了《优质柠檬早结丰产栽培新技术》和《柠檬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等专著4本;累计发表论文56余篇,其中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1篇;申请专利16项,已获授权2项;柠檬品种1号(滇s_sc-cl009-2011)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费米耐劳柠檬通过(s-cl-075-20011)认定。先后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州、市科学技术奖四项。团队所立项、撰写的专著通过实践都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团队2011年入选德宏州科技创新团队,一人入选德宏州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红瑞柠檬研究所是一个自豪的团队,从白手起家到硕果累累。当为边疆各族群众点亮一盏科技之灯时,他们感到由衷的幸福和满足!今天他们与鸿宇集团情同手足,共同携手争创一流;他们与边疆民族同胞团结有爱,共同打造着“亚洲柠檬之都”。为了边疆经济繁荣富强、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进步,柠檬团队还在努力着、追求着和拼搏着,让科技服务“三农”,把精彩的论文书写在他们热恋的大地上!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遗传育种课题组先进事迹

(粮作所玉米遗传课题组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遗传育种课题组在院所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理论指导思想,课题组在紧抓思想作风、业务素质和团队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加大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等工作力度,从而主持选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玉米新品种,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课题组针对国内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运用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外种质资源,开展玉米种质扩增和抗逆、抗病、优质新品种的改良创新和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50多项;现在主持和承担的项目有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科技部973前期专项、科技部863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省重点基金项目、HarvestPlus- China玉米项目、全球挑战计划(GCP)亚洲玉米抗旱项目等。近年来,以第一完成身份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4项,其中云南省技术发明类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撰写论文100余篇,其中10篇发表在SCI刊物上,12篇发表于《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上,主编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与编写专著3部;以第一完成身份育成国家和省级审定品种22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7个;推广应用热带、亚热带高油优质蛋白玉米及饲料专用玉米新品种累计面积5084.46万亩,新增产值69.04亿元,极大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课题组在应用基础研究、新品种培育、成果转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突出。

    一、应用基础研究

从国外引进上千份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充分利用云南省独特的地理优势,对引进种质进行改良、创新和利用,创新选育出一批既具热带、亚热带种质又具温带种质优点的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种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基本解决了我国玉米杂交种遗传基础狭窄的难题,对选育适应西南地区的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分子水平和配合力上系统地研究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玉米种质的遗传关系,并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成功构建了“优质蛋白玉米温带系×热带亚热带系”的杂种优势模式。经同行专家鉴定该研究总体达到全国同类研究先进水平,部分属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大推广价值。

    二、新品种培育及成果转化

近年来,育成了一批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其中国家审定品种1个,省级审定品种22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7个。这些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云南省缺乏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的重大难题,极大地推动了畜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长期进行优质蛋白玉米种质创新,并利用优质蛋白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及杂种优势模式构建的成果,选育出国内首批硬质胚乳的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国内优质蛋白玉米抗病性差、胚乳呈软质或半硬质的问题,使云南省成为我国推广应用硬质胚乳优质蛋白玉米最大的地区。其中云优19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油份含量达到高油玉米品质标准的硬质胚乳优质蛋白玉米品种,被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共同推荐为“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云瑞1号是目前国内大面积应用的抗灰斑病硬质胚乳优质蛋白玉米品种,2009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该成果在2009年云南省“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中排名第一。

(二)利用热带玉米群体,经过多年大胚籽粒轮回选择和适应性、农艺性状改良,选育出独创的高油玉米种质,成功地拓宽了高油玉米的遗传基础,解决了目前高油玉米种质基础狭窄、遗传多样性匮乏的重大技术难题。选育出高油高淀粉玉米品种云瑞21,使高产、高油和高淀粉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目前国内高油玉米产量低、抗病性差的问题,2007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选育的高油康穗粒腐病玉米品种云瑞8号被农业部定为2010年农业主导推广品种,2011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利用普通热带玉米突变体选育出鲜食玉米新品种云甜玉一号、甜糯888等,各项品质指标均超过国家食用玉米一级质量标准,有效解决了鲜食玉米适口性、商品性和抗病性差的缺点,成功拓宽了我国鲜食玉米的种质基础。选育技术独特,创新性突出,其中云甜玉一号于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甜糯888是目前国内报道的产量最高和适应性最好的加强甜玉米品种,现已分布到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外6个国家。

(四)通过优良种质重组、轮回选择和系谱选育,培育出一批适应我国热带地区、综合性状优良的高淀粉玉米种质。选育出一批优质专用玉米品种云瑞3号、云瑞4号和云瑞7号等,有效解决了玉米高淀粉含量与高产的矛盾问题。

(五)在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粮食高产创建、云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中,课题组成员常年奔波在玉米产区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手把手的将先进技术传授到农户;协助农业政府部门细心规划玉米产业发展,使云南省玉米产业逐年增强。

(六)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育成品种云瑞1号和云瑞4号使用权成功转让给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育成热带、亚热带高油优质蛋白玉米及饲料专用玉米新品种已在云南、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及东南亚国家(如泰国、越南、缅甸、老挝等)大面积推广,累计面积5084.46万亩,新增产值69.04亿元。

三、国际合作与交流

课题组十分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及交往能力,曾应邀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2009年,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合作,在昆明建立“国际杂交玉米培训中心”;2010年,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合作,在昆明建立“CIMMYT亚洲分中心”。

四、人才培养

课题组为云南省培养了大批优秀科研人才。云南省级学术学科后备人才2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3人,高级职称6人(其中3人破格),培养研究生16人。带领的团队2008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同年被评为“云南省玉米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科学发展创佳绩  服务群众促和谐

(甘蔗所团支部获得省直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共青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支部委员会,是一个善于吃苦、敢于战斗、勇于争先、乐于奉献的优秀团队,是一个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成绩突出的青年集体;是一支胸怀高原情始终服务在农业科研一线的青年科技队伍。自开展“青年文明号”活动以来,我们始终把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作为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带领青年建功立业的强有力举措,立足科研工作岗位特点,结合自身素质,以服务全局为核心,爱岗敬业、全心全意的工作,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信赖与称赞。

一、提素强基,建设“学习型”青年文明号

在青年文明号创建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建设“学习型”青年文明号、培育“学习型”青年团员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推进学习型团组织建设时,制定了学习型团组织建设方案,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和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学习要求,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推动事业发展相结合,突出学习重点,改进学习方法,确保理论学习取得实效。广泛开展了“三读”和“读红色经典”活动,学理论、长知识、增才干、提素质。通过学习,让团员青年及时准确的了解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帮助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了团员青年的政治素质,广大团员的理想信念、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充分发挥了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搭建青年成长平台,不断夯实业务基础

甘蔗所团支部把青年成长平台建设做为服务青年、引领青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一是在所开展的出国培训和送培博士活动中,4名团员青年到澳大利亚、美国学习交流,有5人分别列为博士培养对象,并参加了博士入学考试,其中1名被福建农林大学录取。二是要求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和学习,有7名团员青年参加了在职硕士学历的学习,2名参加了本科学习,1035岁以下的青年入选了2011年度所级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对象。三是开展学术交流。为了使科技人员开阔视野,促进学科间的合作交流,所团支部积极配合科研管理科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从4月到10月的每周星期四晚上都有两名青年科技人员做学术交流。通过业务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使团员青年原有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为青年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基础。

三、坚持以“四好”团支部建设为重点,强化团员团性教育

甘蔗所团支部按照“组织建设好、团员教育好、活动开展好、青年反应好”的要求,积极创建“四好”团支部,不断加强团支部自身建设,同时注重团员的团性意识教育。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重大节庆为契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党在我心中”、“青春・奉献―岗位争创展风采”、“农科精神大讨论”、“读红色经典”、“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主题教育演讲、征文、读书等系列活动;组织团员青年进行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并且通过评比的方式,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学习积极性,使政治理论学习深入人心,融于团员青年的生活、学习、工作;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开展爱国教育活动,使团员青年牢记“我是一名共青团员”,从而树立了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了青年主力军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娱乐活动,丰富团员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团员青年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团支部及时掌握团员青年们的思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和对成长上有什么需求等动态,并将所掌握的情况及时上报给所党委,为团员青年们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创造条件。在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也增强了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团支部的工作实绩得到了团员青年的公认,创建“青年文明号”得到了团员青年的支持,也为“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打实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参与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青年文明号”带头示范作用

为了培养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甘蔗所团支部总是鼓励团员青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团支部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参加义务植树、义务献血、慰问留守老人等公益活动;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积极响应所党委的号召,在团支部积极组织下,全体团员参加了“3.10盈江地震”抗震救灾捐款活动、“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为了让英雄在政治上有待遇、社会上受尊重、经济上有保障,让见义勇为精神发扬光大,团员青年积极参加了“惜英雄、爱英雄”的捐款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更加培养了青年团员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五、科技服务为农业产业做贡献,为“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添光加彩

广大团员青年在服务群众、服务三农和企业上创先进、争优秀。团员青年把“青年文明号”的创建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认真践行团的宗旨,心系蔗区和制糖企业,做蔗农和企业的贴心人。甘蔗所冯璐、樊仙、尹炯、单红丽、张荣跃等团员在国家甘蔗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张跃彬研究员、黄应昆研究员和省甘蔗体系岗位科学家刘少春研究员、陈学宽研究员、李文凤副研究员的带领下,多次深入蔗区进行授课指导,内容甘蔗品种管理、抗旱品种筛选示范、节水抗旱轻简栽培、快锄低砍、蔗叶还田、小型机械应用、甘蔗病虫草害防治以及科学用药、科学施肥等甘蔗高产创建和科学种蔗关键技术,结合培训发放“甘蔗科学种植手册”、“甘蔗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小型机械产品及应用、甘蔗新型专用肥等资料600余份,培训农技人员200余人。团员青年的无私奉献,得到了蔗区和企业的赞誉,赢得了蔗农和企业的信任

在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中,我们想得多,学到多,感悟多,收获更多。在云南省农科院团委和甘蔗研究所党委的关心支持下,甘蔗所团支部的青年们奉献激情、智慧和汗水,积极投身“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并在创建过程中得到锤炼、快速成长。这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队伍为云南的甘蔗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 “青年文明号”活动,带领团员青年们立足岗位,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创效,将以优异的成绩为甘蔗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再立新功,用青春的音符奏响青年文明号的乐章!

 

 

立足岗位争一流   青春奉献在热区

(热区所团支部获得省直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共青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支部委员会,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青年集体,是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能吃苦、讲奉献的优秀团队;是一支始终服务在基层农业科研一线的青年科技队伍。自开展“青年文明号”活动以来,我们始终把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作为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带领青年建功立业的强有力举措。充分立足科研工作岗位特点,结合自身素质,以服务全局为核心,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和脚踏实地全心全意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信赖与称赞。

 一、加强团的组织建设,为“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依托团干加油驿站,建设新型学习型团组织

坚持以党的号召为导向,充分发挥党的助手作用,选好示范载体,以点带面,积极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坚持把学习作为我所团支部长足发展的基石,号召和动员全体青年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我所团支部首先从团员干部入手,建立了团员干部加油驿站,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充电,用理论武装头脑,把学习作为每一位团员干部的硬本领来锻造提炼。利用网络群体等手段为青年团员建立了理论辅导、时事了解、专家论坛等学习渠道。在“青年文明号”活动开展中,热区所团支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释放激情・ 锐意进取 ・共创未来”的口号。为“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提供了智力支持,为青年团员个人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搭建青年成长平台,不断夯实业务基础

热区所团支部把平台建设作为服务青年、引领青年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力争做出亮点。一是把青年同志愿意为科技事业奉献,为三农服务的愿望化成实际行动,定期不定期的联合组织科技下乡,田间科技指导、培训,科技宣传、科技抗旱节水宣传等科技活动。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每一位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英语沙龙”,提升英语阅读水平。三是倡导健康工作、快乐学习的理念,团支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展示各自的才华。让青年团员尽情释放青春创业激情,燃烧沸腾奉献热血,在元谋的热土上挥洒汗水,谱写热区所青春活力激情豪迈的优秀事业、快乐生活篇章。

三、服务全所中心工作,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热区所团支部今后将围绕所“三项重点”工作,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为己任,弘扬社会新风尚,开展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开展活动中,紧跟党的步伐,始终坚持服从服务于全所大局,突出实践特色,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科学的制度,不断创新共青团工作,巩固共青团工作成果。

四、以服务为核心,不断创新团的活动

(一)真情温暖送关怀,科技服务为三农

对于热区所团支部来说,“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的最终落脚点是要体现在“立足岗位、服务三农”上。所团支部积极号召全体团员青年,要把所学知识通过不断实践应用和服务于三农,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1.通过开展“寒窗助学”、“科技三下乡服务”活动,帮扶贫困山村低龄儿童上学,减轻农村贫困家庭经济负担;对在校大学生和待业青年开展“授人与渔的技能培训”活动,让他们掌握科学技能,节水技术,把先进科技运用到生产中,用现代农业科技理念来发展农业,回馈社会。

2. 继续深入开展“新世纪读书”活动;继续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结合所的创先争优活动,号召大家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年度创先争优活动评比中每年均有青年团员获得所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

五、参与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青年文明号”带头示范作用

当代青年只有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才能培养社会责任意识,成为新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为此,热区所团支部总是鼓励青年团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每年的“科技三下乡”宣传日,青年团员走上街头,发放农业科技宣传材料,解答农业科技疑难困惑;积极参加义务植树、义务献血等公益活动。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多次组织抗旱震灾捐款活动,带领青年科技人员深入一线进行灾情调研、组织抢险、到扶贫村进行抗旱指导,想尽办法为群众减少损失,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通过活动的开展,更加培养了青年团员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热区所团支部将继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广大青年团员思想觉悟,不断培养组织意识和参与精神,激发工作热情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强团内外联系,挖掘各种资源,为青年团员与外界交流搭建更多的平台;继续开展一些有意义、有锻炼价值的文化体育活动,为青年团员充分展示自我才华提供机会。

在参与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中,我们学到许多,感悟很多,收获很多。我们将以“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青年建功立业活动为契机,带领团员青年们立足岗位,敢争一流,用青春的誓言、扎实的行动,为热区所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努力在农科事业跨越发展中奉献青春激情与智慧力量!

 

   围绕中心 服务三农

(生物所团支部获得省直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共青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支部委员会,自开展“青年文明号”活动以来便成立了“青年突击队”,我们始终把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和 “科研立所,人才强所,服务兴所”的理念作为凝聚青年,带动青年,引领青年建功立业的有效形式。

我所团支部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青年集体,是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能吃苦、讲奉献的优秀团队;是一支始终服务在基层农业科研一线的青年科技队伍。其中党员16人,共青团员8名,平均年龄30岁,是一支年轻化、知识化的青年科学家的队伍。立足科研工作岗位特点,结合自身素质,以服务全局为核心,以爱岗敬业、全心全意的工作,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表扬和认同。

一、提高素质,打造优秀团队

我所团支部始终认为,要实现青年文明号的荣誉称号就必须建设一只高素质的青年队伍,因此所团支部将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作为创建青年文明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创建活动和服务我所科研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我所青年职工业务素质和学习理论综合水平。

(一)坚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所团支部通过组织我所青年定期不定期的学习和积极组织我所青年参加院团委开展的青年论坛活动,整体提高了我所青年职工整体素质。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所团支部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把趣味活动和业务知识、业务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团员青年们对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好地发挥了团支部对团员青年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充分发挥团干作用,建设创新型团支部。所团支部坚持以党的号召为导向,充分发挥党的助手作用,选好示范载体,以点带面,积极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号召和动员全体青年善于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充分利用网络群体和集中学习等手段为青年团员建立多种学习渠道。为“青年文明号”的创建保持提供了强有力智力支持,为青年团员个人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服务广大团员青年能力

健全团支部机构,加强完善管理体系。本所自建所以来,便成立所团支部,每一届团支部都严格按照团章规定,设立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体委员。在此期间团干部自觉接受团员青年的监督,当好团员青年的表率,认真履行团员的各项义务。

(一)定期组织召开青年人才工作座谈会,充分了解近年来新参加工作的年轻科技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及时汇报并协助上级组织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本着“识才、爱才、重才,用才”的原则,开创“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引得进、稳得住”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二)积极配合上级团组织的青年论坛活动,聆听我院其他成功的科技人员的成功之路,带动全所青年科研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认知理论、思路、方法,青年科技人员应勤于思考、好学上进、扎实肯干,在科研工作中多问多做,逐渐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正确的科研工作理念。

三、充分发挥团的作用,打造和谐青春氛围

团支部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契机,充分发挥共青团先进引领作用。一是健全团组织活动,适时开展拓展训练、歌咏比赛、篮球比赛、郊游踏青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开展向雷锋同志和杨善洲同志学习等活动,弘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先锋队作用,把学习精神结合实际落到实处。三是定期开展专业技术知识竞赛活动。通过专业知识技能和各类知识抢答活动,同时邀请了所内老一辈工作人员参加,在相互交融相互学习的良好竞赛氛围中,进一步加强了团员青年向先进学习向优秀看齐的学习风潮,较好地为团员青年积累经验提高业务能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平台,更好地激发了团员青年献身农科事业问鼎科研高峰的雄心壮志。

自参与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中以来,我所团支部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服务团员青年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青年文明号”为实际工作要求、“青年岗位能手”为具体工作目标,立足岗位,争创一流,用实际行动为全省的“三农”工作作出青春贡献。

巾帼立业写人生  云药飘香彩云南

――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女职工创新团队

 

彩云之南,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广阔的云岭大地,孕育了极其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和底蕴深厚的传统医药文化。在这片美丽的红土地上,活跃着这样一批以云南药用植物研究为主的巾帼红颜,她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一页;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现知识女性的时代风采。

植物化学研究室目前共有11名成员。研究员1人(女),副研究员3人(女),助理研究员3人(女),研究实习员4人(男生)。博士1人(女),硕士4人(其中2人是女性),本科5人(其中3人是女性)。女职工的比例占整个研究室总人数的80%。女职工人员占的比例之多,为整个科室的工作带来的不小的挑战。植物化学研究室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药用植物(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利用方面的研究;开展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药用植物有效成份提取、分离、鉴定。开展药用植物资源的收集、评价方面的研究。

自2005年建所以来,植物化学研究室由李晚谊研究员带领开展工作,中韩合作课题“云南药用植物提取物资源库的建立”已经分别签署了四年的合同。利用先进科学手段系统研究建立了首个云南药用植物提取物资源库,加快了云南植物资源的系统收集及深度开发的利用速度。2011年,通过双方协商,签订了第五期合作协议。已完成350种云南药用植物的系统调查、采样和收集,350种云南药用植物样品以95%乙醇进行提取。到目前为止,本项目已建立了包含2325种云南药用植物和425种中药材的共计4175份提取物的资源库,建立了包含1925种云南药用植物和342种中药材共计6801份实证标本的标本库。根据年度的合作工作计划,现已将2325种样品(共4175份提取物)交换至韩国进行活性筛选,筛选结果已返回我方,其中有1700种药用植物进行了抗病原菌活性筛选,有抗菌活性的样品有1118种。有800种药用植物进行了抗五种肿瘤的活性筛选,分别是抗肺癌、抗胃癌、抗乳腺癌、抗直肠癌、抗肝癌,有活性的样品有85种。此外,还承担了《云黄连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的研究》、《植物功能饮品生产技术产业化研究》、《高效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应用--对抗肿瘤药物血管生成活性作用的评价》等项目的分析研究。

研究室与昆明添宝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给企业以技术支持,解决药用植物在产业方面遇见的困难和技术难题,并合作开发了三七天麻礼品盒,现销售情况较好;2011年还共同开发了松茸露饮品,并申请了松茸露企业标准,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正大批量生产以投入市场。本研究室正努力创造条件多渠道多方面加强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以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本所科技创收贡献一份力量。

从无到有,植物化学研究室在院党政和所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已经走过了6个春秋。作为以云南药用植物研究为主的科研所,深入了解、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资源,是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的重要前提之一。药用植物都生长在深山峡谷,边远山区交通闭塞,团队成员们就和当地群众搭客车、拖拉机,马车,更多的时候是带着沉重的标本徒步前行,晚上就住在简陋的乡村旅舍,夏天蚊虫叮咬,冬季寒气逼人。草药开花总在多雨时节,她们多少次被大雨困在陡峭的山坡上。在李晚谊研究员的带领下,这群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职工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光彩动人的人生篇章!

由于女职工占比例较多,为组织本科室女职工在本职岗位上争当岗位能手,牢固树立“讲奉献、创佳绩”的思想意识,课题主持人组织科室女职工积极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全体女职工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实施过程中, 4名女党员紧紧围绕如何落实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的要求,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岗位职责撰写了党员承诺书,在履行承诺的过程中,她们把承诺变为行动,敢于接受监督和考评,她们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比成绩、比奉献、比才干,争优活动取实效。

药用植物化学研究,需要女性的耐心和细心,需要完成近万份样品的处理和管理等工作。有的实验不能间断,一但间断就前功尽弃,为此,她们立足本岗,以苦为乐,放弃了数不清的节假日,开展试验、撰写材料,加班加点的在枯燥无味的试验室里日夜奋战。在试验室方寸间探寻微观世界;抓住了云药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取得了不可忽视的业绩;为了不让国外科研机构以云南药用植物资源为基础获得更多的技术专利,在所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她们集中力量开展活性成分鉴定工作,通过几年的技术积累和对外交流,建立了4000份提取物库,初步筛选出近千份具有活性物质的样品。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与企业联合开发了系列天然保健品。其中,“广能葛根口服液”在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并被评定为3・15诚信品牌。

云药飘香彩云南,这是多少云药人的梦想。在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中,身为母亲、妻子、女儿,有多少不忍和遗憾,工作是艰苦的付出,却是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平台;家庭是幸福的港湾,却给了她们投身云药事业最大的动力!只为“云药”能像“云花”一样屹立省内、享誉全国。 

 

不让须眉拥镜匣  敢挑百业抚琴弦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

巾帼团队”先进事迹材料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科研人员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为了农业科技进步,农村经济发展,国家粮食安全,一大批农业科研人员默默奉献,把青春和汗水洒在田间地头,身影留在实验室中。在这只队伍中女性同样展现出了风采,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做出骄人的成绩,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有女职工7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1 人,中职2人,博士3人,硕士2人;2人入选云南省级学术学科后备人才,1人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她们本着“互助、和谐、共进”的团队精神,奉行“如果您是我翅膀下的一阵风,我会飞得更高”的互助理念,克服困难、并肩携手、团结奋斗,用自己的青春在云岭大地上谱写着一曲曲农科人的赞歌。其所在团队2007年被云南省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2008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2008年入选为“云南省玉米遗传育种创新团队”,2011年获云南省工会“模范班组”称号。

辛勤耕耘精彩  巾帼装点辉煌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势崎岖、自然生态复杂,团队充分利用云南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为了能够选育出优良的、适合云南各地州独特气候环境的品种,她们长年累月远离喧嚣与繁华的城市,像蜜蜂一样穿梭于各个育种点之间,高温下,头顶烈日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试验田间。从种质资源收集、种质创新、自交系选育、杂交组合选配、鉴定筛选,一项项做起,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整个育种工作的失败。育种工作既辛苦又枯燥,为了能得到第一手资料,不论刮风下雨,她们都坚守在玉米地里,没有假期、没有公休。因为农业科研与节令密切相关,“五一”长假她们在播种,“十一”国庆节她们在收获,很多年了,她们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七、八月份是一年中最热、太阳最毒的时候,她们却要顶着烈日在玉米地里授粉,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汗水湿透了衣服,秀发似刚洗过,滴着汗水整个人像刚洗过桑拿浴。这样的工作每年要持续一个半月,最终双手粗糙、皮肤黝黑。为了加快育种进度缩短育种进程,一年之内,来回辗转于昆明、景洪、德宏、开远等地,利用各地的气候日照温差,对进行加代繁育。长期出差,分外辛苦,每年春节,当万家团圆,举杯欢庆时,她们还在玉米试验田里观察、记载和授粉。她们常年工作在试验地里,把汗水洒在田间地头,没有时间陪父母聊聊家常,没有时间陪爱人挑件衣服,更没有时间带孩子郊游,只能在百忙中抽时间打个电话给父母,在回家后给爱人抱歉的微笑。她们忘记了与家人多少次团圆的失约、忘记了孩子希望能来开家长会期盼的眼神。“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句名言,“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同样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她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她们常说这样一句话:“试验基地是我常驻的家,回家对于我来说是到昆明出差”。

付出了多少青春年华,忍受了多少舍家离子的日子,走过了无数个寒冬腊月、忍受了无数个炎夏酷暑之后,付出有了收获。她们选育出了一批既具热带、亚热带种质又具温带种质优点的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种质。基本解决了我国玉米杂交种遗传基础狭窄的难题,并成功构建了“优质蛋白玉米温带系×热带亚热带系”的杂种优势模式,达到全国同类研究先进水平,部分属国际先进水平。云瑞1号分别获得2009年云南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和2009年云南省“十大科技进展”排名第一;云瑞21,有效解决了目前国内高油玉米产量低、抗病性差的问题,2007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云瑞88,百亩平均亩产创下热带亚热带地区最高产纪录(1134.4千克)。云甜玉一号、甜糯888等,成功拓宽了我国鲜食玉米的种质基础,现已分布到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6个国家。这些成绩无不包含着她们对玉米事业默默无私的奉献。

用青春谱写乐章  让巾帼绽放光芒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和奉献,只有创造才会有价值,才会对社会有所回报。在众多的职业中,农业科技人员工资报酬少,社会地位不高,然而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她们仍然将美好青春撒在祖国大地,为农业科研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大地的丰收,让希望的种子结出丰硕的果实,团队以“求实创新、团结协作、以苦为乐、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服务三农”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高尚品质要求自己。谁说女子不如男,玉米研究中心巾帼团队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40多项;现在主持和承担的项目有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科技部973前期专项、科技部863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省重点基金项目、云南省高端人才引进项目、HarvestPlus- China玉米项目、全球挑战计划(GCP)亚洲玉米抗旱项目等。近年来,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其中云南省技术发明类一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2项;已撰写论文100余篇,其中10篇发表在SCI刊物上,12篇发表于《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上,出版学术专著1部;育成国家和省级审定品种22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6个;推广应用热带、亚热带高油优质蛋白玉米及饲料专用玉米新品种累计4192.16万亩,新增产值65.63亿元,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春催千山秀,花放万里香”在团队这个大家庭里,铿锵玫瑰与男子一样建功立业,并肩耕耘,涌现出了“女将”的风采。

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对象陈洪梅研究员,常年奔波在玉米产区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手把手地将先进技术传授到农户;协助首席科学家番兴明研究员为农业政府部门规划云南玉米产业发展,使云南省玉米产业体系逐渐完善,玉米产业逐年发展。2010年,云南省遭遇6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全省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玉米生产受害严重,陈洪梅研究员陪同首席专家前往旱情较重的曲靖、临沧、宣威、石林等10余个县区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抗旱,提供科技服务咨询。作为农信通专家,经常接到不少心急如焚的农民打来的咨询电话,她不厌其烦地解答农民朋友的疑问,为撰写抗旱技术材料、报告、总结的材料,经常忘记了下班时间。一天当完成了一个报告,才突然想起爱人进城办事,说好了由她接小孩,而此时发现已错过了接女儿的时间。当赶到学校时,已经没有一个小孩,学校门已关闭。心急如焚的她边打给爱人和同事电话,边沿回家的路找寻女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寻找,才在小区的单元门口找到了坐在冰冷台阶上泣着泪水的女儿,女儿开口的第一话是“妈妈,我以为你们不要我了呢。”最终,她的努力赢得了肯定,荣获“云南省科技抗旱先进个人”。

刘丽研究员在中国农科院获得了博士学位,曾在国外做合作研究一年,有着较好的外语能力和科研实力,发表了许多高档次的论文,毕业时放弃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回到农科院工作。因爱人在郊县工作,带小孩的任务就落到了她的身上。每天小孩睡后,经过一天的工作已是十分疲惫的她还要打开电脑,查阅资料,追踪国际国内最新研究进展,撰写项目申报书,经常凌晨一二点才入睡,第二天又得早早起床送孩子上学。为了不影响工作,每天下午将小孩托管在别人家中,回家后才去领回。遇到出差,只有把老家的老父老母接来暂时照顾小孩。努力终将会有回报,刘丽博士在短短的两年间申请到了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入选云南省青年学术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

谭静研究员大学毕业选择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工作,一直从事玉米种质创新、遗传研究、新品种选育等工作。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克服了与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的语言交流问题,从基本的科研工作做起,积极查阅文献,撰写科研论文。通过努力,工作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连续破格晋升副研究员、研究员,为农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入选云南省青年学术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

她们,只是团队中的代表,同样出色的还有徐春霞副研究员、罗黎明助理研究员、汪燕芬助理研究员、于丽娟博士等等。她们“下得厨房,上得厅堂”,在试验田里像个农村妇女,在实验室里有科学家的气质,在国际国内会议上代表团队作学术交流,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应邀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近几年与CIMMYT、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泰国卡赛沙特大学国家玉米高粱改良中心、南非南塔大学等国际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作为中国方负责人参加玉米全球挑战计划(GCP)-亚洲玉米抗旱项目和亚洲玉米协作网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流成效显著。她们秉承农科人的精神,爱岗敬业,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她们传承了中国妇女的聪慧、勤劳的品德,参与了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进步,是引领时代风貌的“半边天”。

 

              蜂歌蝶舞展真我风采  叶绿花红书农科情怀

――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农业昆虫学科团队

 

清晨,绿油油的田埂上飘来一群美丽的花仙子,她们手拿捕虫网,肩背各种采虫工具,手臂一扬一挥间,将一只只有待研究的昆虫收集进随身携带的小瓶子里。她们,就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环资所)农业昆虫学科团队的美女队员。

环资所农业昆虫学科团队现有成员10人,其中研究员2人,博士3人,硕士3人,院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女性占整个团队的2/3。团队成员的年龄、职称结构合理,专业方向齐全,创新能力较强,是一支团结、务实、专业、高效的团队;是一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充满活力、热心公益的团队。在这支团队里,男女同胞彼此尊重,相处融洽,略显拥挤的办公室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在这支团队里,每一位成员都是主人翁,忠于职守,勤于思考,努力钻研,攻坚克难,共同营造出和谐的学术氛围;这支团队里卧虎藏龙,在院、所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及岗位技能竞赛或展示中均有出色表现;这支团队大爱无私,多次在扶贫救灾活动中捐款捐物,团队曾被授予环资所2010年创造争优流动红旗。正是这支充满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专业团队,以其“专业铸就辉煌,创新赢取未来”的坚定信念,承担并圆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并在国内昆虫学科领域享有盛誉。

一、吃苦耐劳,甘于奉献

陈宗麒和谌爱东两位研究员是昆虫团队的领军人。他们带领这个以娘子军为主的团队,忙碌于田间地头,忙碌于山水之间,在他们的带领下,课题组出外采虫、试验、调查,上山下田,大家从不叫苦。“云南省水稻害虫天敌资源调查”课题实施期间,团队成员踏遍了云岭高原100多个市、县。为保证工作效率,他们坚持白天蹲守田间采集虫源,晚上精心整理调查结果并饲喂采集到的昆虫,工作常常持续到凌晨。女人都是爱美的,而繁重的工作让这些女人们消瘦了,高原的阳光把她们晒黑了,皮肤退了一层又一层,尽管如此,当调查研究结果出来的时候,她们还是露出了最美丽动人的笑容。

团队最欣慰的事,就是为广大农民上好植保技术培训课,做好科学知识普及工作。2011年初春的一天,团队前往龙王村给村民们上课。村子里的道路被泥石流冲断了,团队成员放下女人的矜持,毫不迟疑地高挽裤脚,撑起雨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了泥泞和风雨到达培训点。那一天的培训课,龙王村的村民们听得格外地认真。

团队成员用青春和汗水为农科事业的发展谱写着一曲曲赞歌。赵雪晴、尹艳琼、张红梅、郭九惠都已为人妻,为人母,但常常因为出差或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孩子和家庭而深感愧疚。记得有一次,张红梅的孩子生病,大清早的带着孩子去医院排队看医生,等到孩子挂上点滴瓶,她不得不匆忙赶回实验室。哪一位母亲忍心把宝贝丢在医院里,只因为还有一个实验等着她去做。每逢周末出差,尹艳琼都得带上5岁的孩子,自己下地干活,只能把年幼的儿子放在田埂上或地边玩耍,当看到孩子被晒得满头大汗,衣服也弄得很脏的时候,做母亲的眼里总是饱含着泪花。有时候在实验室一忙碌,就忘记了时间,直到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来时才想起:糟了,孩子还在学校呢。2010年,赵雪晴的女儿高考,别的孩子高考时总会得到妈妈全方位的照顾,但因她工作繁忙,只能在高考前两天才赶到远在昭通的女儿身边尽一点做母亲的责任。王燕和沈慧梅两位年青的研究生,刚从学校毕业就承担起科研重任,两个小女生住在农科院简陋的单身宿舍里,因两地分居,她们只能通过邮件或电话向丈夫诉说相思之苦;当别的女孩花前月下、手挽手看3D电影、逛街购物时,她们却还在办公室、实验室里忙碌,或在观察饲养的昆虫,或在整理实验资料。有谁的孩子离得开妈妈,有谁的家里不需要女主人,又有谁不想在老人跟前做一个孝顺的女儿或儿媳,但是这个团队里的妈妈和女主人们,凭着一颗赤诚之心,顽强追求着自己的事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从不叫苦叫累。说到工作她们是那么的神采飞扬,脸上充满自信,然而,一提到家人,提到孩子,每个人都有太多的欠疚。

曾记得田间地头她们忙碌的身影,更记得喜获丰收后她们欣慰的笑容。昆虫团队成员的足迹踏遍乡村田野,她们走村串户,与农民同喜、同乐、同劳作,流汗、流泪、吃苦、受累,却没有任何怨言,也从不退缩。为了生物防治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害虫可持续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为实现科学对土地的庄严承诺,她们将满身的才华、满腔的热血倾注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当红土大地丰收,云岭农民欢笑的时候,她们抖掉身上的泥土,抹去脸上的汗珠,又投入到下一个奋斗目标之中。

二、团结协作,乐于互助 

“团结就是力量”是歌咏比赛中的保留曲目,更是科技攻关中常常提到的语言。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科交叉日益显现,任何重大突破都离不开团队内部的协作攻关。环资所农业昆虫团队是个温馨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红花绿叶相得益彰,男女同胞们格外团结,彼此尊重,年轻人尊重年长的专家,专家信任年青人、精心培养年轻人。大家在这个团队中感受到的不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遇到困难时共同努力,不言放弃。

2009年底,在进行稻飞虱越冬情况调查的时候,由于红河州绿春到江城的县级公路全程施工,本来不远的路程却要从早赶到晚,夜幕已经降临了,团队成员还在赶路,一边是大山,一边是河谷,眼前的土路越来越窄,四周安静得有些恐怖。走错路了,车却没办法调头。在这前没村后没店的荒野,车上的人都紧张起来,但谁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相互鼓励,帮助驾驶员师傅辨认方向。终于前面有了点点亮光,当他们接近这光亮的时候才发现,路不通,光源来至修路的工程车,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时候,谌爱东老师交待两个女同志:“你们不准下车,我去想想办法。”通过努力,得到了好心的工程车驾驶员的帮助,他们终于走出了险境,晚上11点才到达江城。

2010年,云南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受旷日持久的旱情影响,我省大部份地区农作物受灾严重,人畜饮水因难。6月,昭通市盐津县普洱镇大坟包村突发稻飞虱危害。因受干旱影响,本来就推迟移栽的稻谷再次受到害虫危害。灾情就是命令,需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做指导。那天,气候特别炎热,当快到目的地时,突然狂风大作,暴雨突袭,前方山体滑坡,团队成员被堵在了半山腰间。车是不能前行了,而且必须尽快退回安全地带,步行是唯一的选择。暴雨不停地下,电闪雷鸣,地上泥泞难行,山路上随时都可能有落石下来,女同志们相互牵扶着,艰难趟过滑坡地带,男同志们却把所有负重的物品都扛在自己肩上。大雨过后,气温大概有37摄氏度,汗水浸湿了这些科技工作者,但没有谁要放弃,他们不时传递着水瓶和纸巾,相互鼓励着向目的地靠近。5公里多的山路,花了一个半小时,总算到达了目的地。

相识是缘,昆虫学科团队成员庆幸能相聚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今后的人生、事业旅途增添了几份自信与力量。成员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为了定下新的研究目标,他们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无怨无悔、勤奋敬业的强大动力。正是因为有着一大批这样无怨无悔、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人,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里程碑,才有勇气和底气迎接新的挑战,迎接明天山之颠云之端的高飞,在团结协作中才得到最大的快乐与满足。

三、勤奋敬业,敢于拼搏

自团队形成以来,承担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目前,团队共承担国家农业部948项目4项,国家农业部行业专4项及科技部项目4项,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2项;在国内各级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曾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团队防灾减灾成效显著,小菜蛾可持续控制、水稻两迁害虫防治等项目技术辐射87余万亩,直接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为我国农业昆虫研究及云南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昆虫团队成员长期从事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调查及其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等农业害虫治理相关研究,为了农业昆虫的合理持续治理,为了保护农作物少受危害,为了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生产,她们日复一日辛勤地忙碌着,不但要克服农业科研条件的艰苦,而且还要克服生理上的不适,头顶烈日、脚踩稀泥,和男同志一样奋战在田间地头,用汗水诠释着农科人的敬业、拼搏和奉献。曾记得青年科技骨干深夜的挑灯夜战,更记得实验室里的反复试验。为了赶超研究进度,累了就趴在办公桌上休息一会儿,然后继续工作。办公室、实验室、科研基地构成了她们生活的主空间,攻关、推广谱成了她们生活的诗篇。研究成果的一点点推进,都让她们产生小小的成就感。昭通植保站的站长赵高慧曾这样说:“农科院搞虫子的这伙人,到了田间不是看看说说,而是拿起锄头就挖开果树,拿起放大镜就观察树根上树干上的虫子,是伙干实事的人”。陈宗麒、谌爱东两位团队领导军人曾评论团队中的女职工:她们没有锱铢必较的小肚鸡肠,却有细腻体贴的人情关怀;她们没有懦弱自卑的怨天尤人,却有充实自信的事业方向;她们没有脆弱自弃的性格心理,却充满韧性、耐心和信心,是她们,和研究室的男同志一道,搭配成干活不累的和谐团队;是她们,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以质朴无华的行为,演绎着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情怀;在相互相处中,以相互惦记、帮助、友好和微笑,维护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她们虽然生活单调,内心却充实而温暖,因为她们情系“三农”,爱洒万家,推动着我国农业科技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忆往昔,是创业中的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

看今朝,是发展中的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

望明日,是憧憬中的笃志不渝和奋斗不止。

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的实施正为农业昆虫领域研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等待她们用新视野、新智慧去把握;红土地上农业科技的新篇章,等待他们用新标准、新动力去谱写!这支红土高原上的农业昆虫团队将以昂扬锐气、蓬勃朝气,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以与时俱进的团队精神书写感人的农科情怀,开创农科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无怨无悔的选择

――-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花果中心女职工事迹

 

    在玉龙山下、金沙江畔,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她们为了自己所热爱的农科事业,十几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就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花果中心的女职工队伍,她们在农业科研第一线为高山所的农业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团结进取 无私奉献

高山所根据重点研究的学科领域把全所科研队伍分成四个中心,即高山野生花卉中心、经济林果中心、高山药用植物中心和食药用菌中心,并把从事高山野生花卉和经济林果研究的科研人员合在一起,一班人马,交叉工作,共同承担了多个科研课题,简称为“花果中心”。花果中心目前有女职工8人,占全所女职工总人数的44%8名女职工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3人,年龄均为40岁以下,是一支年龄结构轻、学历层次高、团结进取的女子科研队伍。多年来,花果中心女科技人员围绕高山花卉、经济林果等高山经济植物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等研究内容开展工作。她们在做好科研课题的同时,积极开展科技产业开发工作。

花果中心以年龄相对较大、参加工作时间较长的和秀云、李燕同志为代表的女科技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无私地奉献着。作为一个女人,也许更多的人会选择工作环境舒适、工资待遇较好的职业。而她们,因为选择了农学专业、从事了农科工作,而渐渐热爱上了农业科研事业。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在基层一线的农业科研工作者,每天的工作都要面向希望的田野,晴天顶着烈日、雨天踩着泥土,夏天热得汗流浃背、冬天冒着凛冽寒风。虽然工作条件艰苦,研究经费也很有限,但是,她们对待工作却绝不懈怠和马虎。每天认真细致地观察球根花卉、高山野生花卉、食用小浆果等高山经济植物的株高、叶片数、开花期、挂果数、成熟期、病情指数等等,全面掌握这些高山经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物候期、经济性状、适应性等第一手田间试验数据,为高山野生花卉、球根花卉、食用小浆果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执着追求 无怨无悔

1994年至1998年,高山所在参与承担农科院重点项目“国外名优花卉引种、筛选及云南名优花卉开发研究”课题期间,和秀云同志主要负责22个球根花卉品种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每天根据不同的试验内容,包括种植密度、种植期、施肥水平、品种比较等,在田间地头详细观察记录植株的生物学性状、物候期、经济性状等,在田间一蹲就是几个小时。丽江属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很强,由于长期呆在室外工作,原本白嫩润滑的肌肤慢慢地变得粗糙黝黑,当时她正值二十四、五岁,作为一个小姑娘,正是找对象谈恋爱的时候,应该特别在乎个人的外表形象才对。曾记得有好心人帮忙牵线搭桥、给她介绍对象。第一次见面的男士在背后议论说“这女孩人不错、人也长得俊俏,只是手太黑了,为什么高山所的人手这么粗糙?”。听到这些,和秀云心里真不是滋味,当时她心里曾想,难道自己技不如人,而只能谋到这样一份差事,就因为工作条件较差,真的要错过人生的姻缘吗?后来的事实证明,好男人看重的是一个女子的内在美,外在的美只是暂时的。从此,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并且坚信只有执着追求、辛勤耕耘,才会有丰硕的收获,这收获当然也包括爱情甜美的果实。

无怨无悔的选择,注定要付出无私奉献的艰辛。和秀云同志记得自己怀孕时,恰逢球根花卉成熟采收后球根贮藏期间,七、八月份在丽江刚好是雨季,在高温高湿的自然条件下贮藏球根花卉容易引起真菌性、细菌性病菌的感染。按科学的贮藏方法应该是把球根置于冷藏室或冷柜3-5摄氏度下,但是,当时高山所缺乏后续研究经费支撑,无冷藏设施设备。因此,她自己动手,用多菌灵干粉拌匀几万粒球根平摊在晾架上后,用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混合的熏蒸剂每周一次进行室内密闭消毒。这看起来是平时工作中常做的一些工序,但对于一个孕妇来说,对身体的伤害是多么大啊!她当时没有考虑那么多,心里只有工作。作为一个女人,在人生最困难的时期克服了工作上的种种困难。

三、辛勤耕耘 获得效益

从事高山野生花卉领域研究的女职工们,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到野外高山进行高山野生花卉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工作。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报春花、杓兰、乌头、龙胆、高山杜鹃等一些海拔分布较高的高山野生花卉。很多时候,都要爬高山、采集标本、调查资源。有多少次,爬山涉水、翻山越岭,一走就是十几个小时,饿了就用干粮充饥、渴了就捧起山里的泉水喝。要是遇到雨天,常常忘了带雨具,一个个被淋得狼狈不堪。记得有一次,花果中心的女职工到玉龙雪山山系的蚂蝗坝采集标本,蚂蝗坝因蚂蝗多而得名,当李燕同志正在采集稀有物种斑叶杓兰时,一只蚂蝗叮在她的额头上,可她神情专注,竞然没有发现,直到同事惊奇地发现她的额头流出了鲜血,并用自带的大蒜和清凉油擦拭额头后才驱赶了蚂蝗。她若无其事地继续采集标本,全然忘记了自己的伤痛。作为一个女性,她忘我的工作,勇敢地战胜了工作上的各种险境。

花果中心的女职工大多数时间在基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在认真细致地做好田间观察记录的同时,协助临工做些田间管理工作,诸如拉着水管灌水、浇水,拿着锄头挖地、拣石头、搭建扦插苗床用的塑料棚、开窗、揭膜、扣棚等一些日常田间管理工作。难怪有几次院领导下来高山所试验基地调研,看到女职工们在田间踩着一身泥在劳作,很风趣地说:“瞧,这些高级农民”。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农科精神无不体现在花果中心女职工身上。

花果中心的女职工在做好所承担的试验研究项目的同时,积极主动的争取地方横向项目,来补充项目研究经费不足,并改善课题组成员的福利待遇。诸如“文笔山生态植被调查”、“丽江古城五星酒店园林绿化设计工程”、“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区云杉坪高山草甸生态恢复”、“束河古镇旅游景区节假日盆花摆设布置”等一些横向项目,这些项目大多由女职工作为主力军来完成。生态植被的恢复和调查是一项艰难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内容,首先需要查阅很多的植物图鉴、植物志、生态学、园林设计等图书资料,然后根据不同的生境,调查、移植、添充流失的植物类型,并加以精心呵护管理。这就要求女职工们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都必须坚守在第一线,放弃休息,因为农时不等人。

众所周知,与男性职工相比,女职工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在工作岗位上,她们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回到家里,既是母亲又是妻子,既要担负着家庭生活,又要尽养育孩子的责任。可以说,女职工非常不容易。花果中心的女职工有的是带着未满周岁还在哺育小孩的年轻母亲、有的是子女读中学正是需要家长辅导督促的中年母亲、有的是刚参加工作几年,正是谈婚论嫁的小姑娘,有的是因常年累月在野外风吹雨淋日晒而患病仍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女职工,但是她们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以单位为重、以工作为重,以事业为重,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多年的艰辛工作,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凛冽寒风,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汗流浃背,她们都不曾退缩,始终坚定不移地探索着山区农业的科技发展之路。在拼搏奋斗中体现价值,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期女性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花果中心女职工在高山所的“三项”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半边天”作用。在科技创新方面,已成功实施了30余项省级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其中“滇西北悬钩子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项目成功获得了国家重点基金项目的资助,实现了高山所建所以来国家重点基金项目的零突破。浆果项目课题组成员进入了院级科技创新团队。花果中心女科技人员在各类学术学报上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同时依托这些项目的实施,逐步收集和保存高山经济植物种质资源,并利用科研项目所形成的技术成果,培育了大量的具有市场前景的高山经济植物的苗木。迄今为止,白沙试验基地已收集保存了600余份高山经济植物种质资源,同时培育有数十万株�子、红豆杉、三尖杉、卫矛、珙桐和石楠等乡土绿化苗木和近十万盆报春、角蒿、兰花等珍稀高山花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一个独具特色的滇西北特色高山经济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及研究开发成果展示基地初具雏形。科技产业方面,花果中心女科技人员为丽江旅游景区、高档酒店、自然保护区开展园林绿化、植被恢复和保护等工作。特别是草莓课题组与丽江地方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引进优良的外贸紧俏草莓品种,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室内工厂化育苗,成功生产草莓优质组培苗近60万株,

按合理的价格销售给丽江市玉龙县龙蟠乡果农,连片示范推广200多亩,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单位在地方旅游支柱产业、农业、农村、农民的增收致富中的科技支撑服务作用,提高了高山所在地方的社会影响力和显示度,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女同胞们虽然苦了、累了,可内心深处却欣慰的笑了。 

 

累累硕果  赤子丹心

――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干热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育创新团队

 

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干热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育创新团队2009年入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现有成员17人,其中,高职3人,中职6人,硕士4人,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院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硕士生导师1人。纪中华研究员是团队的领军人物和核心成员之一,此外,还有5名女性在团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她们的青春谱写着一曲曲献身热区生态科技事业的赞歌。

纪中华,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 1993年调入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工作。从此,她将一腔热血洒向云岭大地,将18年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元谋干热区的生态恢复和生态农业科研事业。近10年来,纪中华研究员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以上项目22项,发表论文110篇,出版论著6部,获成果奖8项,申请专利8项,曾被省级各部门授予“云南省百家创新绩家庭”、“先进女职工”等荣誉称号32次,先后担任过热区所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工会副主席、所工会女工委主任、党支部书记,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是女性学习的楷模,是我院女职工的优秀典型代表。

一、立足科研,定位生态

干热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育创新团队是从种植一片1000多亩的罗望子(酸角)林起家的。2007年,热区所20年所庆短片《拓荒者》描述的就是这个团队的雏形。建所初期,种树的目的和思路很简单,就是让所里的黄土地都绿起来,肯定没错。我们的老书记张春华同志就这样带领着一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浇灌着这片树林,为这个创新团队走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育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批年轻人中就有从事了多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沙毓沧所长、朱红业所长和张映翠博士等等多名引领全所科技事业发展的领军人物。最值得一提的还有我们从未谋面,然而早已为建设1000亩酸角林付出了年轻生命的大学生杨建华同志。20年过去了,他的事迹一直鼓舞着热区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当年,由于科研经费特别紧张,挖树塘栽树的重任就落到了全体科技人员身上,元谋干热区的土壤在旱季时很硬的地方锄头碰到都会撞起火花,用力过猛锄头会被弹出二三十公分高,1000多亩地长、宽、深近1的树塘,就靠大家一锄一锄的挖。不幸的不是那些因为太苦,手磨破皮、流血了回家跟母亲流泪哭诉的年轻女同志,也不是那些累病了还坚持埋头苦干的坚强的男青年,而是一个还未来得及在热区所实现他伟大的理想和抱负就悄然而逝的年轻生命!就因为挖塘过程中锄头造成的伤口,杨建华同志得了破伤风,因抢救无效,一个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就这样匆匆离开了大家。那时,领导哭了,同事哭了,新婚刚刚怀孕的妻子哭了,整个热区所都哭了……

是啊,就是这片曾用汗水、泪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千亩酸角林,让我们所的破山烂箐变成了一片绿的海洋!“绿”是人们脑海中对生态工作最直观、最简单的概念,也是最好的起点。在没有现在这么多生态鸡、生态猪等等的引申义的时候,生态工作或许就这么简单。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就是团队发展的必然过程。从大家开始意识到“科研是立所之本”那一天起,科研工作就在这个年轻的研究所落户了。随着国家的重视、对外合作项目的开展和团队成员对生态工作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干热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育工作就成了我所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二、勇于创新,自强不息

创新是科研工作发展的动力,也是科研工作永葆青春的灵魂,创新工作一直是团队考核团队成员的重要指标之一。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在进入团队的第一天起,就要知道“创新”这个词。或许他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真正明白创新的含义,但那就是他最初所必须有的理想,以及在团队中工作的指导思想。纪中华研究员就是以这样的一种创新精神要求自己并带领着这个团队。她勇敢创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精神一直影响着团队的每一个人,也为团队不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凝聚力。

纪中华研究员是一个具有独立、创新、献身精神的新时代女性,她的先进事迹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团队的每一个人。“九五”和“十五”期间,爱人连续5年在外挂职,她就一个人带着女儿,边忙自己的研究生课程学习,边忙科研工作,还要用她全部的爱去负责女儿的生活和学习。起初团队成员有限,她就亲自上山做试验,完成一次次试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由于生态研究工作的特殊性,为了取得准确、科学的数据,她经常冒雨上山观测水土流失过程,收集各种数据,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科研素质。被风刮落雨伞,被雨湿透衣服,被烂泥滑到在地的她,同样流过委屈和艰辛的泪水。但是,她和团队其他成员所做的一切,却为团队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丰满和健康的团队是有骨有肉,热血沸腾的。发生在团队成员身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龙会英同志,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8年来,边工作边学习,凭借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硬是将中专学历改写成了本科学历,还顺利晋升为副研究员,表现出了一种少有的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杨艳鲜同志,参加工作初期,由于跨专业等原因,也曾经不自信,流过泪,但她鼓励自己说“如果是玫瑰,它终究会开放的!”,通过不断的努力,而今,她成熟了,随团队成长了,并于2010年入选云南省农科院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也成了团队科研工作骨干。

三、团结求实,争创佳绩

“献身、求实、创新、协作”这8个大字,作为所训在热区所大门口伫立了23年,无时无刻都在激励着热区人的进步,这也是团队贯穿始终的行动主线。生态研究工作,大多是与破山烂箐、深沟密林打交道,为了团队的发展与进步,时常顶着烈日的暴晒建设基地,忍着蚊子的叮咬钻进密林做冲沟检测、林地调查、水分测定,大家苦中寻乐,不畏辛苦,用勇敢、积极、团结的心态面对艰苦的生态工作。2005年,热区所苴林2200亩云南省干热区复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新基地落成,为科学规范地开展植被恢复及模式建设,展开了历时两个多月的野外规划工作,在杨顺林科长的带领下,早出晚归。朝8点,晚6点,爬山越箐,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被刺了、累了、饿了,还是继续,从测算地形,到拉线定点,从意见分歧到统一标准。近12万个点用一排排树桩定好标准,又一批批年轻大学生的汗水又一次次晶莹的洒向了热区所的红土地,新一轮现代拓荒者也随之诞生。期间,有刚怀孕还坚持工作最终被大家劝说回去的何璐同志,也有刚参加工作一个月就加入到规划队伍中的韩学琴同志,还有坚持完成了全部规划工作的杨艳鲜同志。虽然她们因学科定位等原因,没有全部加入生态团队,但是作为女同胞同样为生态团队的工作付出了自己的艰辛和努力,爱美的女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着对方晒得黝黑黝黑的脸蛋,都会心的笑了。

汗水没有白流,泪水没有白流,血没有白流,生命之花没有白白枯萎。通过团队20余年的努力,团队用“勇敢创新、团结求实”的工作精神和一颗颗频频跳动的赤子丹心,换来了今天的累累硕果。“八五”期间,团队全部的科研经费是25.7万元,经过10余年努力,累计争取科研经费上千万元以上。先后承担“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省、部级以上项目15项,其他项目12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楚雄州科技进步奖10项,申请技术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186篇,累计影响因子达60以上,出版学术、技术专著9部。培训农民技术人员6000余人次,不同的生态治理模式成果推广示范、辐射面积累计20余万亩,涉及乡镇50个以上,累计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7000余万元。科研创新工作干热河谷生态农业建设技术整合和集成、模式评价方面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团队成果多次被云南电视台、云南日报等媒体采访报道。这些佳绩既是团队的心血,也是团队带头人纪中华研究员多年来从事生态研究工作的心血和梦想。

四、努力拼搏,勇往直前

团队虽累累硕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比起全院、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育工作,团队如今的成绩只是九牛一毛,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还有更多受破坏的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去治理,去保育,去研究,还有更高的目标需要团队去实现。在这样艰巨的任务和宏大的目标面前,纪中华研究员总是严格要求老队员要向团队和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拼搏,不断前进,鼓励新队员定好位,明确理想目标,每一个成员都要用自己的赤子丹心,凝心聚力,前仆后继的为热区生态事业而奋斗。 

 

 

薯业开拓者

――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育种与种薯产业化创新团队

 

又是马铃薯花开的季节,一片片苍白的、浅粉的、紫红的花海中,一群身穿迷彩服,头带草帽的人手捧记录本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认真记录,或认真拍照……这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育种与种薯产业化创新团队的成员们在进行试验中期的调查和干旱对马铃薯生产影响的调查。这是一支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形成的科研团队,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为依托,立足云南生态多样性,建立了面向东南亚国家及中国南方地区的马铃薯育种体系,利用常规育种结合生物育种手段,主要培育适合西南及南方地区不同季节种植的加工型、鲜食型及彩色马铃薯新品种,同时开展马铃薯资源创新、脱毒及病毒检测、合格脱毒种薯生产、病虫害防治、抗旱和丰产栽培等配套技术研究和示范。

十年前,团队针对我省马铃薯品种单一,加工型品种、冬作品种、大春抗晚疫病品种严重缺乏,成为限制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这一现实,提出加工型品种选育、冬作品种选育、高产优质抗病品种选育的目标。马铃薯育种有其特殊性,要育成一个品种,从做杂交开始,要经历1013年时间。从10多万株实生苗育成的后代小薯块,一年又一年,在田间不停的试验、淘汰、选择,到最后仅能选出极少数的几个。在这其间,每年种植、调查、收获,团队带头人隋启君研究员亲自带领团队成员下田地劳作。种植和收获时,团队全体人员无论是否属于育种岗位,都一起参加。在我国北方,马铃薯只种一季,每年下地工作比较集中,收获完有一段休息时间。而在云南,每年都要种植34次,即冬作、小春、大春、秋作。因此,一年四季都在田间种植、调查、收获,几乎没有空闲。相比其它作物,马铃薯需种量大,种一亩地需要150200公斤种薯,因此在育种试验过程中,种的时候要搬运大量沉重的种薯,收获的时候也要搬运和储藏大量沉重的种薯,工作量非常大,十分辛苦。大春马铃薯种植的地方,大多是偏远的冷凉山区,交通不变,生活条件艰苦,有的地方要坐几百公里的车才能到试验点,要是中巴车进不去,则换乘拖拉机甚至是牛车。通常吃饭住宿就在当地老百姓家里解决。现在大家还记忆犹新,有一次在一个老乡家,被安排在牛圈上面住,没有床,直接铺在楼板上睡,夜里清楚地听见牛圈里老牛的呼吸声和嚼草声,头顶上蚊子 “嗡嗡”叫着,身上盖的被子硬梆梆黑呼呼的,被子的两头泛着油光,但大家都已经顾不得太多,太累了,一会儿也就睡着了。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一季又一季,团队的的辛勤耕耘得到收获。

马铃薯育种与种薯创新团队从马铃薯产业的需求出发,选准目标,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开拓,建立起云南省马铃薯育种体系。育成一系列马铃薯专用型新品种,并不断研究完善配套栽培技术,为云南马铃薯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十年努力,育成并通过审定新品种16个,其中有3个是国审品种。选育出的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1”累计推广290万亩,占西南省份推广的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的50%2009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全国率先选育出薯片加工型新品种“云薯301”,经国内几家薯片加工企业试用后,获得了一致认可,认为可赶上“大西洋”的品质,并且抗病性和产量远远超过“大西洋”,目前种植面积正在逐渐扩大。彩色马铃薯新品种选育领先于国内同行,选育出的几个彩色马铃薯新品种已被国内的多个省区引种种植。冬作新品种选育规模在全国最大,为我省及周边省区发展冬作马铃薯奠定了品种基础。

团队的成绩得到了国家及行业的认可,团队带头人隋启君研究员被聘为农业部马铃薯专家指导组成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马铃薯育种岗位科学家、中国作物学会第三届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作物学会第四届马铃薯专业委员会遗传育种部副主任委员,现主持着农业部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育种项目、云南省“十一五”马铃薯育种攻关项目,农业部行业专项等多个项目。团队成员杨琼芬现任云南省马铃薯产业体系种薯繁育与栽培岗位专家,同时主持着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和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员李先平被农科院评为学术带头人,主持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在这个团队里,有几名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的女科技人员,她们娇小的身材没有抬起一袋种薯的力量,但她们用勤奋、细致和耐力为马铃薯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她们的肩上,一头担着家里需要照顾的小孩和为事业忙碌的丈夫,一头担着自己的工作责任。杨琼芬,一位文雅秀气的知识女性,现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中心副主任,云南省马铃薯产业体系种薯繁育与栽培岗位专家,主持着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晚疫病抗性基因RB对云南马铃薯的遗传转化及抗病性评价”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两项,先后参加过省级、国家级的马铃薯研究项目7项。她还具体负责着组培室内600余份马铃薯资源的保存工作。作为马铃薯中心副主任,中心对上对下的日常事务也需要她去处理。她的爱人在农科院从事水稻育种研究,一年四季经常在外出差,即使不出差也总在加班、写材料,家里的大小事务,包括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送孩子课外辅导等均由她一个人承担。经常会遇到夫妻俩都要出差,只能把孩子寄给同事或朋友照顾的情况。有一次,实在找不到帮忙照顾的人,孩子说:“妈妈,不要再麻烦别人了,我一个人在家吧,我要做一个男子汉,自己照顾自己”。那天出差在外地,她一直担心得睡不着觉。而面对繁多的事务和压力,她没有怨言,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的承受、付出。正如她的QQ个性签名写道:少些抱怨,多些付出,有一天你会发现在不经意间你就收获了。

自从院里把科技产业开发列为重点工作以来,产业开发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来说,历经10多年选育出的云薯系列新品种只有在产业上应用才能发挥其价值,科技开发将决定“云薯”系列新品种在整个产业上的影响力。产业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做示范、生产各级脱毒种薯、市场开拓到运销,每个环节都需要认真严谨地踏实工作。承担产业开发这个责职的,是团队的另一位女性,包丽仙。5年前刚开始进入这个团队时,她就被收获种薯时的奇妙和快乐所吸引。马铃薯种薯技术研究及生产,她是初次接触,团队里的同事们给了她很多关于种薯方面的资料,她便边学边做,还借鉴花卉和烟草上的一些新技术和方法。温室建好后,从清理碎石整地、准备基质,到组培苗出瓶移栽、管理、收获的整个过程,她点点滴滴带领工人操作。温室里温度很高,进去一会儿便满头大汗,她把这当作“蒸桑拿”,说“心静自然凉”。小苗刚出瓶时,面对一根根比牙签细得多的小苗,她真不敢相信这些小苗能活,每天都用喷雾器喷上好多次,几天过去了,小苗的叶片稍微长大了一点,茎也直了、绿了。慢慢地,小苗一天天长起来。90天后收获时,拔起植株,下面结满了一串串小种薯,这就是脱毒种薯的第一级别:原原种。几年过去了,从刚开始时的每年生产70万粒,到现在每年生产150万粒,她认为,还有达到年生产300万粒的潜力。随着科技产业开发的需要,为了提高新品种推广的效率,团队成立了昆明云薯农业科技公司,公司的经营管理交由她负责。从此,责任加重了,事务更加多了起来,平时加班是常事,和家人在一起过周末的机会少了。当然,付出就会有收获。经过一年的努力,公司逐渐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开始走向正常的运作发展轨道,在各地的种薯繁育规模不断扩大。她除了参与各类重大科研项目外,还主持国家行业专项子专题和省农开项目两项。从刚开始的惴惴不安,体会不同的艰难,到感受阶段性成果的快乐,就这样慢慢耕耘,享受每个工作中的努力过程。她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不能好好照顾刚上小学的女儿,心中不时为女儿的成长感到担忧。一天,她到团结基地调查,很晚才回到家,发现桌上有一碗炒好的鸡蛋,正觉得奇怪,却看到一张小字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妈妈,我给你煮好饭了,我在小朋友家玩”。灶台前放着小凳子,女儿想必是站在凳子上炒的菜。她心里一时五味俱全,更多的却是欣慰:女儿学会照顾自己了,也会关心妈妈了。

团队里最年轻的小卢,这个松花江畔黑土地上长大的女孩,刚参加工作,便承担起了马铃薯病害检测和脱毒种苗生产的重任,每年需要完成用于示范推广的15个新品种(系)的脱毒和6种重点病毒的检测工作,生产出脱毒种苗40多万株。这几个简单的数字后面,是多少个平凡而枯燥的日子,在实验室埋头苦干的结果。马铃薯原原种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生产,为了方便病虫害的统一防治和水肥管理,要求集中出苗。又快到秋季生产的定植时节了,正是小卢最忙的时候,每天加班几个小时,好几个周末没有休息了,但小卢仍是那么神采奕奕,只是听她说:“等赶快出完苗,休息一天,我要进城去买条裤子,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时间进城了。”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这位来自西北农林大学的硕士女孩,没有抱怨,总是那么乐观、热情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寒来暑往,农科院马铃薯育种与种薯产业创新团队一步一个脚印,每一个脚印都是那么坚实有力。不论时光如何改变,前进的脚步一直朝前不停歇。除了育种,团队还从资源引进及创新、脱毒及病毒检测、脱毒种薯生产、病虫害防治、抗旱和丰产配套栽培等几个方面形成了研究系统。每个研究方向都是一块阵地,每个团队成员都是各块阵地上的一面旗帜。团队通过培养,教育、引导,已形成了敢于创新、尊重历史、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和氛围。面对成果和荣誉,团队感到的是更多的责任和压力,隋启君研究员常对大家说:我们现在有品种了,也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和条件,今后就是要千方百计让这些品种尽快尽可能多地应用于生产中,为马铃薯产业真正发挥作用。

“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路还很长,大家不可松懈”。农科院马铃薯育种与种薯产业化创新团队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云岭飞歌  花卉质检女儿的骄傲

 

20091221,云南省科技厅2009年云南科技成果奖的公布,农业部花卉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的6位女儿沸腾了。质检中心集10年研究心血申报的成果“主要鲜切花标准及病虫害高效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2009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如此的惊喜和自豪,使她们激动着、欢笑着、泪流着紧紧地抱在一起。

一、“女儿国”的诞生

那是1999年初春,在花卉所原所长熊丽的带领下,伴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旖旎,花卉质检中心筹建的蓝图如一副泼洒的油画浓墨重彩、粉墨登场。从此,春的嫣然、夏的火热、秋的浓香、冬的静谧离花卉质检女儿们远了,更远了。筹建需编撰的材料,学习和研究建立的检测技术实在是太多了,她们完全没了上下班的概念,整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凝聚了质检中心3年心力和智慧的28万多字的所有材料完成了,需要采购和配备的仪器全部到位,Elisa检测、PCRRT-PCR检测、感官检测、常规病原菌分离培养和镜检实验等检测手段均已熟练掌握。

农业部于20021月对“质检中心”进行国家计量认证和农业部审查认可的“双认证”评审。昆明的1月特别寒冷,质检中心的所有兄弟姐妹似乎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忘了自己作为母亲、女儿、妻子以及女人的角色。经过43夜奋战,质检中心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成为国家法定的花卉质检机构,质检女儿们瘦了、脸色蜡黄了、皮肤粗糙了,手脚冻僵了,然而那喜悦的笑脸却是心底最美的绽放。

二、“女儿国”的成长

刚成立的花卉质检中心鲜为人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是质检中心成立初期的贴切写照。在成功的路上,没有什么性别差异,更没有给女性设置什么不可逾越的禁区。只要敢于尝试,成功的喜悦从不会对女性吝啬;只要敢于付出,智慧和坚韧同样能让女性成就更加骄人的业绩。由于质检工作的特殊性和环境条件所致,她们广泛学习、参加培训和学术研讨会、申报课题,进行自我完善和不断提高;她们带着被子、带着洗漱用具和换洗衣服长期在斗南蹲点,与成立前的拍卖市场联合,依靠自行车在呈贡地区走街串巷、上山下地,大到花卉龙头企业,小到只种几百株花的农户,宣传质检中心的同时调查花卉种植现状、病虫害种类及农药应用等。经常,自行车骑得太远了,肚子叽叽咕咕直抗议,然而放眼望去皆是塑料大棚,饿得头晕眼花是常事,放弃节假日休息是常事,风餐露宿是常事,挽起裤腿和花农一起除草采花成了她们和花农交朋友、沟通信息的最好方式。

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其产业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定与完善却严重滞后,导致质量纠纷频起,而委托、仲裁和抽样检验是质检中心的本职工作。几年来,质检中心接手百合种球或植株、唐菖蒲种球、天堂鸟、月季等司法仲裁、鉴定10多起。为了保证鉴定的准确性和作为第三方的公平公正,每次的仲裁都慎之又慎。不管路多远多崎岖,中心领导总是亲自带队实地考察,并充分讨论调研后才作出最后的鉴定报告。那是200811月的一个下午, 昆明某公司售卖给嵩明农户的百合种球种植后发生大面积生长不良,工商部门找到质检中心,中心副主任瞿素萍非常重视,亲自带着两个科技人员到实地调查。昆明到嵩明的路不算太远,但由于涉及事项复杂,她们和种球售卖方、种植农户四方会合赶到种植地点后已近下午5点多。当时农户非常着急,要求立即给予鉴定。看着满脸透着老实、无奈和焦急的花农,她们蹲在潮湿的地上一粒一粒检查种球。忙完全部调查、取证及相关人员笔录后,天已经黑了,所有人忍着透心的饿往回赶。地块间的小路异常狭窄,旁边是一条近2深的灌溉用水沟,无边的黑暗吞灭了打火机发出的微弱火光,仅能照亮眼前的一小块,摸索着往前走。忽然,黑暗中传来一声惊叫,瞿副主任掉进沟里了,男同志们急忙跳下去,把瘦小的她拉上来。初冬的水渠是干枯的,但她副手臂和脚上却已布满了淤青和血痕。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她们坚持着、努力着、进步着,无论刮风下雨夜以继日,整个身心都扑在工作上。曾几何时,几天见不到妈妈的宝贝带着哭腔在电话里嚷“妈妈,你在哪里?我想你!”,这时她们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安抚着,然后一转身擦干眼泪继续投入工作;曾几何时,老公带着调侃的味道“老婆,你比领导还忙啊!”,这时她们所能做的仅只一个歉意的微笑;曾几何时,父母打来电话“女儿,好长时间不见你了,抽空过来陪我们吃顿饭嘛!”,这时她们有的是揪心的刺痛。为了梦想、为了事业、为了质检中心的辉煌,她们如男人般撑起一片蓝天。

    三、“女儿国”的辉煌

质检中心的三位领导是“女儿国”的太阳,是最美丽的、最璀璨的质检之魂。她们以睿智的雄韬伟略和博大胸怀,担当起重任勇挑重担,犹如天际的北斗星,给质检中心最为有力的指引和支持。在她们的正确领导下,历经近10年的拼搏奋斗,于2005年以“花卉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为核心首批入选院级创新基地的团队;2006年作为“花卉大团队”的重要成员进入云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2007年和2010年顺利通过了两次国家计量认证和农业部审查认可的复评审;2009年以质检中心为主体的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鲜切花分技术委员会(我国花卉产业的第一个分技术委员会)通过国家林业部审查成立。中心拥有价值130多万的梯度PCR、超级酶标仪等科研实验仪器;先后主持或参与集成云南省科技攻关“云南主要切花种苗(球、籽)及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云南省花卉服务业发展规划项目“云南花卉标准化质量检测中心的建设”、国家科技支持计划项目“温带球根花卉及热带花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省基金项目等30余项;以第一作者在《Plant disease》、《植物病理学报》、《园艺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植物保护》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12部,在NCBIGENEBANK)首次报道了两种花卉病毒云南分离物CP基因序列;拥有品种权10余项,为第一发明人的授权专利3项,公示2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云南省技术标准创新奖1项;并首次在花卉质检系统开展了病原菌检测的国内外比对,特别是与荷兰球根检测服务中心(BKD)的3次百合主要病毒比对结果的一致性,意味着质检中心的病毒检测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发达水平;在国内首次建成的包括形态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59项部级备案检测技术规程,数量居全国第一。所有这些无不诠释着女性从来就不是柔弱的代名词,女性也可长成参天大树。

为提高在国家层面上的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质检中心自成立初就特别注重标准化的研究、制定与建设。几年来,质检中心以女性的耐心、细致、韧性和吃苦耐劳精神,在标准化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主持制定了《彩色马蹄莲切花质量等级》等9项国家标准、《花卉植物病毒检测规程》等7项农业行业标准、《鲜切花种苗和种球通用要求》等13项云南省地方标准以及1项商务部出口花卉技术指南,制定的花卉标准和检测技术规程数量居全国第一。这些标准和指南的构建,形成了集配套性、系统性、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花卉标准化综合体系,应用于出入境、质检和广大的花卉企业中,对云南乃至全国的花卉产业提质增效和出口起到了积极作用。

质检中心成为了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一树迎风傲雪而不屈不挠的高山云松,染绿而辉耀云岭大地。质检中心的女职工中,涌现出业务精、水平高、亲和力强的所领导;科研水平精湛的副研究员;实践经验丰富、管理经验足的业务室主任;检测技术熟练、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检测人员;还有硕士、省级创新人才、院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女性爱岗敬业、争先创业,积极投身科研的顽强精神在质检中心的发展历程中一展无余。在花卉质检的无私事业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花卉质检女儿们美丽的温润婉约,体会更多的却是团结和心底依存的那份坚韧、无畏和铁一般的刚强。她们历经的建设发展之路,她们成长和闯荡的风风雨雨,她们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无时无刻都在掩映着自强不息,发展才是硬道理!就是这个具有高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花卉质检中心,就是这群检测中认真仔细、科研上力争上游、业务上努力积极的女儿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成绩属于过去,放眼未来,她们是花卉产业的守护者、花卉质检事业的领头羊。依稀仿佛间,“春天的故事”在唱响。花卉质检女儿们发挥主人翁作用,积极投身院所三项重点工作的“故事”尚在讲述。在她们不懈的努力奋斗下,那靓丽的花卉质检“女儿国”风景将会在云岭大地飞歌翱翔。 

 

让魔芋发挥“魔力”

――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魔芋创新团队

王玲――团队的核心人物,女性,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19861988年在上海研修植物细胞工程,1988年至今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从事细胞工程研究及魔芋的产业化开发研究。现任中心主任,中国魔芋协会副会长,全国知名魔芋专家,曾多次在省内获奖。她带领这支女性占据“半壁江山”的创新团队,和云南魔芋风雨与共、谱写着云南魔芋产业的发展,虽然步履蹒跚,但始终如一。这支看似柔弱却肩负重任的巾帼队伍,团结奋斗、敬业奉献,自信自强,展现出美丽而坚韧的动人风采,用心血、汗水和青春撑起魔芋事业的一片绿荫。

创业艰难百战多 “魔力”精神始铸成

1997年组建成立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魔芋创新团队,以魔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形态鉴定、常规杂交、细胞工程等技术开展魔芋种质评价创新、组培快繁、生物技术育种及其产业化。团队现有成员9名,其中科技人员6名,女性占整个团队成员的3/4

团队成立之初,国内外对魔芋的研究还较少,农户对魔芋作物不熟悉,加之魔芋本身的病虫害较为严重,种种问题摆在课题组面前,为了研究的顺利进行,整个团队只能多付出一些劳动、多牺牲一些时间,才有可能解决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在默默奉献,有的人顾不上陪伴家中年迈的父母,有的人没有时间照顾生病的孩子,有的人新婚第二天就赶赴外地指导栽培,有的人甚至生病了还一直坚持在组培间里……节假日、休息日,正是人们与家人一同休闲娱乐、共度天伦的时候,可她们却因出差在外,只能在电话里表达对父母、爱人和幼子的问候和歉意。

魔芋具有娇弱、自然繁殖系数低等特点,种源不足是魔芋产业发展之初的最大障碍。为了解决种源难题,突破产业困境,她们当仁不让、迎难而上。白天,这群从小在城市长大,从没伺弄过农田的娇小身影,挽起衣袖、挥洒汗水,在田间搭棚伺苗,或是在炎炎烈日下东南西北、走村串巷,调查采样;晚上,劳累一天的她们,本应休息一会儿,或静下来给孩子做些亲子游戏、功课辅导,可她们要么汇集在办公室里,一边啃面包,一边作总结,要么在灯下整理数据、调整方案。

经过5年多的潜心研究,团队终于建立了魔芋良种脱毒快繁体系,完成了从组培苗快繁到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生产技术,并先后在曲靖、楚雄、昭通、丽江等云南魔芋主产区共建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的优良种芋在全省繁育推广,提高了商品品质,打开了出口市场。田间病害发生降低17%,增产20%,种芋累计推广近20万亩,使得云南魔芋种植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此,在第三届全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暨经贸洽谈会上,专家们对魔芋良种繁育体系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既是国内也是国际上首次大批量成功栽培魔芋组培苗,其意义在于让我们看到了解决魔芋种芋质量和数量的曙光”。

创业是艰辛的,但正是在这艰辛的创业过程中,魔芋创新团队的所有成员紧紧团结在一起,拧成一团,创造了神奇的“魔力”精神。在这里,“魔力”不是突发奇想的口号,也不是牵强附会的两个字,而是一种精神,是魔芋创新团队创业征程中强有力的音符。创新团队不是避风港,更不是安乐窝,大家走到一起,不是要追求优厚的报酬和安逸的享受,而是要干出一番事业,朝着理想目标而奋斗。整个团队正是以此为一贯的宗旨,无私付出,用奉献精神挑起担子,用“魔力”精神挑战困难,打开了魔芋研究的广阔空间。

科技服务比奉献 红土高原绿荫簇

20世纪90年代,云南魔芋生产还处于自生自灭、房前屋后半野生的零星原始种植状态,全省魔芋种植面积不足万亩,科研积累薄弱,人们对魔芋的认识还不深刻。作为一个新型领域的研究团队,她们站在研究与推广的最前沿,从事着一个崭新而壮丽的事业。然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照搬,一切只能靠自己去探索,去试验。实践证明,只有深入农户、考察地域,摸清市场、所企双赢,前期研究、掌握专利技术才是魔芋研究的出路。

团队成员常年驻守在科研生产一线,从实践中积累和总结了宝贵经验,对一线农技推广人员倾其所学,开展技术培训累积近万人次;帮助多家企业建基地、搞培训。10年间,跑遍了云南魔芋产区的山山水水,做规划、教技术,甚至手把手的教农户种植。团队组长王玲为谈合作、搞项目远赴异乡,没能赶上孩子最关键的中考和高考;有一年,王玲在富源基地驻地指挥,应对多年不遇的魔芋病害大爆发,连续几天几夜坚持工作,加之对基地受灾的焦急和担心,她因胃出血病发而昏迷,被救护车送回昆明医院急救才挽回了生命;为了完成20万苗的组培任务,在繁重的工作面前,团队成员马继琼将幼小的孩子托付给父母,每天最早到组培室,晚上加班到深夜,那个时候,昆明到富源魔芋基地还没有修路,70余公里的路程却要行车十几个小时;有一次,团队成员房亚南在送种苗往富源的路上坐骨神经痛发作,在汽车艰难的行进中,她一阵阵地忍受着刺骨的疼痛。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为了魔芋事业,团队每一个成员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建立魔芋良种繁育体系后,极大缓解了产业发展初期种源不足的矛盾,但体系对设施要求较高、种球成本高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降低成本,使芋农都能用上质优价廉的种芋又成为她们新的起点。“魔芋试管芋的繁育技术”、“一种魔芋良种繁殖方法”等凝聚团队心血和智慧的专利成果先后研发出来。成果的应用大大降低种芋成本及对设施的要求。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团队研究的不懈推动下,全省魔芋种植面积由原来的不足万亩,迅速发展到40多万亩,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朝阳产业,带动了曲靖、昭通、楚雄、丽江、德宏等几个主产区,产值超过50亿元。

正像这柔弱的魔芋一样,小小的芋块可以创造出魔力般的价值,魔芋创新团队也在一点点壮大,在课题的研发、推广上硕果累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团结协作促发展  血汗浇灌累硕果

在王玲研究员的带领下,魔芋创新团队成为了一支团结协作的科研队伍,现在更成为了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队伍。云南魔芋产业的做大做强,使得国内外对云南魔芋的需求提出了种质和品质上的更高要求,研究领域也在不断的深入,要对得起“全国领先”这一称号,对科研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团队成员虽然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学历,但为了适应新形势,在“持续充电”的团队氛围中,本着“缺什么,学什么;差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体科技人员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极大提高了整体素质。团队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型学术会议,多人作大会报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1本;已有2人顺利攻读硕士学位。

为了给全体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王玲为创新团队营造了宽松的管理氛围,不看背景,不论资历,真正以工作成绩和学习成绩来衡量人、大胆给她们压担子,放手让成员工作。目前,魔芋团队中涌现出好几个工作突出的年轻女性,她们针对魔芋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滞后,缺乏栽培品种的瓶颈,以我国主栽葡甘聚糖型魔芋为重点,开展研发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这个人数不多,但人才济济的科技团队,先后承担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农业厅、财政厅等十几项项目,集成了良种繁育、高产栽培技术、育种等产业关键技术,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技术支撑体系。

经过10多年的披荆斩棘、拼搏奋斗,魔芋创新团队在良种繁育、配套栽培技术、常规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研究方向做了大量工作,完成共建良种选育、繁育基地60余亩,各研究方向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团队先后获地方性成果多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选育花魔芋新品种1个,获省级以上奖励1项;新品种、脱毒良种、新技术累计推广100多万亩,增产50多万吨。选育的花魔芋新品种“云芋1号”是云南省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魔芋栽培品种,该品种适宜云南较高海拔山区栽培,加工性状好、品质优良,具有较强的耐病性,在各产区的示范栽培均获得较高评价,对巩固和发展云南魔芋产业意义非同一般。

有了团队的“魔力”精神,大家将诸多困难的外在压力转化为无怨无悔、勤奋敬业的内在动力,将“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上上下下讲团结,一心一意为团队,为课题组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这种强烈责任感的推动下,团队不断地从一次成功走向另一次成功,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山区脱贫致富是我们的期待,现代人健康饮食是我们的追求,明天彩虹依旧,阳光明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魔芋创新团队将一如继往、满怀希望绘制魔芋产业的发展蓝图。 

 

挥斥方遒  磨砺进取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温带果树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团队

 

年轻、朝气,面对重重困难富有进取精神,从不轻言放弃是他们特有的品格。在团队组长――舒群研究员的带领下,通过不断地科技创新,他们打造了以红色梨系列为主的云南特色水果产业链,建立了出口型特色水果产业基地,从而把云南的特色水果送进了国际市场,开创了云南水果出口的崭新历史,促进了云南省特色果业的发展。

舒群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海南热带作物学院,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果树育种、栽培与开发研究工作。20多年来,她把云南省特色水果产业做大做强作为奋斗目标,呕心沥血,身体力行,组建了以她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级项目10余项,为振兴云南省特色水果产业做出了贡献。舒群同志2003年入选云南省科技创新人才;2008年当选云南省人大代表;2009年被授予“国家引智贡献奖”。

一、精诚团结,攻坚克难

特色果品研发工作可以上溯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与新西兰专家的国际合作之际,舒群同志敏锐地发现了发展云南特色果品的机遇,从那时起,舒群同志就一直积极开展特色果品的开发工作。她深知一个好汉三个帮、一道篱笆三个桩的道理,为建立特色果树团队积极奔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懈的努力下,研发团队在艰难困苦中建成。

研发工作开展前期,可谓困难重重。研发经费短缺,科研设施严重不足,但这些困难都没有挫败特色果树团队,没有搁置研究工作。舒群同志率先垂范,积极工作,确立研发目标,选定实验方案,为项目的实施游说,寻求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与帮助。这给团队成员树立了榜样,为他们鼓足了勇气。同时她以人为本,在工作上和生活中,对团队成员体贴关心,从而构建了温带果树创新技术团队奋进、拼搏、关爱的团队精神。

舒群同志有着严谨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以帮助农户致富为己任,20多年来兢兢业业,在创新实践中悉心培养了一批有专业基础的优秀人才,带出了一支过硬的,有潜力的队伍,传授他们技术,更新他们的观念,为云南省果树产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筑牢基础,构建基地

(一)立足优良果树品种栽培,为云南特色果业发展奠定基础。2000年开始,团队从新西兰引进许多国外优良品种,如美国草莓、澳大利亚樱桃、美国与新西兰的苹果、梨等,筛选出一系列优良品种,为云南水果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种质资源的储备基础。同时引进了现代果园生产管理、果实采后处理、果实包装等国际先进技术,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解决了由于主栽品种单一、品种退化、种植技术落后、农户产品质量意识淡薄、果树产业发展滞后、采后处理技术跟不上产业发展等重要问题。

(二)与国际接轨,构建云南特色果品出口产业基地。从2003年开始,在充分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完善国际市场营销网络的基础上,舒群同志带领一批技术骨干,刻苦工作,先后在云南省安宁市、江川县建立了红梨示范基地5200亩,引入了国际技术标准体系和生产管理技术,示范基地先后通过了“EUREGAP”认证和“CHINAGAP”认证,2005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了云南省红梨引智示范基地和国家红梨引智示范基地称号。引智基地生产的“滇之红”牌红梨在国际市场取得了成功,云南红色梨也成为国际市场的高端果品。在市场成功的同时,大力加强技术体系建设,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引入外国专家进行技术培训,5年来共培训科技人员及农户10000人次以上,云南红色梨的种植技术得到较大地提升,取得了良好的引智示范带动作用。在采后处理方面,打造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平台,通过了BRC认证(英国零售商协会标准)。

团队在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创新,建立了基于EORUGAP、BRC标准的现代果树管理管理体系,并制订了云南红色梨地方标准和红梨标准化栽培、采后加工等生产技术规程,完善了红梨种植、贮藏、冷链运输等全套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及企业规范化生产流程,使红梨的各项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科研与产业化模式得到了国内外果树界广泛认可,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甜柿、石榴等特色果品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开展了云南特色水果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三、国际合作,共建共赢

1999年6月,舒群同志与新西兰皇家园艺研究所洽谈合作事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新西兰皇家园艺研究所于2000年签订了《红色梨品种改良与商业化开发》科技合作协议。200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新西兰皇家园艺研究所、新西兰鲜果公司签订了《云南红色梨商业化开发》贸易协议,云南红色梨的开发进入了产业化发展阶段,双方的合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引进的新西兰果树育种专家艾伦・怀特和国际贸易专家路易斯・戴格(Lewis Dagger)于2004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外国专家最高奖项“彩云奖”,2009年路易斯・戴格获得中国授予外国专家最高奖项“友谊奖”,并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接见。由于舒群同志在引智工作中真抓实干,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受到国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在她的影响下,2007年,路易斯・戴格先生放弃其在新西兰的优越条件,自愿到云南工作5年,致力于云南优质农产品生产及销售。由于云南与新西兰在红色梨合作开发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得到了新方政府的重视,2007至2008年,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Allen Yang两度到云南考察新西兰与云南的合作项目,2008年4月7日,应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之邀,舒群同志到北京出席中新两国政府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9月,新西兰国家电视台到云南拍摄红色梨合作研究及发展经历,并向新西兰人民介绍了云南,该纪录片在新西兰电视台播出后,收视率非常高,让新西兰人民对云南有了较深地了解。

四、立足市场,发展产业

团队以市场为导向,使云南红梨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舒群同志与团队成员共同研究,预测今后5年世界各国对红色梨产品的需求量,将产品定位于中、高档果品,认为在云南进行红色梨的产业化开发大有可为。因此,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建立了全程质量体系,引导云南红梨的产业化发展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2008年,团队在云南省带动农户发展红色梨约5万亩。以安宁市为例,红梨已成为其农业支柱产业,团队对农户累计培训25100人次,覆盖农户15000户,农户亩产量400-1400公斤,亩产值1600-4800元,户均增收1623元,直接为农户创收1亿多元。石林、保山的甜柿,5年来出口创汇200多万美元。

经过多年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团队培植了一批高科技农业种植户,已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安宁市县街镇山口村果农杨学伍,种植红梨32号、35号,1.34亩、50棵,优质果率达到85%。2007年,亩产1100kg,收入1.2万余元,2008年,亩产1300kg,收入1.4万余元。八街镇何家营村果农何长富,种植红梨32号、35号,3亩、150棵,2008年,亩产921kg,收入3万余元。江川侯家沟果农李开学种植红梨95-2号,5亩、240棵,2008年,亩产1200kg,收入近6万元。这样的例子在种植区很多,农户掌握了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果品质量,增加了种植价值,带来了丰厚的效益,种植热情高涨。

五、效益突出,成果丰硕

(一)经济效益。从2005年到2008年底,红梨技术研发团队累计在云南全省推广红色梨4.2万亩;2006年-2008年,出口红色梨产品520吨,创汇52万美元,总产值达到1.43亿元,近3年增收4500万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团队通过产学研有机的结合,探索出以优质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的安宁红梨主产区已成为云南红梨示范区,对于地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力。团队建立的国际市场-加工-生产外销型红梨生产体系,不但开辟了国内外的两个市场,而且,带动了甜柿、石榴等云南特色果品的开发和出口,对以地方优势果品带动市场开拓,进而促进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农民增收的云南果品特色道路具有示范和推广的社会作用。

(三)成果奖励。团队选育了4个优质红色梨品种(系),并获得云南省品种委员会认定,其中一个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云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基地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A级认证,取得了EUREGAP(欧盟良好食品规范)认证和BRC(英国零售商协会)认证、ISO9001:2000认证。

回顾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温带果树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团队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以舒群为核心的团队打破了云南省果品业落后的现状,冲破了严重的技术壁垒,以改革开发的精神,开创了云南果品业的育种、栽培、应用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和果品出口的新天地。团队挥斥方遒,磨砺进取的精神,正是我国人民改革开发奋斗30年的精神写照! 

 

扬后勤风采  展巾帼风姿

每棵小草都能舒展柔韧的身姿,每滴晨露都能折射太阳的光辉。我们――行政后勤的每位女职工,也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青春、建功立业。

自古用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公元200年,被烧毁粮草、断了补给的袁绍十万大军在曹操四万精兵面前溃不成军,成就了名垂青史的“官渡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上不可一世的德军,由于后勤补给的牵制,不可战胜的神话被苏联红军无情粉碎……无论是运筹于帷幄的古代战争,还是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现代战争,后勤保障的举足轻重成为决定胜负不可小觑的关键因素。而如今,大到国家机构有条不紊运行的后勤保障,小到每个家庭自立生存的衣食住行,后勤补给早已成为支撑“大家”和“小家”正常运转的必要环节。我们――行政后勤的每位女职工,正是这样一群奋战在幕后,为农科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后勤服务、保证后勤保障的默默无闻的工作者。我们是食堂,为大家提供膳食服务;我们是车队,为大家提供交通便利;我们是水电工,保障水电通畅;我们是绿化工,服务绿化建设;我们是试验地管理员,我们是住房管理员,我们是车辆管理员,我们是医护工作者……一项项职责,一份份辛劳;一项项寄托,一份份信任。共同目标就是能够将我们的后勤服务职能尽职尽责履行好,为的只是能够使我们的后勤保障工作尽善尽美地完成好。

而在这一项项职责被尽心竭力履行的背后,在这一份份信任被化作成功的喜悦品尝背后,总少不了我们行政后勤每位女职工忙碌的身影。行政后勤在职职工95人,女职工49人,半边天的女职工在49个不同职责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拼搏;行政后勤11个二级部门,其中4个二级部门负责人就是我们勤劳敬业的女职工。也许,后勤工作只是微不足道的点滴小事,只是杂乱无序的繁琐小事;也许,我们只是脚踏实地坚守岗位的幕后工作者,只是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工作的配角,但是,没有这种微不足道,就没有后勤工作的举足轻重;没有这种杂乱无序,就没有后勤保障的井井有条。而在这举足轻重与井井有条里,是我们后勤每位女职工踏踏实实的付出与任劳任怨的辛劳。

别问花儿为何红,别问草儿为谁绿,一草一木有生活后勤绿化组的每位女职工精心栽培,悉心养护;别问夜幕灯火为谁明,别问几许清泉何长流,每条线路、每根管道有生活后勤水电组的每位职工耐心排查、辛勤检修;未消褪的夜色为伴,清冷星空为友,生活后勤环卫组的女职工每天披星戴月清扫办公区、生活区的每个角落,伴着东方的鱼肚白为大家呈上整洁亮丽的舒心环境;顶烈日、冒风雨,生活后勤门卫组的每位职工辛劳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维护办公区、生活区的环境秩序……

我们感动于这些女职工默默无闻、踏实工作的敬业精神;感动于以周桂琼同志为代表的生活后勤每位女职工不畏脏苦累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动于她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更感动于每一位女职工身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正是她们的敬业,正是她们的无私,也正是这种支持成就了生活后勤工作平凡却辉煌的篇章。

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这是一片收获的土地,这是一片承载了发展农科事业重任的土地。一组组实验在这里开展,一项项数据在这里诞生,农科工作者在这片土地上谱写发展农科事业的豪情壮志。而我们科研后勤服务部的每一位女同胞,同样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我们对农科事业的热情。

也许我们看不懂那些庞大复杂的数据的具体含义,但我们一定明白这些数字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也许我们不知道DNA提取、分子检测这些专业操作是怎么一回事,但我们一定明白这些实验地在课题研究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这些“明白”,让我们更有责任感地去管理这一千多亩科研实验用地;也正是这些“明白”,让我们用无怨和奉献挥洒我们的汗水。我们修沟渠、清道路,保证作物的正常播种、灌溉;我们强化管理,突出服务,规范用地流程,保障科研试验项目的顺利开展。我们没有实验台、没有数据库,却把心当显微镜,悉心照料每一寸土地。虽然,在一项项试验成果的背后我们无声无名,但我们乐于平凡,也乐于用我们的热忱做好幕后的一点一滴。

这里油墨飘香,这里键盘声、复印声、裁纸声,声声交织。标题:二号方正小标宋;正文:三号仿宋;行距:30磅……一项一项,我们严肃认真对待送到文印室排版打印的文件。严格排版,字字校对,为的是做出符合公文制作标准的严肃的、规范的文件。一份份汇编、简报、通报、信息快递满载文印工作人员的一丝不苟和尽职尽责被分发到各个处室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热情服务、周到细致满足送印要求;加班加点布置准备会场,为参会人员提供干净舒适的会议环境,为的是打造好行政后勤面对全院的服务窗口。于是,排版400万字,油印、复印25万张,普通装订12100份,精装400本,制作布标80幅,制作证、卡100多个,会议服务350次是我们2009年交出的满意答卷。这些成绩满载辛劳,却是后勤女同胞默默奉献,自信、自强的典型表现。

这里还有子弟小学的教师,一群每天在三尺讲台前用粉笔为孩子们勾画未来的教师;一群每天带着孩子们徜徉在知识殿堂的女教师。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但我们想说,我们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一群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信念,以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为使命,一群在孩子们纯真眼神里找寻骄傲和成就的普通教师。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未来的花朵。但我们想说,我们只是广大劳动者里那一群普普通通的女教师。我们只想用母亲般的慈爱去培育、灌溉这一株株幼苗,只想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信念去呵护这满园的花骨朵。还有人说,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但我们想说,“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我们愿意并自豪的在这平凡岗位上,将无悔年华奉献给孩子们。

我们也多么希望,待到桃李满天下时,子弟学校的学生已是栋梁之才,能为祖国的农科事业、云南的农科事业奉献他们的青春,奉献他们的年华!

我们是后勤卫生所的医护工作人员,“白衣天使”是我们的别称,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而以服务职工,为广大职工解病痛、还健康为使命的我们,用处方单谱写我们的青春,用患者的康复记录我们对工作的忠诚和敬业。

或许,在卫生所这个平平凡凡的岗位上,我们少了历经生死的惊心动魄,少了冲锋陷阵的惊天动地;少了疑难杂症的责难,也少了夜以继日抢救的考验,但“医者仁心,医乃仁术”。就在这平凡却神圣的岗位上,我们以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用我们的一丝不苟和恪尽职守,用女性的柔情和细致,在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坐诊、号脉、开方中,为患者拂去身体的病痛;也在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奉献我们对医务工作的热忱和执着追求。

是的,我们是“白衣天使”,但其实我们更是那万千医护工作者中最普通的那一个,我们只想用无私医道、用无私的爱去强健病患的体魄。如果说农科院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农科精神是这个生命的灵魂的话,在座的各位就是缔造农科精神的外在体魄。我们――后勤卫生所的每一位医护人员,愿意在这默默无闻的岗位上,为奉献于农科事业的各位女同胞和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守护健康,以更坚实的医护服务,让大家迈着健康的步履走向农科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们还有奋战在财务战线的女同胞,每天“精打细算”,在数字中享受工作的乐趣;我们还有奋战在行政工作战线的女同胞,每天细致入微处理关乎职工利益的点滴小事,在付出中感受工作的成就……

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成绩可供讴歌,更没有非凡卓越的科研成果可供展示,但是,在以服务和奉献为本质的后勤岗位上,我们用我们的恪尽职守和兢兢业业发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我们用我们的默默无闻和无怨无悔在这一个个普通平凡的岗位上展现科研后勤服务中心每个女性的真实自我。

寒来暑往,花谢花开。在农科事业发展的进程里,我们注定不是最浓墨重彩的那一笔,但作为科研后勤服务中心的每一位女职工,我们咀嚼后勤工作的艰辛与辉煌,也思索后勤工作的追求与发展;我们感受后勤事业的喜悦与自豪,也体味后勤事业的奋斗与拼搏。我们也要在坚定新时期以人为本的信念的同时,践行为农科事业再立新功的誓言!

                 巾帼添风采 团队创佳绩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云南花卉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先进事迹材料

花卉所广大女职工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在云南花卉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中,充分发挥创造性,建功立业,用心血和汗水帮助科技发展,哺育出一枝枝光彩夺目、艳丽无比的花朵。  

  一、幼苗从这里孕育

    十多年前,几名拓荒者为了追求芬芳的事业、塑造云花品牌,从春天之城,从乌蒙山麓,从天府之国,汇聚盘龙江畔花卉组,开荒拓土,耕耘播种。有着园艺知识和满怀憧憬的人,在100平方米的组培室和3亩试验地上,7万元起家,架棚织网,风餐露宿,顶高温、受严寒,伺弄粪肥,挖地栽花。走村串寨售种苗,以种植切花、繁育花苗起家,开始了创业征程。为了采摘收集彩云之南的花朵,我们将青春大好年华都凝聚在红土地中。为了申请项目,在灯下熬五更,接半夜;我们的科研人员长期上山下乡,收集资源,选育良种,将嗷嗷待哺的婴儿,丢给了家人,为了工作一去就是十天半月。风吹日晒雨淋,容颜青春消融;在荒山野地里吃干粮,在深山老林里喝泉水,与世隔绝收集资源,十天半月不见一点油荤。为完成任务,进行科研试验,风吹、日晒,鲜花吐蕊,我们成长;鲜花艳丽,我们衰老;鲜花无语,我们有心。

    我们深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成功,也从来都与坚持不懈的奋斗拼搏划上等号。在这个过程中,本就不存在什么性别差异,更没有给女性设置什么不可逾越的禁区。只要敢于尝试,成功的喜悦从不会对女性吝啬;只要敢于付出,智慧和勇气就一定能让女性成就更加骄人的业绩。由于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和环境条件所致,放弃节假日休息是常事,风餐露宿是常态。科研、产业、管理,工作量大,而人手不足,我们以一当二,甚至以一当3,白天干不完,晚上接着干,大家既是科研人员,也是操作工人,无论刮风下雨夜以继日,整个身心都扑在工作上。我们的起步是何等艰辛,就如同红土地荒原上的一株幼苗,栉风沐雨顽强地成长。我们的激情是何等炽热,我们把事业当成一种爱去追求,把爱以美的形式在真中永存。

    历经十余年的拼搏奋斗,我们已拥有装备齐全的科研开发基地400余亩;39个自主品种,系列配套技术,系列标准规程;我们是云南花卉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是一支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团队。我们成为一片独特风景,一片春光灿烂的报春花,辉耀云岭大地。我们的团队是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科技队伍;团队整体水平较高,梯队层次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科研基础和丰富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女性中涌现出业务精、亲和力强的所领导、科研水平高的研究员和副研究员、实践经验丰富、管理经验足的中心主任、操作技术游刃有余的基层职工、还有省级创新人才。女性争先创业,成为创业的示范者;女性专业人才发挥知识和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创业,成为创业的引领者;女性从来就不是柔弱的代名词。在芬芳的事业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温润婉约,体会更多的却是坚韧和刚强。我们走过的创业之路,我们经历的风风雨雨,我们取得的科研成就,无时无刻不在向世人诠释着这样一个道理:英雄何必问出处,巾帼从不让须眉。

    二、百花争艳结硕果

    近年来,团队针对花卉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新品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滞后的瓶颈,以我国主栽鲜切花为重点,开展研发工作,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

    科技创新出奇葩,产业技术绘宏图。

    女性的创造性孕育、生发出巨大能量。团队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2项,选育自主知识产权鲜切花新品种39个,获省级以上奖励4项。发表SCI和国内一级学报论文16篇,获得的品种权数量居全国第一,其中香石竹、非洲菊为全国第一批新品种,我们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云花品牌,让红土地花城声名远播。云花品种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从此一去不复返。

    女性的耐心、细致、韧性和吃苦耐劳精神,在科研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集成了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采后处理、质量控制与检测等技术体系,制定的花卉标准和检测技术规程数量居全国第一。根据五种切花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对科技的需求,综合集成了产业关键技术,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技术支撑体系。出版专著12本。在国内首次建立4项分子检测技术。获技术发明专利11项,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系列成果给我们国家的花卉事业和产业,补上了短板。

    有女性的地方就会孕育出希望。实现了产业平台升级,建立了云南省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花卉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育种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中心;为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和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熬五更守半夜,风吹日晒,都晒黑、衰老了一圈,正是花儿美丽人憔悴,科技进步心里美。

    科技盛开致富花  开源节流增新值。

    女性的战略眼光和奉献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是全国花卉示范基地云南切花新品种种苗(球)现代化生产示范基地昆明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试点。我们技术输出无保留,经验指导全方位。通过创建共建共享模式,与多家龙头企业共建新品种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新品种以零专利费的形式授权给企业、花农合作社、花农繁殖和使用,成果真正惠及到企业和花农,实现科技成果共享。与企业签订品种权转让协议。部分新品种种苗出口韩、泰,实现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种苗出口零突破。

    建立并培植了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技术服务和推广示范网络。影响力扩散至全国花卉产区,有花就有云南花。规模化示范种植户在国内外已达600余户。切花产品还出口俄、新、韩、越等国际市场。云花开遍红土地,走向五湖四海,走出国门。

    这群女性做母亲、妻子的合格率下降了不少,这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女性博大的爱和无私的奉献点亮了启智明灯。我们常年驻守科研生产一线,实践中获得宝贵经验,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培训,学员累积约万余人次,带动花农4.2万余户;帮助一批知名企业,培养了既懂生产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队伍,极大地夯实了云南花卉产业持续发展基础。其中有9家企业获得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称号,两家企业的鲜切花产品获云南名牌称号,提升了我国花卉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女性的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精神让这个世界日趋繁荣。我们以自已生产的种苗(球)为载体,传播花卉科技新成果。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田间、深入花农中,广泛开展巡回技术指导,田间地头就是我们的课堂,传播科技知识;科研开发基地也是我们的教室,传播技术和成果。培育出一批批种植能手,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活动中取得优良成效。云花新品种大面积走向红土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增收致富为三农做出重要贡献,成效日益凸显。累计推广种苗(球)12.77亿株(粒),推广应用面积21.12万亩,切花产量98.57亿支,产值63.12亿元,创收外汇9571万美元。技术应用覆盖面达云南鲜切花面积的80%以上,新增产值21.09亿元,节支总额2.92亿元。

    推广应用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23个,推广应用累计面积达1.605万亩,约占云南种植总量的5%,产切花7.49亿支,产值3.24亿元,节约外汇4396.94万元;各种肥料有效利用率提高,病虫害损失率下降,产量提高12%,切花产品出口合格率提高到80 %以上。

    美丽漂亮的云花一簇簇涌向社会,而这群女性做美丽、漂亮女人的资格,却下降了好多、好多……

    花儿明天别样红  为有园丁做花农。

    就是这样一支团队,无数女性的身影活跃在繁忙的实验室,烈日炎炎的田间地头;这支由高学历、高职称女性为主体组成的团队,总体研究水平已在国内首屈一指;就是这样一支团队,已为云南和全国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技术支撑。相信团队仍将继续用实际行动为此证明。立足平凡岗位,数年如一日,矢志追求事业理想,铸就不平凡工作业绩;勇立时代潮头,开拓创新,在业界取得骄人成绩;团队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妇女勤劳、慈爱、奉献的优秀品质;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开拓创新、拼搏奋进的时代风貌。在这支队伍里,男性科技人员,以男子汉独有的博大胸怀,担当起重任勇挑重担,犹如绿叶衬托着鲜花,给集体最为有力的支持。

 辉煌只代表过去,明天仍要奋斗开拓。我们是红土高原花卉界的领跑者,我们将继续下面的接力赛,将培育更新更美的鲜花奉献给美丽的云岭大地。(审核人:周智敏)

上一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关于评选云南农业科技十大...
下一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2014年部门决算公开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