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科技创新
科技进展
科技平台
科技成果
获奖情况 产品展示 图书 论文 新品种 新技术 专利

您的位置是:首页 科技创新科技成果 获奖情况

2013年度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成果简介
发布:科研管理处   发布时间:2017-06-12   浏览次数:4884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2013年度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成果简介

甘蔗抗旱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获201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云南是全国第二大糖料基地,常年甘蔗种植面积450万亩以上,是全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然而云南旱地甘蔗面积比例大,旱地蔗种植效益不高,干旱已成为云南甘蔗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项目支持下,通过研究团队的不懈努力,历经12年科技攻关,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在抗旱亲本评价、抗旱品种选育、配套技术研究及抗旱品种区域布局上取得重大突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首次成功从澳大利亚引进甘蔗家系选择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甘蔗抗旱育种技术体系,制定了云南省地方标准—《甘蔗杂交育种家系评价及选择技术规程》,为开展抗旱甘蔗亲本评价和抗旱品种选育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2、首次采用家系选择技术对甘蔗亲本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筛选抗旱亲本取得重大突破,为选育抗旱甘蔗品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针对云南旱地蔗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和抗旱品种缺乏等突出问题,历时12年,成功选育(含引进)抗旱甘蔗新品种(系)10个,申报甘蔗新品种权保护5个。

4、2010年以来,累计在云南省推广种植抗旱甘蔗品种245.9万亩,蔗农增收7.49亿元,工业产值增加12.48亿元,增加税收9029万元。初步形成了抗旱甘蔗品种的区域化布局。研究成果创新性突出,实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有力地支撑了云南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成果集合蔗区生态类型、品种的种性开展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申请发明专利8项(其中授权2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31篇;“云南选育抗旱甘蔗品种在严重旱灾中发挥重大作用”入选2012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主编专著《甘蔗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获2013年第十三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一等奖。

成果登记号:1562013Y0009

起止年限:2001.6-2013.04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岗位科学家专项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云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州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

完成人员:吴才文 刘家勇 范源洪 赵俊 赵培方 陈学宽 李奇伟 潘世明 黄家雍 夏红明 杨昆等


典型农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获201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坝平地集约化农区和山地农林区是典型的两种农业种植类型,也是农业面源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坝平地集约化农区复种指数高,农用化学物质使用量大,农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多,通过向环境释放大量氮磷为主要污染形式;山地农林区降雨分配不均,耕作措施不当,以暴雨径流引起的水土流失为主要污染形式。

该成果针对典型农区农业面源污染不同特点,分坝平地集约化农区和山地农林区两种类型,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核心,从农业面源污染源-流-汇全过程和关键点控制等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形成坝平地集约化农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体系和山地农林区水土流失控制关键技术体系,通过示范应用实现对典型农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分散控制和就地削减。通过2005-2012年的试验示范,完成下列技术经济指标:

1.核心技术和产品2010-2012年间在省内外累计推广574.75万亩,地表径流降低7590.61万立方米,泥沙减少210.90万吨,农业废弃物减少461.88万吨,氮流失量减少2.51万吨,磷流失量减少1.13万吨。新增销售额1.04亿元,资源消耗节本2.85亿元,农民新增收益7.61亿元,企业新增利润1219.87万元,新增税收183.00万元,三年新增产值10.46亿元。其中,坝平地集约化农区氮磷流失强度分别降低38.45%和25.42%,农业综合效益增加18.20%。山地农林区地表径流降低28.91%,泥沙减少45.30%,氮磷流失量分别减少31.23%和21.50%,农业综合效益增加12.70%。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2. 提出典型农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12项,分别建立坝平地集约化农区和山地农林区集成技术体系2套;制定地方标准1个,企业标准4个,制定行业标准1个,技术规范16个;选出环境友好型作物5种和优化种植模式6种;研发环境友好型肥料产品10个;研发生物农药产品2个,同时从国内外引进筛选出6种环境安全型新农药;研发新型环保材料1种;研发田头农业固废与污水处理装置2套;建成产业化控释配方肥生产线1条,生物农药生产线1条。

3. 申请专利11项,获得专利授权8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软件著作权登记7项;发布地方标准1个,企业标准1个,行业标准1个;10个环境友好型肥料产品获肥料正式登记证;2个生物农药产品获国家农药临时登记证。发表论文70篇(其中SCI 12篇),参编著作2部。

成果登记号:1562013Y0003

起止年限:2005.1-2013.3

项目类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加拿大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中国计划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云南威鑫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晋宁县蔬菜花卉办公室(事业单位)、昆明农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完成人员:洪丽芳 付利波 吴永红 吴文伟 蔡志运 杨育华 尹梅 陈华 苏帆等


早熟、广适油菜品种花油8号的选育与应用

(获201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生产中对早熟、抗旱、高稳产、适于轻简化作业的优质油菜品种的迫切需求,通过引进国外优质资源,结合国内早熟、抗逆材料,采用花药培养技术,经品质筛选与多点同步鉴定育成的品种。主要内容和特点包括:

1、采用常规杂交和花药培养的选育方法,实现了早熟、抗旱、广适应性等多个优良性状的快速聚合,育成了花油8号。采用同步品质分析、经多点多年鉴定,提高了育成品种的抗旱生、稳定性与广适性。实现了早熟(生育期180天以内)、优质(芥酸含量0.0542%,硫甙含量18.36umol/g,)、高含油量(43.41%)、抗旱(2级、较抗)、抗倒等性状的有效聚合。

2、品种的“抗旱”、“ 早熟高油”、 特性突出。在省区域试验全生育期179天,属早熟品种,亩产量达到217.70千克,较对照增产4.20%、折亩产油量较对照增11.70%。经分析,其稳产性也显著高于我省生产中应用的其它品种。抗旱力达2级,强于生产主栽品种。

3、丰产稳产性突出,经济效益显著。统计至2013年,已累计在国内外推广应用470.68万亩,是长江上游首个应用面积突破300万亩的早熟油菜品种;其中,2013年,花油8号在云南省的应用面积达到97.93万亩,约占全省冬油菜种植面积的22%,为年度应用面积最大的单个油菜品种。累计到2012年,花油8号在国内外累计推广应用351.45万亩,新增商品油菜籽产量6137.51万千克,新增产值27953.40万元。

4、花油8号适应性广泛,适于云南省海拔800米-2400米的地区采用轻简化人工播种及机械播种,早熟、抗倒、抗裂荚特性适于机械收获脱粒。并已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国内的贵州、广西等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良好。实现了我省育成的首个油菜品种跨国应用及在冬油菜区的规模化应用。

品种的抗旱、早熟、广适及优质特性突出,是我省育成的应用面积最大、抗旱性及区域适应性最好的油菜品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经国内专家鉴定,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其中品种适应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3Y0014

起止年限:1994-2013

项目类别: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甘监型优质油菜新品种、新组合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2001NG19 ),“十一五”科技攻关《云南重要食用油料作物油菜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示范》(2006NG12)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玉溪市农业科学院,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罗平县种子管理站

完成人员:李根泽 寸守铣 和江明 符明联 董云松 张国建 杨进成 牛文武 雷元宽等


云南七种特色花卉种质资源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获201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花卉产业是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产业。云南高山杜鹃、云南山茶等特色花卉,产业规模和市场稳步良性发展,正逐渐成为“云花”又一拳头产品。然而,特色花卉的品种、繁殖技术、标准化栽培这三大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承担单位以高山杜鹃、云南山茶、莲瓣兰、石斛、报春、铁线莲及中甸刺玫等七种特色花卉为重点,经产学研结合,历时五年,在特色花卉新优种质的创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创新成果。

一是在昆明(1900m)和香格里拉(3200m)两个不同海拔地区建立特色花卉资源圃开展种质资源研究,收集保存了野生种120个、品种资源280个,保存份数超过6万份。

二是创新建立了特色花卉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创新体系,选育出一批特色花卉新优种质。项目创制出特异花色、花型、耐旱的优异种质32个,选配杜鹃种间杂交组合300多个,创制出具有目标性状的杜鹃花优异单株137个。在国际上首次选育出易濒危植物中甸刺玫新品种2个,选育出云南首批注册的观赏与药用兼用的石斛新品种2个、报春花新品种2个。

三是重点突破了高山杜鹃、铁线莲、报春花等种苗高效繁育技术。应用高山杜鹃高压迷雾扦插繁殖技术,生根率达85%以上,繁殖周期缩短30天以上;利用滇海水仙花匍匐茎扦插繁殖技术,使移栽成活率达到70%;利用大花铁线莲扦插育苗技术使插穗利用率提高80%以上。

四是创新了云南山茶、莲瓣兰、球花报春的栽培模式,为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研发出的轻型基质栽培云南山茶花,比传统基质减少了60%重量;云南山茶盆花快速成形技术,改变了山茶商品盆花培育周期过长的问题;莲瓣兰种苗分株扩繁技术,比传统分株技术提高50%成活率;滇北球花报春应用通过冷藏和水培开花技术,可实现周年供应市场。

项目获新品种6个(云南省登记注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授权5项、公示6项),申报地方标准5项,发表科技论文22篇,出版专著2部。

项目新品种、新技术除在云南省所有特色花种植区大规模推广外,还在全国广东、广西、贵州、西藏等共12个地区规模化推广应用。三年累计推广特色花卉种植面积3233.0亩(14057万株),企业及重点种植区域应用后的总产值1.896亿元,新增利润6011.67万元。

成果登记号:1562013Y0004

起止年限:2008-2012

项 目 类 别:云南山茶花品种创新及产业培育关键技术研究(2008GA830009)、滇西特色花卉产业化开发(2009AB017)、高档木本花卉产业化重大关键技术开发(云发改高技[2009]1988号)等8项。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大理州园艺站、云南云科花卉有限公司、云南格桑花卉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花卉育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理州花卉协会

完 成 人 员:李世峰 张颢 陈青 李树发 王继华 解玮佳 蔡艳飞 宋杰 黄树增等


粳型香软米品种云粳20号选育

(获2013年度云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软米是云南最有特色的优质稻米之一,但大多数为籼稻类型的品种,也不适宜在高原粳稻区种植。云南高原粳稻区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少有的特殊稻区之一,种植面积约800多万亩,约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56.7%,占云贵高原粳稻区种植面积的80%,品种需靠自育。在省科技厅和发改委的立项支持下,项目组针对高原粳稻区不利于优质米形成的特殊气候条件,对前期选育出的直链淀粉含量在5%和8%左右的软米品种(系)产量低、口感不太理想的难题,创新性地提出选育直链淀粉含量在10%左右,并导入香味特性的香软米品种的选育思路。利用直链淀粉含量为8.6%的“云粳优3号”作软米亲本,采用“集中组配、异地异季穿梭育种、四特性同步鉴定”的技术方法,并结合稻米理化特性分析,针对性地选育直链淀粉含量在10%左右、具香味特性、综合性状较好的香软米品种。通过材料组合的创新和先进有效的育种技术方法,在短期内成功选育出了国内首个高原粳型香软米品种“云粳20号”。2011年通过省级审定(滇审稻2011020号),2012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080002.7),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粳型香软米品种。

“云粳20号”与以往育成品种相比,在三个主要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突破,一是直链淀粉含量达到了期望中一个较好的指标值,为10.9%。二是成功导入香味特性,香软结合,稻米食味品质优良。米饭光泽透亮,质地柔软,香味浓郁,冷不回生;和近期育成的10个云粳优质米品种进行味度值分析表明,“云粳20号”味度值在10个品种中最高,淀粉谱特性5项指标值均为最好,在昆明试销便赢得广大消费者青睐。三是产值高。主要作为优质米产业化开发订单农业的主导品种和胚芽米加工的原料米应用,2010~2012年在全省适宜区累计推广50.47万亩,增产稻谷715.06万千克,新增产值2.11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关研究在《中国水稻科学》、《核农学报》、《生态环境学报》等国家一级刊物发表论文7篇。因为香软米材料特色突出,云南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参加单位得到了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水稻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课题(课题编号2007AA100101)的特别资助。

2013年4月邀请有关同行专家对该项目进行鉴定,认为该项研究开创了高原粳稻育种的一个重要领域,推动了水稻育种的进步,总体研究达到高原粳稻香软米品种选育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 1562013Y0005

起止年限: 2001-2012年

项目类别: 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完成人员:苏振喜 朱振华 赵国珍 世 荣 蒋聪


高效、卫生、优质普洱茶加工工艺

(获2013年度云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项目针对当前普洱茶传统加工法存在的资金周转慢、品质不稳定、茶叶损耗大、让人对其卫生安全不放心等有障于普洱茶健康发展的诸多因素,2004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对其下属单位茶叶所、生物所联合申报的“高效、卫生、优质普洱茶加工工艺的研究及开发”给予了立项资助,项目于2006年结题验收;“高效、卫生、优质普洱茶加工工艺”于2011年获西双版纳州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3年获省技三等奖。

本项目探明了普洱茶自然渥堆发酵过程中黑曲霉、青霉、酵母和细菌在时空间的动态变化,掌握了渥堆发酵过程中的主要理化指标在时空间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分离、培养和接种有益微生物等技术而研究规范了一套新工艺,技术要点是在普洱茶渥堆发酵前期按菌种与茶坯的一定比例接入黑曲霉、青霉、酵母菌,在风干陈化过程中采用鼓风机吹风干燥,并用紫外灯照射进行杀菌。项目核心技术“接种真菌微生物加工普洱茶的方法” 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7 1 0066324.5。通过本项目的研究,编撰出版《普洱茶科技探究》专著1部,发表论文12篇。

高效、卫生、优质普洱茶生产新工艺技术,由于人工接入有益的优势微生物菌种,加速了普洱茶的发酵,其在制时间仅需34天,较常规大生产缩短了16 -26天;新工艺的茶叶损耗率为11.86%,较常规大生产降低了40.70—60.47%;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分别较传统生产的减少了6.67-90.67%、22.22-86.96%,沙门氏菌(致病菌)未检出,新产品经急性毒性实验属无毒级食品;新产品的理化和微生物安全指标均符合GB/T 22111-2008的要求,品质较自然渥堆发酵的优越与稳定。新工艺技术极大地解决了普洱茶传统生产法存在的弊端,其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较强,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经济效益明显。

成果登记号:1092011Y0004

起止年限:2004.11-2006.12

项目类别:省科技厅科技强省计划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完成人员:梁名志 赵永昌 夏丽飞 陈继伟 陈林波等


柠檬良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获201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云南德宏是中国柠檬两大主产区之一,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云南德宏柠檬产业始于1998年,2004年项目实施前由于缺乏科技支撑, 产业发展面积出现了严重滑坡,面积由4.2万亩锐减到2万余亩,产量低(110kg/亩左右),品质差(优质果率不足30%),产业处于“瘫痪”的局面,政府、企业、种植户投资无回报,各方矛盾激化,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成果在3个部省级项目的支持下,历时9年,以柠檬良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为重点,取得系列研究成果:(1)选育出柠檬优良品种--云柠1号、费米耐劳,云柠1号已列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第一批热带南亚热带作物主导品种。(2)形成13种柠檬早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一套柠檬早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应用,定植8~10个月始花挂果,产量可达50~100kg/亩,第二年可达500~1000kg/亩,第三年可达1500~2000kg/亩。国际首次报道了柠檬摘心留桩、抹梢、早结丰产树形的培育技术,柠檬果园的少免耕覆盖栽培方法,柠檬幼苗简易培育移栽方法,柠檬果实套袋的纸袋类型的研究等创新成果。(3)明确了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筛选出防治柠檬主要病虫害的有效药剂,形成柠檬病虫害的6种应用技术,集成一套柠檬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通过该技术的集成应用,优质果率由30%提高到80%以上。国际首次报道了在柚喀木虱体内检测到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柚喀木虱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国内首次报道利用外壳蛋白基因原核表达制备抗血清研究,柠檬棕榈疫霉病的鉴定,柠檬园昆虫群落的研究等创新成果。

申请国家专利7项,其中技术发明专利授权3项、公示2项;选育优良品种2个;制定标准7套;获州市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科技论文32篇,出版专著5部;开展技术培训118期,培训技术人员及柠檬种植户16856人次;建立了长期稳定支撑柠檬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构建了科技链和人才链支撑产业链的发展体系。

成果的品种及技术在云南、福建、海南、缅甸等地推广应用。在德宏及云南柠檬产区成果应用覆盖率达95%以上,已成为产业主导品种及主导技术。近三年,累计示范推广及辐射带动面积达71140亩、新增柠檬产量达93253.40吨、新增产值达28566.22万元、新增利润8260.62万元。提升了我省柠檬产业的创新能力及生产能力,为德宏及云南柠檬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成果登记号:1562013Y0016

起止年限:2004.11—2012.12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优质柠檬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5NG02)”、云南省科技计划党政“一把手”科技工程项目“柠檬种植、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示范”(2008QA004)、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柠檬综合试验站建设专项(CARS-27)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红瑞柠檬开发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岳建强 高俊燕 杨恩聪 李进学 周东果 彭满秀 陈伟等


广适、优质蚕豆品种“云豆690”选育

(获201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蚕豆作物品种的适应性极其狭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优异品种的转化应用的范围,是蚕豆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广适应性改良研究是本项成果的主线;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境条件的变化,品质和抗性的改良是该成果的重点。为此,成果创新实现了以下目标:

广适应性:“云豆690”是目前育成品种中适应性最广的品种,经国家级区域试验鉴定,三年的试验产量均居6个参试种的第一位,增产点次率为58.8-70%;生产实验平均增产率为13.2%。在云南、贵州、四川西昌、湖北武汉一带秋播蚕豆产区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2012年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鉴定);是第一个通过国家鉴定的秋播粒用型蚕豆新品种。

高蛋白优异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测试中心、陕西省农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云豆690” 蛋白质含量29.7%,按照国家分级标准,“云豆690”的蛋白质含量达到一级指标,属高蛋白优质蚕豆品种。是中国第一个应用规模超过20万亩/年的高蛋白品种。

耐寒性强:“云豆690”成功转育了母本抗寒特性,设在丽江的国际抗寒鉴定试验:花荚平均受冻率低于20%,与抗冻CK比较增产率176%,评价为耐冻型品种。生殖生长期抗冻力强,有效地应对了频繁出现的低温霜冻危害。

育种技术创新:“云豆690”选育是对外引蚕豆优异种质资源评价和育种技术研究改进的基础上,利用叙利亚国际干旱农业研究中心(ICARDA)的优异种质(8047)作为父本,与云南地方种质资源材料(K0285)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多代、异地穿梭鉴定选择,属远距离杂交育种应用研究,成功实现了广适应性改良。该项研究基于蚕豆作物改良研究的优势群体构建遗传分析试验,成果项目的实施成功地推进了解决蚕豆品种适应性狭窄带来的成果转化应用技术瓶颈问题的研究。

实现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2010-2012三年的应用面积累计达到46.33万亩,平均增产率17.99%,平均新增产量35.85千克/亩;累计新增产量1608.32万千克;累计新增产值6106.02万元(其中,2010年8.9万亩、增产349.04万千克、增值1330.14万元;2011年14.94万亩、增产513.11万千克、增值1938.79万元;2012年22.46万亩、增产746.17万千克、增值2837.09万元)。由其专用特性的改良较好地应对了市场、气候环境的变化需求,对农民增收、农业生态培育及扶贫的贡献显著。

相关研究发表的论文2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成果登记号:1562013Y0006

起止年限:1989.10-2012.9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农业部食用豆产业体系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曲靖市农业科学院

完成人员何玉华 包世英 王丽萍 吕梅媛 杨 峰 王芳荣 唐永生


羊肚菌仿生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

(获201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对中国的羊肚菌资源进行了较为广泛而系统的研究,调查、收集云南、四川、青海、新疆等11个省区的羊肚菌资源3500多份,分离尖顶羊肚菌单孢菌株1000株,筛选易栽培出菇菌株61株,高产菌株5株,适宜于滇西北地区推广的尖顶羊肚菌菌株3株。

2. 研究制订了适合滇西北三江并流区的尖顶羊肚菌菌种企业生产技术规程。

3. 筛选出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最佳菌材为圆叶杨。兼顾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因素,首次建立农田栽培、人工林地栽培、原生境保育促繁等三者有机结合的羊肚菌仿生栽培模式。农田栽培平均亩产羊肚菌子实体鲜品120千克,比自然状态下平均亩产羊肚菌子实体鲜品0.5千克增119.5千克,人工林地栽培亩产羊肚菌子实体鲜品40-100千克,比自然状态下亩增39.5-99.5千克,原生地保育促繁亩产子实体20-60千克,比自然状态下亩增19.5-59.5千克。农田栽培羊肚菌平均亩产值15600元,比自然状态下平均亩产值65元增15535元,人工林地栽培羊肚菌亩产值5200-13000元,比自然状态下亩增5135-12935元,原生地保育促繁羊肚菌亩产值2600-7800元,比自然状态下亩增2535-7735元。

4、项目实施期间(2009-2012),在滇西北累计新增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7198.9亩;累计新增羊肚菌子实体鲜品382000千克;新增销售额12724万元[新增农业销售额4966万元,新增企业国外销售额4926万元,新增企业国内销售额2832万元];新增利润3816.67万元。近三年(2010-2012)累计新增羊肚菌子实体鲜品338170千克;新增销售额11363.89万元(新增农业销售额4396.21万元,新增企业销售额6967.68万元);新增利润3359.61万元。

5、项目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发表科研论文11篇(核心期刊论文9篇);出版技术手册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

总之,项目较系统地进行了羊肚菌仿生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并进行羊肚菌产业化开发利用,为羊肚菌野生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总体技术达到“国内同领域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3Y0002

起止年限:2009-2012年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项目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徐中志 赵琪 程远辉 戚淑威 侯志江 杨少华 和琼姬


抗旱小麦新品种“云麦54、云麦56”的选育及应用

(获201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长期以来云南省小麦生产存在着生产水平落后、产量低、病害重、品质差、抗逆性差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实际,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麦类课题组通过开展旱地优质抗逆专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攻关,采用杂交育种以及穿梭育种等方法,经多年育成了抗旱小麦新品种“云麦54”和“云麦56”,分别于2009年和2008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该两个小麦新品种表现为抗旱性好,抗条锈病,稳产性好,株高适中,株型紧凑,植株清秀整齐,熟相好,适宜在云南省海拔900-2200米范围的旱地或田地种植。

“云麦54”属春性,幼苗匍匐,株型紧凑,株高84厘米;白壳、白粒、长芒、长方形穗,籽粒半角质,易脱粒,穗粒数39粒,千粒重45.9克。生育期169天,比对照“云麦42“早1天成熟,属中熟品种;耐肥抗倒,中抗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蛋白质含量(干基)13.21%,湿面筋含量27.2%,属中筋性品种。

“云麦56”属春性,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株型紧凑,株高91.1厘米,植株整齐,茎秆坚实,耐肥抗倒;方形穗,白壳,白粒,长芒,籽粒角质,易脱粒,穗粒数42粒,千粒重42.1克,属多穗型品种;生育期165天,比对照晚5天成熟,属中熟品种;中抗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蛋白质含量(干基)11.9%,湿面筋含量23.4%,属中筋性品种。

“云麦54、云麦56”主要科技创新如下:

(1)抗旱性好。2005-2007年“云麦54”和“云麦56”参加了云南省地田麦良种区域试验,表现出抗旱性强,两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12.0%和10.3%,分别居第1位和第3位。2009年以来云南省持续遭受重大干旱,在连续四年特大干旱的条件下,两品种推广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干旱最严重的楚雄和文山面积扩大更明显,在省内各推广示范地区均表现出强抗旱性,产量比当地对照品种平均亩增产30kg以上(临沧亩增产26.5kg除外)。

(2)抗病性好。利用条中31号、条中32号、水源11-4及水源11-14等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混合菌系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云麦54”成株期表现慢锈;“云麦56”全生育期免疫;区试田间表现为中抗叶锈病和白粉病。

(3)效益显著。自2008年以来在全省累计推广116.6192万亩(其中2010年度推广27.533万亩;2011年度推广36.199万亩;2012年度推广41.5566万亩),新增产粮食4070.554万千克,新增产值1.0176亿元,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云麦54、云麦56”两品种具有抗旱性好、抗病、稳产等特点,应用面积大、效益显著。总体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3Y0013

起止年限:1994.9 -2012.6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文山州农业科学院

完成人员:于亚雄 邹萍 王志伟 程加省 何金宝 施立安 张中平等


30种高原特色植物新品种DUS评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获201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研究建立了菊花、三七、水稻、辣椒等30种粮食、花卉、蔬菜、油料、能源和药用作物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评价体系。创制了灯盏花等13种植物新品种的监管技术。该成果技术组成复杂,研究难度高,工作量大。其中,三七DUS测试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灯盏花、蓖麻填补了UPOV组织及其成员国的空白;百合等6个DUS测试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菊花、百合、香石竹已获得农业行业标准颁布,占全国已颁布DUS标准的17.65%。研究确定了30个种属1441个性状及其表达状态,筛选出与高原生境相适应的标准品种695个。构建了1307个高原特色植物新品种的1465万个数据和3656张标准的形态图片组成的DUS测试性状数据库,建立了统一的品种描述规范,完善了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数据库。为品种授权和审定提供了参照。建成了高原植物新品种管理技术平台。

2.首次公开发表了DUS测试环境与品种特性及性状表达的协同关系,实现了DUS测试性状的描述和结果判定标准的统一和通用,为作物引种预测和适应性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首次用箱线图等统计学方法建立了DUS测试指南研究中性状和标准品种确定的方法,改变了以往仅用直观经验作为性状取舍和标准品种确定的局限性。率先构建了DUS测试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体系,实现了多年多点测试数据的统一,提高了数据信息使用效率。解决了DUS测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创新性突出。

3.自主研发的技术在全国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为荷兰、西班牙、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在中国的新品种保护实施了技术审查。研制的百合等6个花卉标准在北京、上海等全国的花卉测试分中心推广。为全国20家育种单位300个品种权的申请和评价进行指导,补充和完善了品种选拔评价指标,提高了申请和授权效率。规范了云南审定和登记品种的特性描述。为农业部完成了19个植物种属920个DUS测试报告,测试的种属占全国的30.16%、测试报告占全国的10.53%,花卉占全国花卉测试报告的62.10%,测试的国外和台湾地区的花卉占全国花卉测试报告的36.32%。该成果提高了30个高原植物新品种及其种子的质量监控和规范管理水平,保障了用种安全,社会效益重大。

4.三年来,受本项目指导的获权品种推广应用,新增农业销售额34.32亿元,新增利润5.15亿元,新增税收6.86亿元,间接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5.项目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EI收录6篇。研制完成16本DUS测试操作手册和拍摄规程。

6.组建了高原特色植物新品种的DUS测试专业技术队伍,培养了人才。

成果登记号:1562013Y0008

起止年限2001.1-2012.12

项目类别: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植物新品种DUS测试及其技术研究”;农业部行业标准计划“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 三七”、“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 菊花”等7项指南研制。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 张建华 王江民 杨晓洪 刘艳芳 管俊娇 张惠 肖卿


云南主要农作物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获201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基于高精度数字土壤和互动式技术的作物养分管理技术-施肥通V2.0系统设计,施肥通V2.0从设计思路、模型构建、界面设计、数据库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重新研发;研发了土壤通智能化施肥技术产品,为区域性农作物养分管理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不同农田种植模式下的云南主要作物养分吸收特性、需肥规律研究成果的收集、总结,以及它们的标准化、归一化处理技术,完成了作物养分管理模型的建立技术,云南高精度数字土壤技术。完成了云南省主要农作物土壤、植株快速测试诊断指标的研究,主要农作物土壤、植株快速测试诊断指标的田间校验,建立了一套适合当前云南农业生产现状、简便易行、易于推广的主要旱地作物(小麦、玉米)推荐施肥技术体系。在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的基础上,用反射仪法快速检测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快速测试土壤的硝酸盐含量,通过大量的随机取样、定点跟踪、分析调查,查明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为改善蔬菜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植物矿质营养和生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作物的需肥规律。根据作物营养特点,研制出适宜作物生长的专用肥系列。进行了技术培训,示范推广250万亩。

成果登记号:1562013Y0012

起止年限:1999.1-2007.12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大理州大维肥业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人员:段宗颜 雷宝坤 张怀志 张福锁 胡万里 鲁耀 杜彩艳等


高产优质广适苦荞麦品种“云荞1号”选育与应用

(获201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该成果针对苦荞生产和加工产业的需要,通过项目的实施,1998-2013年开展了高产、优质、广适、加工型苦荞新品种的选育,并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详细如下:

1、利用系统选育、辐射诱变、多生态区异地鉴定、病害频发区抗病性鉴定等方法,选育出高产优质广适苦荞新品种“云荞1号”。“云荞1号”在2010年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鉴定),编号“国品鉴杂2010012”。

2、“云荞1号”具有生育期短、加工品质好、植株矮不易倒伏等综合性状好的特点。

(1)、生育期短,在春播区,生育期在75-85天,可以比其他苦荞品种推迟播种10-15天,这样就可以有效得避开晚霜和春旱;在秋播区,生育期在65-70天,可以比其他同时播种苦荞品种成熟期提早10-15天,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春播与冬播大宗作物(经济作物)之间的间隙(大约70-80天)增加一季收入,不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2)籽粒呈团型,长宽比接近1:0.9,腹沟浅、脱壳率高(50%),出米率高(60%),出粉率高(70%),很适合用来加工成苦荞米、苦荞茶和苦荞壳等产品。“云荞1号”籽粒蛋白质含量高(13.38%)、生物类黄酮含量也比较高(2.53%),是加工品质极好的苦荞新品种。(3)植株矮,株高在秋播区70-80cm,在春播区90-100cm,株高相对比较矮,不易倒伏。

3、“云荞1号”适应范围广(广适性)。(1)适宜的主产区范围广,在2006-2008年的国家区域试验和2012年荞麦新品种展示试验中,云荞1号在华北的河北(张家口)、内蒙古(赤峰、通辽、达拉特)、山西(五寨、太原、大同),西北的甘肃(定西、会宁)、宁夏(西吉)、青海(西宁)及西南的贵州(六盘水、威宁、兴义)、四川(西昌、盐源、昭觉)、云南(昭通、丽江、昆明)等3个主产区20个试点均表现适宜种植,即在各试验点云荞1号均比统一对照九江苦荞或当地对照苦荞品种增产,比九江苦荞增产幅度5.30-30.83%,比当地对照苦荞品种增产幅度7.21-27.1%。(2)适应的海拔范围广,从内蒙古海拔400米的通辽到云南海拔3280米的香格里拉和昭通大山包都适宜种植,而且产量比较高,在内蒙古通辽试点云荞1号比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8.5%,在昭通试点云荞1号比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增产27.94%;(3)适宜的播种季节范围广, 从北方夏播区(5月下旬-6月中旬播种,如内蒙、山西、甘肃等),到西南的春播区(4月上旬-5月中旬播种,如昭通、香格里拉等)和秋播区(7月下旬-8月中旬播种,如曲靖、昆明、楚雄等)都适宜种植。

4、“云荞1号”产量高:云荞1号在国家区域试验昭通试点中产量最高达388.87kg/亩,在生产试验甘肃定西试点中产量高达309.9 kg/亩,在2012年苦荞新品种展示试验贵州六盘水试点中产量高达280.00 kg/亩,比目前生产上推广的苦荞品种产量都高。

5、“云荞1号”应用面积大:云荞1号2008年进入国家生产试验,之后在北方和南方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推广,2010、2011、2012三年累计推广面积63.38万亩,为近三年应用面积最大的苦荞品种,三年累计新增产值4981.13万元,苦荞加工企业累计新增销售额1.94亿元。对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业生态的培育及扶贫的贡献显著。

成果登记号:1562013Y0011

起止年限1998-2013年

项目类别: 省基金“云南野生荞麦资源考察、收集及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98C069M”、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荞麦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化示范研究2006BAD02B06-05”、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08-C-2等4项

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完成人员:王莉花、卢文洁、王艳青、张晓云、肖卿、 何成兴、宋维际等



薯片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301选育及应用

(获201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马铃薯产业是中国的朝阳产业,云南省是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区,也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马铃薯产区。将云南建成面向东南亚最具优势的马铃薯产区,需要有一批具有不同用途的马铃薯专用型新品种应用于生产。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云南的马铃薯发展很快,但品种生产专业化程度较低,生产上满足加工企业需求的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的需求尤其迫切。

本成果在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的共同资助下,分别从CIP、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农科所等国内外马铃薯研究机构引进一批马铃薯资源材料,针对西南地区特殊的生态条件,利用云南周年多次多点的筛选技术,缩短了马铃薯育种周期,结合资源创新和常规育种手段,选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薯片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301” (滇审马铃薯200702号)为西南地区首创, “云薯301”适应性广,可以在西南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种植。为薯片加工企业周年提供生产原料,减少企业贮藏成本,提高了薯片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云南省马铃薯薯片加工产业的发展; 2010~2012年,薯片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301”在全省及越南适宜区累计推广种植71.66万亩,增产马铃薯15.12万吨,新增产值2.98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品种推广,编制了配套栽培种薯繁育技术规程2项,其中云南省地方标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DB53/T 331-2010) 已颁布实施;相关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Bacteriology》、《Russ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 2篇。

薯片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的选育,为该区域马铃薯薯片加工原料周年生产奠定了品种基础,选育成果应用广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总体研究达到同类研究国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3Y0007

起止年限:2006.10 -2011.6

项目类别:云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云南马铃薯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2006NG08)、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薯片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301中试开发”(2009GB2F300342)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昆明云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砚山县蔬菜研究所、建水县种子管理站

完成人员:杨琼芬 隋启君 李先平 白建明 尹自友 包丽仙 杨继香等


长江中上游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及示范

(201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干热河谷区生态恢复重建示范研究成果对长江上游乃至西南地区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环境的治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这些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实施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促进这些地区社会经济持续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本项目的研究方向是针对不同退化系统进行针对性恢复与重建,推广应用前景更为广阔。为国家的生态文明以及正在实施的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生态建设工程、生态农业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农业节水示范工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提供全面、先进、可行的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撑。为实现退化山区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优化恢复与重建模式:重度退化系统恢复与重建模式:自然禁封(恢复)+侵蚀沟治理(重建),该模式重点体现社会—生态效益;中度退化系统恢复与重建模式:土壤治理(恢复)+农林牧复合经营(重建,该模式体现重点生态—经济效益;轻度退化系统恢复与重建模式:资源筛选(恢复)+特色水果开发(重建),该模式重点体现经济--社会效益。

完善技术体系: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完善生态恢复技术体现,重点集成特色资源的栽培利用技术体系,即出版罗望子、龙眼、台湾青枣、阳桃、木薯、牧草、蔬菜等种植技术丛书、山羊养殖技术从书;完成出版攀枝花、清香木、羊蹄甲、滇刺枣、车桑子、川楝、山合欢、金合欢、凤凰木、银合欢、麻疯树、木豆、余甘子等生态林的技术规范。

理论研究创新:(1)在干热河谷,根据系统的不同退化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治理模式建设,在各模式中,体现自然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的特点,使治理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对干热河谷侵蚀沟的形成机理、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以及恢复模式的土壤水分特征、水土保持功能、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功能、景观效益评价、治理技术集成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此研究对干热河谷极端困难地带---侵蚀沟的治理提供技术和模式。(3) 建立了干热河谷生态恢复模式的适宜性评价和可持续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求—供”指标体系和“产---望”指标体系构成。使生态恢复模式的评价更科学,经查新,模式建设、技术集成、模式评价等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干热河谷侵蚀沟治理与系统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建立 试验示范基地面积885.40 hm2,推广辐射4208 hm2,经济效益达2.76亿元,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明显。

出版论著2部,出版技术从书8本,完成13个技术规范,共发表论文63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12篇;获准授权专利6 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26名;省级学术带头人1名,省创新人才2名;10名同志晋升为高级职称,11人晋升为中级职称,培训农民技术人员1500人次。

成果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举;试验研究、产业培育和市场转化有机结合;推广机制多层次、模式与技术相统一;加强理论创新研究等特点,对促进干热河谷社会经济持续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广应用前景广阔。通过研究、示范及推广相结合,为实现退化系统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成果登记号: 1562013Y0010

起止年限: 2006.1 -2010.12

项目类别: 国家支撑计划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云南省昌润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人员纪中华 沙毓沧 黄兴奇 刘刚才 李建增 段曰汤 杨艳鲜等


6种云南道地中药材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药材生产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的推进,云南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由100万亩发展到300万亩。药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病虫害也日趋严重。一是药材野生变家种后,生态环境改变,病虫害接踵而来;二是中药材生产安全性要求高,忌滥施农药,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使得中药材病虫害防控较一般农作物难度更大、危害更严重。项目选取了云药产业重点发展品种灯盏细辛、滇重楼、云木香、云当归、滇龙胆、阳春砂仁6种道地药材作为病虫害防控研究的重点,兼顾其他21种药材的病虫害防治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与防控示范,取得如下成果:

1.探明了6种药材的病虫害种类、发生特点及危害症状,结合柯赫氏法则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法,首次鉴定出5种道地药材的13种新寄主、新纪录病害;探明了主要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并建立了病症识别图谱。

2.选育登记了3个抗病性较好的药材新品种,具有产量和药用成分含量高、主要病害田间自然发病率低的特性,并在项目区进行了2年以上的种植示范。其中,2个灯盏细辛新品种是为药企选育的专用型品种;"云木香1号"为我国首个登记的云木香新品种,早疫病发病率为4.1-7.5%(常规栽培种为15.4-32.8%)。

3.研究提出了6种药材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针对6种药材主要病害的病原菌,筛选了一批安全性高、防治效果好的农药,研究集成了包括合理轮作、选用抗病种源(品种)、规范化种植、科学管理、早施农药等以预防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在生产示范中较好地解决了一些毁灭性病虫害防控的技术难题。

4.在丽江、大理、曲靖、西双版纳等地,建立了6个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控示范基地,核心示范870亩,辐射带动12300亩,收获优质药材7143.18吨,实现总效益10621.16万元。示范区主要病害感病率下降了17.8-52.5%,药材产量提高了13.3-83.3%,挽回因病害造成的损失3253.42万元,实现农业增收2202.06万元。

5.获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登记药用植物新品种3个;制定2项地方标准并已颁布实施;获得授权专利5项;发表论文15篇;编著出版了《云南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等2部专著。

此外,项目组还对云南其他21种常用药材病虫害进行了大量面上调查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技术措施。项目组在中药材领域做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在中药材病虫害防控人才队伍建设、挽回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推动药材规范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实现中药材生产“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经成果鉴定,“本研究成果先进性、创新性突出,成果水平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3Y0001

起止年限:2008.12 -2011.12

项目类别:省科技厅重点新产品开发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施普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丽江云鑫绿色生物开发有限公司、丽江华利生物开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沾益县益康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人员:李绍平 杨明英 王馨 尹跃艳 杨丽英 曹继芬 杨斌等

上一篇: ​2014年度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一览...
下一篇: 2013年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一览表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