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科技创新
科技进展
科技平台
科技成果
获奖情况 产品展示 图书 论文 新品种 新技术 专利

您的位置是:首页 科技创新科技成果 获奖情况

2014年度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成果简介
发布:科研管理处   发布时间:2017-06-12   浏览次数:5110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2014年度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成果简介

主要球根花卉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获201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球根花卉是经济价值最高的花卉种类,在世界范围内的切花、盆花生产及园林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球花卉种球的贸易额已超过20多亿美元,年贸易量超过25亿粒以上。我国的球根花卉产业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在品种、种源和生产技术和设施设备方面对国外过度依赖,严重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项目在科技部立项的五个国家科技支撑课题支持下,整合十四家单位,历时七年,以百合、马蹄莲等主要球根花卉为对象,在以下五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建成球根花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国际首次报道了“以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不同组系百合品种与其杂种系间的遗传关系”。(2)育成新品种34个,其中‘龙珠’等4个品种为我国首批申报农业部保护的东方百合与喇叭百合杂种系间杂交新品种,创制出无花粉百合等优异种质749份。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突破,打破了我国百合品种一直由国外垄断的产业格局。(3)育种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国际首次报道了4项育种创新研究:百合杂交种子混合基质包埋变温处理技术、彩色马蹄莲种子综合处理技术,克服百合远缘杂交障碍和筛选百合离体诱变抗病株系的相关研究。提高了种子萌发率,在国内首次获得红色铁炮与亚洲(LA)百合杂种系间新种质和百合抗尖孢镰刀菌种质。(4)建立了种球繁育和切花生产技术和标准。生产种球质量总体达进口标准,实现云南百合种球国产率从5%提升到40%。(5)研制种球分级机等5类种球采后处理设备达到国际同等产品水平,成本大幅下降,解决种球采后处理设备全部依靠进口的问题。

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16项;育成新品种34个;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和地方标准各1项;发表论文61篇。

形成科企联动机制,实现云南主要球根花卉生产区的全覆盖,并辐射带动品种、技术和设备在省内主栽区及韩国、越南等国规模化应用。支撑明珠等4家公司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科等3家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1-2013年间累计示范及辐射面积7.69万亩,总产值22.7亿元,新增产值17.33亿元,新增利润2.77亿元。成果将长期为云南及全国球根花卉产业的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经鉴定“成果总体达国内领先,核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4Y0001

起止年限2007 - 2014

项目类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球根类花卉种质资源发掘和新品种研发2007BAD45B01”、“种球繁育体系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D45B02”、“球根类切花生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2007BAD45B03”等5项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玉溪明珠花卉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元江县臧健花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理润森花卉开发有限公司、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昆明丹辉马蹄莲花卉有限公司、云南格桑花卉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人员:王继华、崔光芬、王祥宁、吴丽芳、瞿素萍、黎啟江、张艺萍、张颢、吴学尉、贾文杰、曹桦


云南少数民族农业生物资源调查与共享平台建设

(获201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云南是我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在农业生物资源方面,不仅保存了大量的遗传资源,而且分布有大量的野生近缘植物。各民族依靠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而且实现了人与社会、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和谐统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旅游业兴起以及外来文化的渗透,少数民族地区正经历着巨大的变迁,传统文化和知识受到冲击,传统农业逐步被现代农业所取代,世世代代所依赖的生物资源正在迅速消失。因此,以云南为重点开展少数民族农业生物资源调查,发掘少数民族积累的有关保护利用生物多样性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有利于摸清区域农业生物资源分布、变化情况和规律,不但对当地少数民族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推动作用,同时对我国边远地区的农民增收、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一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在科技部及省科技部门立项的两个项目支持下,整合十二家科研院所资源研究力量,对云南17个主要少数民族(包括15个特有民族)聚居区域的主要农业生物资源和民族认知,进行了重点调查和资源采集;对采集资源进行田间鉴定评价和繁殖入库(圃);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信息平台构建;并开展综合分析、发掘利用等四个层面的系统研究。项目历时八年,在五个方面取得最大成就及创新:(1)研究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民族农业生物资源调查技术方法体系。(2)调查各类资源信息8250份,采集各类资源有效样本6353份,完成了绝大部分采集样本的分类、目录性状田间鉴定评价和3656份样本的繁殖入库(圃),发掘特异资源391份。(3)抢救性系统调研了云南17个少数民族对农业生物资源的民族认知、民族保护与利用的原始数据资料,发现民族习俗、民族嗜好、民族崇拜和民族农耕文化对农业生物资源具有重要保护作用。(4)发现了一批在分类、演化和特异功能性状上,具有重要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的新资源。(5)部分特异资源基础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如,在云南家马地方品种中定义了H和I两个新支系;发现云南木耳、松茸在分子进化上自成一支,云南可能是木耳、松茸等资源的重要起源和发育中心之一;同一农作品种在两种保护方式下,经过30多年进化,遗传上已出现明显差异,种质库保护品种遗传多样性高于新收集(农家保护)品种,证明了种质库保护的重要性。

出版了《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文化知识》(科学出版社,2013年2月)、《云南及周边地区优异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云南及周边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科学出版社,2013年9月)和《云南及周边地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与农业生物资源保护》等4本专著。发表研究论文45篇,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书一项。

经鉴定“成果创新性强,填补了我国特有的民族生物资源研究的空白,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民族生物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少数民族农业生物资源调查方法体系、云南少数民族农业生物资源系统调查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4Y0002

起止年限:2006-2014

项目类别: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云南及周边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2006FY110700;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云南农业生物资源调查与共享平台建设”2007C0219Z

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完成人员:戴陆园,黄兴奇,刘 旭,李立会,蔡 青,徐福荣,胡忠荣,游承俐,阿新祥,王莉花,耿智德,伍少云,蒋会兵,张林辉,杨少华,应雄美,汤翠凤,隆文杰,张丽琴,杨顺林,刘发万,李卫芬,秦荣


具有降糖功能的高抗性淀粉稻米新产品开发

(获2014年度云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糖尿病是高血糖代谢疾病及并发症。2011年全球糖尿病3.7亿人耗费500亿美元,中国约占1/3;高抗性淀粉米为主食是预防糖尿病标本兼治方法。该项目针对人类糖尿病难题,以云南稻种和生态优势为主,采用杂交、回交和诱变育种及形态、SSR标记和先进检测技术结合,研发出一套高抗性淀粉稻米育种、标准研制及其集成示范、新型功能食品研制、加工销售及其控制餐后血糖的技术体系。科研—基地—企业联合以本项目组育成的功米3号、T58-6、云资粳82号为主,功米1和2号为辅,用研制2项高抗性淀粉稻米技术规程,建立了中国最大高抗性淀粉稻米基地为36.16万亩,总产量18.02万吨,增产1.92万吨,加工增值1.01亿元,其中2011-2013年新增稻谷1.5万吨、新增产值7690.2万元,新增功能稻15.8万亩;高抗性淀粉稻良繁基地3630亩和生产良种173.4万千克;每亩比普通稻给农民增收207.5元。获得农业部新品种授权3个、国家发明专利1个和外观专利1个;国家工商局注册“云功”等2个商标。发表国内外论文15篇,其中SCI/EI收录4篇,被同行引用41次。

项目创新点:

1. 功米3号为中国第一个获新品种授权的高抗性淀粉(12%)功能米;经昆明医学院和省人民医院实验证实,功米3号有降糖和减轻并发症作用;经中国30个省/市销售试用证实,云功牌适糖米功米3号有控制餐后血糖、饱腹耐饥饿和防治肠道疾病等功能。

2. 云资粳82号为首次用伽马射线诱变育出的高抗性淀粉(14.0%)新品系,省区试亩产711.1千克,直链淀粉14.3%、高抗白叶枯病和适应性广(1650-2200米)。

3. 用548份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和分子标记等方法,首次建立了高抗性淀粉等功能稻米育种技术体系,从亲本及其后代1500份检测出57份功能稻,进一步筛选出高抗性淀粉9份新品系(12.2%-30.2%),选育出3份功能米品系干米饭抗性淀粉17.8%以上,其中30.2%为国内外已报道的最高含量。

4. 首次系统报道了905份云南稻初级核心种质糙米功能成分栽培型差异及其地带性特征;国内外首次报道研制出改善口感和高功能成分的高抗性淀粉米线、高抗性淀粉大麦饵丝和高抗性淀粉大麦苗粉米线3个功能食品;中试加工高抗性淀粉饵丝和米线4.6万吨。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技术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该成果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如谢华安院士带团队来昆听取汇报并将功米3号用于国家863等项目,定位2个QTLs位点对抗性淀粉贡献率高达40.1%和20.4%。不仅有效预防人类糖尿病意义重大,而且对功能稻分子育种及其产业化的实用价值高;也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减轻患者病情及其经济压力做出贡献。

成果登记号:1562014Y0009

起止年限:2009-2013

项目类别:预防糖尿病高抗性淀粉稻米新产品开发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科学技术交流服务中心;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腾冲县农业技术推广所;昆明田康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曾亚文,杨树明,杜娟,杨涛,普晓英,吕宏斌,杨加珍等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

(获201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云茶是云南省重要的民生产业、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和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省政府在农业领域重点打造的十个千亿产业之一。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种质资源是茶学研究、茶树种质创新、品种选育和生产利用的物质基础。云南地处中国西南部,悠久的种茶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是世界茶树的起源中心和原产地,是茶组植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许多茶树珍稀资源正面临灭绝的危险。此外,由于资源没有科学的共享和保存机制,存在盲目性的种质收集和重复保存现象,资源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茶业发展。

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农作物保护与利用专项支持下,以云南大叶茶树资源为研究对象,围绕茶树资源收集、评价、共享与利用,通过产业与研究有机结合,历时十三年,在茶树资源收集、共享、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一、通过项目实施,扩建资源圃面积25亩,使保存种质资源数量超过2000份;2012年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升级为国家种质大叶茶树圃(勐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家级大叶茶种质资源圃。二、建立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为全国50多家科研院所提供了616份实物资源,共计1804份次,实现了茶树资源共享,促进了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三、通过对茶树种质资源的评价,筛选出高茶多酚、低咖啡碱、高咖啡碱、高氨基酸、高EGCG等优(特)异种质资源100多份。四、参与制定了3个国家农业行业标准、2个茶树种质资源特性描述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五、筛选发掘出2份优异茶种资源被农业部评为农作物优异种质二级种质,已经在茶叶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六、发表科技论文20篇,出版专著4部。经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创新性、系统性、实用性与辐射强,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将长期为云南及全国茶产业的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成果登记号:1562014Y0012

起止年限:2001.01-2013.12

项目类别: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2005DKA21002-34,2006FY110702-09,2006FY110700-2)和农业部作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NB08-213135,NB2011-213135-01,NB2012-2130135-01,NB2013-2130135-01)等项目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完成人员:刘本英 许玫 唐一春 汪云刚 矣兵 宋维希 李友勇


高产、广适、新株型粳稻新品种云玉粳8号选育及应用

(获201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利用具热带粳稻(爪哇稻)血缘的新株型材料(IR64446-7-10-5)和耐寒性强的温带粳稻(云粳34)进行杂交,采用“集中组配,异地异季穿梭育种”的方法,育成高产、广适、新株型粳稻新品种云玉粳8号(原名滇超8号)。并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云玉粳8号”选育即利用了热带粳稻和温带粳稻两种遗传血缘,又利用了遗传资源地理远缘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材料创新。该品种保持了国际水稻所(IRRI)新株型材料原有的株型紧凑、无效分蘖少、株高适中、茎秆粗壮、叶片挺直等优点,并在结实率、丰产性、落粒性和收获指数等方面得到了改进,很好地适应了云南的生态环境。2009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滇审稻2009009号),该品种是国际上首批通过审定的应用水稻新株型材料改良选育成功的粳稻新品种。

该品种在2009年全国所有通过审定的475个水稻新品种中,产量排在全国第3位,居常规粳稻新品种第2位;该品种不仅能适宜籼粳交错区(海拔1400-1600米)种植,还能适宜粳稻区(海拔1650-1978米)种植,作为常规稻品种参加云南省粳型杂交稻组区域试验,2004年平均亩产量为732.47千克,2005年平均亩产737.17千克,两年平均亩产734.80千克,居参试品种(组合)第1位,两年产量变异系数小,稳定性好,具有较广的适应性。2012年在玉溪市江川县进行测产验收,百亩平均单产878.6千克,最高亩产为905.3千克,千亩样板亩产804.1千克,万亩样板亩产768.4千克,万亩平均亩产较对照品种“楚粳28号”的705.6千克,亩增产62.8千克,增产8.9%。

2011到2013年,该品种累计示范应用面积86万亩,其中2011年16.7万亩,2012年28.9万亩,2013年40.4万亩,增产稻谷4500.3万千克,增加效益1.42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经鉴定:总体水平在水稻籼粳交错区达到国内领先,在水稻新株型育种材料应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4Y007

起止年限:1995-2014

项目类别:优质籼稻超高产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2001NG04)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完成人员:袁平荣、李贵勇、张军云、蒲波、夏琼梅、寇姝燕、何晓莹


小菜蛾优势天敌半闭弯尾姬蜂扩繁关键技术与应用

(获201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南菜北运的市场需求,蔬菜产业已经成为云南省重要产业之一。目前云南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400多万亩,年产蔬菜2300多万吨,外销量达到每年1700多万吨,年产值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随着云南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蔬菜病虫害发生严重。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对十字花科蔬菜为害严重,并且防治过程中依赖化学农药导致小菜蛾迅速增长的抗药性,进而恶性循环地促使农户防控小菜蛾大量使用乃至滥用农药,并进一步导致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农田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空间恶化等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严重影响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部立项的两个项目支持下,以小菜蛾生物防治为突破口,开展小菜蛾优势天敌半闭弯尾姬蜂的引进定殖、室内扩繁关键技术体系、以及田间释放技术应用研究,并进行田间大面积释放应用,在四方面取得了突破:

(1)成功引进与小菜蛾同源的优势天敌资源半闭弯尾姬蜂,并取得在云南省的田间释放定殖成功,并通过自然增殖和扩散扩大其分布和对小菜蛾的自然控制作用。也是国内天敌引种史中近400项天敌昆虫引进中唯一的姬蜂类天敌资源引种取得成功定殖的案例。

(2)在半闭弯尾姬蜂引进取得定殖成功的基础上,建立了半闭弯尾姬蜂室内扩繁关键技术,属于国内首次提出姬蜂类天敌昆虫的室内扩繁技术。

(3)半闭弯尾姬蜂在云南9个州市成功释放应用,并在释放区域定殖成功建立了稳定的自然种群。释放定殖后建立的稳定种群成为了自然条件下半闭弯尾姬蜂的活体资源库。

(4)半闭弯尾姬蜂的成功释放应用,属于国内首次成功应用姬蜂类天敌昆虫对蔬菜害虫进行的大面积生物防治,也成为蔬菜重要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大面积成功应用的一项值得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的事例。

申请专利4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发表相关论文11篇,参编专著1部,主编专著2部。

该成果对小菜蛾起到有效、经济、安全、可持续的控制效果,技术成果服务于农业技术人员、农民、农村、农业。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示范区培养一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使农民认识和了解了生物防治技术,减少了农药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释放应用,对小菜蛾的控制效果为85%以上,化学农药使用减少60~80%左右,2011-2013年三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80万亩,累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216吨,节约农药及其应用成本1.64亿元,总经济效益2.41亿元。

成果登记号:1562014Y0003

起止年限:2006-2013

项目类别:国家农业部农业行业专项课题"生态康复型农田绿色控害技术研究"、国家农业部948项目"生物防治作用物高效扩增技术引进与综合应用技术体系创新"2项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昆明市植保植检站、玉溪市植保植检站

完成人员:陈福寿、陈宗麒、李向永、李志敏、王燕、张红梅、王树明、赵雪晴、谌爱东、尹艳琼、沈慧梅、杨艳鲜、郭九惠、刘树芳、沐卫东、袁琼芬、杨子林、郑丽萍、范 琼


油食兼用红皮小粒花生新品种云花生3号的选育与应用

(获201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针对花生产业对抗旱、耐瘠、高产稳产、适宜套作、油食兼用优良品种的迫切需求,通过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与地方品种进行种间杂交,一粒传种植筛选育成油食兼用红皮小粒花生新品种云花生3号。实现高产、优质、稳产、耐荫、抗旱、耐瘠等优良性状的聚合,该品种食用、油用价值高,抗旱、耐瘠、耐荫、广适等特性突出,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红皮小粒花生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集成品种和配套技术在云南、贵州、海南等我国小粒花生产区及缅甸等毗邻东南亚国家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推动云南花生产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与东南亚国家农业科技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果主要创新点:(一)花生新品种云花生3号以云南砚山地方红皮小粒花生为母本、从国外引进的种质资源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杂交,以一粒传育种技术快速纯化选育而成,聚合了高产、优质、稳产、耐荫、抗旱、耐瘠等优良性状,是我国登记的首个红皮小粒花生新品种。该品种百粒重54.46g,含油量50.32%,蛋白质含量26.5%,具有高油、高蛋白特性,可油食兼用,商品性好,市场价位高。(二)适应性广,既可净作,又可与辣椒、玉米、甘蔗等粮经作物套作,并已在云南、贵州、海南以及缅甸等地跨区域应用。(三)2010年在砚山小面积亩产鲜花生1072.40千克,实现亩产值4290元;2013年,108.5亩连片种植平均亩产鲜花生荚果664.00千克、折合干花生荚果亩产312.10千克,亩产值3984元,打破云南小粒花生连片高产纪录,经济效益显著。自2008年示范推广以来,‘云花生3号’累计种植面积69.45万亩,新增产量1500.06万千克,新增产值12950.34万元。其中,近三年应用面积57.08万亩,增产1213.18万千克,新增产值10709.10万元。

成果登记号:1562014Y0008

起止年限:2002-2013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列项目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砚山县经济作物工作站、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盐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完成人员:符明联、王建丽、原小燕、冯光勇、魏生广、陆建美、林安松


优质多抗广适粳稻新品种云粳19号选育及应用

(获201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围绕粮食安全以及结构调整对优质品种的需求,针对高原粳稻区水稻生产上存在着稻米品质差、产量低、抗逆性差、适应性不广等实际问题,开展了以优质与高产并重,兼顾抗性与广适性为重点育种目标的水稻新品种选育攻关。在品种选育过程中采用“高产、优质、抗病、耐寒四特性同步鉴定体系”与“生态穿梭育种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技术方法,选育出粳稻新品种云粳19号。经验证,该品种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种植于云南省海拔1500~2000米稻区以及周边省份类似稻区。

在云南省发改委和省科技厅等部门立项的三个项目支持下,针对云南高原粳稻区长期缺乏优良品种的难题,历时八年,选育优质粳稻新品种云粳19号。该品种在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稻米品质优。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品质分析,云粳19号稻米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特别是整精米率高于国标一级标准7.1%。米饭香味浓郁,柔软可口,食味性好。(2)抗逆性强。经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抗病性鉴定,该品种稻瘟病抗性强(2级);在海拔1920m和2110m自然冷温鉴定,耐冷性分别为强和中。在冷水胁迫下耐冷性评价结果,耐冷性较强(3级);田间抗倒性测定为抗倒伏。耐旱性鉴定结果为耐旱性强,2010~2012年连续三年被推选为科技抗旱农业品种。(3)适应性广。本成果主要在云南省和四川省凉山州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适宜于滇中温暖粳稻区种植,而且适宜于高海拔冷凉粳稻区种植,贵州黔东南、湖南隆回、西藏林芝等地区引种示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云粳19号于2010年通过了云南、四川两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成果已在《中国水稻科学》、《生态环境学报》等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5篇。

2011~2013年,本成果已在云南省和四川凉山州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09.84万亩。其中,在云南省累计示范推广面积89.04万亩,新增稻谷2647.555万千克,新增产值1.87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鉴定“成果总体达国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4Y0006

起止年限:2002-2013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粳稻优质高产多抗育种及示范推广2003NG22”、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粳稻优质高产耐寒抗病新品种选育及示范2006NG04”和 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云南常规水稻新品种选育2010BB002”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完成人员:朱振华、赵国珍、苏振喜、世荣、蒋聪、邹茜、寇姝燕


蚕桑新品种“云蚕9号、云蚕10号、云桑3号”选育及配套技术应用

(获201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6年至2013年,针对我省桑树品种适应性差、对褐斑病的抗性弱,缺乏桑园专用农药和综合防治技术、蚕品种不适应省力化养需要的特点,项目组在云南省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农业部分,编号:2006NG15)和重点新产品计划(编号:2010BB010)支持下,开展了优良适宜家蚕品种、抗褐斑病优良桑树品种选育、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采用杂交、筛选等方法,育成抗逆、高产、优质的家蚕新品种“云蚕9号”和“云蚕10号”,产量和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指定对照春用家蚕品种“菁松×皓月”指标。项目选育出高产、抗褐斑病的桑树新品种“云桑3号”,产量指标和桑褐斑病抗病力均超过国家指定对照品种“湖桑32号”;筛选出抗褐斑病强的桑树品种“农桑8号”。项目针对云南立体气候的特点,开展了桑树病虫害种类调查、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形成了以“云南优质原料蚕茧生产关键技术”为核心的配套技术,提出了云南蚕区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案;筛选出蚕作安全有效的农药“10%溴虫腈”和“20%丙环唑”,制订了桑树品种选择、育苗、栽培与管理地方标准。

项目通过合作单位,在曲靖市陆良县、沾益县、麒麟区,楚雄州楚雄市、大姚县,大理州祥云县、鹤庆县,保山市隆阳区和昭通区鲁甸县、巧家县、镇雄县等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农户,以项目成果进行示范。通过示范户带动,在示范区采用良种良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稳定”生产。同时通过示范区的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进行应用。2008年至2013年期间,推广“云蚕9号”18370盒,“云蚕10号”13520盒,桑树新品种“云桑3号”0.79万亩,通过嫁接改良抗褐斑病桑树品种“农桑8号”7.01万亩,示范推广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65.13万亩。通过优良蚕桑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实施项目区16.28万户农户亩桑产茧新增19.75kg,累计新增鲜茧产量12866.19吨,新增产值4.87亿元,新增利润1.18亿元。促进蚕种繁育企业新增产值127.56万元,新增利税25.51万元,节支5.51万元。其中2011年至2013年期间推广家蚕新品种“云蚕9号”14870盒、“云蚕10号”13520盒,桑树新品种“云桑3号”0.79万亩,嫁接改良抗褐斑病桑树品种“农桑8号”5.22万亩,示范推广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49.96万亩。通过成果的推广应用,带动实施项目区12.49万户农户亩桑产茧新增21.19kg,2011~2013年累计新增鲜茧产量11278吨,新增产值4.48亿元,新增利税1.12亿元。促进蚕种繁育企业新增产值113.56万元,新增利税22.71万元,节支5.51万元。

成果总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先进水平,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促进了我省蚕桑产业稳步发展。

成果登记号:1562011Y0011

起 止 年限:2006-2013

项 目 类别:云南省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发展计划项目“云南优质原料蚕茧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农业部分,编号:2006NG15)和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高抗、高产、优质家蚕斑纹双限性春用品种选育”(编号:2010BB010)

完 成 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美誉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祥云县茶桑工作站、陆良县蚕桑站、鹤庆县茶桑果药站、楚雄市农业局蚕桑站、保山市隆阳区蚕桑技术推广站

完 成 人员:陈松、沈正伦、储一宁、黄平、柴建萍、张金祥、丁善明、杨文、朱水芬


云南甘蔗糖料基地高产高糖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201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9年以来,项目组针对云南甘蔗品种改良更新慢,甘蔗高产高糖种植技术落后,甘蔗生产效益差、单产低、糖分不高的问题,组织开展了云南甘蔗糖料基地高产高糖技术研究与应用,总结形成了适宜云南甘蔗糖料基地县的高产高糖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云南高原特色甘蔗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项目结合甘蔗糖料基地的建设,开展了甘蔗良种示范筛选、繁育推广和甘蔗专用蘸种剂、抗旱剂、除草膜、光生降解膜等新型物资技术的研发。

2.项目在旱地蔗区,集成新型物资技术和“选用良种、秋冬植蔗、地膜覆盖、蔗叶还田、槽植栽培”等现有生产技术,研究形成高原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在水田蔗区,项目集成新型物资技术和“选用良种、地膜覆盖、蔗叶还田、配方施肥”等现有生产技术,研究形成了高原甘蔗“吨糖田”标准化栽培技术;制定了地方标准《旱地甘蔗槽植栽培技术规程》和《甘蔗“吨糖田”栽培技术规程》,并在云南甘蔗糖料基地中广泛应用。

3.2011-2013年,项目在全省累计示范推广双高甘蔗新良种153.06万亩、高原甘蔗“吨糖田”标准化栽培技术262.73万亩、高原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766.76万亩;促进糖料基地县增产甘蔗原料229.59万吨,蔗农增收9.64亿元;增加蔗糖产量28.93万吨,增加工业产值17.36亿元,增加税收1.16亿元。为全省甘蔗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项目实施期间,组织专家到基层技术指导412人/次,基层培训人数15.6万余人,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

5.项目实施期间,出版专著3部;获得云南省重点新产品证书1个;获专利授权4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2项);制定地方标准2项;发表论文14篇。

通过研究,一是形成了适合云南糖料基地发展的双高甘蔗良种繁育技术,并大规模推广应用了双高甘蔗新良种;二是研发形成了甘蔗专用蘸种剂、抗旱剂、光生降解膜、除草膜等新型物资技术;三是集成了甘蔗先进实用生产技术,研究形成了甘蔗“吨糖田”标准化栽培技术、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项目成果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旱地甘蔗槽植栽培技术和甘蔗专用蘸种剂、抗旱剂等技术经第三方评价达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4Y0013

起止年限 :2009-2013

项目类别 :所列项目“高原甘蔗糖料基地高产高糖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现代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区栽培岗位专家(nycytx-024-01-14)等项目

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临沧市甘蔗技术推广站、德宏州甘蔗科学研究所、云南云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保山市甘蔗科学研究所、弥勒市人民政府糖业办公室、耿马县蔗糖产业办公室、元江县经济作物工作站、云南中蔗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人员 :邓军、尹兴祥、刘少春、杨华、董有波、樊仙、李如丹、白志刚、杨光琴、杨桂林、杨洪昌


蓖麻新品种‘滇蓖2号’选育及其推广应用

(获201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蓖麻(Riciuns communis)是世界四大不可食用油料作物之一。蓖麻油(主要成份为三-12-羟基-9-十八碳烯酸甘油酯)作为价值高、用途广、加工附加值高的天然油脂,是航空、汽车、机械、化工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的产品和原料。值得关注的是,蓖麻因其适宜范围广、抗旱、耐瘠薄、见效快、种子产量高、含油率高(种子含油可达56%)等特点,逐步引起世界各国生物柴油生产者对蓖麻的极大关注。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增高,而蓖麻的无限花序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致使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水平较高的新疆、内蒙、吉林等蓖麻主产区逐步散失种植蓖麻的优势。云南省的蓖麻种植土地为荒山、荒地,无机械耕作条件,蓖麻种植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矛盾不突出,产业的发展空间广阔。且与云南毗邻的东南亚国家地广人稀、地热资源丰富,云南具有发展蓖麻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针对产业化开发急需产量高、适应广、低成本的蓖麻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迫切需求,解决云南和东南亚国家缺乏蓖麻良种和良种繁育技术等问题,本成果在云南省科技计划、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云南省财政项目等6个项目的支持下,历时10年,在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选育出高产、高油、强宿生的蓖麻新品种‘滇蓖2号’。与我国蓖麻籽国家行业标准规定,蓖麻种子含油率≥54%为一级,‘滇蓖2号’种子含油量为55.20%;生产示范产量高达每亩349.24 kg;2011年‘滇蓖2号’被列为云南省全省145项抗旱技术之一。(2)通过良种选育技术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构建蓖麻雌性单株无性繁殖技术体系,实现雌性单株的保持、繁殖与利用,建立了高效、便捷、经济的蓖麻育种方法。针对姊妹交繁殖蓖麻雌性单株雌性率不高的实际,结合云南蓖麻宿生的特点,在云南昆明地区在露地栽培条件下,进行不同年龄枝条和不同压接时期蓖麻雌性单株的高空压接技术研究。(3)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取得突破。采用蓖麻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技术,建立种子、种苗生产技术规程和良种繁殖基地,对蓖麻N、P、K吸收规律研究、施肥技术、抗旱栽培技术研究利用。技术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蓖麻挂果率的方法”(ZL201010288709.8)提高了蓖麻挂果率(4.85-12.76%的蓖麻蒴果3室的子房变为4-8室,即4-8个种子),改变了蓖麻的生物学性状,对科学研究和生产都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技术授权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国家行业标准1项,即“蓖麻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指南”(NY/T2568-2014),成为国际上第一部蓖麻新品种DUS测试指南,填补了国际和UPOV组织及其成员国的空白,该指南对蓖麻新品种选育评价、品种真实性鉴定和种子、种苗质量鉴定及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参编专著2部,发表科技论文9篇。

选育品种及产业化技术在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滇蓖2号’成为云南第一个自育的跨境规模化成功应用品种,实现了蓖麻新品种、新技术的成果转化。2011-2013年在西南地区和缅甸、东南亚国家推广21.04万亩,新增蓖麻籽1884.19万千克,新增农业产值12875.10万元;由于“滇蓖2号”宿生性强,节约种植成本1262.40万元。‘滇蓖2号’从农业领域加大了对东南亚、南亚国家农民和农业种植企业的影响。

成果登记号:1562014Y0005

起止年限:2004-2013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计划“蓖麻、亚麻良种选育与示范”( 2012BB018)、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DUS测试品种信息DNA测试技术研究(蓖麻)”(200903008-14)、云南省财政项目“非粮能源作物蓖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6项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完成人员:李文昌、高梅、邓剑川、张建华、郭蓉、江惠琼、刘海刚、杨晓洪、田志梅、张德


云南广适超高产杂交籼稻“两优2161”等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获201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云南广适超高产杂交籼稻新品种是在“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和“云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支持下,针对云南籼稻区的复杂生态环境条件,采用福建省农科院“生态压力法”选育成的SE21(光补S-1)(简称SE21S)核不育系,与精心选育的优良恢复系组配成符合云南籼型杂交稻育种目标的优良组合“两优2186”、“两优2161”、“两优2111”。在2005年到2008年分别参加云南省籼型杂交稻品种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1.2%、10.93%、13.12%,产量均排在参试组第一位,达到农业部规定比区试对照增产8%的“超级稻”指标,2007年、201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成果有以下创新点:(1)耐旱、耐寒、广适性好。三个组合审定后,经过全省各地布点试种、示范、推广、生产实践探索,它们都具有较强的耐旱、耐寒、耐粗放的特性,属于广适性好的优良品种。并于2010年和2013年分别由省农科院、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1600米海拔籼粳交错上限区域大面积示范和自然干旱胁迫下生产示范点现场验收鉴定,它们均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32.4%—92.7%。生产实践还证明,它们作早中晚稻均能种植。在西盟等地还用作旱稻种植。(2)产量高。生产实践证明,三个品种大面积示范亩产750-850千克,不少种植区产量破当地历史纪录。如隆阳区、双江县等出现单产991.2和1008.3千克水平。2012年、2013年“两优2186”、“两优2161”在勐海县早稻生产中,先后创造单产857.2千克、872.5千克的高产水平。同时2013年在勐海县实施的农业部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水稻(早稻)示范片34290亩中,示范品种“两优2186”、“两优2161”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为808.8千克。经查新,属世界早稻高产纪录。(3)品质优,抗稻瘟病性好。品质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武汉)测试,“两优2186”达到国优2级、“两优2161”达到国优3级。另外,经云南农业大学鉴定和生产实践,三个组合均表现抗稻瘟病。

发表相关论文3篇,品种权保护1份。

仅2011-2013年在我省籼稻区和籼粳交错区示范推广203万亩,增产稻谷1 .34亿千克,增加产值3.48亿元。其中2013年累计推广76.59万亩,占全省使用的杂交籼稻品种266个和面积500万亩比重的15.3%。这种局面是我省近年来很少有的。它们的选育及应用为我省粮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成果登记号:1562014Y0010

起止年限:2009-2013

项目类别:“云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任务;合同编号:云财农2009) 171至云财农(2012)157、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云南水稻抗旱高产分子聚合育种及品种示范”;合同编号:2010AA10Z10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低纬高原及喀斯特地区主要粮经作物旱 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合同编号:2012BAD40B00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弥 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文山州农业技术推 广中心

完成人员:李政芳、赵明富、吕宏斌、郑建华、陈少庭、陶加进、郑艳萍


云南高海拔地区蓝莓优良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获201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蓝莓Blueberry口感甜酸适口,有清爽宜人的香气,果实中含有大量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物质,除了含有常规的糖、酸和维生素C外,还富含维生素E、SOD、花青素等其他果品中少有的特殊成分以及丰富的Fe、Ca、Zn、Mn、Mg、P等矿质元素;还含有15种氨基酸,其中必须氨基酸6种。蓝莓具有延缓脑神经衰老、解除眼睛疲劳、增强视力、增强心脏功能和抗癌的独特功效,因此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蓝莓产业已经成为新兴的经济林果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各级科技部门的立项支持下,研究团队自2001年开始,历时13年在云南系统开展了蓝莓品种资源研究、良种繁育、高效栽培等研究工作,筛选出适宜云南不同海拔区域种植的蓝莓优良品种,创制了蓝莓组培瓶外生根技术,研制了蓝莓土壤改良基质和专用有机肥,集成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规模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经查新检索和专家鉴定:该成果总体技术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不同海拔区域品种布局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主要创新点:

(1)针对云南高原立体气候和生态条件,实现了优良品种的区域布局。

引进蓝莓品种51个,建立了10亩种质资源圃。通过资源评价研究,筛选出适合云南不同海拔区域适宜种植的蓝莓优良品种8个。在露地栽培条件下,实现了国内蓝莓最早(3月中下旬)成熟和最晚(10月中旬)成熟.

(2)针对蓝莓种苗繁育难度大、速度慢的问题,创新了良种繁育技术,实现了优质种苗规模化生产。

创新蓝莓组培瓶外生根技术,使生根时间由150天缩短到30天。调查、收集云南越橘属资源11个种,150份,从野生资源中筛选出对土壤高pH值适宜性强的砧木1个,开展了砧穗亲和力研究,筛选出3个优异砧穗组合。

(3)项目组研发出适合云南高原特点的土壤改良基质和专用有机肥,集成良种、良法,形成了成熟配套的蓝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推进云南蓝莓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科技支撑。

相关研究成果:筛选的优良品种和蓝莓配套栽培技术在全省适宜区推广应用,2011~2013年累计示范应用面积15815.5亩(其中2011年4514.1亩,2012年4731.3亩,2013年6670.1亩),新增蓝莓产量15.37万千克,新增效益15441.01 万元。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9篇。制订了蓝莓种植生产技术规程1项,编制了地方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个。

经鉴定成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果总体技术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不同海拔区域品种布局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40004

起止年限:2011-2014

项目类别:该成果是科技厅国际合作计划项目《中俄食用浆果、筛选及栽培合作技术研究》2001GH和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食用小浆果资源收集、保存及可持续利用研究》2003C0015Z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云南佳品蓝莓种植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和加卫,杨正松,杨燕林,朱 兰,和文佳,王朝文,李 燕


我国低纬高原甘蔗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

(获2014-2015年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食糖消费国,第三大食糖生产国,食糖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产品,立足国内,实现自给,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糖产业由北向南,由沿海向内地,由经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转移,以云南为主的我国低纬高原地区成为了国内蔗糖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我国低纬高原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立体气候强烈,生物多样丰富,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复杂的地区。根据蔗糖产业转移的国家需要,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和区域内的贵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等单位,历时20年,系统地攻克了低纬高原地区的甘蔗产业关键技术,并大规模应用。

一是根据甘蔗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系统研究了低纬高原地区的甘蔗生长特性和适宜生态区域、资源环境条件,揭示了低纬高原地区的甘蔗生态适应性,结合低纬高原的自然气候和地理、土壤等生态条件,规划布局了6个生态蔗区,即北热带湿润、半湿润蔗区,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蔗区,中亚热带湿润、半湿润蔗区,年种植面积实现589万亩;二是针对不同生态区域的特点,建立了低纬高原甘蔗育种体系,选育出高产、高糖甘蔗系列新品种20个,在不同生态蔗区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化布局486万亩,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4:4:2的合理配置;三是根据低纬高原地区地理生态复杂、冬春少雨干旱的生态特点,研发形成了独特的冬植、秋植栽培制度和深沟板土聚水栽培技术,年应用达387万亩,通过深入研究,配套了科学的养分综合管理技术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构建了低纬高原的甘蔗生产技术体系;四是根据低纬高原蔗区主要地处西南边疆民族的实际,建立了甘蔗生产全程信息高效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地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

低纬高原甘蔗产业化关键技术在云南为主的西南蔗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应用,使甘蔗亩产从3.5吨提高到4.3吨,蔗糖份从13.5%提高到15%,低纬高原蔗区面积从220.4万亩发展到近589万亩,面积扩大了1.7倍;蔗糖产量从81.7万吨发展到253.6万吨,扩大了2.1倍,使我国低纬高原蔗区成为了全国第二大蔗糖基地,为国家食糖安全作出重大贡献。2011-2013年,成果累计应用面积1640万亩,增产甘蔗884万吨,实现农业增收38.98亿元;增产食糖108.03万吨,实现工业产值增加50.88亿元,国家增税4.32亿元,并辐射带动了与我国相邻的缅甸、老挝沿境地区的甘蔗发展,替代罂粟种植58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低纬高原甘蔗产业化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国低纬高原地区的甘蔗蔗糖分、吨糖耗蔗水平、出糖率等指标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成为了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的典范,并开创了国际上在低纬高原地区大规模发展甘蔗产业的成功案例。

项目起止时间:1993-2013

主要完成人:张跃彬、范源洪、吴才文、黄应昆、刘少春、郭家文、蔡青、李文凤、陈学宽、刘家勇、应雄美、雷朝云、李远谭、李杨瑞、杨荣仲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甘蔗研究中心



我国高原粳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

(获2014-2015年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

高原粳稻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的特殊稻区之一,地理气候错综复杂,水稻生产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由于特殊的高原立体气候,多年的引种实践表明,外引种大多不能适应高原气候特点,无法在生产上直接利用,需靠自育解决高原粳稻区的品种问题。二是由于该稻区山区面积较大,气候类型复杂,并且为多民族集聚地,农民增收途径少,选育不同类型的粳稻品种才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需要。三是由于地处低纬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冷害常有发生,种植季节雨水较多,湿度大,稻瘟病生理小种复杂,对育成品种的耐寒性和稻瘟病抗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四是在品种选育过程中, 为解决温饱问题, 长期以高产为主要目标, 对品质不够重视,优质米品种缺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对优质米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云南省科技项目的连续支持下,本项目从高原粳稻种质创新、育种技术研发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分区设立育种目标,采用常规杂交、回交、复交等方法及穿梭选拔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进行新品种选育,突出品种的耐寒性和抗稻瘟病,兼顾丰产性、抗倒性和品质。经过近20年的联合攻关,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选育出25个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6项,有效解决了高原粳稻区低温冷害频发、稻瘟病危害严重的难题。其中,云粳26号和凤稻23号,由于高产稳产性突出,分别作为云南省中海拔组和高海拔组常规粳稻品种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2012年,云粳26号被农业部推荐为主导品种。(2)引进和创制出273个优异种质资源材料,成为高原粳稻育种的重要亲本,被省内外育种单位广泛引用,扩大了高原粳稻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解决了长期困扰高原粳稻遗传多样性匮乏的重大技术难题,为高原粳稻育种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3)发展和丰富了高原粳稻育种及生产的理论成果。构建了我国高原稻区的粳稻栽培技术体系,研发形成了独特的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控等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相关成果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40篇。(4)服务高原粳稻产业发展。与种子企业合作在高原粳稻区建立了原种生产繁殖基地,提高了高原粳稻良种覆盖率,加速了品种更新,增加了农民和种子企业收入。近两年来,种子企业累计销售本项目育成的高原粳稻良种2116.91万千克,创纯利润1161.05万元。

2010年以来,在我国高原粳稻区累计示范推广本项目育成的粳稻新品种近2000万亩。其中,2012-2013年,在云南省、四川省凉山州和贵州省毕节市示范推广1121.1万亩,增产稻谷3.59亿千克,新增产值10.78亿元。目前,这些品种在云南省、四川省凉山州和贵州省毕节市的种植面积分别占当地粳稻种植面积的73%,61%和33%。这些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高原稻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

起止年限:1996-2013

项目类别:省攻关“云南粳稻优质高产耐寒抗病新品种选育及示范”2006NG04"、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云南常规水稻新品种选育2010BB002”、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常规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2012BB013”等3项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曲靖市农业科学院、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完成人员:赵国珍、袁平荣、戴陆园、苏振喜、宋天庆、杨洪、世荣、蒲波、朱振华、康洪灿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玉米遗传育种创新团队

(获2014-2015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

团队于2001年正式成立,发展至今,已拥有 21名固定科研人员, 2011年首批入选国家(农业部)创新团队,2012年通过云南省创新团队认定,已成为一支引领云南省玉米学科发展的优秀团队。团队长期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玉米生产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育成国家和省级审定玉米品种22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7个;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13篇被SCI刊物收录;选育热带、亚热带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8000多万亩,新增产值100多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畜牧业发展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多次在年报及网站上公开报道了团队在种质创新、高油玉米育种、抗旱育种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一)系统开展本行业技术攻关,科研成果创新性强,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广泛认可。

团队长期开展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玉米种质改良、创新及利用研究,提出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新方法,构建了“Suwan1×Reid”和“Suwan1×非Reid”新杂种优势模式并应用于育种实践,育成一批高产、抗逆玉米新品种,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缺乏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的重大问题。2011年4月,研究成果“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玉米种质创新及利用”,经国内外院士、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该研究技术思路和选育方法创新性突出,多项技术属国内外首创,难度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大规模应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团队育成玉米品种品质优良,兼具热带玉米和温带玉米的优点,丰产性、稳产性好,在云南及周边相似生态区玉米生产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应用潜力。近5年,在示范推广中创下多个高产记录:2010年9月,云瑞88在昆明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1134千克,创下热带亚热带地区最高产纪录;2011年9月,云瑞47在石林亩产905千克,创下喀斯特地区和严重干旱条件下高产记录。2001-2012年,选育热带、亚热带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8000多万亩,新增产值100多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育成品种云瑞21、云瑞8号等在东南亚及部分非洲国家已开始示范,在越南较当地品种平均增产10.4%,在老挝增产13.6%,在缅甸增产200公斤,在乌干达增产50%以上。

(三)人才培养

团队十分注重科研人才培养,通过引进人才、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交流、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等方式培养优秀人才。目前,团队学科建设完善,创新能力强,人才层次高。现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云南省领军人才1人,云南省高端人才及海外高层次人才2人,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3人,博士7人,高级职称12人。

(四)主持完成多项国内外重大科研项目

主持完成“973”前期专项、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等国内重大项目50多项,主持多项国际项目,包括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项目、生物强化(HarvestPlus)项目等,主办了联邦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项目年会、Harvest-Plus项目年会等多个国际会议。CIMMYT依托团队的技术与平台建立了CIMMYT-云南玉米联合研究中心。

(五)在国内外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团队十分注重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团队成员应邀出访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并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访,合作与交流成效显著。聘请的外国专家,CIMMYT首席科学家Vasal博士由于在我省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选育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荣获2001年国家外专局颁发的友谊奖。2011年CIMMYT依托本团队的技术和平台建立了CIMMYT-云南玉米联合研究中心,并派国际高级科学家Daniel P. Jeffers博士长期在云南开展杂交玉米遗传育种合作研究。基于番兴明研究员及其团队做出的杰出贡献,2014年CIMMYT授予番兴明研究员杰出校友奖。目前,团队与CIMMYT、国际粮农组织(FAO)、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越南国家玉米研究所、泰国卡赛沙特大学等国际科研机构及知名科学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起止年限:2001年至2014年

项目类别:优秀创新团队类成果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完成人员:番兴明、陈洪梅、刘 丽、黄云霄、汪燕芬、张玉东、张培高、徐春霞、罗黎明、姚文华、Daniel P.Jeffers、于丽娟、田俊明、陈秀华、毕亚琪

上一篇: ​2015年度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一览...
下一篇: ​2014年度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一览...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