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科技创新
科技进展
科技平台
科技成果
获奖情况 产品展示 图书 论文 新品种 新技术 专利

您的位置是:首页 科技创新科技成果 获奖情况

2018年度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简介
发布:科研管理处   发布时间:2019-07-04   浏览次数:45884    

2018年度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简介


热带亚热带玉米骨干亲本创制及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

(获201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本项目针对种质遗传基础狭窄是玉米育种和生产面临的首要限制因素,是决定玉米品质改良和抗性增强的两大关键科学问题,系统开展热带亚热带玉米骨干亲本创制及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在热带亚热带玉米骨干亲本的杂种优势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在玉米抗病分子育种关键技术和优质蛋白玉米籽粒硬度的遗传机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国内率先系统开展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引进和创新利用研究,用18个重组自交系深入研究热带种质的导入比例,提出了在低纬高原地区最佳导入比例为6.25-12.5%,对我国温带玉米种质改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Suwan1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研究,提出了Suwan1种质是西南主推玉米品种产量构成因素改良的重要遗传材料,同时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核心种质;发现了用Suwan1作测验种,与Reid和非Reid种质组配能得到更多的高产组合。系统研究Suwan1杂种优势群的生理学基础,明确了蛋白含量、PEPC酶和RuBPC酶是Suwan1杂种优势群明显不同于Reid群和非Reid群的重要生理学指标。Suwan1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研究,为玉米高产育种奠定了基础。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温带感病亲本转变为抗病亲本,且保持杂种优势不变,在热带亚热带骨干亲本的抗性育种方面取得重要成效。本研究成功将分子育种技术与抗病品种选育相结合,解决了玉米生产实际问题。

首次定位了27-kD γ-醇溶蛋白的调控因子qγ27,发现27-kD γ-醇溶蛋白基因在人工选择中发生的拷贝数变异与优质蛋白玉米胚乳的质地相关。该研究为利用分子标记进行优质蛋白玉米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通过解析27-kD γ-醇溶蛋白调控因子qγ27的功能,揭示了优质蛋白玉米胚乳修饰基因的遗传机制,在热带亚热骨干亲本的品质改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向国内外发放11382份优异的热带亚热带玉米育种资源,创制了28份玉米骨干亲本,育成审定品种21个,其中云瑞999于2015年入选农业部主导品种,云瑞999、云瑞505等创下一系列全国高产纪录,4个品种通过老挝农业部审定。项目创制的骨干亲本促进了热带亚热地区玉米高产育种取得显著进展,并为今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作物科学主流刊物Crop Science、Agronomy Journal、PNAS和Plant Genome等发表原创性SCI论文1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与植物新品种权9项。新品种两年(2016-2017年)推广应用1127.3万亩,直接新增产值9.03亿元,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以国内第一合作单位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国际合作奖1项,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等3项,入选“2014年云南省十大科技进展”。

成果登记号:1562018Y0006

起止年限:2003-2017

项目类别:云南省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玉米产业技术体系”(KJTX002);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粮食作物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DH022);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高产稳产优质饲料玉米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2012BB012)等3项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曲靖市农业科学院,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昭通市农业科学院

完成人员:番兴明,刘丽,李自卫,巫永睿,陈洪梅,林丽萍,蔡世昆,王凌云,周阿文,陈怀军,李勇成,李正良,张培高,倪留双,樊应虎,徐春霞,卢天王,毕亚琪,姚文华,罗黎明,沈阳,郑爱清,尹兴福,汪燕芬,黄云霄



低纬高原水稻种子质量控制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

(获201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确保水稻种子质量对“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云南为代表、加上川、黔两省部分地区构成的低纬高原稻区生态气候条件复杂,稻作类型、病原菌类型及遗传背景多样。区域内包含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气候类型,从海拔76m至2670m都有稻作分布,常规籼稻、杂交籼稻、常规粳稻、杂交粳稻、陆稻、多年生稻都有种植,小面积、多品种现象突出,稻瘟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等种传病害严重,“倒春寒”和“8月低温”频发。加之地处边疆民族地区,水稻种子生产经营小、散、弱等特点突出,种子质量控制技术和体系匮乏、种子质量参差不齐、育秧技术不规范、秧苗质量不高、研究与应用脱节,导致单位面积用种量偏大、水稻种植效益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云南水稻产业的发展。

在云南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和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项目的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联合省内外科研单位、管理及推广部门,针对低纬高原稻区种子质量控制体系不全,质量参差不齐,用种量大的实际,以解决制约水稻种子质量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导向,历时6年,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规范了从源头控制种子纯度的关键技术。率先在全国制定出含有色米、米线米、软米、多年生稻、高寒稻在内的低纬高原稻区品种审定标准和雄性不育系田间鉴定办法,提出水稻繁制种技术指导意见、规程和规范。从源头上提升和保障种子纯度及优良种性。成果覆盖区种子纯度由97.5%提升到99.3%。(2)研发出种子水分和净度控制新技术。研发出针对低纬高原稻区,繁制种收获季节阴雨寡照天气的种子采后就地干燥专利技术设备2项;构建了解决种子精选加工粗放问题的种子质量指标与加工参数间的数学模型,研明了筛孔尺寸及风速对净度、获选率的贡献率。两项技术综合应用,有效控制了种子水分和净度,成果覆盖区种子水分稳定在11.6%-13.0%,净度稳定在99%以上,种子生产加工综合损失率从5.6%下降至3.4%。(3)创新和规范了保障种子健康及提高发芽率、成秧率和秧苗质量的关键技术。研发出种子健康检测专利技术,研明低纬高原稻区水稻主栽品种携带真菌及典型生态区种子寄藏细菌情况;明确了镰刀菌对咪鲜胺的室内抗性分子机制,研发出以咪鲜胺为主要成分与多种作用机制杀菌剂复配的增效型种子处理药剂的科学使用技术,防控稻瘟病、恶苗病、白叶枯病等水稻种传病害,并延缓恶苗病抗药性的发生;制定出种子保健技术操作规程和育秧技术规范,保障了种子发芽率、有效提高成秧率和秧苗质量。成果覆盖区种子发芽率由80%提升到84.8%,亩平均播种量常规稻由6.6千克下降到4.9千克、下降25%、杂交稻由1.8千克下降到1.3千克、下降30%,返青期缩短3-5天,缓解了“倒春寒”和“8月低温”对水稻生产的影响。(4)提升了种子质量控制和监测能力。构建出“四位一体、三级联动”的水稻种子质量控制体系,完善了覆盖省、州(市)、县(区)的三级种子质量控制网络,改变以往只以检验指标为结果,只管结果不管过程,只管种子不管秧苗的传统做法。研发并应用种子发芽率检测辅助决策技术。成果覆盖区种子质量控制及监测技术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项目的实施形成和获得了一批知识产权,成果应用效果显著。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1篇(SCI论文3篇),形成技术规范及标准7项、指导性意见2份。2016-2017年,企业应用该技术繁制种49440亩(繁种12600亩,制种36840亩),增产种子184万千克,新增销售额5670万元;滇、川、黔三省水稻大田生产应用该技术2915万亩,累计减少用种2514万千克,节本增效74974万元。成果转化应用程度高,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鉴定“成果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8Y0005

起止年限:2012-2018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云南省主要农作物种子加工技术创新平台建设”(2013DH006)、“主要粮经作物种子质量控制核心技术研发平台”(2015DH012)、“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李小林)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省种子管理站,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中国农业大学

完成人员:李小林,谷安宇,王德海,道金荣,罗来鑫,刘鹏飞,徐雨然,殷长生,吴叔康,年伟,邓伟



丘陵山地甘蔗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应用

(获201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食糖生产国和第二大消费国,甘蔗为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糖料作物90%以上)。传统的以人工作业为主的甘蔗生产需要投入大量劳力进行种植、管理和收获,存在着用工量最多、劳动强度最大、劳动环境最艰苦等突出问题。“十五”末期,劳动力的短缺和劳动成本高、甘蔗产业机械化程度低迅速成为我国甘蔗生产中存在最突出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高严重影响了蔗农种蔗的积极性和经济收益,也严重的挤占了蔗糖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制糖成本在5300元/吨左右,甘蔗生产成本占制糖总成本的比例高达75%以上,生产成本比其他主产国高出30个百分点,缺乏国际竞争力,生产成本过高给制糖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风险,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

项目针对高原丘陵山地机械化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紧扣国家的产业政策,针对高原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技术研发薄弱和推进缓慢的实际情况,在7个国家、省部级、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的支持下,该项目针对高原蔗区立地条件差、地形复杂坡度大、蔗地分散连片差、气候复杂多样、基础实施薄弱等不利于发展机械化的客观因素,“十一五”末期,针对我国甘蔗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几乎为零的现状,甘蔗产业普遍存在用工难、用工贵、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在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省科技专项、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去栽培、中央财政部农技推广项目、企业横向等项目的支持下,按照山地甘蔗的机械化发展模式、机具研发与引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示范的总体思路,突破了机械化关键技术和理论及装备,实现了机械化技术零的重大突破,并实现了甘蔗机械化的大范围应用,有力促进了我国甘蔗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我国高原山地蔗区提供的甘蔗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1.开创了高原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先河,系统明晰了高原复杂蔗区机械化发展潜力及对策,理清了机械化发展的思路,构建了高原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技术发展模式、技术路线和技术规程,为山地甘蔗机械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基础,引领了丘陵山地蔗区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2.针对山地甘蔗的地形地貌、产业实际,研制出一批适合山地甘蔗耕、种、管关键环节的深松深耕整地、种植、管理、盖膜、装蔗、宿根管理等技术与装备,系统攻克关键技术难度,形成了农机装备的有效供给和机械化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技术及装备成功实现了向缅甸等东南亚地区辐射与应用。

3.突破了大型甘蔗收割机应用的技术难题,系统构建了一套适应甘蔗机械化收割的技术体系,系统创制了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示范技术、砍运榨调度协调等技术难点,有力的促进了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4.项目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13项,外观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研发生产农机产品15个获推广鉴定并进入国家补贴目录,发表论文38篇(EI1篇),出版专著1部(中国农业出版社),制定标准11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3项、企业标准7项),制定生产指导意见1个。培养了一批人才,培训技术人员和蔗农累计10余万人次。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后,节本增效132766万元,甘蔗增产181.7万吨,新增销售额230577.3万元,实现利润149965万元。

成果登记号:1562018Y0008

起止年限:2006-2017

项目类别: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甘蔗全程机械化研究与应用2015ZA002"云南省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开发201003009-6"、国家基金项目"机收后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及萌发特性研究31560414"等6项。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贵州金山碧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云南新天力农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云南英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郭家文、张跃彬、杨丹彤、张华、施郭建、尹茂庄、黄小文、刘少春、刘庆廷


畜禽养殖产品药物残留高效检测及鉴伪技术创新与应用

(获2018度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畜禽产品的兽药残留及掺假售假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我国曾发生严重食品安全事件,特别是畜禽中瘦肉精,“挂羊头卖狗肉”等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信任度。近年来政府监管力度加大,但存在诸多难点,一是养殖场户数量多,小而散;二是生产链条长,风险物质多,特别是非法添加剂屡禁不止,新型污染物不断出现;三是流通环节掺假、售假等问题屡禁不止。为解决畜禽养殖全链条质量安全的关键检测技术难题,提升畜禽养殖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云南省科技惠民计划、国家基金等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下,针对畜禽养殖产品生产、流通环节重大质量安全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取得了畜禽产品抗生素现场检测技术原理和产品研发、兽药残留筛查与定量检测技术,以及研制成功羊肉纯度检测试剂盒和RPA-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等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构建了畜禽产品全链条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体系。

1、基于单线态氧介导发光原理、纳米金连锁识别原理的畜禽产品喹诺酮、氯霉素、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残留现场快速检测新技术。

项目采用电子顺磁共振研究了化学发光过程中的自由基的种类和变化,结合稳态产物结构,揭示氟喹诺酮化学发光反应中激发态中间体转化历程和ONOOH氧化还原反应类型。方法的灵敏度可以达到0.3-1 ug/kg,达到或超过串联质谱水平。基于纳米金连锁识别反应,首次研发牛奶中喹诺酮现场检测试剂盒,经第三方结果验证,方法是可行的。基于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开发畜产品中氯霉素检测试剂盒,优于德国r-Biopharm生产试剂盒的灵敏度,经第三方结果验证,方法是可行的。

2、基于色谱-质谱,创建了超痕量兽药多残留未知物筛查、定量确证检测体系

首次合成了3种具有特异性、高选择性的药物残留磁性纳米分散固相萃取材料和1种青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新材料,显著提高了药物残留富集净化能力,应用于牛奶中兽药残留检测灵敏度为0.003-0.3ug/L。创立了含酚羟基类雌激素硅烷化、磺酰化衍生检测新方法,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0倍以上。构建了基于兽药精确质量、限量值峰高比例数据库,建立畜禽产品药物残留未知物筛查与精确定量检测技术,形成了规范化的方法标准。分析时间由13天缩小为4个小时,提高了分析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

3、基于特异性引物的畜禽肉类荧光定量PCR、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多重快速PCR等掺假鉴定技术,首次研制成功羊肉纯度检测试剂盒和RPA-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实现肉类掺假鉴定的可视化。

对5种常见的动物源成分进行扩增,筛选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引物。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法,首次研发羊肉鉴别RPA-试纸条,该试纸条灵敏度可达10ng。检测一个样品10min内完成。经第三方结果验证,方法是可行的。研发羊肉纯度检测试剂盒,该方法对羊肉掺假比例超过10%以上即可检出。方法的变异系数低于3%。经第三方结果验证,方法是可行的。

4、推广应用和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成果在7个省区14家单位推广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抗生素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在我省5个州市28个生猪屠宰场推广应用,保障了上市猪肉的质量安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5、知识产权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收录8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件(受理4件),研发试剂盒/试纸条4个,制定检测机构方法技术标准1项。

成果登记号:1562018Y0003

起止年限:2012-2017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惠民计划项目“云南乳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2013RA012)、国家基金“氟喹诺酮类残留的快速检测研究”(81260435)、国家基金“氟喹诺酮与ONOOH化学发光行为多样性的机理研究”(2126501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产品真实性识别与质量安全追溯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03046)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南昌大学

完成人员:刘宏程、黎其万、钱永忠、程祥磊、林涛、危丽俊、陈爱亮、林昕、邹艳虹



农田氮素减量增容控失技术创新及应用

(获201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氮肥施用因增产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同时因损害环境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云南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农田氮素的管理能促进云南农业走出污染,绿色发展,也支撑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打造绿色食品牌。农田氮素大量流失是造成云南省内河湖等地表水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严重威胁着云南9大高原湖泊水环境安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重大水专项等项目支持下,持续10年艰苦努力,围绕如何控制农田氮素流失这一关键问题,以氮肥控源减施、土壤增容保氮、农田氮素流失生态拦截为目标,解决了农田氮素流失综合防控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并进行推广应用,形成如下创新成果:

1.明确了基于作物产量和环境安全的氮肥投入阈值确定方法,在当地最高亩产轻微下调5%的情况下,氮肥施用量可大幅下降,避免了片面追求作物高产而过量施氮造成的环境风险。

2.阐明了农田土壤碳氮的共济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农田土壤碳氮比区间范围;明确了农田土壤碳坝的时空效应,揭示了农田土壤碳氮调控机理;构建了以碳控氮的结构性模型,提出了土壤碳氮调控方法,实现了提高土壤碳素含量增加农田土壤对氮素的贮存能力、减少农田土壤氮素流失。

3.创新集成了拟自然的以生物田埂构建、沟塘系统生态化改造等生物和工程措施为基础生态农田构建技术,同时配以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氮肥减量和以碳控氮技术等农艺措施,通过不同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实现了农田氮素流失的综合控制。

4.集成创建了畜禽粪便从收集-初加工-有机肥的全套技术,氮高效利用的作物生态种植、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技术,促进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打造绿色食品品牌,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

5.推广应用了“源头减量—土壤增容—末端控失”氮素流失综合防控技术,效果显著。2016-2017年计,累计示范推广及辐射带动面积达825.7万亩,新增粮食产量758205吨,实现增产增效150231万元。节约化肥氮施用量19878吨,减少氮素流失8257吨,节约治理成本实现减污增效16516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本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授权商标2项,发表研究论著11篇,SCI/EI论文5篇,制定已颁布实施地方标准5项。经专家组织鉴定评价,成果系统性强、创新性显著、综合效益高、技术应用面广,成果总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土壤碳氮调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8Y0012

起止年限:2008-2015

项目类别: 国家地区基金(31160416)、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1003014-06)、十一五洱海水专项(2008ZX07105-002)子课题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雷宝坤、陈安强、续勇波、毛妍婷、刘宏斌、倪喜云、吴叔康、杨艳鲜、朱红业



甘蔗早熟高糖亲本组合评价及新品种选育应用

(获2019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云南是全国第二大蔗糖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国乃至全球蔗区条件最复杂的蔗区,甘蔗生产条件较差。甘蔗糖分高低直接关系制糖企业的效益,通过早熟高糖亲本组合评价及新品种选育应用,自2008/09年榨季以来,云南平均出糖率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最高达12.98%,成为低纬高原甘蔗出糖率最高的蔗区。

在科技部、农业部及省科技部门立项的八个项目的支持下,针对早熟高糖新良种相对缺乏的现状,从育种技术创新、亲本评价、早熟高糖品种选育、快繁及配套栽培技术等层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培育出了一批早熟高糖甘蔗品种,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首次大规模评价早熟高糖亲本、组合取得重要进展。克服了常规方法难以大规模评价甘蔗亲本和组合的瓶颈,通过杂交后代(经济)遗传值与对照种进行比较,利用家系选择技术从562个亲本(约占我国两个主要甘蔗育种站700余亲本的80%)中筛选出蔗糖分和主要工农艺性遗传力强的早熟高糖亲本98份和组合36个;(2)首创甘蔗实生苗漂浮假植育苗技术,采取提早打断甘蔗实生苗母体养分供应,通过外部养分供应和水分协调,有效地解决了甘蔗杂交种子因自身发育程度不同,导致甘蔗实生苗生长出现的差异,大幅度提高了甘蔗亲本和家系评价的准确性;(3)首创集宿根性和抗宿根矮化病(RSD)为一体的甘蔗早期选择技术。针对宿根性需要多年评价、RSD在高级阶段才进行鉴定而导致育种周期长和效益低的问题,通过早期剪苗和RSD接种筛选强发株的抗病组合和单株,育种年限由10年以上缩短至7-8年,显著提高育种效益;(4)育成云蔗06-80、云蔗08-2060、云蔗08-1609、粤糖93-159、粤糖00-236、福农91-4621等6个甘蔗新品种大规模推广,已占全省早熟高糖品种面积的75.7%。项目实施以来,云南甘蔗平均出糖率(12.31%),较项目实施前(1991~2000的10.68%)大幅度提高了1.63个百分点(绝对值),其中,2008年以来全省平均出糖率12.58%,已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最高达12.98%,为低纬高原甘蔗出糖率最高的蔗区,仅低于澳大利亚和巴西,大幅度领先于美国、泰国、印度、南非等世界蔗糖主产国。

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甘蔗实生苗大田移栽前宿根矮化病RSD接种方法(ZL201110191327.8)”、“促进甘蔗组培苗早发分蘖的高效育苗方法(ZL201510171633.3)”及“一种甘蔗实生苗漂浮假植方法(ZL201410575768.1)”,实用新型专利1项“一种简易甘蔗实生苗出苗加温培养箱(ZL2016 2 0360949.7)”,出版专著2本,发表研究论文39篇,制定并发布标准1项“甘蔗组培脱毒苗生产技术规程(DB53/T 480-2013)”。

成果的推广应用,使云南全省甘蔗平均出糖率从2001/02年~2004/05年榨季的11.97 %提高到2008/09年~2016/17年榨季12.58 %,净增0.61个百分点(绝对值),育成的早熟高糖品种应用比例从2004/05榨季的1.4%提高到目前的75.7%。2016-2017年全省累计推广221.29万亩,新增原料199.5万吨,新增销售额26.56亿元,为国家增加税收1.26亿元。

经鉴定,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其中集宿根性和抗宿根矮化病(RSD)为一体的甘蔗早期选择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8Y0007

起止年限:2001-2017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甘蔗高糖高产抗逆新品种选育及开发示范(2001NG14)”和“优质专用甘蔗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示范(2006NG11)”、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高糖高产糖料和高原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的选育(2010BB011)”、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甘蔗新品种选育(2007BAD30B02)”、“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甘蔗新品种引进筛选(2007BAD30B01)”、农业部948项目“甘蔗良种和技术引进与推广(2003-Q06-22)”、“甘蔗生产与加工技术引进及其产业化(2006-G37)”和“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nycytx-024-01-03)”等8项。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云南云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吴才文,赵培方,张允演,夏红明,邓祖湖,覃伟,刘福业



云贵高原马铃薯抗旱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获201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云贵高原马铃薯2000余万亩,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马铃薯的1/5左右,一直是中国马铃薯生产最重要的区域,关乎云贵这两个最贫困省份的脱贫和经济发展。2009-2010年,西南地区遭受特大秋冬春连旱,造成马铃薯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干旱已经成为云贵高原影响马铃薯生产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其影响比北方一作区还严重。云贵高原受干旱最严重的马铃薯季节是冬作马铃薯和早春作马铃薯,其种植面积400万亩。针对干旱问题,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省科技部门立项的三个项目支持下,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立足顶层设计,整合七家单位,开展联合试验、示范,形成冬早春大垄双行膜下滴灌、大春大垄双行侧膜覆盖集雨、大垄双行平播后起垄和大垄双行覆膜盖土等4项核心抗旱栽培技术,被纳入农业部、省级主推技术,成为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的核心技术。在以下4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针对云贵高原马铃薯生产季节性干旱问题,根据其生育期间降雨量、气温、土壤湿度等因素,经系统研究,首次把云贵高原划分为冬早春作重度干旱区、春作苗期高温干旱区、春作苗期冷凉干旱区以及春作苗期轻度干旱区等4种干旱区域,为解决生态复杂区域马铃薯抗旱栽培问题奠定了基础。

2.将大垄双行增产理论与抗旱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系统开展了单项、集成抗旱技术研究。创制了冬早春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大垄双行侧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大垄双行平播后起垄栽培技术和大垄双行覆膜盖土栽培技术等4项重要技术,分别应用于上述4个干旱区域,其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13.4%、19.7%、4.2%、18.4%,形成了云贵高原马铃薯抗旱栽培技术体系。

3.其中,针对降雨量仅有90mm左右的400万亩冬早春马铃薯重度干旱区,首次研究形成了“一种冬早春马铃薯大垄双行膜下滴灌节水栽培方法”(ZL201310225373.4)。该技术节水46.656.7%,增产29.695.5%,已成为云贵高原冬早春作区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的核心技术,支撑云南冬早春马铃薯亩产量从1.5吨提高到2吨以上。该技术推动马铃薯种植从水田向旱地拓展,优化了种植制度,使滇东南24.7万亩冬闲旱地高效利用。该技术还应用到烟草、蔬菜等重要经济作物上,成为云南达到控制农业用水总量目标的有力措施。

4.针对1600万亩春作马铃薯春季苗期干旱问题,结合云贵高原的降雨特点,研制的侧膜集雨技术使覆膜的大垄变成集雨器,将春季8mm以下的降雨变成有效降雨,改善了根区土壤湿度,提早出苗1432天,增产8.329.4%;大垄双行平播后起垄技术减轻春旱,亩节本32元,增产12.2214.96%;覆膜盖土技术省工16.7%,增产13.0389.2%。

冬早春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不仅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成为云南省地方标准,还入选农业部和云南省主推技术,大垄双行侧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等其它3项项技术均入选云南省农业厅农业主推技术,也成为地方标准。相关研究发表研究论文16篇,其中SCI收录1篇,参编专著1部,发布省市地方标准2项。2016~2017年,成果在云贵两省累计推广585.53万亩,新增产量27.5亿千克,增加效益41.6亿元,对提升区域马铃薯抗旱栽培水平,稳定生产,支撑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该技术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多次被云南日报、云南经济日报、云南新闻等新闻媒体报道,对马铃薯抗旱生产起到重要作用,对我国云贵高原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该技术创新性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预计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合作完成的这些抗旱栽培技术将继续作为云贵高原马铃薯主产区的主推技术应用,还将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有望利用农业农村部土壤大数据+本项研究成果,通过干旱预警,实现云贵高原2000万亩马铃薯精准防旱、产量稳定、产业发展。经成果评价委员会评价,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成果登记号:1562012Y0013

起止年限:2005-2012

项目类别: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CARS-10-P0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马铃薯优质生产与产业升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06B00);抗逆、抗病、高产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2013BB005)等3项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陆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贵州省安顺市农业科学院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完成人员:隋启君、梁淑敏、李燕山、王云华、展康、牛力立、李飞



荔枝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获201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荔枝产业是云南热区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该产业对热区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项目针对生产中存在“优质品种缺乏、成熟期集中、单产低”的产业问题,历经17年,系统开展了品种选育和区域技术研发集成和推广应用,通过成果的应用促进了云南荔枝产业升级,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1. 选育出早熟、中熟、中晚熟、晚熟和特晚熟等不同熟期优质荔枝新品种5个。成果针对云南荔枝产业存在的优质品种缺乏、成熟期集中的生产性问题,选育出早熟‘燎原荔’、中熟‘贵妃红’、中晚熟‘红绣球’、晚熟‘井岗红糯’和特晚熟‘马贵荔’等5个优质荔枝品种,其中,4个品种分别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品种审定,3个品种列入农业部主导品种。通过新品种的生产应用,解决了优质品种缺乏、成熟期集中的问题。

2. 创建了荔枝低位截干换种技术新模式。成果针对产业品种更新中存在的换种时间限制和换种技术效率低的问题,开展了换种技术、嫁接方法、砧穗亲和性研究,揭示了荔枝嫁接亲和性与离层和维管束桥的关系,提出了早期预测亲和性的生理指标,发明了改善膜内循环环境的嫁接方法,创新研发了以“砧穗组合选择、低位截干、专利嫁接方法”为关键技术的荔枝低位截干换种技术新模式,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云南荔枝品种更新换代。

3. 区域荔枝栽培技术创新。针对云南境内多山地,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和干湿季分明的生态多样性特点,创新研发了“分海拔区域确定培养秋梢次数、控制末次秋梢老熟时间、物理控梢培养顶芽花穗、全程水肥一体管道自流分期精量施肥”为关键的差异化区域荔枝生产技术,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单产低的问题。全省荔枝单产从2010年280公斤/亩,增加到2016年656公斤/亩,提高2.3倍,居全国首位。

项目获发明专利1项、选育审定品种4个、出版专著2部、研制标准2项、发表论文23篇(SCI收录2篇)。通过技术的支撑与应用,创建了屏边荔枝、佳贡荔枝区域优质荔枝品牌。2016~2017年累计新增推广面积13.81万亩、新增产量1.6万吨、新增销售额25351.08万元、新增利润20595.26万元,良种和技术覆盖率达全省荔枝种植面积的90%以上,成果的应用推动和支撑了云南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产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果登记号:1122018Y0019

起止年限:2000-2017

项目类别:“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nycytx-32-17)”、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高原特色热带水果新品种选育及示范(2012BB019)”、省国际合作计划“大湄公河次区域热带水果良种引进与示范推广(2010AC001)”。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屏边苗族自治县热区开发办公室,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完成人员:罗心平、张惠云、杨国安、高贤玉、左艳秀、尼章光、王跃全



优质品种云茶普蕊选育及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研发与应用

(获201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茶产业一直是云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骨干产业。目前,云南省16个州市的129个县(区、市)中,有110多个县(区、市)种植和生产茶叶;参与茶叶种植、生产和销售的云南人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茶产业已成为云南“衣食万户”的产业,尤其对改善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稳定社会秩序等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对推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全国茶产业来讲,云南只是产茶大省而不是产茶强省。低产低效茶园比重大,名优茶生产比重小,我省特色产品——普洱茶尚无专用无性系品种、质量稳定性较差等诸多问题,长期制约着云茶在质量、效益上难于实现快速、全面地提高。

在省科技部门立项的2个项目支持下,项目组开展以勐库大叶群体有性品种为材料的系统选育,实施了木质化茶树枝条的蜡封处理保鲜试验和微型电动采茶机等的研发工作,历经10余年研究,在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选育出首个适制普洱茶的无性系茶树良种“云茶普蕊”和4个新品系, “云茶普蕊”鲜叶加工的普洱茶,不仅品质稳定,而且优于当前传统品种的普洱茶。(2)创新性地研究总结出茶树嫁接接穗蜡封处理方法,接穗保鲜长达30天,可离母本园较远地方开展规模化嫁接改造茶园,嫁接成活率达87.46%,比传统嫁接技术高10%以上;嫁接成本仅需1500元/亩,是一套低成本、投产快、保生态的简便实用技术,破解了制约嫁接方法规模化改造低产低效茶园的技术瓶颈问题;茶树经过嫁接,既能保持接穗母本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强大根系,成园快,2年即可投产,萌发也较接穗母本园提早7-10天,在低产低效茶园改造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3)自主研发的6CDW-270微型电动采茶机,动力充沛、轻便、噪音小、无污染,不受云南山地茶园特殊条件的限制,台时采摘优质鲜叶50千克以上,较改进前的6CDW-150微型电动采茶机提高4倍左右,是手工采茶的10倍多,属高效型的名优茶采茶机,较好地实现了量、质的兼顾,有助于茶鲜叶及时下树,降低生产成本,可缓解日益凸显的采茶工慌,也有利于促进优质茶的可持续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稳步拓展。

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1项,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各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9篇。

成果为云南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2016~2017年,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07万亩,新增产量6.36万吨,新增产值44487.34万元,新增利润39100.23万元,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明显。经鉴定“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8Y0013

起止年限:2007-2017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厅项目“云南茶园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CH008)、“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2013BB006)。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

完成人员:梁名志,田易萍,刘德和,许有忠,王东,肖星,徐丕忠



云南蚕区家蚕主要病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获201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蚕桑是我国在国际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优势农业产业之一,云南现有桑园面积170万亩,位居全国第三。目前我省亩桑产茧量和产值较低,其中主要问题在于云南蚕区家蚕病害发生普遍,严重影响了蚕茧产量和质量,每年直接造成鲜茧产量损失达20%以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科技和农业部门立项的五个项目支持下,项目针对解决云南蚕区家蚕病害导致的亩桑产茧量和经济效益低的现状,历时8年,创新集成适合我省蚕区家蚕主要病害防控关键技术体系,形成如下创新点:

1. 针对解决云南蚕区家蚕病害导致的亩桑产茧量和经济效益低的现状,首次明确了云南不同蚕区3种家蚕主要病毒病病原遗传分化,流行株系分布与发病情况,为建立我省蚕区家蚕主要病毒预警防控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2. 构建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早期快速诊断技术,该技术可在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病初期检测出传染源,相比国内同类技术检出时间至少提前了12 h,为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控制该病的暴发赢得时间,以尽可能减少经济上的损失。

3. 研究了家蚕对BmNPV的抗性机理,评价了云南蚕区200份家蚕材料对BmNPV的抗性,对今后我省蚕区品种的推广和使用,以及抗病品种选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 明确了两种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及胚种传染性,并深入研究了家蚕微孢子虫与宿主家蚕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机制,为有效防控家蚕微粒子病奠定坚实基础。

5. 研制成以艾叶、紫茎泽兰等植物源材料的蚕座杀菌吸湿隔离剂,建立了蚕体蚕座绿色消毒技术,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6. 制定并颁布实施云南省地方标准1项,从源头有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的胚种传染和疫情扩散;创新性制定了云南蚕区家蚕主要病害预警防控技术规程1个,对国内蚕桑产区研究以生态区域为单元的病虫害防控技术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保障我国蚕桑产业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项目期间制定并颁布实施云南省地方标准1项;制定云南蚕区家蚕主要病害预警防控技术规程1个;发表研究论文51篇,其中SCI收录2篇。

2016-2017年,综合防控技术在云南曲靖、大理、红河、楚雄、保山、昭通、普洱等(州)市大面积示范应用,累计推广应用191.4万张蚕种,平均张种增加经济收入273.77元,累计新增蚕茧收入52398.91万元,累计新增利润13099.82万元。培训基层农技和种养大户累计4814人次,技术覆盖80%以上云南蚕桑主产区,产生了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经鉴定“成果总体达国内进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8Y0011

起止年限:2009-2017

项目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云南蚕区BmNPV 流行株系鉴定及交互保护

31260583"、"家蚕类海龟蛋白BmTLP参与微孢子虫侵染及其功能研究31560675",商务部茧丝绸风险基金"云南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控与检测技术研究云财企[2012]360号"、农业部"国家蚕桑产业体系红河综合实验站CARS-18-SYZ22"、云南省农业厅"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繁育与养殖研究室2013KJTX006"等5项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祥云县茶桑工作站。

完成人员:白兴荣、朱峰、唐芬芬、邵榆岚、张永红、陈世良、杨琼臻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2018年度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一览表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