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党群工作
法治宣传
以案释法
精神文明建设
民主管理
计划生育
女工园地
劳模风采
共青团
服务职工
离退休工作

您的位置是:首页 党群工作

在院妇联“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3周年迎新座谈会上的发言(王如一)
发布:院妇联   发布时间:2023-03-21   浏览次数:20500    

从“一”开始的农科院生活

经作所  王如一


2022年,是我院建院110周年,也是我进入农科院工作的第一年。回想起与农科院的第一次见面,草木葱茏、院容整洁、井然有序,自带内敛沉稳气质的农科院在盛夏里显得格外静谧安然。当时,我还不明白这种气质因何而来。后来,我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我和农科院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来到经作所后,在领导的悉心关怀和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我渐渐熟悉了工作、适应了岗位,也开始一点点地了解了农科院的百年历史,知道了农科院老师们的故事,目睹了他们不畏艰辛、潜心钻研的精神,对“笃耕云岭、致惠民生的院训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对这样的精神和情怀深深的感动、无比的崇敬。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感受到经作所现在研究的几大作物,无不凝聚着几代农科人的心血和汗水。老一辈的江玉忠老师,十分重视红花种质资源的收集、引进、整理、保存和评价,为红花科研和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龚瑞芳老师迎难而上,全身心投入到验证难度大、不易获得成果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为油菜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依然奋战在一线的老师们,继承和发扬着老一辈农科人心系三农、笃耕云岭的精神。马铃薯团队首席隋启君老师,携全家跨越4000公里从内蒙来到云南,22年来共选育出54个马铃薯新品种,累计推广500余万亩,实现脱毒种薯合格率97%以上,与昭通市合力打造“洋芋帝国”王冠,创造了西南地区大春马铃薯最高单产记录。学农、爱农、更为农的李根泽老师,围绕着“一朵花、一桶油”开展科研人生,轻飘飘的油菜籽在他心目中却是沉甸甸的,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梦想。他主导实施的油菜高产示范区连连创下全国早熟油菜最高亩产纪录、百亩连片高产纪录和千亩连片高产纪录,为我省油菜面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提出并实践“兴利除弊”创新思路的杨明老师,从前期研究基础薄弱、经费缺乏,坚守信念一路走来,培养了如今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科团队,主持选育出12个工业大麻品种,在云南省合法种植的覆盖率达到98%

而在经作所女性科技工作者身上看到的巾帼担当,更是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对于女性农业科技工作者而言,工作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为了收集资源,冒着生命危险步入雷区开展工作的郭鸿彦老师,在上世纪90年代交通不便时就经常到边远山区,走村串寨,29年间走遍云南、寻遍全国,点滴积累建成我国最大的大麻种质资源库,将我国工业大麻从零做到了壹。被产区誉为红花之母的刘旭云老师,辛勤耕耘,育成12个花油两用红花新品种,缤纷的色彩不仅装点了贫困的干热河谷和新疆地区,还为当地脱贫致富与发展拉动新引擎。深入一线解难题的杨琼芬老师,用科技的力量助推东川李子沟“开花洋芋”品牌打造,三次登上焦点访谈,让小洋芋在扶贫路上做出了大文章。柔肩担重任,巾帼绽芳华!她们以身示范,为我的农科生活做出了榜样、树立了典范!

四季更迭,我跟随课题组的老师采摘过如火般热烈张扬的红花,观察过温室里碧绿的工业大麻,闻到过田野中绚丽绽放的油菜花香,品尝过甘甜清冽的雪莲果,看到过薯农们丰收后绽放的笑颜。走过灯火通明的实验室,走过洒满丰收喜悦的田间地头,我从身边每一位兢兢业业为农科事业发展埋头苦干的老师们身上,真切感受到了农科精神的力量!

笃耕云岭百十载,致惠民生向未来。我发现与农科院第一次见面时感受到的那份厚重沉稳,是来源于110年的历史所沉淀下来的深厚底蕴。这百十载的历史见证着农科人的奋斗,那些浸润在汗水中的时光熠熠生辉,照亮着青年一辈的奋进之路!

2022年,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建院110周年,也是我和农科院故事的起点。2023年,我与她一同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从这个崭新的起点开始,面向未来、一起出发!(审核人:李嵘晖)

上一篇: 春天相约,健康常驻
下一篇: 强国复兴有我,我和农科院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