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本院概况
院简介
院歌、院训、院旗
院领导简介
组织机构
院属科研机构
粮食作物研究所 园艺作物研究所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作物研究所 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花卉研究所 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国际农业研究所 茶叶研究所 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蚕桑蜜蜂研究所 甘蔗研究所 药用植物研究所
院属职能处室
院党政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机关党委) 群众工作处 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纪检监察审计室 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科研管理处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 行政保卫处 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处
科研楼|办公楼设置
我院地图
出版物
西南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农科
宣传片
网上展厅
政策规章制度
财经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国际合作 科研管理 产业开发 教育培训 党群工作 条件平台
办事指南
资源下载
历史专栏

您的位置是:首页 本院概况院属职能处室 国际合作处

国际所科技人员应邀出访缅甸考察报告
发布:国际合作处   发布时间:2024-07-03   浏览次数:360    

为了实施缅方承担的澜湄专项基金项目“利用缅甸水稻休耕地及未开垦土地发展稻后大豆等种植研究”,由缅甸外交部审批,缅甸农业、畜牧与灌溉部农业研究司司长南基文(Naing Kyi Win)博士邀请,2024328-42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业研究所科技人员、省科技厅国际科技特派员李立池副研究员顺利出访缅甸,圆满完成出访任务,按期归国。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出访团组及被访单位情况介绍

1. 出访团组名称:“赴缅甸参与澜湄项目食用豆类领域交流合作”

2. 出访人员:李立池1

3. 出访时间:2024328-42

4. 出访国家:缅甸

5. 邀请单位:缅甸农业、畜牧与灌溉部农业研究司(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Livestock and Irrigation)。缅甸农业、畜牧与灌溉部农业研究司是缅甸最主要的农业科研机构。其前身是农业研究所,于1954年在仰光成立,1971年搬迁到缅甸现在首都内比都,2004年农业研究司独立成立。其下设8个研究部(处)、7个作物研究中心(分别位于:曼德勒、马圭、班固、掸邦(南)和掸邦(北))和17个试验农场。

二、出访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主要目的:参与执行澜湄专项基金项目“利用缅甸水稻休耕地及未开垦土地发展稻后大豆等种植研究”(出访费用由邀请方承担),同时,积极履行省国际科技特派员责任和任务,密切与缅方联系,推进食用豆类作物、饲用作物以及药用植物等领域交流与合作。

主要任务:与缅方共同讨论澜湄项目实施方案,现场观摩项目试验示范情况,并讨论下一步工作计划等;积极履行省国际科技特派员责任和任务,与缅方共同商讨推进食用豆类作物、药用植物等领域交流与合作;讨论商定食用豆类领域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岗位缅方人选等。

三、访问行程及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出访前接受院国际合作处和国际农业研究所访前培训,出访期间严格遵守国家外事纪律、保密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等,严格遵守往访国法律法规,尊重其宗教信仰及民俗习惯,整个访问过程平稳、顺利。

3月28日下午,乘机抵达仰光,酒店整理资料。

29日上午,乘机抵达内比都,入住酒店,下午参访农业研究司总部。分别与Mar Mar Win博士座谈交流项目相关情况、与农业研究司司长及8个研究部负责人交流座谈。

(一)与Mar Mar Win博士座谈交流

Mar Mar Win博士就澜湄基金项目相关内容进行了座谈。Mar Mar Win博士介绍项目主要内容、目前推进情况、双方合作重点等,Win博士指出,水稻是缅甸非常重要的农作物,耕种面积常年保持在700余万公顷,食用豆类资源丰富,种植规模巨大,是缅甸非常重要的出口创汇品类。其中,大豆常年种植面积在13万公顷左右,黑豆93万公顷,绿豆119万公顷,利马豆6万公顷,木豆43万公顷,鹰嘴豆35万公顷,菜豌豆4.4万公顷。水稻和豆类作物种植面积占其耕地面积近80%。大豆目前主要种植在掸邦(52%)、伊洛瓦底省(11%)及克钦邦等地。由于原计划参访东枝未获缅甸有关部门批准,此行未能安排前往参观大豆试验示范情况。Win博士对此表达了歉意。

本项目主要目的,是要通过DARYAAS的紧密合作,联合开展适宜大豆品种筛选、种子繁育、良种良法试验示范、农户培训以及大豆价值链提升等,最终增加大豆产量、促进农民增收。Win博士强调,本期项目的重点是抗病新品种筛选,以及稻豆复合种植模式研究。李立池主要介绍了澜湄基金的宗旨及项目目前在澜湄国家尤其缅甸实施的情况及存在问题,介绍了中国大豆产业、市场、加工、贸易以及科研等相关情况,强调大豆对中缅粮食安全、营养健康以及双边贸易等的重要性及发展潜力,双方应在前期合作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双方各自优势、突出需求、凝练目标、深化合作。双方一致认为,缅甸食用豆类资源丰富(缅甸目前收集、保存食用豆类资源3121多份),土地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而中国在科研、金融、资本、物资、装备、市场等方面独具优势,云南省6个州市与缅甸2个邦接壤,有着2000公里边境线,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与缅甸合作,重视发展口岸经济、园区经济、资源经济,双方应抢抓机遇,丰富和完善现有合作机制平台,积极推进大豆等食用豆类作物等领域合作研究,双方同意共同推进“中缅食用豆类作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缅特色经济作物跨境发展平台建设”及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国际特派员等项目合作交流。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耿智德副研究员线上参与了部分讨论。

(二)与农业研究司司长等座谈交流

与农业研究司司长Naing Kyi Win博士、分管科技副司长Min San Thein博士及多年生经济作物研究部、大田作物研究部等8个部门负责人交流座谈。Naing Kyi Win司长对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合作高度重视,对云南农科院长期以来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随着合作协议续签,双方进入新一轮的合作与交流。Naing Kyi Win司长对李立池担任国际特派员选择缅甸表示感谢,认可期间积极推动双方在食用豆类、药用植物、饲用作物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所作的努力,对后续合作交流充满期待。

期间,缅方表达了在药用植物、蓖麻等油料作物、木薯、大麻、水稻生态循环农业、种子质量标准、农机、社会经济、智慧农业、诱变育种等领域交流合作的愿望,邀请YAAS参加其每年度举行的学术研讨会等,双方同意加强合作研究项目申报与执行;李立池对新形势下双方合作面临的机遇,科技部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计划、云南省“智汇云南”计划、国际科技特派员计划等作了宣介。

30日上午,按照安排到大豆试验示范点观摩、交流。下午,参观了缅甸国家博物馆。

上午参观了位于内比都国际机场附近大豆试验示范点,该示范点约2英亩,引进种植YEZIN-14大豆品种,并开展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当地农民80余人参加活动。通过现场与Win博士和当地农户交流发现,当地之前未种过大豆,示范面积约2英亩(近10亩),为今年1月底种植,计划3月收,由于中方专家出访推迟而稍微推迟收获时间。尽管还没开展测产,但从现场长势看,品种较适应,管理较好,没有看到明显的病虫害情况,产量应该不错(测产结果及与当地传统作物效益比较后续由Win博士提供),农户对引进种植大豆普遍持欢迎态度,对示范结果表示满意,也愿意扩大种植。交谈中能感受到农户普遍对华友好、期待中方投资。下午,安排参观了缅甸国家博物馆。

31日上午,参观了农业研究司Tut Kone试验站,考察了位于Tut Kone镇的大豆、鹰嘴豆及普通菜豆等豆类种子交易市场。下午参观了榨油厂、豆制品加工厂、豆制品市场、农贸市场。该试验站面积65英亩,主要开展玉米、木豆、黑豆、鹰嘴豆等科研试验、制繁种等相关工作。尽管是周天,但试验站还是作了较热情、周到的安排,并派人陪同考察了种子市场、加工厂等。该种子市场主要负责收集、保存周边农户种植的鹰嘴豆等产品,再周转之更大的交易、批发市场,也销售鹰嘴豆等种子,部分还销往中国。榨油厂主要是榨花生、芝麻油,榨油设备是30多年前从中国引进,设备较老,但运转良好。从设备上看到明显的中文标识,但已看不出品牌名称。在与Naing Kyi Win司长和Win博士交流中,能感受到对方非常重视食用油安全的问题,缅甸芝麻、花生和葵花籽油是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但受加工装备限制明显,因此考虑引进中国榨油设备,并开展相关培训。项目涉及的大豆,缅方也有此考虑,通过筛选适宜油用大豆品种,引进大豆榨油设备,以期缓解当前缅甸食用油严重依赖进口的状况。豆制品加工主要为休闲食品,加工方式较为传统,采用谷壳为燃料,产品市场较稳定。大豆价值链是该项目重点研究内容之一,也是一个亮点,跳出以前双方合作仅限于科研的思维。

4月1日,乘车从内比都前往仰光,下午入住酒店,稍事休整后拜访了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秘书处和经济商务处。在拜访大使馆过程中,李立池报告了此次来访目的、情况及感受,双方就本期澜湄项目执行及后续工作开展进行了沟通、交流。

4月2日,返程。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