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科技创新
科技进展
科技平台
科技成果
获奖情况 产品展示 图书 论文 新品种 新技术 专利

您的位置是:首页 科技创新科技成果 获奖情况

2008年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获省科技成果奖成果简介
发布:肖卿   发布时间:2009-07-14   浏览次数:33115    

云南茶树优质良种选育、有机茶生产及名优茶创新研究

(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云南茶树优质良种选育、有机茶生产及名优茶创新研究成果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云南省科技厅的.科技攻关项目大叶茶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育、有机茶生产及新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内容。

1、项目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优势,系统选育出优质大叶良种3个;采用云抗14号(♀)×福鼎大白茶(♂)杂交组合,利用人工授粉杂交技术选育出适制名优绿茶的新品种5个,为云南大叶茶制绿茶提供了优质良种,增强云南绿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优化了云南茶产业结构。

2、选育的“云茶1号”和“紫娟”是我国首次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茶树品种;“紫娟”品种花青素达3%,具有紫芽、紫叶、紫茎、汤色紫红的特点,属我国特有,应用前景广阔。

3、采用药用经济植物灯台树、诃子、木姜子等建立多树种茶园人工生态系统,为有机生态茶园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模式,系统研究和总结出云南有机茶园建设的规范栽培技术,为云南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加速了我省茶叶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为建设有机茶园提供了样板。项目示范带动发展有机茶园3.4万亩,占全省7.3万亩有机茶园的46.6%。并在农业厅主持下编著出版了《云南省有机茶生产规程》(暂行)。

4、充分发挥云南大叶茶芽叶肥硕、茸毛多、可塑性强等优点,采用抽针摘芽技术,研制开发出高档名优绿茶“云海银梭”,氨基酸含量达3.0%,并获2001年云南省首届春茶交易会银奖;采用名优茶加工机械研发生产“滇红金针”、“滇红香曲”名优工夫红茶属国内首创;“滇红香曲”2000-2002年连续三届获“云茶杯”金奖,“滇红金针”获2003年第五届"中茶杯"名优茶一等奖。新工艺在临沧、保山、德宏等州市得到较大范围应用,指导生产针形、卷曲形名优茶1145万千克,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5、在临沧、西双版纳、普洱、保山和德宏五州市共建立茶树品种园300余亩,示范带动良种茶园面积60余万亩,占全省131.5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的46.0%,对促进茶产业发展和云南茶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带动了周边国家的茶叶发展,2004-2007年,越南、老挝、缅甸等国的专家、学者来我所参观、考察茶树良种、有机茶栽培及茶叶加工技术,其中缅甸引进我所选育的茶树良种开展“以茶代罂”替代种植,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该成果在技术和方法上有较大创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已在茶叶行业得到较大范围应用,形成了云茶产业关键技术和规模化产品,对茶叶科技进步、茶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有较大作用,仅2005年-2007年,累计直接新增产量2569.10万千克,直接新增产值近5.06亿元,发表相关科技论文30余篇,接待参观、考察、交流国内外各界人士1万余人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成果登记号:1562008Y0001

起止年限:2001 1月至200512

项目类别: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NG15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临沧市政府茶叶办公室、昌宁县农业局茶叶技术推广站、潞西市茶叶技术推广站、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保山市茶树良种场、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云南龙生绿色产业有限公司、沧源县茶办、澜沧县县乡企业开发公司茶果场

完成人员:张俊 王平盛 梁名志 刘德和 包云秀 田易萍 张志忠洪杰 杨安贵 李云香 吴新庄 杨柳霞 朱启忠 杨国强 鲁扎莫

 

云南稻种矿质元素和抗逆特性及其系统地理学研究

(荣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该成果以云南稻种与生态优势为主,形态、分子标记与先进检测技术等多学科科相结合推动了遗传育种学科发展,科学理论上取得重大发展,找到稻种有机界与无机界的内在联系;经省情报所检索及成果鉴定认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

1. ICP-AES法对653份云南稻种糙米8 种矿质元素测定分析:首次系统报道了云南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籼粳、生态型、地带性特征和变种类型的关系,糙米矿质元素的遗传多样性中心与形态、等位酶、SSR标记遗传多样性中心相似,矿质元素在稻种起源演化及其遗传多样性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2. 土壤有效磷四种处理下研究了不同稻区和州市的696份核心种质的磷高效、无效磷活化特性及其生态差异:首次系统报道了云南稻核心种质抗逆特性(磷高效、穗期和苗期耐冷)、地带性特征与成因,并与籼粳、多样性、稻作育种和酸性红壤有关;提出了云南稻种的磷高效分布中心,冷害生态差异是亚洲栽培稻起源和传播的驱动力。这对水稻磷高效基因与耐冷基因的发掘利用和演化形成机制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3. 首次系统报道了653份云南稻核心种质8种矿质元素含量与24个形态品质间的相关性及其与20SSR标记等位基因间的关系;为开发利用SSR分子标记提供新途径。测定了863份云南稻种糙米8种矿质元素含量,发现了难得的高Fe、高Ca和高Zn含量的云南稻种资源,利用前景广阔。

4. 6121份云南地方稻31个形态、912份初级核心种质(41个形态、12个同工酶和36SSR标记)692份二级核心种质共三层次样本进行云南稻种遗传多样性评价,揭示云南稻种遗传结构、遗传分化和地理多样性特征;其创新点在于系统证明了云南是亚洲栽培稻籼粳遗传分化中心、起源演化和多样性形成中心;发现了SSR标记分类与丁颖分类差异在于籼粳亚种内存在不同的分化模式和动力,粳以土壤水分生态型为主而籼以光温生态型为主。

5. 该成果发表39篇论文(30篇期刊论文累计影响因子26.32), 2篇刊于Genome Breeding Science (影响因子共2.594)SCI收录,另有5篇被SCI收录论文引用; 一些观点被Science引用;中国引文数据库15篇被引用共84次。2005-2007年指导推广高铁高锌稻种23万亩,增加经济效益325.2万元。

总之,该研究内容丰富,创新性强,工作量大,系统性较强。以院士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云南稻种的核心种质矿质元素和磷高效特性及其系统地理学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不仅对世界稻种起源、演化和多样性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对解决人类矿质营养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成果登记号:1562008J0001

起止年限:20027—20085

项目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矿质元素含量的遗传多样性与高效发掘(30260060;2003-2005)”、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矿质元素含量与遗传多样性的关系(2002C0077M;2002- 2005)”及其云南省人才培养(2005PY01-14部分)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

完成人员:曾亚文 杜娟 杨树明 汪禄祥 张洪亮 普晓英 申时全 刘家富 杜威

 

主要粮经作物病毒TAS-ELISA检测试剂盒研制和规模化应用

(荣获云南技术发明二等奖)

病毒病是农作物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全球每年因病毒病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在云南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区,病毒病发生普遍,严重威胁着主要粮经作物的安全生产。早期诊断、监测和预防是减轻农作物病毒病危害的有效措施。目前在病害早期诊断与监测方面,仅有少数发达国家生产和销售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AS-ELISA)试剂盒,然而由于价格昂贵、进口血液制品限制等方面原因,难以在生产中规模化应用。项目组通过比较研究,按照经济、实用和先进性原则,选择了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的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TAS-ELISA)检测试剂盒作为主攻方向。通过项目实施,取得了以下成果:

1. 应用现代植物病毒学方法,系统鉴定了云南主要粮经作物病毒43124个分离物,其中有7个新种为国际上首次报道,应用基因克隆、纯化毒株、标样冻存、试管苗保存、温室盆栽等方法建立了包括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信息的主要粮经作物病毒毒源的立体保存库,为制备检测试剂盒积累了丰富的毒源材料。

2. 研究制备了严重为害云南烟草、马铃薯、玉米、蔬菜、花卉、甘蔗的10种主要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Y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甘蔗花叶病毒、麝香石竹斑驳病毒、百合无症病毒、芜青花叶病毒、烟草曲叶病毒)云南分离物的TAS-ELISA检测试剂盒,多抗血清效价15120 以上,单克隆抗体效价110000 以上,检测病毒的灵敏度为0.01ng/ml,检测500样次的试剂盒成本在2000元以内,达到或超过了国际上DAS-ELISA检测试剂盒的性能指标(如美国Agdia公司销售的DAS-ELISA试剂盒的多抗血清效价为1200,检测灵敏度为0. 1-1.0ng/ml,没有单克隆抗体,售价为4000元至7000元),为实现我国植物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国产化生产奠定了基础,降低了该技术领域对外的依存度。

3. 通过研究和改进取样策略、规模化快速检测技术及配套技术的应用,研制的试剂盒已用于烟草漂浮育苗病毒病监测与防控,脱病毒马铃薯、花卉种苗、种薯和种球的检测,农作物生产中病毒病的监测与防控,2005-2007年间累计检测50000多份样品,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了植物病毒TAS-ELISA检测试剂盒的规模化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病毒病监测与防控的技术水平。

4. 发表了34篇研究论文,其中SCI收录6篇,国内一类学报2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培养了应用植物病毒学领域具有特色优势的研发创新团队;2005-2007年间,累计应用示范198.36万亩,新增产值10969.8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成果登记号:1562008Y0005

起止年限:20001—20076

项目类别: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基于TAS-ELISA的植物病毒检测(试剂)盒制备及其应用(02EFN2153005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960005)、(30160005)、(30360005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

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人员:张仲凯 丁铭 周雪平 董家红 方琦 吴健祥 李婷婷 苏晓霞 张丽珍

 

云南稻种资源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荣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云南是中国最大的地方稻种资源遗传多样化中心和优异资源的富集地区,由于特殊的区位条件和众多少数民族集居,丰富的生态地理和人文习惯及多样栽培等环境孕育了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多样性,云南稻种资源在稻作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和影响,颇受国内外学者的瞩目。

为更好更直观地了解云南稻种资源生态地理分布,促进云南稻种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整合稻种资源的科学评价和研究结果以及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从气候生态环境和民族分布的角度,通过多学科集成,系统地分析研究了云南稻种资源的数量和多样性分布、丁颖和程王分类体系分布、亚种类型分布、粘糯性分布、水旱性分布、光温性分布、主要特征特性分布、稻米品质特性分布、主要抗性分布、特种稻资源的分布、核心稻种资源的分布等110多个性状和项目,形成了1232个分析研究结果数据库,其中426个结果数据库采用GIS技术绘制成分布图;764个结果数据库采用柱形图的方式表示;42个结果数据库采用分析表格进行表达,并阐述分布规律和习性,经权威专家鉴评是稻种资源生态地理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特别是以中英两种文字和彩色版的形式编制并出版了专著《云南稻种资源的生态地理分布研究》(中英文)一书,体现出信息量大、技术含量高、科学性强、利用价值广泛的特点。该书论述了不同气候生态环境下和不同民族富集区域中云南稻种资源及其特征特性的多样性和密度的分布规律,图文并茂,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展现了云南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种特征特性,不仅对稻种起源演化和多样性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为高效发掘云南优异水稻基因、促进水稻的遗传改良等方面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部稻种资源研究领域难得的学术专著。此外,结合云南稻种资源生态地理分布研究,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了栽培稻的籼粳起源演化、籼粳稻分类方法、特种稻资源分布、稻资源品质特性分布、杂交粳稻种质资源的评价和软米资源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撰写和发表论文26篇,影响因子合计13.208。项目研究结果也在云南稻种种质资源利用、杂交稻选育和示范等方面应用,2007年在云南8个不同地区的杂交稻选育和示范中推广应用,增产效果显著。

总之,项目开创性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在稻作生态地理分布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引领作用。

成果登记号:1562008J0002

起止年限:20001月至200612

项目类别: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608B-06-052004BA608B01-03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2005DKA31800-3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完成人员:杨忠义  卢义宣  曹永生  苏艳  奎丽梅  刘晓利  辜琼瑶

 

切花月季云粉等七个新品种选育

(荣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针对我国切花月季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缺乏的问题,本成果从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与评价,杂交育种关键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保护与示范等方面进行研究,不仅选育出一批适合我国栽培的切花月季新品种,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月季品种资源评价和新品种选育体系,而且作为公益性的研究成果,为下一步的月季育种提供必要的遗传背景资料。选育出的"云粉""安琪拉"等七个切花月季新品种,该批品种综合性状均达到了市场流行品种,为我国的切花月季品种国产化奠定了基础。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对月季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打破国外垄断、促进出口等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我国切花月季产业的升级和增效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项成果具有自主创新、先进实用、集成配套、抢占品种制高点的特点,突破了切花月季国内无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国外品种垄断切花市场,切花月季产业增速发展受品种限制的瓶颈问题,不仅获得了一批切花月季新品种,而且已快速进入生产与流通市场进行示范推广,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导向性作用。成果具有两个方面的创新: "云粉"是国内处于授权保护状态,唯一的通过杂交选育获得的切花月季新品种;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切花月季杂交亲本的育性评价与分析,完成了适合云南栽培的切花月季品种资源评价。

成果的各完成单位齐心协力,投入科技人员13人,收集到281个优良切花品种及我国月季古老品种34个,选配杂交组合2452个,获得切花月季新品种权证书7个,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2篇,成果获得的新品种"安琪拉""丽娜"等自2004年在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杨广镇、四街镇等累积推广面积180亩,总产值898.22万元,新增产值386.38万元,节省种苗专利费641.68万元,新增效益合计1028.06万元,技术培训1125人次,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成果登记号:1562008Y0003

起止年限:20031月至20076

项目类别: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3NG05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云南丽都花卉发展有限公司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研究所

完成人员:张颢  唐开学  李树发  瞿素萍  王其刚  王丽花  蹇洪英  王继华  朱应雄

 

粮饲兼用型优质青贮玉米云优78的选育

(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该项目利用我省独特地理气候资源优势,首次将优质蛋白玉米与青贮玉米育种相结合,利用前期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育成了热带粮饲兼用型优质青贮玉米杂交种-云优78。该项目选育方法有重大创新创新性突出,研究成果在《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等重要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

云优78茎秆坚韧,根系发达,抗倒伏,抗旱,活秆成熟,在籽粒收获后,茎叶保鲜时间较长,其秸秆养分含量高,既可直接作为青饲草喂养,也可青贮氨化作青贮饲料,能够降低饲料成本,增加养殖效益,是一个优质、高产、多抗、多用途和高效益的优良玉米杂交种,于2004年通过临沧市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是云南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

云优78籽粒和秸秆品质优良。据国家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其全籽粒蛋白质11.36%,同时达到了饲料用玉米标准(GB 17890-1999)、优质蛋白玉米标准(NY/T 520-2002)、食用玉米标准(NY/T519-2002)一级指标;赖氨酸0.38%,比普通玉米高58.33%,达到食用玉米标准(NY/T519-2002)一级指标。秸秆纤维素含量(22.04%)和总糖含量(22.9%)达到我国饲用玉米育种指标,对牲畜营养价值好,消化率高。

云优78生物学产量和干籽粒产量高,抗多种玉米病害(抗灰斑病),综合性状表现优良。2004-2005年云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青贮组),两年生物学产量平均亩产3825kg,比对照种路单6号增产21.1%,居第1位;干籽粒平均亩产529.5kg,是一个十分优良的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

2005-2007年,云优78在云南省累计推广应用67.48万亩左右,新增玉米籽粒3866.60万千克新增产值达4639.92万元;作饲料转化效益新增产值8858.37万元;秸杆新增产值3374.00万元;累计新增产值达1.69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成果登记号:1562008Y0007

起止年限:2001 1 -200712

项目类别:杂交玉米专用优质高产抗病新组合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开发示范(2001NG05);“杂交玉米专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示范”(2006NG06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完成人员:番兴明 陈洪梅 黄云霄 汪燕芬 罗黎明 詹和明 徐春霞姚文华 段智利

 

优质大豆新品种滇86-5的选育及应用

(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多用途优质大豆新品种滇86-5,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在国家及省攻关等项目支撑下,针对云南省大豆生产实际,立足于云南四季农业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要求,重点进行材料的创新,利用地理远缘、类型差异大的材料进行组配,选育出适宜云南省生产条件,具有口感好、商品外观品质优良、多抗、广适、优质等特点的大豆新品种,是云南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个多用途大豆新品种。2003年通过云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86-5的选育,突出了新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技术路线清晰、可行,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从而较好的解决了高产与多抗、高产与广适、高产与高效的关系。具有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水平。

86-5属多用途、兼用性型品种,该品种具有良好的菜用毛豆商品性和口感,同时干籽粒丰产性突出,具有品质优良,商品性突出,蛋白、脂肪含量比例适中等优点。据国家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大豆百粒重中大粒标准,蛋白质含量为43.73%,脂肪含量为20.07%,蛋白+脂肪总含量63.8%,达到国家优质大豆标准。

86-5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综合性状优良,耐旱耐瘠性强,适宜海拔800-2400m地区种植。栽培方式多样,可净种、也可间套种。即适宜夏播,也适宜冬播、秋播。植物新品种特异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好。2005年滇86-5被评定为国家区试及生产试验西南地区代表性对照种。

86-5抗病性好,经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品种抗性鉴定:田间花叶病毒病感病程度为0级,对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3SC7两个病毒侏系鉴定为中抗。

86-5具有突出的丰产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目前已在云南省累计示范应用175.84多万亩(青食毛豆61.43万亩,干籽粒114.41万亩),新增大豆(干、鲜)12468.814万公斤,新增产值33717.23万元。是我省及西南地区大豆新品种应用中规模最大,效益最为突出的优良品种,社会、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成果登记号:1562008Y0009

起止年限:1994-2008

项目类别:省科技公关、国家科技支撑、国家科技专项等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文山州农科所、红河州农科所

完成人员:王铁军 王玉兰保丽萍 耿智德 赵银月

 

蔗区土壤养分研究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2007年通过与蔗糖企业合作,完成了全省16个县(市)蔗区2860份土壤样品的研究分析,通过对蔗区土壤样品的分析研究,结合甘蔗营养生理需肥规律和蔗区生产实际,研究提出了32个不同蔗区的施肥配方进行应用开发,其中2005-2006累计应用推广面积104.23万亩,增产甘蔗53.118万吨,增产蔗糖6.6万吨,实现新增工业产值2.9079亿元,其中农业增收1.5726亿元,税收2259.52万元。项目技术覆盖全省蔗区16个县(市)150万亩,占全省甘蔗种植面积的40 %,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可为,为推动全省蔗糖产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结合项目的实施,先后组织技术培训26场甘蔗测土配方施肥培训,累计培训蔗区技术骨干3600余人。通过广泛的技术培训,对于改变蔗区农民传统的偏施重施氮肥的施肥习惯,提高了蔗区农村农民科学施肥、经济高效施肥的意识,促进农村农民的增产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全省蔗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在国内核心及行业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偏,其中2篇发表于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土壤通报》。出版专著1本,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

成果登记号:1562008Y008

起止年限:20051月—20085

项目类别:云南省甘蔗协会、云南省甘蔗糖学会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农垦陇川农场、云南省昌宁恒盛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孟连昌裕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凤庆糖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力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云南新平南恩糖纸有限责任公司、德宏奥环集团有限公司原料公司、云南红河糖业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人员:刘少春 郭家文 张跃彬 吴正焜 王龙 王克彪 尚文洪 李恩瑜 江余向           李永兴 杨志荣 赵学

 

冬季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示范

(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项目克服冬季马铃薯育种过程中种薯易退化和留种困难等技术障碍,采用组培技术,异地同步生产种薯和种薯冷藏过夏等技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冬作马铃薯育种体系。利用周年生产种薯、一年多季评价、根据产业区划细化育种目标等技术措施,选育出冬作高产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抗青9-1和外销冬作马铃薯新品种云薯501

选育的新品种抗青9-1是中国报道的第一个抗青枯病马铃薯品种。该品种在试验示范中创造了德宏州马铃薯高产记录,被认为是该地区冬作最高产的品种。该品种适合炸片,可以代替大西洋,对解决冬季炸片原料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抗青9-1是我国第一个集高产、抗青枯病和适宜炸片为一体的优质加工专用品种。

项目共生产会-2、合作88、抗青9-1和云薯501等优良冬作品种的组培苗205万株,脱毒原原种491万粒,生产合格种薯54.5万吨。完善脱毒、组培、快繁技术和微型薯生产技术。

项目通过研究新品种的配套无公害栽培技术,集成组装新技术新方法,探索不同用途商品薯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措施。在云南的德宏、昆明、文山、思茅、版纳等州、市示范,带动其他州市和四川、贵州等周边省区冬马铃薯的发展,共示范推广会-2、合作88、抗青9-1等冬马铃薯新品种167.38万亩,新增产值4.73亿元。

成果登记号:1562008Y0006

起止年限:20051月至200712

项目类别: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2005BA901A07),云南省科技计划匹配国家项目(编号2005PG06)“冬季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会泽县优质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昆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砚山县农业局蔬菜研究所、景东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西双版纳州种子公司

完成人员:隋启君 苏顺清 何礼远 杨万林 李先平 周隆康 钟素泰等

 

甘蔗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化研究及共享平台建设

(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制定了甘蔗三类资源密级划分的原则和标准,对国家甘蔗资源圃保存的2198份资源材料进行了三类资源划分和名录编制该标准属国家机密,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为甘蔗资源的对外交换和共享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2、首次在国内研究制定了甘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研究制定了6类描述符类别共78甘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完成了《甘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的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次将甘蔗种质资源的描述和数据标准进行了全面、具体和系统地规范,形成了我国甘蔗种质资源科学分类、统一编目、统一描述的规范技术体系。规范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对规范我国甘蔗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研究等基础性工作,促进甘蔗种质资源的研究和育种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3、完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甘蔗》的制定和发布提出了以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和工艺农艺性状三类共30个性状指标的规程鉴定内容和鉴定技术方法、操作程序及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和标准。该规程已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4、建立了我国编目资源种类最多、资源数量最大、数据最全的国家甘蔗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编目录入了5个属15个种共2198份甘蔗资源材料的信息数据.同时,建立了甘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对资源分布、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和打印等管理功能。5.完成了甘蔗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制定了有78个描述符的特性数据库,并建立了甘蔗种质资源特性数据库和甘蔗种质资源共性数据库,提交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向社会发布甘蔗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获得的方式等基本信息,为资源的社会共享提供有效服务。

成果登记号:1562008Y0002

起止年限:19921月至200712

项目类别: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子专题“甘蔗资源保存和主要性状鉴定评价”(85-01-03-05(3))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子专题“甘蔗优良种质评价利用数据库系统研究”96-014-02-02(1))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课题“甘蔗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与保存”(200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课题“甘蔗资源共享试点建设”(2003DKA3N013-1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课题“甘蔗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 (2004DKA30390-1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课题“甘蔗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2005DKA21002-1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课题“甘蔗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2006DKA21002-11);农业行业标准制定项目 “甘蔗资源鉴定技术规程”课题(2005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完成人员:  范源洪 马丽 应雄美 王丽萍 夏红明 李文凤等

 

香石竹品种资源引进利用及新品种选育研究

(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针对我国花卉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品种受国外垄断、品种背景不清、新品种选育技术欠缺"等制约因素和关键问题,以云南优势切花香石竹为切入点,通过对香石竹品种资源的收集与鉴定、杂交育种技术、新品种优质扩繁、主要病害鉴定及评价技术、倍性育种方法、辐射诱变处理及筛选、植物新品种保护利用等技术研究,不仅获得了一批具自主知识产权证书的新品种,而且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香石竹育种体系以及品种资源评价筛选技术与数据库。

    成果集种质创新、育种技术研究、品种背景评价分析和优质种苗繁育措施为一体,配套完整,集成性和系统性强,总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大创新:(1)国内外首次报道了"单头香石竹栽培品种杂交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分离规律(杂种后代性状表现)""单头香石竹品种染色体倍性分析",属国际先进水平;(2)国内首次报道"香石竹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诱导研究""PCR技术检测香石竹植株尖孢镰刀菌"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3) 自主选育新品系17个,获国家新品种权证书4个,占我国香石竹切花新品种权证品种的100%,主要性状指标达到国际同类品种水平,部分性状指标优于国际同类品种或在花色上表现有新颖性,如云红1号的株高、花枝长、花苞直径与长度、花冠直径5项重要观赏性状均优于国外流行多年的主栽品种马斯特。

    成果经9年努力,共引进品种184个,获国家授权新品种4个(云红1号、云红2号、云凤蝶和云之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篇。3年共计新增产值2744万元,年均新增产值914.67万元,单位面积新增效益十分显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水平与获得的经济效益状况居全国领先,并累计提供符合知识产权要求的优良种苗6100万株,其中自育新品种种苗760万株,节省进口种苗繁殖许可费304万元。为加速成果的转化利用,项目组建立起"立足滇中,辐射全国的销售和推广网络模式",从而在增强新品种成果的推广利用效率同时,达到产品快速进入切花主导市场的目标要求,切花产品不仅销往甘肃、新疆、四川等国内市场,还出口俄罗斯、新加坡、韩国、越南等国际市场,通过快速进入主导市场的模式,不仅快速提升市场评价效率,利于获得市场认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成果登记号:云农院2008Y0004

起止年限:19996月至20076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95A2-7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农业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

完成人员:莫锡  桂敏  赵培飞  瞿素萍  王继华  苏艳  吴旻  龙江  尹桂芳  吴丽芳  蒋亚莲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耕地保护研究

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项目通过对我省耕地保护和利用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认真总结成效与经验,剖析了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耕地保护开展了深入研究,强调了新时期我省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借鉴国内外耕地保护政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省实际提出:要切实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坚持开源节流、保护优先的方针,按照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合理用地需求为出发点,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为重点,控制和节约建设用地为核心,耕地刚性约束为界限,耕地极差收入为手段,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质量不断提高。力争到2020年全省耕地面积稳中有增,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按照“沿边、沿线、沿镇、沿坡”“四沿”原则,合理布局村庄建设。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产出率;加强村镇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中的耕地保护,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耕地保护;加强在工业化、城镇化和资源开发中的耕地保护。为切实保障全省耕地面积稳中有增,实现我省新农村建设持续稳步推进,要积极推进耕地管理的法制建设;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耕地的转用;加强规划引导,在村庄建设中切实保护耕地;以土地整理为重点,建立耕地补充制度;加大耕地保护和利用投入;深化改革,推进耕地市场建设;切实加强对耕地保护的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的耕地保护环境等七条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成果登记号:1562008R0001

起止年限:20063月—200712

项目类别:云南省发改委重点规划项目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处、昆明市委政策研究室

完成人员:李再山 李学林 李媛 赵磊 江惠琼 陈云波 刘水林 焦刚 赵德文 姜祖民  李宇霞  许玉贵

上一篇: 2007年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获奖成果简介
下一篇: 2001年我院获省级奖励科技成果一览表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