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科技创新
科技进展
科技平台
科技成果
获奖情况 产品展示 图书 论文 新品种 新技术 专利

您的位置是:首页 科技创新科技成果 获奖情况

2010年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一览
发布:马伟   发布时间:2011-08-31   浏览次数:44676    

2010年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称

奖励类别和等级

第一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

云南优势及新型花卉原种繁育技术创新与应用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花卉所

吴丽芳

2

云南粉虱传双生病毒的种类、分布及其分子变异特征

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生物所

张仲凯

3

引进水稻新株型材料进行育种创新与示范应用研究

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粮作所

袁平荣

4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47、云麦51”选育及应用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粮作所

于亚雄

5

热带高淀粉玉米云瑞4号的选育

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粮作所

番兴明

6

云南大叶茶良种长叶白毫选育与应用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茶叶所

王海思

7

早熟、高产油量杂交油菜新品种云油杂2号、3号选育与应用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经作所

李劲峰

8

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云蔗94-375的选育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甘蔗所

陈学宽

9

多用途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经作所

杨明

10

优质粳稻新品种云粳25号选育及应用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粮作所

赵国珍

11

云南干热河谷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建设技术及示范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热区所

纪中华

12

濒危药材胡黄连、雪上一枝蒿优良种源筛选及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高山所

徐中志

13

新西兰鲜果公司

省科技合作奖

园艺所

Lewis William Dagger

云南优势及新型花卉原种繁育技术创新与应用

(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成果主要针对我省及我国花卉产业缺乏高效原种繁育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瓶颈"问题,在国家科技部、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农科院立项的"花卉苗木工厂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2001BA503B03)、"云南省鲜切花原种繁育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2006PY04)、"-以野生花卉开发利用"2001GH05)、"满天星品种无性系筛选与高效繁殖技术研究"等项目的支持下,以云南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优势花卉(百合、香石竹、彩色马蹄莲、非洲菊、菊花、满天星等)、新型特色花卉(特色兰花、中国桔梗、乌头等)为重点,开展了云南优势花卉原种繁育技术、新型花卉组培快繁技术、花卉无性系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及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项目历时8年,在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和创新:(1)建立了云南优势花卉的原种高效繁育技术体系。在国内外首次完成百合组培种苗一次成苗技术,高效诱导培养百合小鳞茎的方法、花毛茛采用种球催芽的组培快繁技术、满天星微型扦插高效繁殖生产技术、以及百合、情人草、勿忘我和虎眼万年青的无糖组织培养技术。创新高效繁育技术简化了生产技术流程,提高了繁殖效率,加快了原种和优质种苗的生产,为规范优质花卉种苗的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促进了新品种和良种的推广应用。(2)建立了20种新型花卉的离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在国内外首次报道早花象牙参、滇独蒜兰、文山百合、大理百合、美丽豹子花、李叶绣线菊、鲸鱼花、袋鼠爪和拟婆婆纳9类新型花卉的组培快繁技术,满足了产业对新型花卉的需求,丰富了我国的花卉种类3)研究形成了满天星、中国桔梗和乌头的无性系新品种筛选技术。在国内首次注册丝石竹属花卉新品种4个,桔梗属花卉新品种2个,乌头属花卉新品种1个。其中的4个满天星品种已成为我省的主要栽培品种,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缓解了我省长期以来花卉生产中缺乏优良实用品种的局面。

该成果是在追踪国际花卉产业发展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及新型品种研究趋势的基础上,利用云南优势花卉的无性系繁育特点及云南特有的花卉种质资源,结合云南及我国花卉生产的实际,经多年技术攻关而成。技术创新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授权4项,公示3项,获新品种注册7个,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50篇(核心期刊34篇)。

创新技术成果优化和改进了种苗生产技术环节,完善了种苗繁育生产技术流程,系统性、实用性强,与产业结合度高,已应用于省内外以组培快繁进行种苗繁育、特色花卉生产为主的企业及优势花卉主要种植区。近三年来,累计推广面积9.23万亩,企业及重点种植区域应用后的总产值达9.64亿元,新增产值3.06亿元,新增花卉产量3.84亿(枝、株),企业节支0.68亿元。

该成果为花卉种苗繁育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云南花卉种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和花卉种业优势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逐步减少了对国外原种的依赖,从源头有效解决制约花卉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效促进了云南花卉产业快速发展与提质增效。经鉴定成果具有创新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技术水平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0Y0010

起止年限200111日——200956

项目类别 科技攻关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农业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

完成人员吴丽芳  屈云慧  赵培飞  王继华  杨春梅  瞿素萍  黎霞 蒋亚莲

丁仁展  李进昆  王祥宁

                  

 云南粉虱传双生病毒的种类、分布及其分子变异特征

(获自然科学二等奖)

粉虱传双生病毒(Whitefly transmitted geminivirusWTGs)是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的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病毒,因其主要由烟粉虱传播,故通常称为粉虱传双生病毒。该类病毒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对茄科、葫芦科、棉花、木薯、番木瓜等多种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该类病毒引起的病害也广为分布,如番茄龙头病,辣椒、南瓜、烟草曲叶病叶,木薯花叶病和番木瓜曲叶病等。针对粉虱传双生病毒病的危害,自1999年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04年更改为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与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对云南粉虱传双生病毒的种类、分布、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分子变异、发生流行特点等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96000530360005、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5C0012Z)和面上项目(2005C0064M)”的支持。经过10余年的研究,获得以下成果:

1.首次探明了云南粉虱传双生病毒的主要种类及类群

经过粉虱传双生病毒(WTGsDNA-A全基因组扩增、克隆和测序比对分析,按照WTGs最新的分类标准,鉴定出20WTGs,其中10种为国际新报道种、7种为国内新纪录种,3种为国内已报道种。按照病毒组分和所含卫星分子种类将云南WTGs分为4个类群,总体上以含卫星分子DNA β和不含卫星分子的单组分类群为主,共有18种。研究表明,云南是国际上WTGs种类的集中分布区之一,具有种类及其分离物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新种发现频度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突变、重组及新种产生和病害发生机制积累了基础。

2. 首次明确了云南WTGs的地理分布特征

根据气候类型及地理区域的差异,云南WTGs4个主要的分布区域:(1)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类型区分布着6WTGs;(2)中南部元江红河流域分布有8WTGs;(3)西部怒江、瑞丽江流域湿热气候类型区分布有9WTGs;(4)南部澜沧江流域分布有8WTGs。除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分布较广外,不同区域种类构成及其优势种具有明显的差异,该研究结果极大地丰富了植物病毒地理种群遗传学。

3. 首次明确了云南WTGs的寄主分布特征

云南WTGs的主要寄主作物有番茄、烟草、辣椒、南瓜、木薯、西葫芦、菜豆和番木瓜等。在番茄和烟草中分布的种类最多,分别分布有7种和5WTGs; 云南WTGs在赛葵、胜红蓟、豨莶等10余种杂草上常年发生分布,是重要的中间寄主,在病害发生流行中起着关键作用。WTGs种类的分布主要与地理区域相关,从全省大区域来看,与寄主及其症状无明显对应关系,但在较小的集中分布区内,如中南部其种类分布呈显出一定的寄主依赖性。研究结果为不同区域不同寄主上的病害监测与防控提供了依据。

4. 云南WTGs主要种类的分子变异

通过构建了11种粉虱传双生病毒共37个分离物DNA-A全序列、外壳蛋白和复制相关蛋白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三者的系统进化结构不一致; 26TYLCCNV云南不同分离物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其相似性在89.2%97.4%之间,系统发育结构显示,TYLCCNV种内不同分离物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差异,变异较大,有的已接近种间差异水平。

利用TYLCCNV分离物Y10的浸染性克隆,对其在控制条件下的种群遗传结构、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自然感染TYLCCNV的番茄中的病毒群体,发现存在两个遗传上显然不同的亚群体,与实验条件下所得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比对分析了云南WTGs78个致病性相关卫星分子DNA β分子与同属病毒分离物DNA β的相似性,云南不同地区、不同寄主和症状的样品中分离到的DNA β分子形成2个大的分支,两个分支间相似性仅为52%,与其他地区报道的DNA β分子差异大于77%,说明云南WTGs 致病性相关卫星分子DNA β具有独立的起源,同时其种群内部也有较大的差异,处于不断变异之中。

结合病害调查分析表明,云南WTGs病毒组分和致病性相关卫星分子变异较大的地区是粉虱传双生病毒病的高发生区,即在特定区域内植物病毒种类及其种群遗传多样性可能是病害发生流行的病原遗传基础。

通过上述研究,在粉虱传双生病毒优势种确定、新种鉴定、发生分布规律及病毒分子变异及致病性分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国内外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5篇,其中SCI论文18篇,总被引用次数361次,SCI论文引用266次,中文论文引用95次,研究结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相关的后续研究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30125032)和地区联合资助项目(30860163)的支持。培养了博士后1名、博士生5名、硕士生10名,项目组成员破格晋升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1名,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二级研究员1名,获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各1名,晋升副研究员、副教授3名,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经云南省科技奖励办公室主持的成果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该项目组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及国际上双生病毒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项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0J0002

年限:20001月至200912

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人员:张仲凯、丁  铭、周雪平、董家红、方  琦、谢  艳、罗延青、李婷婷、苏晓霞、张丽珍、李 

 

引进水稻新株型材料进行育种创新与示范应用研究

(荣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抓住机遇,项目组第一时间从国际水稻所引进了新株型材料,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了评价鉴定。水稻新株型材料展现了粗秆、大穗、高成穗率、抗性强、株型好等优良特性,同时也存在结实率低、难落粒、耐寒性弱、品质较差等不足之处。本项目抓住新株型材料世代不高,仍有分离的特点,充分利用云南特有的立体气候优势,进行鉴定筛选。

项目组从水稻新株型材料IR64446-7-10-5 的分离群体中,筛选出高产抗病新品种"滇超3",该品种是国际上首批通过审定的水稻新株型品种,并在生产上发挥了增产作用。同时,在云南低纬高海拔条件下,既利用了地理远缘和云南多样的生态条件,又充分利用了遗传距离较远的热带粳稻和温带粳稻两种血缘,加之采用"集中组配,异地异季穿梭育种"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杂交组配,创新改良。在保留新株型材料优良特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杂交改良:针对新株型材料结实率低的弱点,选用云南结实率高的品种(系)进行杂交改良,成功选育出了云农稻4号(滇超4号)新品种;选用耐寒性强的云粳34等品种与新株型材料杂交,提高新株型材料的耐寒性,成功选育出云玉粳8号(滇超8号);选用品质优良的籼型材料与新株型材料杂交,改善了新株型材料的品质,成功选育出品质达部优1级的优质米新品系云籼9号(滇超9号)。其中:云农稻4号(滇超4号)、云籼9号(滇超9号)是国际上首批应用水稻新株型材料育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新品种。同时还获得了一批矮秆、抗倒、抗病、大穗、优质的新品系和中间材料,是高产育种的宝贵亲本材料。

育成的新品种(系)已在我省广大稻区得到广泛应用,仅2007-2009年就推广应用180.1万亩,加权平均亩增产49.89千克,累计增产8984.66万千克,按每公斤2.10元计,净增产值18867.79万元,加之这些品种(系)抗性好,每亩减少农药费用4.00元,共节支720.40万元,累计新增产值19588.19万元。该研究为利用国际水稻所(IRRI)新株型材料进行超高产(株型)育种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等国家一级刊物发表论文3篇,参与编写专著一部。

 2010420经专家鉴定,利用国际水稻所的水稻新株型材料创新与利用的育种研究,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利用新株型水稻材料育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成果登记号:1562010Y0003

起止年限:19971200912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1NG04))和云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编号97C004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溪市农业科学院、文山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大理州经济作物研究所

完成人员:袁平荣、普双有、杨从党、周能、李贵勇、李全、李俊流、张朝钟、周玉萍、徐世林、李树锋、董广、胡廷菊、陆顺生、贺庆瑞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47、云麦51选育及应用

(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长期以来云南省小麦生产存在着生产水平落后、产量低、病害重、品质差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实际,结合云南生态优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加大了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攻关,并采用穿梭育种方法育成了小麦新品种“云麦47、云麦51,分别于2003年、2007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该两个小麦新品种表现为优质弱筋,丰产性好,株高适中,株型紧凑,植株清秀整齐,熟相好,对多个锈菌生理小种具有较强抗性,适应性广,适宜在我省海拔高度1000-2200范围的田、地麦种植,近三年以年增近20万亩的高速度在生产上应用,历年(2003-2009年)累计推广272.282万亩(其中2007年推广50.42万亩,2008年推广75.24万亩,2009年度推广92.61万亩,占适宜推广地区小麦面积的40%以上),新增产粮食9410.0659万千克,新增产值1.5997亿元,具有很好的应用及推广前景,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成果的品种选育创新性强,具有优质弱筋、抗病、丰产、适应广等特点,总体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在穿梭育种技术的应用方面达国际先进水平。“云麦47、云麦51选育技术难度大,历时时间长,为云南省小麦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我省小麦育种学科的发展。

成果登记号:1562010Y0004

起止年限:19936月—20096

项目类别:云南省“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编号:2001NG182006NG10)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溪市红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文山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弥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完成人员:于亚雄、胡银星、陈永堂、杨金华、杨木军、刘树英、吴美荣、程耿、顾坚 

 

热带高淀粉玉米云瑞4号的选育

(荣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项目历经近10余年,针对我国缺乏热带亚热带高淀粉玉米品种,及我国高淀粉玉米品种抗病性差及热带亚热带地区高淀粉玉米资源缺乏等问题,以热带亚热带高淀粉种质资源的创新为切入点,系统地研究了种质创新、品种选育的方法,以数量遗传学理论、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结果为指导、采用分子生物学(SSR标记)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育种效率。将配合力分析、遗传多样性研究和杂种优势群划分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育种实践,利用我省独创热带高淀粉玉米种质选育出国内首个热带高淀粉玉米品种云瑞4号,项目技术思路独特,技术方法上有重大创新。     云瑞4号的选育成功地拓宽了高淀粉玉米的遗传基础,解决了我国热带亚热带高淀粉玉米种质基础狭窄、遗传多样性匮乏的重大技术难题,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其中3篇分别发表于国际SCI刊物Agronomy Journal,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中国农业科学》和《作物学报》。

    据国家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云瑞4号全籽粒粗淀粉含量为73.77%,超过国家高淀粉标准,籽粒容重为762.0g/L,超过国家饲用玉米一级标准;粗蛋白含量为9.68%,超过国家饲用玉米二级标准,解决了目前热带亚热带地区缺乏高淀粉品种的重大生产性问题,属国内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

    云瑞4号具有突出的抗病性,特别是抗云南玉米最主要病害大斑病、穗腐病和灰斑病;云瑞4号适应性广、稳定性好、产量高,较云南省大面积推广普通玉米杂交种保玉7号(对照)增产7.8%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云瑞4号具有突出的新颖性、一致性和稳定性,200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云瑞4号创新推广模式,加速成果转化,依托知名企业北京奥瑞金种业进行快速成果转化,成功实现了成果的有偿使用,因此在成果转化方式上有创新性。目前已在云南省累计示范推广200.54万亩,新增玉米1.17亿千克,直接新增产值达2.15亿元。由于淀粉含量高,该品种已成为云南省玉米主推品种,在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对农民增收起着重要的作用。预计在今后较长时间内,该品种将继续作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淀粉主栽品种大面积种植,推动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将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经云南省科技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云瑞4号创新性强,为目前我国首个热带高淀粉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成果登记号:1562010Y0013

起止年限:20015月—200912

项目类别:云南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杂交玉米专用优质高产抗病新组合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开发示范(编号:2001NG05);云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杂交玉米专用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示范(编号:2006NG06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陆良县种子公司、文山州种子管理站、保山市种子管理站、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完成人员:番兴明、张玉东、严富民、陈威、姚文华、刘丽、王子乔、刘峰、汪燕芬、黄必华、李学智

 

云南大叶茶良种长叶白毫选育与应用

(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云南大叶种制茶品质优,但因云南省茶园品种良莠同堂,茶叶品质差异很大,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综合经济效益不高,良种普及率低和品种结构不合理(以有性群体品种占主体),是造成我省茶叶综合效益低下的重要因素,影响了云南省茶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促进我省茶叶生产发展,提高我省茶叶产量与品质,提高滇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满足多元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推进云南茶叶产业整体升级,开展茶树良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目研究工作长达数十年之久,研究系统性强,在云南茶树良种选育方法、抗病抗逆良种选育、良种与名优茶开发等方面有突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促进茶产业发展和茶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长叶白毫”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率先采用集团选择法,由勐海县南糯山群体茶园初选后,经过两次有性和两次无性选育而成的大叶茶良种。其芽叶长大,茸毛特多,产量较高,适制红茶、绿茶、普洱茶及高档名茶,抗茶饼病、茶云纹叶枯病。用“长叶白毫”加工的名优茶质优价高,经济效益可观,充分体现了良种的品种优势。选用“长叶白毫”嫩梢为原料,成功研发了三个国家、省部名优新产品。“云海白毫”1986年被国家商业部评为国家级名茶,至今,累计生产11.5吨,实现产值230.00万元(2009年平均销售价600.00/公斤)。“云海银梭”2001年云南省首届春茶交易会名优茶评比银奖,至今,累计生产2.4吨,实现产值144.00万元(2009年平均售价1000.00/公斤)。“版纳银峰”1998年获首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中华文化名茶荣誉奖,已累计生产22吨,实现产值220.00万元(2009年平均售价400.00/公斤)。采用人工杂交方法,以“长叶白毫”、“福鼎大白茶”为育种亲本,选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制名优绿茶省级良种“佛香3号”与“佛香5号”,培育出50多份品系(材料)。并用“佛香3号”为原料,研制出云南省名茶“版纳白毫”、中国西部地区第三届“陆羽”杯金奖的“版纳曲毫”。“名优绿茶杂交新品种‘佛香3号’选育”项目2006年获西双版纳州科技进步一等奖。

“长叶白毫”已在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普洱等州(市)推广65000亩以上,在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中仅次于国家级茶树良种云抗10号,成为云南省无性系良种的第二大主推品种。仅2007-2009年,“长叶白毫”累计新增产量5175870千克、产值18088.7万元,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云南省茶树良种推广单一的局面(93%以上的是云抗10号)得到改善,品种结构得到调整,为云南实施名优茶工程和茶产业的提质增效奠定了物质基础。“长叶白毫”的选育与应用,为云南山区茶农脱贫致富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茶叶市场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名优茶销量逐年增长,“长叶白毫”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成果登记号:1562010Y0011

起止年限:19801月至200912

项目类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项目“云南茶叶新品种选育”,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大叶茶优质高效新良种推广应用”(项目编号:02EFN215300566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德宏州茶叶技术推广站

临沧市茶科所

完成人员:王海思  杜煊  王朝纪  李光涛  朱凤铭  王平盛  张俊

 

早熟、高产油量杂交油菜新品种云油杂2号、3号选育与应用

(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针对我省及国内冬油菜产区早熟品种杂种优势利用薄弱,品种杂交化率比较低的问题,引进甘蓝型隐性核不育材料,与我省选育的具有早熟、高产、高含油量性状的材料相结合,利用我省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历经10余年的转育、改良及优势测配,选育了多种优良性状聚合的亲本,育成了早熟、高产油量甘蓝型油菜强优势杂交种云油杂2号、3号,并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

早熟性突出。云油杂2号、3号生育期均在179天内,较国内大面积应用推广的同类型杂交种早熟10-30天,有效解决了国内甘蓝型冬油菜杂交种生育期长,与水稻、玉米茬口矛盾突出的问题,填补了国内早熟甘蓝型冬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的空白。

增产显著。云油杂2号、3号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238.06千克212.64千克,较对照花油3号分别增产29.13%15.34%,达到攻关要求超15%的指标,并显著高于国内同类型杂交种的产量(150-180千克/亩)。示范推广中,云油杂2号最高产量达396.3千克/亩(1.5亩);百亩连片亩产323.98千克;千亩以上大面积连片示范平均亩产225.4千克,其各类产量水平均居国内外同类型杂交种首位。

含油量高、产油量高。云油杂2号、3号含油量分别为45.53%44.79%,折合亩产油量分别为108.39千克95.24千克,分别较对照花油3号(74.68千克/)增产45.14%27.53%。其含油量居国内早熟油菜品种(包括常规品种)的前列,云油杂2号也是国内首次育成含油量超过45%的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系杂交种。

制种产量取得突破。 通过对制种区域选择、父母本播种密度和方法、行比、分类管理技术、可育株拨除时间和方法等研究,解决了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系高产制种的关键技术。云油杂2号、3号平均制种产量100-110千克/亩,其中,云油杂2号大面积制种平均产量109.76千克,最高产量145千克/亩(1.5亩),显著降低了两系杂交种制种成本,其制种产量居国内外同类杂交种制种产量的首位。

经济效益显著。云油杂2号、3号在省内及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累计推广面积150.11万亩,是目前国内外推广面积最大的早熟甘蓝型冬油菜两系杂交种。其中,2007-2009年累计推广136.47万亩,新增总产值23873.05万元。

云油杂2号、3号在省内大面积应用推广,迅速提高了我省油菜品种杂交化率,2010年已占省内杂交油菜播种面积的70%,并已经作为云南省区试对照品种使用,为我省及国内早熟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云油杂2号、3号的选育与应用总体达到国内早熟杂交油菜的领先水平,在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系杂交制种产量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0Y0007

起 止 年限:199610-20099

项 目 类别: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1NG019

完 成 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农技中心、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

完 成 人员:李劲峰  蒋海玉  张美华  符明联  邓勇  郑树松  贺斌  杨玉珠  和爱花  李根泽  周丕才

 

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云蔗94-375的选育

(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项目针对我省蔗区对甘蔗新品种特别是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的需求,在云南省科技厅“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主持下,开展了甘蔗有性杂交甘蔗新品种的选育。云蔗94-375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于1994年从Cp72-1210×崖城73-512的杂交后代中历经13年选育的优良新品种。该品种为中大茎、中熟高糖、丰产性强品种;萌芽势强、萌芽率高,出苗整齐,蔗苗健壮,分蘖中等;生势强,拨节早,蔗茎均匀粗壮直立,单茎重实,成茎率高,亩有效茎5000株左右。该品种通过国家区域化试验阶段表明:平均蔗茎亩产7.3吨,比对照ROC105.91吨)增产14.1%,比桂糖11号(6.74吨)增产6.8%。产量在全国区试和生产示范均居参试品种之首;平均单位面积产糖量1.01/亩,比对照ROC100.84/亩)增产20.3%,比对照桂糖11号(0.89/亩)增产13.5%。达到或超过甘蔗糖料甘蔗审定标准。

该品种是云南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平均检测蔗汁锤度11月至1月不低于16.0%12月至3月不低于18.0%,收获期蔗茎平均产量高于7.3/亩,生物产量不低于10/亩,单位面积含糖量比对照增加15%以上,纤维分含量11%以上的国家能源甘蔗审定标准。

该品种因种性优良,通过边研究、边试验示范和推广,在云南省的临沧、保山等主产蔗区得以广泛推广应用。近3年(2007-2009)累计推广面积达4.22万亩。按每亩增产0.8吨甘蔗、每吨蔗价250元、糖分提高1.1%,平均吨糖价4500元计。实现甘蔗增产3.39万吨。蔗农增收830万元,企业增加效益2830万元。合计实现经济效益3210万元。

该品种主要经济技术指为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作为糖能兼用理想的原料甘蔗品种,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成果登记号:1562010Y0012

起止年限:19941200912

项目类别:省科技攻关-甘蔗高糖高产抗逆新品种选育及开发示范(2001NG14);优质专用甘蔗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示范(2006NG11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完成人员:陈学宽  范源洪  刘家勇  吴才文     赵培方  杨洪昌

 

多用途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

(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通过云南省禁毒委、昆明市科技局支持的云南省大麻禁种、替代种植技术推广工业用大麻新品种云麻1号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等项目的实施,历经13年努力,获得了以下重大突破。

1.成果的特殊意义。大麻曾是人类重要的纤维和油料作物,但因含毒品成分四氢大麻酚(THC)属禁毒管制作物。工业大麻品种THC含量小于0.3%,已无毒品利用价值,但仍具诸多独特性能,军需民用的价值高,能合法栽培。国外选育的30多个商业化工业大麻品种仅适合高纬度地区(40度以上)种植。我国传统大麻种植每年约15万亩,而工业大麻品种选育及利用为空白。为尽早消除大麻毒品隐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禁毒委、昆明市科技局支持下开展工业大麻品种选育及栽培研究。项目成果既替代传统高毒大麻种植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大麻毒品隐患问题,为我国的社会安全、民族稳定、民族文化传承、军需用品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利国利民。为我国及低纬度国家毒品大麻的替代种植和工业大麻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重大发明与创新。自主选育的云麻1号为国内外首个适合低纬度地区种植的工业大麻品种,其THC含量0.148%,符合国际标准规定(小于0.3%),平均束纤维长度 180cm、断裂强度438N、种子含油量32.24%;平均纤维产量达130kg/亩,比对照增产38~50%,麻籽产量100 kg/亩以上,比对照增产15%以上;具有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北纬22~52度)、尤其适宜山区旱地等特性,在全球已选育的商业化工业大麻品种综合评价居前列。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一类保护种质资源。对栽培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和创新,形成了一套旱地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其中籽用和籽秆兼用大麻栽培技术、大麻种子包衣剂技术,以及手工和机械剥制大麻的不同栽培技术为国内首创。相关延伸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培养了一支在大麻育及栽培技术替代种植研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团队。

3.品种推广覆盖率高。云麻12001-2009年累计示范推广29万亩。2007-2009年累计示范推广10.8万亩,占全国大麻种植面积(约45万亩)的24%,占全国工业大麻种植(约12万亩)的90%以上。占云南大麻种植面积的96%

4.效益显著,前景广阔。成果的推广应用促成在云南建立了4家以工业大麻为原料的纤维、造纸、食品等企业,形成了一个新兴特色产业。2007-2009年云麻1号较原传统(对照)品种增产纤维377吨,增产麻籽355吨,共新增产值1.07亿元(其中农业新增1539万元,加工业新增9291万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在云烟新产品、军需用品开发等方面也有可喜成效。潜在经济社会效益巨大。

经同行专家鉴定,该研究成果整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云麻1号的选育成功攻克了国际上低纬度地区无工业大麻品种的难题,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0Y0006

起止年限:19991月至200912

项目类别:昆明市科技局项目工业用大麻新品种云麻1号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昆科技字 03H44131);云南省禁毒委项目云南省大麻禁种、替代种植技术推广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禁种禁吸处

           云南工业大麻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杨明  郭鸿彦  胡学礼  许艳萍  郭孟璧  张庆滢  高运弘  陈裕   伍菊仙

 

优质粳稻新品种云粳25号选育及应用

(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优质粳稻云粳25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高产优质耐寒抗病四特性同步鉴定体系为技术支撑育成的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及广适等特点的粳稻新品种。在云粳25号选育过程中,针对云南高原粳稻区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优质、高产、耐寒、抗病难以有机地结合等问题,通过对大量育种亲本的丰产性、稻米品质、稻瘟病抗性及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选用香味浓郁的品种云粳优2号作为母本与高产、高整精米率、抗逆性强的云粳4号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510代系统选育,于2004年定名为云粳优14号。2005~2006年参加云南省中北部水稻区域试验,200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更名为云粳25,编号为滇审稻200732号。该品种分蘖力强,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叶姿挺直,抽穗整齐,株高中等,穗子较大,谷壳黄色,颖尖白色,无芒,不落粒,全生育期180天左右。稻米品质达国标1级,稻瘟病抗性强,适宜于云南省海拔1700m2000m稻区及周边省份类似地区种植。

2007年~2009年在全省12个州(市)累计示范推广71.3983万亩,其中2007年推广6.4872万亩,2008年推广 22.9747万亩,2009年推广41.9364万亩,共新增稻谷总产量2457.94万千克,新增产值7863.63万元。另外,云粳25号稻米品质好,价格比普通大米高0.3元~0.7/kg,新增纯收益6538.9万元,两项合计新增总产值1.44亿元。由于云粳25号稻瘟病抗性强,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节约农药成本及工时费568.52万元。取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该品种的选育及应用在以下两个方面有较大创新:一是选育方法和技术先进。在云粳25号的选育过程中,针对云南高原粳稻区生产上普遍存在的优质、高产、耐寒、抗病难以有机地结合等问题,通过对大量育种亲本的丰产性、稻米品质、稻瘟病抗性及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而选择亲本进行杂交配组。并且,从低世代单株选拔开始每年坚持优质、高产、耐寒、抗稻瘟病四特性同步鉴定,作为单株选拔和品系选定的科学依据,这是目前国内先进实用的育种方法技术。特别是从低世代单株选拔开始连续多年进行稻米外观品质鉴定、碾磨品质(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分析和稻米香味鉴定等稻米品质鉴定方法有较大创新。二是在优质与高产、广适应性相结合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技术突破。云粳25号稻米品质好,经农业部稻米制品及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品质达国标1级,整精米率72.0%香味浓郁,是目前我国高原粳稻首个公认的大面积推广的自育优质香米新品种。市场上米价比普通大米高0.3元~0.7/kg。并且,云粳25号产量高、适应性广,在全省12个州(市)的大面积示范推广中,均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平均每亩增产37.1千克

成果登记号:1562010Y0002

起止年限:19991月—200912

项目类别:云南“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云南粳稻优质高产多抗育种及示范推广” (项目编号:[2003]1318云南粳稻优质高产耐寒抗病新品种选育及示范”(项目编号:2006NG04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大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曲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完成人员:赵国珍、苏振喜、世荣、朱振华、蒋聪、杨吉鹏、廖新华、邹茜、戴陆园

 

云南干热河谷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建设技术及示范

(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该研究根据国家现代农业建设战略需求,选择云南干热河谷旱坡地为研究对象,突出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农业模式的合理布局,构建了云南干热河谷的“雨养系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补灌系统”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模式,“灌溉系统”名优土特型生态农业模式,为我国干热河谷山地生态农业提供了优化模式及技术体系。研究思路及技术创新:①在研究区域上,选择对长江流域有重大影响的水土流失严重区和贫困山区为研究对象;②在研究方向上,更加注重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退化山地的可持续发展;③在研究内容上,更加注意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水技术的集成,生态农业模式的合理布局与结构合理性,退化土地的综合治理的技术集成。④在研究过程中,更加趋向于实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更加强调社会经济效益;注重人工灌溉系统的建设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雨养生态农业过程的研究。

成果系统地研究了干热河谷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水分、养分、结构和功能、效益综合评价等。建立了7个数据库,试验数据239000个;发表研究论文21篇,其中EI收录3篇;专著2部;申请专利6项,授权专利1项。为干热河谷的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成果在干热河谷的典型区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461.65 hm2, 示范区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土壤侵蚀模数减少40-80%。推广辐射面积2580 hm2,三年累计经济效益为6670.1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经鉴定,成果在干热河谷生态农业建设技术的整合和集成、模式的评价方面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 1562010Y0001

起止年限:20051-200912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云南省农科院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云南省元谋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云南省元谋万星生物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纪中华  杨艳鲜  方海东  沙毓沧  黄兴奇  潘志贤  熊东红

 

濒危药材胡黄连、雪上一枝蒿优良种源筛选及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

(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胡黄连和雪上一枝蒿为我国重要珍稀濒危药材,自然分布范围狭窄,数量极少,长期依赖野生采挖或进口。为有效保护我国野生胡黄连和雪上一枝蒿资源,实现这两种濒危药材的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保障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20022009年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开展项目研究。

通过项目实施,收集保存国内胡黄连、雪上一枝蒿种质资源21份和15份,建立了种质资源圃;筛选出BM1BM5两个高含胡黄连苷的优良胡黄连种源,其胡黄连苷Ⅰ、胡黄连苷Ⅱ总含量分别为15.48%16.11%,大于9%的药典标准要求;雪上一枝蒿优良种源2个(东川种源和会泽种源),平均亩产240千克以上,一枝蒿甲素含量可稳定在1.09%以上,超过国家药典规定的一枝蒿甲素含量不低于0.8%的标准。试验总结出胡黄连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和组织培养3种良种繁殖技术,雪上一枝蒿种子繁殖、根茎无性繁殖、扦插繁殖3种良种繁殖技术。制定了胡黄连和雪上一枝蒿的良种苗快繁技术规程及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草案;进行了胡黄连和雪上一枝蒿种植材料与野生材料质量对比评价,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初步制定了云南栽培胡黄连/雪上一枝蒿药材质量标准草案,为栽培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项目研究,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项,撰写研究论文18篇;20052009年进行了胡黄连和雪上一枝蒿规范化栽培示范5933.5(雪上一枝蒿5510,胡黄连423.5),平均亩产干品药材240-270千克,年亩产值5973.38100元,对海拔3000左右高寒贫困山区种植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该项目较为系统地对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濒危药材胡黄连和雪上一枝蒿进行了引种驯化及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为胡黄连和雪上一枝蒿野生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成果登记号:1562010Y0005

起止年限:20029月至200912

项目类别:云南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重要濒危药材胡黄连引种驯化和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06SG19),2002年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专项“重要濒危药材雪上一枝蒿引种驯化研究”(项目编号:2002ZY--16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会泽县科学技术局,昆明市宇斯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人员:徐中志,袁理春,杨少华,陈翠,武逵,谢民秀,李培清

 

路易斯·戴格介绍

(获云南省科技合作奖)

路易斯·戴格(Lewis Dagger)先生,男, 1951年出生,新西兰籍,毕业于新西兰梅西大学。来华工作之前,任新西兰鲜果公司总经理,现任新西兰云南鲜花鲜果有限公司(中-新合资)总经理、云南红梨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顾问,长期从事果园管理、采后加工和国际市场营销工作,已有近30年的从业经验。

2001年,我院承担了云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红色梨品种改良剂优质红色梨商业化开发",与新西兰皇家园艺建立了合作关系。同年,戴格先生受新西兰国家皇冠园艺研究所邀请到云南考察。通过考察,戴格先生认为云南特色水果(红梨、甜柿、苹果、石榴等)的优良品质性状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但在品质、技术、采后处理和市场销售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资源优势和气候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决定致力于云南省特色果树产业的发展。

2003年开始,戴格先生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云南,并于2005年定居于昆明,开始研究云南特色水果品质提升技术,并进行市场化开发。2007年,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戴格先生放弃新西兰的工作及优厚待遇,接受云南红梨科技开发公司的长期聘用的建议,任职总经理顾问,负责公司战略发展研究和果品出口物流与国际市场开拓巩固等工作,当年2月获得经济类外国专家称号及证书。

 多年来,不断地引进新西兰先进的管理、栽培技术,借助新西兰鲜果公司遍布全球的市场网络体系和他在国际果树产业中的良好声誉,开展云南特色水果的品质提升技术研究、国际市场需求调查、样品出口试销、目标市场分销商整合、品牌前期宣传等基础性工作。为解决云南特色水果商品化开发的瓶颈,戴格先生引进了先进的采后处理技术,与云南省农科院、云南红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研究和建立特色水果采后处理体系,并指导云南红梨公司建立了云南省第一个标准化红梨采后加工中心。为使云南特色果品达到国际标准要求,基于国际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理念,引进了EUREPGAPBRC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使云南红梨科技开发公司成为云南省第一家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全程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使云南特色果树产业迅速扩大,安宁和江川的红梨、石林和保山的甜柿、蒙自的石榴、昭通的苹果分别进入了国际市场,取得良好的效益。由于他在云南果树产业的突出贡献,2006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彩云奖" 200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友谊奖",并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接见。

 至今,戴格先生在致力于巩固出口成果的同时,引进了6个国外新品种,进行试种。并且不断地深入生产一线,多次对农户进行"面对面"帮扶指导。

(审核人:申时全)

上一篇: 2011年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一览及简...
下一篇: 2009年我院获省(部)级奖励科技成果一览表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