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科技创新
科技进展
科技平台
科技成果
获奖情况 产品展示 图书 论文 新品种 新技术 专利

您的位置是:首页 科技创新科技成果 获奖情况

2011年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一览及简介
发布:马伟   发布时间:2013-08-02   浏览次数:48707    

 

序号

成果名称

奖励类别和等级

第一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

抗穗粒腐病热带高油玉米云瑞8号的选育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粮作所

番兴明

2

广适抗病软米两系杂交稻云光17号的选育

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粮作所

卢义宣

3

粮饲兼用白粒玉米云单14号选育及应用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粮作所

高祥扩

 

4

云南省水稻高产节本增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粮作所

杨从党

 

5

高产广适系列大麦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粮作所

于亚雄

 

6

滇重楼优势种源繁育及三段栽培法研究与应用示范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药植所

杨丽英

 

7

云南晚疫病菌有性生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环资所

赵志坚

 

8

云南甘蔗新良种产业化繁育与推广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甘蔗所

杨洪昌

 

9

油菜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经作所

付明联

 

10

甘蔗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甘蔗所

黄应昆

 

11

马铃薯贮藏技术研究及应用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生物所

孙茂林

 

 

2011年获科技成果奖励成果简介

抗穗粒腐病热带高油玉米云瑞8号的选育

(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本项目历经20多年,对大量热带、亚热带优质玉米种质进行创新和配合力、杂种优势群划分的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利用种群配合力(Heterotic group\'s specific and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HSGCA)进行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这一研究成果对指导玉米新品种选育、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年对大胚的轮回选择和穗粒腐病抗性改良,选育出品质、抗性及农艺性状均十分优良的热带高油玉米品种云瑞8号,这一品种的选育成功地拓宽了高油玉米的遗传基础,技术思路独特,技术复杂、难度大,在技术和方法上有重大创新。

据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云瑞8号全籽粒粗脂肪9.16%,达到国家高油玉米1级品质标准;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鉴定,云瑞8号高抗玉米穗粒腐病等多种玉米主要病害,经检索查新,是目前世界上首个大面积推广的高抗玉米穗粒腐病的高油玉米品种,对解决长期以来国内外高油玉米普遍存在的产量低和抗病性差、特别是抗穗粒腐病差等重大问题取得了重大进展。

云瑞8号具有突出的稳定性、一致性和新颖性,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2010年入选国家农业部主导品种,并且是主导品种中唯一的高油玉米品种;2008-2010年在云南、贵州和四川累计推广应用758.29万亩,新增玉米43.92万吨,直接新增产值7.83亿元;国内饲养试验表明高油玉米作饲料增效7.9-11.4%,按增效7.9%计算,云瑞8号推广758.29万亩的间接新增产值4.52亿元,累计新增产值12.35亿元。玉米穗粒腐病是玉米生产中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通常造成20-30%的产量损失,最高可达75%;因为该品种高抗穗粒腐病,还可以挽回农户大量的经济损失,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此外对改善以玉米为主食地区的人民群众的营养状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主要完成人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 3篇,《中国农业科学》等国家核心刊物5篇,累计影响因子6.909,国际玉米研究权威机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在国际上公开报道了云瑞8号高产、优质和抗逆、耐贮藏、作饲料饲养效益高,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经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院士和中国农科院、CIMMYT等有关单位的国内外专家鉴定,本项目创新性突出,成果转化程度高,显著地推动了玉米产业的技术进步,并促进了畜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研究国内领先和和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1Y0004

起止年限19961月—201012

项目类别省科技攻关项目(95A1-22001NG052006NG06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陆良县种子公司,云县种子管理站,建水县种子管理站,弥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大理白族自治州种子管理站,保山市种子管理站,临沧市种子管理站,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种子管理站,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富民县农业局,开远市种子管理站

完成人员番兴明   琼华   谭静  田俊明   陈洪梅   严富民   施泽海   黄云霄   汪燕芬   徐春霞   罗黎明   李志刚   黄必华   张培高   姚文华   张玉东   施泽柱   陈威   王增明   刘丽   刘峰   于丽娟   陈怀军   朱汉勇   段吉才   张学斌   张运锋   宋建荣   张定友   潘楚亮

 

广适抗病软米两系杂交稻云光17号的选育

(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云南特有软米资源,在云南立体气候条件下,综合运用常规杂交、系统选育、生态育种、穿梭育种、抗性育种等技术和方法进行技术和种质创新,选育生育期对光温钝感、主要蒸煮食味品质对温度钝感的抗病软米不育系和强恢复系,并采用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将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结合,育成的广适高产抗病软米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云光17号。其主要技术创新点为:

(1) 利用两系法杂交稻育种技术,将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紧密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软米产量潜力,使软米的产量水平接近或超过高产杂交稻。

(2) 利用优质软米不育系与优质软米恢复系配组选育高产优质软米杂交组合,实现高产与优质的结合,为软米杂交稻育种提供新的思路与技术。

(3) 利用生态育种、穿梭育种技术,结合同步抗性鉴定,实现了软米品种的适应性与抗病性的完美结合,大大扩大了软米的种植区域。

云光17号于2005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编号:滇审稻200530号),2010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号:第20103021号)。云光17号是农业部推介发布的2010年、2011年农业主导品种(每年全国30个)。截止2010年,累计示范推广116万亩,增产稻谷6805.12万千克,新增产值1.36亿元。相关研究结果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篇。综上所述,利用云南软米品种通过育种技术创新和材料创新选育软米两系杂交稻云光17号的育种研究,解决了软米品种产量低、适应性差、不抗病等难题,实现了高产、优质、抗病、耐逆、广适的结合,与同类研究相比,总体达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1Y0006

起止年限2001.1.1-2010.12.31

项目类别省科技攻关项目(2001NG03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省种子管理站

完成人员卢义宣   晓利   郭咏梅   涂建   辜琼瑶   徐开荣   吴云龙   杨久  奎丽梅    李华慧    谭春艳   李学进   李全衡   黄平   杨恩谦   杨振荣   杨蕾   朗岩万保   邓勇   卢家成   董发生   边永鹏   肖会荣  叶建伟   习友东

 

粮饲兼用白粒玉米云单14号选育及应用

(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粮饲兼用型白粒玉米新品种云单14号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合作,以商业化育种的模式自筹经费选育成功的。审定以后,以公司为平台在我省普洱、昭通、曲靖、丽江、临沧、武定等市县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该品种的母本“晴795”由我国贵州地方品种“晴隆五穗白”选育而来,父本“M1512”是用我国北方骨干自交系“丹340”与云南西南热带地方玉米品系“MH12”杂交后,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其父母本籽粒品质优、性状良好互补,配制的云单14号口粮、饲料兼用,抗逆性与耐寒性强、耐粗放栽培,杂种优势强,突出优点是:

1)云单14父母本均含有我国地方玉米品种的血缘,优质高产,抗逆性与耐寒性强,耐粗放栽培,解决了云南省冷凉山区、半山区农民对口粮和饲料玉米的需求。

2)云单14号籽粒白色,全籽粒粗蛋白含量8.8%、淀粉67.43%、粗脂肪3.86%、容重775.5g/L,作口粮吃口感好,作饲料用营养价值高,适合粮饲兼用。

3品种选育方法创新性强。项目选择了国内优系与本地优系组群分离自交系后,再与抗病耐瘠、品质好的地方优良自交系组配,育成的云单14号品质优、综合抗逆性强。

4云单14号农艺性状优良,遗传稳定性强,于200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5)推广速度快、范围广,应用面积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20082010年已在生产上推广148.25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玉米53.59千克,三年累计新增玉米7944.72万千克,以玉米平均综合单价1.9元、缩值系数0.8计,直接新增产值1.21亿元。

云单14号综合性状好,技术创新性强,推广速度快、范围广,应用面积大,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1Y0003

起止年限20001110日至20101231

项目类别自选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 

云南珍禾丰种业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高祥扩  杨克昌  赵自仙  钱成明  范正华  白文睿  黄清梅  李广平  胡明成  芮体江  鲁用强  冯素芬  李自清  刘润秀

 

云南省水稻高产节本增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在叶龄模式、群体质量调控基础上,集成精确诊断与管理而形成的新技术。项目组结合云南典型的立体生态稻作环境和品种多样性特点,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创新性试验研究,探明了云南省主要稻区水稻主栽品种的总叶片数、伸长节间数,建立了立体生态稻区的水稻叶龄模式,创立了以均衡施氮为主的水稻高产节本增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首次系统调查了立体生态条件下100余个水稻主栽品种的总叶片数、伸长节间数,创立了云南立体生态条件的水稻叶龄模式图,应用该模式图准确定量基本苗和三个关键叶龄期。

建立了集氮肥用量、施用时期和运筹比例为核心的高效施氮技术,并提出均衡施氮模式。研究了云南省不同生态稻作区土壤供氮量、高产水稻的百千克籽粒需氮量以及氮肥利用率3个关键参数的适宜值;明确了我省亩产800千克以上田块,籼、粳稻亩施氮量分别为15±117±1千克,其百千克籽粒需氮量的适宜值分别为1.71.9千克;创造性地提出基肥:蘖肥:促花肥:保花肥为1:1:1:1的均衡施肥模式,氮肥利用率从30%提高到40%以上。

建立了云南水稻高产节本增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模式6套。在不同稻作生态区应用这些模式均获得增产、节本的效果,并创造了两个全国(世界)最高产纪录,即:百亩连片亩产1003千克,万亩连片亩产突破800千克。

2008-2010年示范推广该技术236.31万亩,其中,2010年示范170万亩。近三年,应用该技术与常规技术种植的同一品种相比,新增稻谷1.57亿千克,按每千克2.2元计,新增产值3.46亿元;节约成本1.06亿元;新增社会经济效益4.52亿元。

本项目实施中参与出版专著2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其中国家一级刊物5篇。近三年来,培训相关科技人员和农民181.9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58.8万份,大幅度提高了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农民的种田水平。

经专家鉴定:该成果的研究与应用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高原稻作区创造的百亩产量属国际领先水平,经济效益显著。

成果登记号1562011Y0001

起止年限20052月到201112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厅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2006YX11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永胜县农业局  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  昆明市植保植检站  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楚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完成人员杨从党  李刚华  刘友林  陈 书  张朝钟  李贵勇  吴叔康  张兆麟  祁春  李建华  傅杨

 

高产广适系列大麦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本项目是云南省科技攻关麦类育种课题组在长期引进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麦类种质资源的基础上,以CIMMYT大麦低代群体及高代材料,分别通过分离群体选择、系统选育等方法并结合穿梭育种技术路线,在昆明、楚雄、大理、保山等不同生态环境开展大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经过多年育种科技攻关,选育出了大麦新品种"云大麦1号、云大麦2号、保大麦8号、V43"。在各级试验和大面积生产中,4个品种均表现出早熟、高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广等综合性状好的特点,已成为云南大麦生产上的主要栽培品种,也在省外6省跨省推广应用,并具有显著的高产、广适特点。(1"云大麦2"2009年在腾冲县罗坪村经省级验收分别以每亩720.8千克629.6千克的产量刷新了我国大麦单产与百亩连片平均亩产的历史纪录,也创下世界新高。2010年该品种在玉龙县黎明乡省级验收又获得了最高单产712.9千克及百亩连片平均亩产614.5千克的高产水平。此外,"云大麦1"2007年、2008年在玉龙县经县级、市级验收分别获得每亩738千克655.83千克的高产水平;"保大麦8""V43"分别于2008年、2009年在隆阳区、鹤庆县也取得683.3千克695千克的高产水平。(2)自2005年成果应用以来,4个品种已在云南10个州、市大面积推广应用,从云南海拔960的德宏到2400的丽江,并适宜水田、旱地种植;从云南到四川、湖北、新疆、贵州、重庆、宁夏等都能适应,累计推广应用598.53万亩,分别为云南省560.11万亩、跨省应用38.42万亩,共新增产粮食1.71亿千克,新增产值3.42亿元。其中,近3年来成果应用面积为2008114.46万亩、2009157.11万亩、2010213.31万亩。

    本项成果实现了大麦品种高产、稳产、广适、抗病等技术集成创新,4个品种是大麦高产、广适突破性的代表品种,成果转化覆盖率高,2010年应用面积已占全省当年大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占全国大麦播种面积的10%以上,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项研究提高了大麦育种水平,推动了大麦科技进步和啤酒、饲料工业的发展,发表相关论文16篇。在品种高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广适性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1Y0009

起止年限1997-2010

项目类别省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农业)项目(2006NG10)、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项目(2010BB005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

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完成人员于亚雄  郑家文  杨金华      李国强  刘猛道  陈朝良  尹开庆  程加省       

 

滇重楼优势种源繁育及三段栽培法研究与应用示范

(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滇重楼是“热毒清”、“宫血宁”和“季德胜蛇药片”等许多著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相关制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人工规范化栽培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项目针对滇重楼生产中影响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

    1)针对滇重楼生长周期长,创新了“三段栽培法”,制定配套的省地方标准“滇重楼三段式栽培技术规程”。不仅降低了种植滇重楼回收期长、投资大的风险,解决了连续多年种植在同一地块病虫害严重问题,且为生长周期长的中药材提供了种植新模式。

2)针对滇重楼优良品种缺乏的局面,选育登记了“滇重楼1号”和“滇重楼2号”2个有效成分含量高、产量高的抗病新品种,其有效成分(重楼皂苷I+重楼皂苷II)含量分别为1.8%1.43%6年生产量分别为180220kg/亩和300400kg/亩。制定的云南省地方标准“滇重楼品种评价技术规程”,为滇重楼和根茎类药材育种和品种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3)建立了滇重楼种子规模化育苗技术体系。采用种子室内阴干处理技术,不仅比根茎繁殖系数增大近200倍,克服了根茎繁殖易感病、易退化缺点;且相比种子采后即播技术,出苗时间提前1年,出苗率高达80%以上,苗床管理时间减少160140天,显著降低了生产管理成本。

4)弄清了滇重楼叶斑病发病规律,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

5)已在丽江玉龙县建立了滇重楼“三段栽培法”示范基地2254亩,2010年效益达1.3631亿元。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且为制药企业优质稳定的原料供应提供保障。

6)获多项知识产权的成果。登记新品种2个,完成2项云南省地方标准制定,申请专利3项,已获授权2项,发表论文11篇,编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丛书2册,为滇重楼研究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该项目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果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研究成果有重要创新性,成果水平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1Y0011

起止年限:20086月至201012

项目类别:应用技术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丽江云鑫绿色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完成人员:杨丽英  李绍平  杨斌  李林玉  王馨  严世武  陈翠  董志渊  徐中志 杨丽云  和云  和斌  张建华  康平德  汤王外  樊永言

 

云南晚疫病菌有性生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首次用人工合成疫霉菌交配激素α1两种旋光异构体,进行了人工合成交配激素对晚疫病菌、辣椒疫霉和烟草疫霉三种疫霉菌的生物学活性、有性生殖行为及其后代卵孢子生物学活性的系统研究。首次在云南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A2交配型;首次发现了晚疫病菌在云南马铃薯田间进行有性生殖的直接证据;系统地对云南省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多样性包括交配型、毒性基因和生理小种、甲霜灵敏感性、线粒体DNA单倍型、基因型特征以及晚疫病菌群体在云南的迁移和演替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云南省马铃薯和番茄产区的晚疫病菌A1A2交配型的组成、毒性基因组成、生理小种类型及其地理分布,首次在中国检测到能够克服全部已知抗性基因的超级生理小种1.2.3.4.5.6.7.8.9.10.11;揭示了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菌在云南发生有性生殖的潜能以及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差异;揭示了晚疫病菌""""群体在云南马铃薯产区发生的演替;用微卫星标记对云南省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首次提供了中国云南的晚疫病菌群体和其它国家的晚疫病菌群体存在着关联的遗传证据,揭示出云南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菌甲霜灵类杀菌剂的抗药性作了较系统的评价,明确了适合应用的地区及合理防范和缓减抗药性风险产生的使用方法。首次对云南省辣椒疫病进行了分子诊断及病原菌群体特征的研究。PCR特异性扩增确证引起云南辣椒疫病的病原菌是辣椒疫霉;揭示了云南辣椒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生理小种的组成及分布。结果显示云南辣椒疫霉群体组成较为复杂,A2 交配型可能在云南辣椒疫霉的有性生殖中起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群体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建立了云南省马铃薯、番茄晚疫病菌以及辣椒疫霉菌的菌种资源库,收集和保存不同生态区域的晚疫病菌菌种超过2000个,辣椒疫霉菌株超过600个。

成果登记号1562011J0001

起止年限19981月~200712

项目类别 基础研究类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科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完成人员:赵志坚,曹继芬

 

云南甘蔗新品种产业化繁育与推广

(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项目实施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科技成果:

1、  从国外引进了甘蔗品种材料209份,筛选出了适宜云南蔗区的高产高糖新品种10个,通过国家鉴定2个,省级审定1个。

2、 项目建立了省、州(市)、县(市)三级甘蔗良种繁育体系。建成一级良种繁育基地800亩,二级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三级良种繁育基地12000亩,共计17800亩的省、州(市)、县(市)三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为云南蔗区的品种更新换代奠定了坚实的种源基础。

3、  项目建立了云南甘蔗品种区域化布局技术及不同类型蔗区早、中、晚熟品种结构合理搭配技术,形成系列品种,使云南蔗区的品种结构、熟期搭配更趋势合理。

4、  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筛选出的甘蔗新品种材料首次应用健康种苗培快繁及双芽单行稀播快繁技术进行快繁。

5、  项目加强甘蔗新品种配套技术的研究应用,在甘蔗新品种配方施肥、甘蔗地膜覆盖机上获国家授权专利2项。

6、  项目实施,形成了云南甘蔗新品种产业化开发平台,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形成了科企结合、公司+基地+农户的甘蔗新品种产业化开发模式,形成了良种选育筛选、种苗规模生产技术、良种繁育基地及糖料科技社会化服务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现代甘蔗种业制度发展。

7、  甘蔗新品种产业开发繁育和推广,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为云南省蔗糖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8、 项目实施为我省造就了一大批甘蔗科技产业人才。

9、  项目发表论文15篇,出版1本专著和申请专利4项,其中授权专利2项。

成果登记号:1562011Y0007

起止年限:20051月至201012

项目类别:省农技推广,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中央财政农技推广专项,农业部重大专项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   云南云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杨洪昌  兴祥  李俊  赵俊  赵培方  薛晶  董有波

 

甘蔗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项目针对甘蔗地下害虫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和甘蔗生产上大面积综合防治地下害虫技术问题,历经3年前期调查研究和5系统深入研究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1、在国内首次报道了重要甘蔗害虫细平象Trochorhopalus humeralis Chevrolat、斑点象Diocalandra sp,对云南省5种甘蔗主要地下害虫:大等鳃金龟Exolontha serrulata Gyllenhal)、突背蔗金龟Alissonotum impressicolle Arrow、光背蔗金龟Alissonotum pauperBurmeister)、细平象和斑点象进行了系统研究,摸清和掌握了5种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田间种群结构及危害特点,揭示了甘蔗地下害虫猖獗发生的原因,建立了虫情档案,为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2、研究并提出了甘蔗地下害虫预警监测技术;研究并规模化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蔗龟成虫技术;试验筛选出了高效、中低毒农药,并确定了相应的最佳施药时期和科学施药技术。

3、研究集成了以减少虫源基数的农业防治及物理防治为基础、统一化学防治为重点和抓好关键时期合理用药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在受害蔗区大面积应用,防治效果显著。

4、研究成果在蔗区累计推广115万亩,平均亩挽回甘蔗损失0.6吨,共挽回甘蔗损失69万吨,增产糖8.63万吨,新增产值5.6亿余元,新增税收3仟余万元。

5、在《植物保护》、《中国糖料》等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7篇,出版专著2部。

成果解决了甘蔗生产上大面积综合防治地下害虫技术问题,有效控制了地下害虫发生危害,提高了甘蔗产业科技水平,为蔗糖业持续稳定发展、降耗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边疆人民脱贫致富作出了重大贡献。成果创新性突出,实用性强,转化程度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具有广泛推广应用前景,总体技术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云农院1562011Y0006

起止年限:200611日——20101230

项目类别:产业发展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德宏州甘蔗科学研究所

云南德宏英茂糖业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黄应昆  张永港  杨世常  李文凤  罗志明  于厚  康宁

 

油菜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本项目首次建立了云南油菜产业基础数据库;筛选出早熟、优质、高产稳产、耐旱性强的油菜品种云油杂2号、云花油早熟1号和德油早1号;研究建立了油菜品种抗旱性系统鉴定指标,提高了抗旱性鉴定的效率和准确性;集成了免(少)耕栽培、机开沟、适期精量播种、一次性间定苗、简化高效施肥、统一管理培育壮苗、花角期分墒防治蚜虫等为一体的高效生产综合技术,节约生产成本14.76-26.20%;编辑出版技术手册1部,发表研究论文18篇,累计影响因子8.7。培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4人。完成技术培训5万余人次。

 2011年,采用集成高效生产技术在临沧开展138亩连片示范,测产最高亩产达423.2千克,平均亩产316.2千克,实现节本增收441.5/亩,节本增效38.8%20082010年,在云南、贵州、广西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422.7万亩,在连续三年经历干旱和低温霜冻的考验下,仍然取得了极显著的增产效果。新增产量7333.3万千克,节本增效超过5亿元。

本项目通过减少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及劳动力在内的油菜生产投入,增强了本区域油菜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了油菜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油菜生产的比较效益,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1425日,在由云南省科技奖励办公室主持的成果鉴定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油菜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明显,示范推广效益显著,秋播早熟油菜栽培技术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百亩连片单产达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1Y0009

起止年限2011.01.01-2010.12.31

项目类别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罗平县种子管理站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完成人员符明联、李根泽、杨玉珠、雷元宽、魏生广、余绍伟、文和明、杨进成、和爱花、程德荣、贺斌

 

马铃薯贮藏技术研究及应用

(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项目通过10年的研究,形成了符合云南马铃薯生产实际的贮藏集成技术并应用:1. 炸制加工型马铃薯储藏技术:在马铃薯原料仓库,采用管道温度调控和加湿的方法,贮藏时间120-150天,提高了油炸薯片的质量。获发明专利授权。2. 马铃薯种薯的简易贮存方法:采用架式薄层堆放、散射光贮藏种薯的方法。使春播种薯,处于标准的发芽阶段,保持良好的生理年龄。较农户常规方法增产50%,商品率提高46%以上。申报发明专利获得受理和公开。3. 马铃薯原位贮藏:全面地调查了我省利用高寒山区自然生态优势,大量、经济地原位贮藏商品马铃薯的适宜范围、面积、储量等。实地观测了原位贮藏土壤层的动态指标,确定了原位贮藏的技术条件和适宜时期。4. 耐贮藏、优质新品种选育:选育出耐贮藏新品种皮利卡,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推荐审定品种散恩(PI34),耐贮高淀粉含量。休眠期特长品种VT-1,可作为育种材料。5. 马铃薯贮藏害虫块茎蛾的控制技术:利用黑光灯防治最严重的仓储害虫块茎蛾,有效地控制虫害,并保证了产品和环境的安全。6. 技术标准的编写:编写了贮藏技术的技术标准,专著《马铃薯贮藏技术》中作为推荐的贮藏标准技术进行推广。7. 2006年开始应用,三年应用推广面积131240亩,新增加产量2504.9万千克,新增加效益2393.1万元。举办马铃薯新品种、贮藏和保鲜技术培训2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00多份。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8. 项目完成期间,编写专著1本。发表论文18篇,其中核心刊物发表12篇。在贮藏病虫害应用基础研究中,首次报道了核转化载体的构建和马铃薯块茎质体基因高效瞬时表达体系,以及马铃薯青枯病分泌蛋白信号肽及其功能。研究了马铃薯的休眠特性和生理调控方法。筛选出抑芽剂及使用技术等。项目研发出多项实用有效的技术,通过应用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围绕提高马铃薯抗病、虫能力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经鉴定委员会鉴定,在马铃薯贮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其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1Y0008

起 止 年限:20022-201012

项 目 类别: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完 成 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昆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寻甸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

完 成 人员:孙茂林  李树莲  展康  周晓罡  丁玉梅  滕龙斌  董禄凤

上一篇: 2012年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一览表及...
下一篇: 2010年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一览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