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科技创新
科技进展
科技平台
科技成果
获奖情况 产品展示 图书 论文 新品种 新技术 专利

您的位置是:首页 科技创新科技成果 获奖情况

2012年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一览表及简介
发布:马伟   发布时间:2013-08-02   浏览次数:54045    

 

序号

成果名称

奖励类别和等级

第一完成单位

第一完成人

1

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玉米种质创新及利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粮作所

番兴明

 

2

主要鲜切花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花卉所

唐开学

 

3

早熟高效蚕豆鲜销型品种“云豆早7”选育与应用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粮作所

包世英

 

4

甘蔗种苗温水脱毒处理设备和技术的研究示范

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甘蔗所

黄应昆

 

5

高产稳产玉米杂交种云瑞6号的选育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粮作所

番兴明

 

6

云南外销蔬菜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园艺所

钟利

 

7

甘蔗糖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蔗所

张跃彬

 

8

云南干热河谷优良牧草筛选、栽培和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热区所

龙会英

 

9

油菜育种生物技术创新与应用

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经作所

王敬乔

 

10

云南农业土著知识保护利用技术体系的创立及其应用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生物所

戴陆园

 

11

云南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及生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生物所

曾亚文

 

12

优质粳稻新品种云粳12号、云粳15号选育及应用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粮作所

赵国珍

 

13

优质强筋抗病小麦新品种"云麦57"选育及应用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粮作所

于亚雄

 

14

规范化陆稻新品种与玉米间作技术研究与示范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粮作所

徐鹏

 

15

云南两系杂交稻安全高效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粮作所

卢义宣

 

 

2012年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成果简介

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玉米种质创新及利用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本项目长期开展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玉米种质改良、创新及利用研究,系统地研究我国温带玉米种质与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取得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利用种群配合力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的新方法;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了大批论文(其中SCI 10篇、国家一级学术刊物10篇);育成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品种21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7项,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缺乏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的重大技术难题。首次选育出高抗玉米穗粒腐病的高油玉米品种云瑞8号和高油高淀粉玉米品种云瑞21,这两个品种较普通玉米增产10%以上,抗多种玉米主要病害,在解决国内外高油玉米产量低和抗病性差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选育出国内首批硬质胚乳优质蛋白玉米品种云瑞1号、云优19,这些品种具有突出的抗病性,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国内优质蛋白玉米胚乳呈软质或半硬质、抗病性差的重大技术问题(其中云瑞1号通过三省审定(认定),是国内外首个抗灰斑病的优质蛋白玉米品种;云优19是国内唯一油分含量超过6%的优质蛋白玉米品种)。利用普通热带玉米突变体选育加强甜玉米品种云甜玉一号和甜糯888,各项品质指标均超过国家食用玉米一级质量标准,克服了我国鲜食玉米适口性、商品性较差的缺点,并拓宽了我国鲜食玉米的种质基础。

在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推广应用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累计5000多万亩,直接新增产值80多亿元。这些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山区农民收入做出了重大贡献。预计在今后较长时间内,这些品种将继续作为云南、广西的主栽品种大面积种植,还可以在东南亚、非洲等生态条件相似地区推广,还将产生更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本项目共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和第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在官方网站和刊物Informa上连续两次公开报道本项目在热带、亚热带高油和优质蛋白玉米选育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经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院士和中国农科院、CIMMYT等有关单位的国内外专家鉴定,本项目技术思路和选育方法创新性突出,多项技术属国内外首创,难度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大规模应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起止年限1991.1-2008.12

项目类别科技进步类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足丰种业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番兴明,张述宽,谭静,黄开健,陈洪梅,谭华,顾平章,邵思全,赵吉奎,黄云霄

 

主要鲜切花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

(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鲜切花是现代花卉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鲜切花生产向低纬度、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云南已成为世界三大鲜切花生产区域之一,具很大发展空间,其鲜切花产量2010年占全国60%,已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

“谁拥有品种权谁就拥有了对产业的控制权”,品种作为产业的核心与制高点,非常关键。随着我国及云南花卉业的迅猛发展,制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凸现,其中品种权的制约成为急待解决的首要和关键问题。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大部分切花品种依靠进口,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出口少,2005年云南鲜切花出口仅是其产值的10.8%

在科技部及省市科技部门立项的五个项目支持下,以月季、百合、香石竹、非洲菊及菊花五大类优势鲜切花为重点,整合十家单位,历时六年,在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建成国内五类花卉种质资源的大规模保存中心。补充收集675个栽培品种及野生种(变种或变型),保存份数现已超过5万份。开展了遗传多样性等系统分析与评价,国际上首次报道云南特有野生蔷薇种中甸刺玫十倍体等多项创新成果。(2) 五种花卉常规及生物技术育种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起配套性及系统性强的育种技术体系。“百合分段式胚培养结合后代ISSR标记早期鉴定技术,使新品种选育周期从传统的11年缩短至5年”、“香石竹高育性亲本使杂交效率平均提高了25倍”等创新技术显著提升了育种效率,缩短了新品种培育周期。(3) 采用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创制出一批优异新种质,培育了一批优良新品种。共完成3913个组合的配组杂交,累计采收杂交种子111.7万粒,培育杂交种子苗45.45万苗。创制出四倍体大花型非洲菊,无侧芽菊花及其它特异花型或花香,抗病,耐寒等类型的1112个优异种质(含中间材料)。

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授权3项,公示9项;育成优良新品种86(获国外授权3个、国家授权14个、省注册17),新品种授权和申报数量均占全国同类鲜切花的44%,其中‘Autumn Day’‘YUN HONG 2 HAO’等品种分别在欧盟和日本获成功授权。发表论文47篇。

成果为全国花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优势产业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育成品种在国内主栽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示范推广,部分品种在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应用。2009—2011年,累计推广面积11.53万亩,总产值17.19亿元,新增利润5.29亿元。经实施,分别促成锦苑等4家公司及虹之华等2家公司成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鉴定“成果总体达国内领先、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2Y0013

起止年限2005-2012

项目类别国家科技支撑课题"球根类花卉种质资源发掘和新品种研发2007BAD45B01"、省攻关"云南主栽鲜切花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2006NG14"、省重点基金"云南月季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2007C0004Z"5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云南云科花卉有限公司、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英茂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玉溪明珠花卉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丽都花卉产业有限公司、云南格桑花卉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花卉育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完成人员:唐开学、王继华、瞿素萍、李绅崇、莫锡君、桂敏、王其刚、崔光芬、薛建平、吴学尉、张颢

 

早熟高效蚕豆鲜销型品种“云豆早7”选育与应用

(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育种技术创新研究:“云豆早7”是中国第一个获得新品种种权的蚕豆品种。该品种选育在对蚕豆资源评价应用方法和育种技术改进的基础上,利用蚕豆早熟资源及其常异花授粉特性,构建优良基因混合群体,成功拓宽了亲本遗传背景,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应用于大面积生产的利用混合群体改良程序育种技术育成的蚕豆品种。在熟性、鲜销籽粒品质和避病虫性的改良研究上创新性突出。

熟性改良研究:早熟性的获得是“云豆早7”选育研究最重要的部分,是蚕豆大面积栽培生产中最早熟的品种,作为鲜销产品生产的产品上市早而赢得高销售价格并实现了高产值(增产率11.2-73.5%,平均新增加产值535.08/亩)。同时,早熟性使该品种具有极其有效的避病虫性(由于生育进程早,早秋栽培在产地锈病和潜叶蝇、蚜虫爆发时,该品种已进入鲜荚采收期,有效地避开了危害高峰,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及使用次数,提高鲜荚产品的安全品质)。

品质改良研究:籽粒外观物理形态品质的优异性获得是“云豆早7”选育研究获得的另一个重要性状。“云豆早7”是早秋栽培大面积生产应用品种中粒型最大(鲜籽粒百粒重360)、粒形最厚(干籽粒厚1.5cm)、出米率最高(45%)的品种。种皮薄,单宁含量低,口感甜脆(粗蛋白含量26.8%,淀粉含量41.67%,单宁0.66%)。

高产高效性研发:由于很好地应对了市场需求,成果应用获得了极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2009-2011三年的应用统计,“云豆早7”生产应用的面积累计达到110.91万亩,早秋播种平均鲜荚产量977.85千克/亩,平均增产率22%,平均新增加产量207.24千克鲜荚/亩;累计新增加产量25193万千克鲜荚(2.51亿千克鲜荚,相当于3697.96万千克干籽粒);累计新增加产值7.95亿元。成果应用对农民增收、农业生态培育及扶贫的贡献显著。

发表论文3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成果登记号1562012Y0001

起止年限198910-20119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国家农业部食用豆产业体系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宜良县农业局

完 成 人 员:包世英 王丽萍 吕梅媛 何玉华 杨峰 孙永海 和一花 唐永生 杨和团 陈清华 李聪焕

 

甘蔗种苗温水脱毒处理设备和技术的研究示范

(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成果针对世界性种传甘蔗病害宿根矮化病(RSD)危害和防控,为解决甘蔗种苗脱毒问题研究实用高效的甘蔗种苗脱毒技术体系,历经10年努力,从甘蔗种苗温水脱毒处理设备研制和技术的研究、生产流程、技术规范、推广应用等层面对温水脱毒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示范,总结形成了成熟的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方法和脱毒种苗快繁技术体系,制定了标准化技术规程。建成我国第一家研发型甘蔗种苗温水脱毒处理车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专利5项。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技术发明:

1、在国内首次研制出甘蔗种苗温水脱毒处理的方法及设备,2009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云南、广西建成温水脱毒处理车间15间,年生产脱毒种苗规模达万吨以上,实现了甘蔗温水脱毒种苗工厂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2、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种传病害宿根矮化病(RSD)病菌Leifsonia xyli subsp.xyli (Lxx)EMI-ELISATBIAPCR等检测方法和技术体系;明确了宿根矮化病菌的致病性、分布区域、传播途径和危害情况,为该病有效诊断与防控、脱毒种苗生产与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支撑。

3、研究形成了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制定颁布了云南省地方标准《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B53/T 3702012),为我国甘蔗脱毒种苗产业化开发和推广应用,开辟了技术新途径。

4建立了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繁殖和示范应用体系,形成了甘蔗温水脱毒种苗配套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技术熟化,为产业化应用甘蔗温水脱毒种苗提供全程技术支撑。

52009-2011年,研究成果已在云南、广西蔗区累计推广24.8万亩,平均亩增产甘蔗0.8-1.32吨,共增产甘蔗23.6万吨,增产糖2.99万吨,新增产值3.2亿元,新增税收1000余万元。

6、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申请受理4项;制定颁布云南省地方标准1项;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出版专著3

成果在温水脱毒处理方法、设备和脱毒技术等方面具有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思路独特, 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成果实用性强,技术熟化程度高,显著推动了蔗糖产业技术进步,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总体技术水平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2Y0003

起止年限:200311——201248

项目类别:农业部行业专项、科技部成果转化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云南省国防科工局研究设计院

完成人员黄应昆,范源洪,赵卫明,李文凤,王晓燕,许渌清,罗志明

 

高产稳产玉米杂交种云瑞6号的选育

(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项目利用我省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和丰富的种质资源,开展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玉米种质创新及杂种优势和遗传关系的系统研究,育成兼具温带和热带、亚热带种质优点的创新种质,极大地拓宽了我省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发掘了新的杂种优势群,在国内外首次构建了“Suwan1×Reid”杂种优势模式,并在理论上证明了利用热带种质改良温带种质数量性状的有效性和最适回交代数以及热导改良温带系的利用潜力,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 1篇,国家一级学术刊物1篇),对指导我国玉米种质扩增与创新、强优势玉米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项目创新种质、根据“Suwan1×Reid”杂种优势模式选育的玉米杂交种云瑞6号遗传基础广泛,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和耐旱的诸多优点,大面积生产平均亩产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40-60千克,品质达到国家饲用玉米一级标准,抗茎腐病、大斑病、矮花叶病等多种玉米主要病害,耐旱性强,对解决我省缺乏适应山地的高产抗逆玉米杂交种具有重要意义。

云瑞62007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2011年入选云南省主导品种;按照小面积高产攻关、百亩核心高产示范、大面积辐射带动的成果转化模式和企业+院所+基地+农户的市场化运行机制,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区域示范、技术培训、跟踪服务等措施,强力推进云瑞6号的产业化研究与开发,实现了推广模式的创新,打通了玉米科学研究、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与生产之间的通道,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2009-2011年间云瑞6号在我省累计推广应用510.8万亩,新增玉米24681.5万公斤,新增产值48366万元,对提高我省的玉米单产和总产、缓解我省玉米饲料紧缺、促进我省畜牧业、饲料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贫困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经云南省科技奖励办公室组织的同行专家鉴定,该成果创新性突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构建的Suwan1 × Reid杂种优势模式对我国西南玉米育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成果转化程度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成果登记号1562012Y0004

起止年限1996.1-2010.12

项目类别科技进步类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弥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水县种子管理站、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曲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临沧市种子管理站

完成人员:番兴明、汪燕芬、陈威、陈洪梅、王增明、李志刚、杨加玉、段吉才、施泽柱

 

云南外销蔬菜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我省外销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外销蔬菜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等项目的支持下,对主要外销蔬菜品种和良种繁育、无公害生产全程质量控制、保鲜和贮运等产业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集成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

1)培育和筛选出39个蔬菜优良品种(系)应用于生产。其中,自育品种(系)15个,通过专家田间鉴评4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4个;引进筛选出优良品种24个,其中通过专家田间鉴评10个。

2)开展蔬菜良种繁育技术研究,建成蔬菜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90%以上种子质量符合国际标准。

3)通过无公害蔬菜栽培、肥料施用、病虫害综合治理和质量安全全程监测等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示范区氮肥使用量平均减少20.67%,磷肥使用量平均减少17.5%;农药使用量平均减少42.64%;通海县2011年蔬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9.38%,比2006年的87.07提高了12.31个百分点;元谋县2011年蔬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9.96%,连续6年都保持在99%以上;经济效益提高了22.87%

4)完成6类蔬菜贮运保鲜试验,采用真空预冷和低温链贮运技术,延长了不同蔬菜保鲜期8-25天,降低贮运过程中的损耗约10%。该技术不添加任何保鲜剂和杀菌防腐剂,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

5)开展了蔬菜新品种、育苗、标准化栽培、病虫综合防治、废弃物无害化还田池等新技术的集成研究,制定了6种主要外销蔬菜的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操作规程。

6出版专著1部,发表研究论文41篇,其中核心期刊31

7)申请专利5项,获授权1

成果累计推广应用133.8万亩,新增经济效益3.75亿元;其中,2009年至2011年,推广应用面积95.8万亩,新增效益2.46亿元。该成果极大的提高了云南外销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了产品的安全性,为我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经同行专家鉴定,成果创新性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技术水平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2Y0012

起止年限20066 月—201112

项目类别“十一五”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外销蔬菜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2006NG01)、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蔬菜优势产区规范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Nyhyzx07-007)中的“西南生态区蔬菜规范化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子专项、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nycytx-35-syz37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昆明晨农绿色产品有限公司、

通海县经济作物工作站

元谋县农业局经济作物工作站

砚山县蔬菜研究所

完成人员:钟利 梁明泰 尚慧 刘跃明 龙洪进 龚亚菊 李石开 张丽琴 李家瑞

 

甘蔗糖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成果针对世界性种传甘蔗病害(宿根矮化病RSD等)危害和防控,为解决甘蔗种苗脱毒问题研究实用高效的甘蔗种苗脱毒技术体系,历经10年努力,从甘蔗种苗温水脱毒处理设备研制和技术的研究、生产流程、技术规范、推广应用等层面对温水脱毒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示范,总结形成了成熟的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方法和脱毒种苗快繁技术体系,制定了标准化技术规程。建成我国第一家研发型甘蔗种苗温水脱毒处理车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专利5项。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技术发明:

1、在国内首次研制出甘蔗种苗温水脱毒处理的方法及设备,2009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云南、广西建成温水脱毒处理车间15间,年生产脱毒种苗规模达万吨以上,实现了甘蔗温水脱毒种苗工厂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2、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种传病害宿根矮化病(RSDEMI-ELISATBIAPCR等检测方法和技术体系,申请了相关国家发明专利;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病原检测综合研究,明确了宿根矮化病菌的致病性、分布区域、传播途径和发病情况,为该病有效诊断与防控、脱毒种苗生产与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支撑。

3研究形成了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制定了云南省地方标准《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B53/T 3702012),为我国甘蔗脱毒种苗产业化开发和推广应用,开辟了技术新途径。

4、探索了县域条件下甘蔗脱毒种苗生产车间及繁育基地布局与建设经济模式。

5建立了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繁殖和示范应用体系,形成了甘蔗温水脱毒种苗配套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技术熟化,为产业化应用甘蔗温水脱毒种苗提供全程技术支撑。

62009-2011年,研究成果已在云南、广西蔗区累计推广24.8万亩,平均亩增产甘蔗0.8-1.32吨,共增产甘蔗23.6万吨,增产糖2.99万吨,新增产值3.2亿元,新增税收1000余万元。

7、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出版专著3制定了云南省地方标准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获授权1项。

成果在温水脱毒处理方法、设备和脱毒技术等方面具有重大技术发明,技术思路独特, 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成果实用性强,技术熟化程度高,显著推动了蔗糖产业的技术进步,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总体技术水平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2Y002

起止年限2008-2011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云南永德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英茂糖业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张跃彬、高正卿、黄必志、李世平、耿怀建、郭家文、陈  勇、段进军、张之康、杨国荣、唐石荣

 

云南干热河谷优良牧草筛选、栽培和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

(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项目组开展了如下研究并取得国内领先的理论和潜在应用成果:

1.优良牧草收集、引进和筛选

项目针对干热河谷高温干旱,年降雨614毫米,蒸发量为降雨量的4-6倍。结合区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需要,引进牧草资源278份,收集野生草资源118份,建立适合干热河谷优良牧草评价指标体系(生育期、草产量、鲜干比、茎叶比、抗旱性、耐热性、抗寒性、越夏率、抗病性、抗病性、适口性、粗蛋白),通过对牧草生态适应性和营养价值和功能研究和评价,筛选出适应本区种植、耐热抗旱、高产的优良牧草35份品种系(具体优良牧草:热研2号柱花草、新银合欢、木豆、猎人河紫花苜蓿、热研8号坚尼草、热研4号王草、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红象草、百喜草、黑麦草、苣菊、补骨脂、链荚豆等)。

2.优良牧草栽培和利用技术集成

项目结合干热河谷自然环境特征通过研究优化集成8个优良牧草高产栽培技术;总结集成优良牧草在区域生态养殖(种草养羊、种草养兔、种草羊鹅、种草养鱼)和生态治理4个利用模式和技术规范及草颗粒加工利用技术1套。

3.建立不同利用功能试验示范区

项目在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保山等地建立草资源保存区60亩、优良牧草高产栽培和生态养殖试验示范1069.5亩、植被恢复和林(果)草间种示范基地600亩。项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成果应用自2004年以来辐射推广面积17.785万亩,新增产值1177.77万元,其中:2009年至2011年辐射推广1.185万亩,新增产值679.77万元,试验示范区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减少20%-50%,农户增收15%-30.0%

4.知识产权的获得与保护

项目获技术发明专利权2项,申请技术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5篇,出版学术专著"干热河谷草和灌木资源引种及综合利用研究"1部;获楚雄州科技进步奖2项。

成果登记号1562012Y0005

起止年限2003-07-012010-12-31

项目类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科技计划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完成人员:龙会英  朱红业  张德  吕玉兰  史亮涛  张明忠  金杰  白昌军

刘建平  沙毓沧  纪中华

 

油菜育种生物技术创新与应用

(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本项目针对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自1998年开始,通过国际合作,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对油菜育种核心生物技术(小孢子培养技术、基因转化技术)进行了创新。

首次明确了国内油菜小孢子培养产胚率不稳定、产胚率低的主要原因,首创了利用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寻找低温期并结合低温保存的方法,解决了供体植株低温生长需求问题,显著提高了不同基因型供体平均产胚率;首次认识到国内外油菜小孢子胚再生率低的主要原因,创建了小孢子胚成熟培养、直播成苗方法。核心技术已于2007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体系于2008年通过了由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王汉中研究员等组成的专家组的现场鉴评,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小孢子胚直播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首次在国内外建立了甘蓝型油菜无选择标记基因转化技术体系。该技术通过改进外植体制备、抑制农杆菌诱导的受侵染细胞死亡、提高受体细胞侵染频率、改良转化细胞增殖及再生,显著提高了转化效率,彻底根除了转基因油菜因选择标记基因对食品、环境产生的潜在危害。该技术于2003年申请、2011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上述两项自主创新的油菜育种生物技术,已应用到国内主要油菜育种单位,推动了国内油菜育种生物技术的进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成果登记号1562012Y0010

起止年限2001-2011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完成人员:王敬乔  李根泽  陈苇  张国建  李劲峰

 

云南农业土著知识保护利用技术体系的创立及其应用

(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项目历时12年,是在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现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针对农作物新品种普及并大规模地替代农家品种,化肥及农药的大量施用或滥用,致使全球农业土著知识面临被遗忘,生态环境脆弱化,以及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等困境。项目组结合云南省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优势,开展农业土著知识(传统知识)收集保存和利用方法技术体系的研究,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土著知识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7篇相关研究论文由《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并在实践中高度重视成果应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果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创新性:

1.利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结合,以知识创新为主,创立了包含农业土著知识研究方法、土著知识收集记录方法、土著知识多介质双轨制保存技术方法,首创传播并扩大土著知识影响、体现尊重农民创造、保护农民权益、激发成立了当地对农业土著知识保护积极性的村寨农民专业性协会,组织以农民为讲授者的参与性培训班,以土著知识杂志进行土著知识传播利用方法等的土著知识保护利用技术体系。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2.结合云南实际,提出的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中应该更加重视并充分利用农业土著知识,利用土著知识来丰富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等建议,在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制定相应政策过程中得到了采纳和应用,体现在云南省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等文件中。开展的农业土著知识研究,促进了地参、索理玛酒等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应用价值。

3.结合种质资源学科,所提出的在种质资源收集时必须高度重视并记录相应的土著知识的理念,以及研制的农业土著知识保存利用技术体系,促成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性专项云南及周边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著知识对云南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原位保护利用的影响研究的立项,也为国家农业部云南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区建设启动实施提供了基础,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拓展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4.项目所创立的农业土著知识保存利用技术体系,在国际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培养了一支国际型科技创新团队,5人晋升研究员,多人晋升职称,为农业土著知识的保护利用及其农业生物资源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产生积极影响。

成果登记号1562012Y0015

起止年限199711-20082

项目类别国际合作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意大利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北京办事处

完成人员戴陆园  游承俐  伍少云  张宗文  徐福荣  阿新祥     

金建昌  汤翠凤  余腾琼   

 

云南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及生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该成果以国内外啤麦与云南生态优势结合实现2年育成啤麦新品种的高效育种重大突破。既攻克了中国啤麦产业波动巨大的技术难题和云南大麦面积居中国第一而缺乏啤麦新品种权问题,又建立了优质啤麦良繁基地及其优质啤麦生产基地,满足中国啤酒工业原料的需求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啤麦育种生产、啤酒麦芽工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获品种权和鉴定品种6,制定了技术规程4项,发表论文13;2006-2011年在云南和四川等地累计推广547.1万亩,总产14.22亿千克,增产2.61亿千克,增值4.83亿元。

    该成果总体上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育成获3个品种鉴定证书和1个审定证书基础上,2007-2011年按啤麦的产业发展综合研究利用等技术集成,以国家优一级标准的澳选3号、S500(仅用于产业开发)、澳选2号、盐麦2号、港啤1号、云啤3号、云啤4号、云啤5号和云啤6号共9个啤麦品种为主累计推广547.1万亩,总产14.22亿千克;其中2009-2011年共推广373.6万亩, 总产9.19亿千克,共增产1.67亿千克和增值3.09亿元,三年新增170.59万亩。2011年以云南为主四川为辅建立140.3万亩优质啤麦生产基地;云南啤麦和大麦分别占中国啤麦和大麦面积的22.5%18.0%,使云南升级为中国最大的大麦生产基地,从而被国务院列为《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啤酒大麦优势产区3个省之一。另外,从6个国家引种1000余份啤麦资源在云南鉴定筛选出152份啤麦亲本;一些种质成为10个省大麦育种骨干亲本。

    项目创新点:1)首次用云南独特的生态条件,创新育种方法, 将大麦育种周期由6年以上缩短为2, 培育出5个大麦新品种, 其中3个获新品种保护权约占中国同期授权大麦品种的17.6%;构建了适宜海拔、播种和收获的大麦夏繁基地, 协助5个省大麦夏繁1.2万份, 加速了中国大麦育种进程。2)制定了云啤3号、云啤4号、云啤5号和富铁型云啤6号共4个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首次将云南大麦按季节分5个种植类型依次为冬大麦(80%)>早大麦(16%)>春大麦(3.5%)>秋大麦(0.49%)>夏繁大麦(0.01%),提出发展早大麦是抵御云南大麦冬春旱灾有效的生产技术。3)首次系统阐述云南大麦生产在烟草、啤酒、饲料和功能食品四大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云南大麦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这些研究成果使2012年云南啤麦和大麦种植面积分别为2006年的2.0倍和1.5倍;促进了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啤酒工业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

成果登记号1562012Y0007

起止年限200611日至2011614

项目类别 应用技术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弥渡县种子管理站

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曲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楚雄彝族自治州种子管理站

完成人员:曾亚文  普晓英  张京  李国强  潘超  唐永生  刘猛道  杜娟 

           杨树 冯宗云  杨涛

 

优质粳稻新品种云粳12号、云粳15号选育及应用

(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该项目针对云南高原粳稻区尤其是温凉粳稻区的气候特点和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选用优质高产耐寒抗病品种云粳4号分别与来源于日本的粳稻优质软米中间亲本研系2057/合系30号和研系2057/合系24号进行配组,经46代系统选育,成功的选育出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云粳12号和云粳15号两个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2005年双双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两个品种的育成有效解决了云南高原粳稻区长期存在的水稻品种高产而不优质或优质而不高产的技术难题。研究结果达到国内高原粳稻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云粳12号和云粳15号均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产量高,在中北部粳稻区域试验中,云粳12号和云粳15号分别比对照品种银光增产2.7%7.69%,居参试11个品系的第5位和第1位,在生产上均比对照增产,平均亩产分别为656.0千克664.1千克,最高亩产达945.6千克;二是品质好,经农业部稻米品质测试中心分析,云粳12号和云粳15号主要稻米品质指标达农业部《优质食用稻米》一级标准,特别是稻米外观品质和适口性好,是目前我国高原粳稻中公认的大面积推广的自育优质高产品种,由于稻米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优异,受到广大稻农和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上每千克大米售价比常规大米高0.3-0.7元。三是适应性广,适宜我省海拔1600m-2000m稻区及周边省份类似稻区种植。四是落粒性适中,既适合于机械化收割也便于人工收割。五是抗倒伏性强:云粳12号和云粳15号株高适中,茎秆弹性好,抗倒伏。2011年,云粳15号被评为云南省主导品种(全省仅有5个主导品种)。

2009-2011年间,云粳12号和15号在全省粳稻区累计示范推广185.12万亩,其中云粳12号示范推广90.03万亩,平均亩增20.6千克,新增稻谷1850.88万千克,新增产值达4794.41万元;云粳15号示范推广95.09万亩,平均亩增16.7千克,新增稻谷1588.56万千克,新增产值达4130.01万元。两个新品种合计增产稻谷3439.44万千克,新增产值8924.42万元。云粳12号和云粳15号稻瘟病抗性分别为较强和强,可减少农药的施用,每亩节支农药成本8.58元,合计节支1587.87万元。

成果登记号1562012Y0008

起止年限19991-201112

项目类别 “九五”云南省发改委重点项目、“十五”“十一五”省科技  攻关项目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所 

曲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麒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完成人员:赵国珍  世 荣  戈芹英  朱振华  蒋 聪  苏振喜  唐玉芳

 

优质强筋抗病小麦新品种云麦57选育及应用

(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长期以来云南省小麦生产存在着生产水平落后、产量低、病害重、品质差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实际,结合云南生态优势,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通过利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优质、抗病亲本材料,采用杂交育种以及穿梭育种的方法,经多年努力育成了小麦新品种“云麦57”,于2008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该品种表现为优质强筋,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叶片深绿,植株整齐,株高适中,茎秆坚实,耐肥抗倒,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高抗条锈病。其主要科技创新如下:

1. 优质强筋。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面团稳定时间26.7分钟,超过国家优质强筋小麦的标准(7分钟);烘烤试验:面包体积712.5,面包评分79.0,达到烘烤面包标准;“云麦57的高低分子量亚基为17+85+10Glu-A3dGlu-B3d,皆为优质强筋小麦的优良亚基,适于加工面包。

2.抗病性强。(1利用条中31号、条中32号、水源类群~14Hybrid46类群~8等小麦条锈病生理小种混合菌系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云麦57苗期表现免疫,成株期表现高抗。2根据云南省田麦良种区域试验的田间观测结果,“云麦57高抗秆锈病,中抗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

3. 适应性广。通过穿梭育种方法选育的“云麦57,从海拔960的德宏到海拔2400的丽江都能适应,并且在缅甸也能很好地适应,得到大面积推广利用2009年被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为我省田麦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

4. 效益显著。2007年以来在省内及国外(缅甸)累计推广135.08万亩(其中2009年度推广面积29.27万亩、2010年度推广面积37.34万亩、2011年度推广面积51.46万亩),新增产粮食5739.31多万千克,新增产值1.7亿多元,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云麦57具有优质强筋、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品种选育创新性强,应用面积大、效益显著,总体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

1562012Y0011

起止年限:

199810-20117

项目类别:

“十一五”云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农业部分);“十二五”云南省科技厅,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成人员:

于亚雄   杨金华   杨俊华   胡银星         

王增明   杨兆才   王志伟   程加省   何金宝

 

规范化陆稻新品种与玉米间作技术研究与示范

(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组开展了如下取得国内的理和实际用成果:

1、该项目在农业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 以4个通过云南省审定的陆稻新品种(陆引46、云陆52、云陆101、思陆选6号)为基础,通过陆稻新品种、玉米品种的搭配研究,提出选用生育期短、株型紧凑、穗位高度与陆稻株高相适的玉米品种与陆稻间作。从品种搭配、间作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陆稻玉米间作行比142为最佳,相应的土地当量比值为1.37,作物相对竞争价值为1.53

2、研究提出适时的“三干”播种(干种子、干土壤、干肥料)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陆稻出苗率,提早陆稻成熟期以避开干旱和低温的影响;适时施用除草剂,可以起到较好的杂草防效

3、综合形成的规范化陆稻新品种与玉米间作技术,2009-2011年在文山、普洱、西双版纳、红河等州、市及境外缅甸、老挝“金三角”罂粟替代种植区累计示范推广89.5万亩,2011年推广面积达42.2万亩,占全省陆稻面积的50%以上,三年累计增产粮食6952.8万千克,新增产值1.34亿元,年均新增产值4469.1万元。

4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9篇,其中SCI收录2篇,近三年以来培训相关科技人员和农民6870人次。

该成果在陆稻与玉米间作技术上有创新,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2Y0006

起止年限:20051-201112

项目类别:云南省外国专家局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洛克菲勒基金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文山州农业科学院

完成人员:徐鹏  闻禄  李云  李玉国  丰诗尧  陶大云  李静  胡凤益  周家武  徐杰  张玉  何忠兰

 

云南两系杂交稻安全高效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利用云南丰富多样的气候环境资源,在低纬高原低海拔条件下综合运用当地环境气象因子进行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创新。

1、对云南省生产上应用的主要两用核不育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育性转换规律、亲本生育特性模型的系统研究,有效地解决了云南两系杂交稻的高产高效安全制种基地如何选择的问题,并建立起了标准化、规范化的高产高效安全制种技术体系。研究结果撰写硕士论文2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篇;

2、首次在高原低纬度梯田建立了大面积稳定的制种基地,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高。把建立的两系杂交稻标准化、规范化的高产高效安全制种技术体系应用于种子生产,使千亩连片制种平均亩产量超过300千克,验收最高亩产量达423.7千克,创造了大面积两系制种生产全国高产纪录;

3、云南两系杂交稻安全高效制种技术研发对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在云南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推广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到2011年累计制种82588亩,生产种子1831.8万千克,总产值1.97亿元;生产应用1014万亩,增产稻谷8.1亿千克,新增产值16.3亿元;制种农户增加纯收入6614.9万元。其中,2009-2011年,累计制种14160亩,生产种子363万千克,产值3924万元;累计推广种植两系杂交稻201.9万亩,增产稻谷1.61亿千克,新增销售收入3.23亿元,制种农户新增纯收入1658.5万元。两系杂交稻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云南两系杂交稻安全高效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解决了两系杂交稻制种产量低、纯度不保障、基地不稳定和技术不完善等难题,对促进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原低纬度梯田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达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登记号1562012Y0009

起止年限19921-201112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

云南省水富县种子管理站

完成人员:卢义宣  涂建  奎丽梅  杨久  李华慧  黄平  辜琼瑶  罗友金  董阳均  刘晓利  周世华  郭咏梅  严泽均  张云  谭春艳  吴云龙  徐开荣  郑瑞伦
上一篇: 2013年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一览表
下一篇: 2011年获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一览及简...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