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科技创新
科技进展
科技平台
科技成果
获奖情况 产品展示 图书 论文 新品种 新技术 专利

您的位置是:首页 科技创新科技成果 新技术

云南“稻--鱼”技术模式
发布:kyc   发布时间:2017-06-13   浏览次数:53001    

云南“稻--鱼”技术模式

技术名称:云南“稻--鱼”技术模式

技术概述:稻田养鱼技术在我国的水稻种植史上有久远的历史,稻鱼的共生关系,不仅可防病治虫抑制杂草,又解决了稻田杂草与水稻争夺肥力的问题;不仅能增加农田的经济收入,又疏松了土壤,改善了稻田碳源环境,增加稻田光合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云南水稻种植习惯和生产现状,参考并借鉴传统稻田养鱼的农耕稻作提出一套适合云南区域单、双季稻的“稻--鱼” 技术模式。为满足稻田中鱼类获得良好的生长条件,有效限制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和使用次数。杀虫灯能诱杀的水稻害虫,鱼也能有效控制近水面的害虫、浮游生物和水面杂草,稻能为鱼提供遮避和栖息场所。“稻--鱼”技术模式构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有力地促进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

增产增效情况:“稻--鱼”核心示范区,与常规防治区相比,全年减少农药使用次数4-5次/亩,降低农药使用量50%以上,按每次每亩投入15元计,可节约农药成本60-75元;每亩稻田放养鱼苗30公斤,每公斤15元,鱼苗成本450元。稻鱼成熟后,平均每亩可打捞120公斤,每公斤10元,稻田养鱼每亩收入1200元,扣除成本450元,补充饲料成本200元,增加纯收入550元。据实产验收,稻谷产量与常规防治区持平,具有较好的控虫与经济效益。

技术要点:修整稻埂:选择水源充足、涨水不淹、枯水不干的稻田,整地前首先对田埂加高加固,夯实打劳。埂高50-80cm,埂宽50cm。开挖鱼沟:根据田块的形状和大小,按“十”字、“井”字、“田”字、“日”字形开挖宽1m、深50m的鱼沟。在稻田中间或端头的鱼沟交叉处挖筑鱼凼,深1.5-2.5m,四周筑埂高出水面30cm,鱼凼面积约占本田面积的8-10%,视稻田大小,可几块稻田共挖一个鱼凼。安装护鱼设施:护鱼栅栏可用沙网、尼龙网、铁丝网等固定在木桩上安装于进出水口处。宽于水口20cm,高出水面40cm。④鱼苗配比和放养密度:稻田养殖的品种, 主要是鲫鱼和鲤鱼等,三种鱼类也可以相互达配,也可搭配其它品种,如罗非鱼、大口鲶、草鱼等,主养鱼种每亩放养10-15cm长的鱼苗15-18kg, 搭配10-15cm长的其它鱼苗3-5kg。⑤放置杀虫灯:杀虫灯安放在稻田中央鱼沟附近,与鱼凼保持一定距离,每30亩左右安放1个。晚上8:00开灯,清晨7:00关灯。⑥放养时间及管理:水稻移栽返青后便可放鱼,放鱼前先用3%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鱼苗进行消毒:放鱼时要特别注意水温,最好返复在鱼具内加入稻田清水,让鱼苗充分适应田间水温后再放;放鱼后,每天定时定量据不同鱼种投放相应饵料,如清草、麦麸、豆饼、米糠等。

适宜范围;适宜水源灌溉条件好的单双季稻稻区。

注意事项:注意主养鱼类与搭配品种之间生活习性和食性不能有矛盾,每天巡查,注意调节稻田水位和水温、控鱼病。高温季节,20-30天用10-20ppm生石灰沿鱼沟圴匀泼撒,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深水施药或施药当天暂时将鱼赶入鱼凼躲避

技术依托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审核人:孔垂思)

上一篇: 桑园间套种技术
下一篇: 云南“稻--鸭”技术模式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