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本院概况
院简介
院歌、院训、院旗
院领导简介
组织机构
院属科研机构
粮食作物研究所 园艺作物研究所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作物研究所 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花卉研究所 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国际农业研究所 茶叶研究所 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蚕桑蜜蜂研究所 甘蔗研究所 药用植物研究所
院属职能处室
院党政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机关党委) 群众工作处 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纪检监察审计室 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科研管理处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 行政保卫处 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处
科研楼|办公楼设置
我院地图
出版物
西南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农科
宣传片
网上展厅
政策规章制度
财经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国际合作 科研管理 产业开发 教育培训 党群工作 条件平台
办事指南
资源下载
历史专栏

您的位置是:首页 本院概况 历史专栏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七十九 —全国知名水稻育种专家蒋志农传略
发布:qgc   发布时间:2018-12-24   浏览次数:19642    

         编者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全院农科历史文化挖掘工作,通过深入挖掘建院以来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机构设置、重大科技成果创新、重大历史贡献、重要科技人物及历史建筑、历史古籍等,认真整理梳理我院农科文明的传承脉络,深入挖掘农科文化的丰厚底蕴,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农科精神,擦亮“云南农科院”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使历史文化与农科文化相辉映,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铸就“追求卓越、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增强全院发展的文化自信,为我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与文化引领。全院历史文化挖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征集等,将陆续刊载全院历史文化挖掘工作访谈录、专家传略、老照片(老图片)、征文等,以资记录。

全国知名水稻育种专家蒋志农

蒋志农,男,1939年8月生于重庆潼南,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中共中央组织部直接联系的全国知名水稻育种家、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育种首席科学家,被誉为七彩云南的“水稻之父”。

1962年,蒋志农从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系植物遗传专业,分配到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省农科院前身),从事蚕豆实验,水稻样板田、水稻品种提纯复壮、粳稻“三系”育种、数量遗传学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等研究工作。

1982 ~ 1996年,蒋志农先后任中日“利用水稻遗传资源选育抗病、高产、优质、耐寒水稻品种”合作研究项目育种课题主持人、中方项目组组长;1995 ~ 2001年任国家计委和省计委重点科技项目《云南粳稻高产优质多抗育种及示范推广》主持人。曾任云南省农科院粳稻育种中心主任,云南省遗传学会理事长,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先后主持育成了82个粳稻新品种(品系),其中32个通过省级审定。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首届“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和“中华农业科教奖”。先后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全国职工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

不求“定富”,只在“志农”

蒋志农出生在重庆市潼南县永胜乡普通农家,上小学时边放牛边读书。高考时,蒋志农以优异成绩被云南大学生物系录取,父亲却说“你不能去读,我们连伙食费都交不起,更别说路费了”。正当他愁眉不展之时,家乡政府给了他100块钱,帮助他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他从此树立一个信念:多读书,多为国家做贡献。

蒋志农被分配到云南省农科所,最初师从粮作系蚕豆组胡可俊,报到一个月后,他就主动要求到农村去蹲点,独自一人到晋宁县古城公社从事蚕豆实验。在探索蚕豆施草木灰时,他设计了一个小试验:发现蚕豆落花落荚的主要原因是营养分配问题。在做蚕豆品种引种观察和磷肥试验时,还另外设置几个小试验,其中一个测定蚕豆的天然异交率。试验发现,蚕豆开花前1 ~ 2天,花药就有孔裂授粉现象,此时无论蜜蜂或蓟马传粉的可能性都很小,与书上说蚕豆是常异交作物有悖。蒋志农就这样爱这样独立思考,不唯书,重实践。

蒋志农原本叫“蒋定富”。1964年,蒋志农跟随程侃声先生参加水稻高产样板田示范工作,第一年在官渡龙泉云波蹲点,第二年又主动要求到老李山蹲点。每天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学毛著、学雷锋、学焦裕禄。突然他萌发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想法:丢掉铁饭碗,到农村当个新式农民,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为此,他把名字由“定富”改成“志农”。

二十春秋尘与土

1962年到1982年的20年时间里,蒋志农先后从事了蚕豆试验、水稻样板田、水稻品种提纯复壮、粳稻三系育种、数量遗传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等研究工作。这让蒋志农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提升的经历。

在1972 ~ 1973年从事水稻品种退化及提纯复壮研究中,他得出结论:一个已定型的水稻品种,同一植株大小穗上的种子遗传性不会有什么差别,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同品种株间或株系间数量性状上的差异也不能传递给子代,从而解释了水稻品种提纯复壮后难有明显增产效果实际情况。他的观点在当时不受待见,论文4年后才得以发表,引起很大反响,逐渐被人们接受。

从1974年到1979年,6年时间里,他忙着进行粳稻三系育种试验,每年奔波于云南和海南两地。为了赢得一年两季的育种时间,他和同事每年中有半年时间都呆在海南,连两个孩子出生也没能赶得上照顾。1974年,他的大儿子出生,“那时候爱人白天要上班,而我又不在家,只能将孩子丢在床上,孩子哭多了,得了疝气,差点造成了终生遗憾”。搞三系育种,不育系是基础,恢复系是关键。滇型不育系的主要特点是易保难恢,而整个粳稻三系育种的难点是杂种优势不如籼稻的强。选恢和创恢是工作重点,同时把选育恢复系和选育常规稻新品种同时并举,每年都配制大量杂交组合,选拔保留1000多份不同世代的常规稻系统,这为后来的育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可在1979年杂交稻组合产量试验示范100亩,由于预先选好的示范田被变更成冷浸田,对冷浸田的“秋发”特性缺乏认识,受“泡呛”和冷害的双重影响,水稻减产20%左右,实验失败,因此赔了3000多元。蒋志农感到深深的愧疚,决心要以几十倍、几百倍的增产来弥补这次减产的损失。

“没有遗传理论指导的育种实践,必然带来很大的盲目性。”1978年,蒋志农结合粳稻三系育种,开始了数量遗传学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研究。配合力、遗传力和选择效果,是数量遗传学的核心内容。通过实验研究,他提出诸多独立见解:经过配合力分析确定配合力好的亲本和特殊配合力好的组合,不一定能够选育出优良品种,对于水稻这类自花授粉作物,只分析F1代配合力而不研究分离世代,必然产生理论预期与育种实践的较大差距。估算遗传力,因试验误差小,估算出的遗传力偏高;选择强度和选择差都很大,而遗传进度且很小,甚至为负,选择效果很差。蒋志农带着一系列的疑问请教了程侃声、昝维廉、邹举等专家,在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下,他写出的《数量遗传学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刍议》论文,因与一些“权威”观点相异,时隔多年后才得以发表。

蒋志农没想到的是,参加工作最初20年里,虽然兢兢业业,辛辛苦苦,没有获得一项科研成果,换来的却是失败和挫折。

自强不息从头越

1982年,一个难得的机遇让蒋志农进入了中日水稻合作研究项目,担任育种课题主持人。从此,他便全身心投入到以利用遗传资源,培育耐寒抗病、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为主攻方向的研究之中。为了加快育种步伐,他们利用海南水稻一年三熟的优势,常年冬春在海南育种加代,一年两季。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艰苦细致地研究,蒋志农和同事们确立了兼顾穗数和穗重的“中间型”高产育种模式,为培养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结合云南高原粳稻区气候土壤特性和生产实际,开展水稻高产性和品质、耐寒性、稻瘟病抗性同步鉴定研究,设置两个海拔高度和一个耐寒育种基地,加上每年冬季在海南世代促进,克服云南与海南生态环境差异对新品种选育的影响,大大加快了高产优质耐寒抗病水稻新品种的选育进度。到1996年项目结题,15年间先后育成了42个“合系”粳稻新品种(系),16个新品种通过审定。在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合系”水稻品种得到了大面积地推广,曾一度占云南粳稻面积的70%左右,同时还推广到黔西北、四川凉山州和湘西高海拔地区。

1995年初,云南的稻米供应还有很大的缺口,不少地方的农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已经56岁的蒋志农毅然向省政府提交了《从科技上解决我省米袋子问题的报告》。报告很快得到了和志强省长等相关领导的批示,国家计委和省计委设立重点科技项目——《云南粳稻高产优质多抗育种及示范推广》(即省长“米袋子”项目)主持人,由蒋志农作为项目主持人,立下了在“九五”期间育成20个新品系,10个新品种,推广2640万亩,增产稻谷7.68亿公斤的“军令状”。

经过6年艰辛,凭着一股坚韧劲儿和不怕失败的精神,在“米袋子”项目期间,育成11个通过省级审定的粳稻新品种,加上部分“合系”品种,累计示范推广粳稻良种2684.69万亩,增产稻谷8.6276亿公斤。为基本解决我省稻谷自求平衡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粳稻品种更新换代,提高了全省粳稻常规育种水平。

光阴荏苒,当蒋志农的农业科研生涯又度过一个20年的时候,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共选育成功了近百个水稻新品种(品系),其中32个粳稻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这些良种在云南、黔西北、四川凉山和湘西高海拔山区推广种植5000多万亩,累计增产水稻20亿公斤,产值30多亿元。面对后20年的成功路,蒋志农归功于他的“坚持”。他从1974年至今,到海南去了43年,在那儿度过了37个春节。

言传身教育高才

在培育出一系列优良水稻新品种的同时,蒋志农还注重培养年轻科研人才,他认为,“在科研单位,人才水平决定成果水平。”他培养人才的要求在“志、学、思、勤、才”几个方面,缺一不可,其中“才”是中心。

在“中日水稻合作研究”期间,蒋志农首先想到的是要认真努力做好研究工作,为国争光,不要被日本专家看不起。从事农业科研,要时刻想到农民的增产增收和国家的粮食安全。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他这么想这么做,也经常要求中青年同事做到做好。

蒋志农经常对中青年同事讲,既要多读书,多查询科技文献,更要注重在科研实践中学习。他常常在田埂上问年轻同事,在几千份育种材料中,哪3个表现最好?栽在哪里?什么组合?表现如何?看看观察是否仔细,是否动脑思考?他不分时间地点,充分利用机会和条件,对年轻科技人员进行言传身教,精心指导。同时,他也舍得花钱让新进项目人员读学位深造。无论是在“中日水稻合作研究”项目,还是在“米袋子”项目中,对研究工作中涉及到的育种、病理、耐冷性等多个专业和课题,他经常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互相学习,扩大知识面,拓展专业技能,使得培养出的人才具有比较全面扎实的基础。两个项目完成后,不仅取得丰硕成果,也出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成为省级学术学科带头人,研究所领导,更有一人从农民进入项目组后晋升为研究员,另一名农场工人获得科技成果一、二等奖,荣获省劳模称号。

无私奉献为苍生

几十年来,播种、栽秧、田间管理、观察记载、选种收割,蒋志农都与年轻同志一起干,至今近八十岁依然如此。而且,为了避免从事为育种服务的抗病性和耐冷性研究人员有“陪太子读书”的感觉,他非常细心公正地处理好成果分享问题。他从不在他人撰写的论文上挂名,也不以通讯作者署名。2000年至今,从不在主持育成的新品种和育种成果奖中排名,将成果让给中青年同志。

40年来,新品种累计示范推广5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公斤,新增产值30多亿元。为水稻增产增收,基本实现云南省稻米生产自求平衡做出了巨大贡献。几十年来走村窜寨的工作,让蒋志农对云南的少数民族充满了深厚的感情。2009年,70岁蒋志农办理了退休手续,可他仍牵挂着农民增产增收。他把剩余的180万元奖金用作自选“云南老少边穷地区粳稻良种试验示范”的课题经费,选择了昭通、剑川、元阳、施甸、腾冲5个试点,后来,又把试点增加到了20个,在这些“老少边穷”地区,进行新品种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优良新品种,为这些地区的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多年的实践,让蒋志农认识到,推广种植高产良种,虽然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但亩产值只有1500~2000元,除去各项投入,收入非常微薄,与种植果蔬等经济作物的比较效益很低,农民缺乏种稻积极性。他反复思考,只有走“提质增效”之道,才能让稻农增收致富。

2012年,蒋志农虽已退休,但他仍不断进取,创办“云南声农水稻研究所”(民办非企业科技社团组织),并自担任所长。该研究所以粳稻香软米育种作为主攻目标,利用30多年的积累,6年多来,育成了10个“声农”系列粳稻香软米新品种(品系)。在高产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亩产可达700~800千克。且稻瘟病抗性强,适应性较广,在云南多数稻区均可种植,在新疆也表现良好。特别是食味品质,明显优于籼稻云南遮放贡米毫木西和泰国茉莉花香米,比五常稻花香更油润,比日本越关制作的“寿司”更好吃。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竞争优势。若以平均亩产600千克,稻谷收购价每千克5元计算,农户亩产值可达3000元,增收50%以上。粳稻香软米售价从每千克20~30元降至每千克15~20元,米业公司也有较大利润空间。如今,年近耄耋的蒋志农仍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为了让更多农民增加收益,让消费者吃上美味可口的粳稻香软米饭,是他有生之年的最大梦想。

“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多做点实事,是我们农业科技人员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我毕生的心愿”。49年的工作中,这句话是蒋志农坚持的力量源泉,更是他成功的推动力。

(张晓林 撰稿)

上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杨诗选:喜看稻菽...
下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七十八—江靖:所学的能...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