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本院概况
院简介
院歌、院训、院旗
院领导简介
组织机构
院属科研机构
粮食作物研究所 园艺作物研究所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作物研究所 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花卉研究所 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国际农业研究所 茶叶研究所 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蚕桑蜜蜂研究所 甘蔗研究所 药用植物研究所
院属职能处室
院党政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机关党委) 群众工作处 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纪检监察审计室 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科研管理处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 行政保卫处 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处
科研楼|办公楼设置
我院地图
出版物
西南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农科
宣传片
网上展厅
政策规章制度
财经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国际合作 科研管理 产业开发 教育培训 党群工作 条件平台
办事指南
资源下载
历史专栏

您的位置是:首页 本院概况 历史专栏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七十三 —李月成:稻作人生
发布:qgc   发布时间:2018-10-20   浏览次数:12209    

编者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全院农科历史文化挖掘工作,通过深入挖掘建院以来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机构设置、重大科技成果创新、重大历史贡献、重要科技人物及历史建筑、历史古籍等,认真整理梳理我院农科文明的传承脉络,深入挖掘农科文化的丰厚底蕴,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农科精神,擦亮“云南农科院”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使历史文化与农科文化相辉映,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铸就“追求卓越、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增强全院发展的文化自信,为我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与文化引领。全院历史文化挖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征集等,将陆续刊载全院历史文化挖掘工作访谈录、专家传略、老照片(老图片)、征文等,以资记录。

稻作人生

——水稻育种与栽培家李月成

李月成,男,汉族,1920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水稻育种与栽培专家。他一生与阡陌和稻菽做伴,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农业科学研究事业,选育水稻良种“西南175”,持续利用五十年;主编云南省第一部《水稻栽培技术规范》;参与编写《云南稻作》等专著,为云南水稻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被评为云南省有显著成绩的科技工作者;1990年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稻作人生的起步

李月成小时候家里穷,姊妹六个,父母不识字。全家只有他一人读了点书。初小毕业,镇上高小发榜,考得第一名,轰动了当地的龙台场(安岳县龙台区的一个重要市镇)。谁叫李月成?大家东找西找,最后发现,他是地主王搏强家佃户的娃娃。从此他更加刻苦学习,练就了坚韧、善动脑筋、不耻下问的学习品德。1935年考入安岳县农业职业学校,1938年毕业。

1939年,李月成到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农业推广技术人员培训班”学习一年,1940年分配到安岳县农业推广所担任指导员。1943年承蒙李建业先生推荐,进入当时在重庆北碚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当时相当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稻作系工作。中农所人才济济,大家如云,学术气氛浓厚,学风严谨。李月成师从留美回国的著名水稻专家柯象寅先生直到1949年,还先后得到杨守仁、李士勋等先生的悉心指导,其间还跟黄继芳先生在温室做杂交水稻试验。在大家高手的指导下,李月成参与了双季稻、再生稻、水稻良种“中农4号”、“中农34号”、“胜利籼”等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为推广水稻优良品种,李月成乘坐独木舟,冒着生命危险,沿长江两岸各地去推广示范良种,这深得柯象寅先生的赞赏和感叹。这些优良品种推广范围遍及川、湘、鄂等省,推广面积达500多万亩。同时,他还对4000多份水稻原始材料进行了种植观察和选育,从中选育出了一批优良粳稻品种。

20世纪50年代中期,李月成在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张尧清、李林烈等从中国农科所水稻品种资源中筛选、鉴定,系统选育出“西南175”,后由余中琪等引入云南元谋科技基点做棉后稻试种成功。经多年多点试验、试种,该品种适于海拔1400~1850米地区作一季中粳和低海拔地区双季稻栽培。因该品种适应性广,逐步在云南楚雄、玉溪、曲靖、大理、保山、昆明、东川、红河、昭通等地(州)市推开,成为滇中温暖稻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1979年获云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李月成、张尧清、李林烈、程侃声等)。1980年,“西南175”推广面积达7.9万hm2,单个品种在云南省首次突破百万亩大关,1984年推广面积达8.3万hm2,至21世纪初,还有在生产上或作为育种材料加以利用。一个育成品种能持续50多年在不同的地方栽培利用是非常罕见的,李月成为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深入农村基层,献计地方政府

1954年,李月成参与中国农科院主持的长江流域双季稻考察,足迹遍及川东北各县。1956年,他参加王维舟为团长的中央慰问团,考察了四川、西康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写出了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提高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水平的《考察报告》。

1958年,李月成随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迁到云南,在程侃声先生领导下进行水稻品种选育研究及示范推广,并对水稻“泡呛”、“烂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60年代和70年代,李月成与程侃声先生、叶惠民先生在昆明、宜良进行科技开发工作,大面积推广水稻良种,试验示范水稻薄膜育秧、高产栽培等先进栽培技术。初到宜良,李月成看到当时种蚕豆的方式是人跟在牛犁后点豆,说这样浪费种子,出苗不匀。他指导农民打塘点播,并向宜良县政府建议:“搞好水稻,提高旱粮,发展薯类,调整小春”。他说,无论种白薯、还是种洋芋都要把品种选好;宜良小春长期种蚕豆,豆科作物固氮,地越种地越肥,大春水稻倒伏就越来越重,应改为蚕豆与小麦、油菜轮作。这样一来,既调整了种植结构,又增加豆麦油产量,使宜良县作物产量大增产。

20世纪70年代,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推广良种时,该地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一般的水稻推广品种都“不低头”,不结籽。李月成发现一丛稻秧结籽了,它是“西南175”天然杂交的后代,也是“云粳9号”的前身。后云南省农科所水稻室继续利用“西南175”天然杂交株,采用系统育种方法,先后又育出许多粳稻新品种。1972年,在李月成倡导下,其后新选育出的品种采用云粳系列定名。优良的有“云粳2号”,“云粳3号”,“云粳5号”,“云粳9号”等品种。其中“云粳9号”1987年获云南省农业科技大会奖,1980年推广2.9万hm2,1981年扩大到4.73万hm2 ,成为滇中北温凉地区当家品种。

援助越南获勋章

1966年,李月成被派赴越南进行技术援助,历时4年多。那时生活非常艰苦,除米饭外,每天吃的都是藤藤菜(蕹菜,俗称空心菜),李老风趣地说,“我们吃的藤藤菜可以绕地球三周了”。刚到越南,当地的习俗是男人不下田栽秧,女人栽秧。李月成亲自下田,从整田、播种、撒秧到收获,手把手做示范教当地群众。开始人家还笑话,后来慢慢习惯,当地男人也下田栽秧了。在越南,他们所到之处,就给当地群众讲课,讲水稻栽培,合计有4000多人次参加过培训。经过几年的工作,越南河内的水稻(样板)单产由原来的每公顷2~3吨提高到5~6吨,最高超过7吨,产生巨大震动。当地老百姓高兴地说“我们的谷子没有地方放了。”当时越南河口省的省委书记说:“搞农业中国同志是强项。”在越期间,李月成获得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三级劳动勋章。离别时,当地群众含泪依依不舍,从田里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糯谷摘下来做成一口袋的扁米送李月成,说营养价值高。

指导农民通俗易懂,改进栽培促增产

在水稻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李月成有着很多独特的见解和创新。80年代初,李月成等在昆明龙泉科技基点用“粳稻3号”做不同播种量试验,探索不同秧苗素质的生育特点。结果表明:不同播量秧苗的素质不同,产量结构也不同。从穗粒结构和最后产量来看,都以播量少,秧苗素质好的为多。当地群众习惯育秧时,每亩秧田播种量需种200~250公斤。李月成算账给农民听:稻谷的千粒重是25克,每公斤有4万粒,因此这个播种量就太大了。他以每克种子的数量和有效发芽的秧苗数量进行测算,大田里一亩成活苗4万丛就够了。并进一步向群众讲解秧苗太密,就不能形成壮秧,而壮秧是高产的基础条件。秧苗过于密植还会导致稻瘟病的大发生。根据他的建议,就把播种量减为每亩50~80公斤,把剩余的谷种分给群众。群众笑着说:“我们还没栽秧就有谷子吃了。”

怎样培育壮秧?李月成教群众用沉淀法选择大粒、饱满、沉重的谷子做种,撒种要均匀,要“雪花盖顶”,不要“蚂蚁出洞”。除了播种量外,还要培肥土壤。每100克土有机质含量要达2克,碳氮比例要合理。他用稻秆做试验给农民看,表明田里的氮肥多了,要减氮增磷。什么是壮秧?他又给群众编了一个顺口溜:“6寸高,6片叶,扁粗待分蘖。叶尖刺巴掌,根短粗又白。栽后成活快,欣欣向荣人喜悦。”李月成进一步总结说:“壮秧先壮田,细肥下秧田,粗肥上旱地,秧田尽量少施氮肥。” 因此,在云南省普遍号召培肥秧田,减少播种量,把杂交稻的育秧技术应用到常规稻上来,挖掘水稻增产潜力,使其成为稻作中经济有效的关键性措施。

针对过去云南栽秧不分株行距,栽满为止的“满天星”栽插法。1981年李月成等在昆明龙泉科技基点对条栽边行优势大小进行了研究。用“云粳136”为试验材料,将边行与内行的考种结果进行比较,不同密度试验小区边行的产量与去掉边行的小区产量相比,结果是边行优势很明显;穗粒结构越往内越小;产量比较,密度越大,小区内隐蔽越早,边行优势就越加明显。利用边际效应,李月成首先提出拉厢条栽水稻新措施。在龙泉公社他自己掏钱买绳子给当地领导和群众做示范,结果比“满天星”栽法还节省时间,又规范了种植。这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得到专家和政府的肯定。以后又发展为双行条栽和单行条栽。其后,云南省淘汰了“满天星”栽法,大力推广双行、单行条栽方法。李月成在水稻栽培技术中,倡导“良种、良法、良田、良候(气候)”。在采访时当问到“良候”时,李老脱口而出:“立夏栽秧产量高,小满栽秧压断腰,芒种栽秧难增产,夏至栽秧轻飘飘。”他常说,要培肥地力,增加有机肥,不要依靠氮肥。

规范水稻栽培,促进稻作生产上台阶

80年代初,云南省经济委员会集聚农业科研力量,组织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等单位在全省举办了以区域开发为目标的26个农业技术综合试验示范区。“综示区”的任务是推广以良种为中心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李月成作为主要技术专家,指导“综示区”的工作。坝区以水稻为主,进行良种良法的试验示范。在历时5年的水稻生产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中,形成了水稻栽培上的高产良种、培育壮秧、适时早栽、条栽密植、合理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的配套措施。通过大办高产样板田,带动了大面积水稻生产上台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1984年李月成等的“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规范研究”项目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李月成主持编写的《水稻栽培技术规范》一书提出了“水稻保健栽培”的概念。水稻栽培技术规范最明显的特点是把良种、良田、良法、良候综合配套,形成一个整体。《水稻栽培技术规范》发放到各地州“综示区”,受到广大科技人员的赞许和高度评价,在水稻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87年~1991年李月成3次被评为省“综示区”先进工作者。

50多年来,李月成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钻研,献计献策,与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一道,汗滴禾下土的忘我工作。1987年,李老退休。但还继续为水稻的发展出谋献策。,80、90年代,作为中日“合系”水稻顾问专家,对促进“合系”水稻示范栽培和示范推广做出了重要的成绩。

2017年,李月成先生已97岁,他在回顾自己一生为农业科技工作孜孜不倦,努力拼搏时充满自豪,感慨万千,李老情绪激昂,不禁大声朗诵起他1987年退休后作的一首诗:

投身农技五十秋,当年青少今白头。

历经沧桑志不泯,誓将毕生献田畴。

阡陌纵横长做伴,饮露餐风享自由。

良种良法齐推广,喜看稻菽得丰收。

群众歌颂政策好,男欢女笑庆神州。

                                                                          根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志(1950~2004)》、《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年鉴,1998》以及采访李月成本人撰稿。

                                                                                                                                                                                                                        (游承俐 撰稿)

上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七十四——梁俊:从蚕科所...
下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七十二—张俊梅:灯塔照...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