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全院农科历史文化挖掘工作,通过深入挖掘建院以来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机构设置、重大科技成果创新、重大历史贡献、重要科技人物及历史建筑、历史古籍等,认真整理梳理我院农科文明的传承脉络,深入挖掘农科文化的丰厚底蕴,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农科精神,擦亮“云南农科院”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使历史文化与农科文化相辉映,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铸就“追求卓越、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增强全院发展的文化自信,为我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与文化引领。全院历史文化挖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征集等,将陆续刊载全院历史文化挖掘工作访谈录、专家传略、老照片(老图片)、征文等,以资记录。
——水稻育种与栽培专家李月成
李月成,男,汉族,1920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水稻育种与栽培专家。他一生与阡陌和稻菽做伴,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农业科学研究事业,选育水稻良种“西南175”,持续利用五十年;主编云南省第一部《水稻栽培技术规范》;参与编写《云南稻作》等专著,为云南水稻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被评为云南省有显著成绩的科技工作者;1990年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稻作人生的起步
李月成小时候家里穷,姊妹六个,父母不识字。全家只有他一人读了点书。初小毕业,镇上高小发榜,考得第一名,轰动了当地的龙台场(安岳县龙台区的一个重要市镇)。谁叫李月成?大家东找西找,最后发现,他是地主王搏强家佃户的娃娃。从此他更加刻苦学习,练就了坚韧、善动脑筋、不耻下问的学习品德。1935年考入安岳县农业职业学校,1938年毕业。
1939年,李月成到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农业推广技术人员培训班”学习一年,1940年分配到安岳县农业推广所担任指导员。1943年承蒙李建业先生推荐,进入当时在重庆北碚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当时相当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稻作系工作。中农所人才济济,大家如云,学术气氛浓厚,学风严谨。李月成师从留美回国的著名水稻专家柯象寅先生直到1949年,还先后得到杨守仁、李士勋等先生的悉心指导,其间还跟黄继芳先生在温室做杂交水稻试验。在大家高手的指导下,李月成参与了双季稻、再生稻、水稻良种“中农4号”、“中农34号”、“胜利籼”等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为推广水稻优良品种,李月成乘坐独木舟,冒着生命危险,沿长江两岸各地去推广示范良种,这深得柯象寅先生的赞赏和感叹。这些优良品种推广范围遍及川、湘、鄂等省,推广面积达500多万亩。同时,他还对4000多份水稻原始材料进行了种植观察和选育,从中选育出了一批优良粳稻品种。
20世纪50年代中期,李月成在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张尧清、李林烈等从中国农科所水稻品种资源中筛选、鉴定,系统选育出“西南175”,后由余中琪等引入云南元谋科技基点做棉后稻试种成功。经多年多点试验、试种,该品种适于海拔1400~1850米地区作一季中粳和低海拔地区双季稻栽培。因该品种适应性广,逐步在云南楚雄、玉溪、曲靖、大理、保山、昆明、东川、红河、昭通等地(州)市推开,成为滇中温暖稻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1979年获云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李月成、张尧清、李林烈、程侃声等)。1980年,“西南175”推广面积达7.9万hm2,单个品种在云南省首次突破百万亩大关,1984年推广面积达8.3万hm2,至21世纪初,还有在生产上或作为育种材料加以利用。一个育成品种能持续50多年在不同的地方栽培利用是非常罕见的,李月成为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深入农村基层,献计地方政府
1954年,李月成参与中国农科院主持的长江流域双季稻考察,足迹遍及川东北各县。1956年,他参加王维舟为团长的中央慰问团,考察了四川、西康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写出了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提高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水平的《考察报告》。
1958年,李月成随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迁到云南,在程侃声先生领导下进行水稻品种选育研究及示范推广,并对水稻“泡呛”、“烂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60年代和70年代,李月成与程侃声先生、叶惠民先生在昆明、宜良进行科技开发工作,大面积推广水稻良种,试验示范水稻薄膜育秧、高产栽培等先进栽培技术。初到宜良,李月成看到当时种蚕豆的方式是人跟在牛犁后点豆,说这样浪费种子,出苗不匀。他指导农民打塘点播,并向宜良县政府建议:“搞好水稻,提高旱粮,发展薯类,调整小春”。他说,无论种白薯、还是种洋芋都要把品种选好;宜良小春长期种蚕豆,豆科作物固氮,地越种地越肥,大春水稻倒伏就越来越重,应改为蚕豆与小麦、油菜轮作。这样一来,既调整了种植结构,又增加豆麦油产量,使宜良县作物产量大增产。
20世纪70年代,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推广良种时,该地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一般的水稻推广品种都“不低头”,不结籽。李月成发现一丛稻秧结籽了,它是“西南175”天然杂交的后代,也是“云粳9号”的前身。后云南省农科所水稻室继续利用“西南175”天然杂交株,采用系统育种方法,先后又育出许多粳稻新品种。1972年,在李月成倡导下,其后新选育出的品种采用云粳系列定名。优良的有“云粳2号”,“云粳3号”,“云粳5号”,“云粳9号”等品种。其中“云粳9号”1987年获云南省农业科技大会奖,1980年推广2.9万hm2,1981年扩大到4.73万hm2 ,成为滇中北温凉地区当家品种。
援助越南获勋章
1966年,李月成被派赴越南进行技术援助,历时4年多。那时生活非常艰苦,除米饭外,每天吃的都是藤藤菜(蕹菜,俗称空心菜),李老风趣地说,“我们吃的藤藤菜可以绕地球三周了”。刚到越南,当地的习俗是男人不下田栽秧,女人栽秧。李月成亲自下田,从整田、播种、撒秧到收获,手把手做示范教当地群众。开始人家还笑话,后来慢慢习惯,当地男人也下田栽秧了。在越南,他们所到之处,就给当地群众讲课,讲水稻栽培,合计有4000多人次参加过培训。经过几年的工作,越南河内的水稻(样板)单产由原来的每公顷2~3吨提高到5~6吨,最高超过7吨,产生巨大震动。当地老百姓高兴地说“我们的谷子没有地方放了。”当时越南河口省的省委书记说:“搞农业中国同志是强项。”在越期间,李月成获得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三级劳动勋章。离别时,当地群众含泪依依不舍,从田里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糯谷摘下来做成一口袋的扁米送李月成,说营养价值高。
指导农民通俗易懂,改进栽培促增产
在水稻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李月成有着很多独特的见解和创新。80年代初,李月成等在昆明龙泉科技基点用“粳稻3号”做不同播种量试验,探索不同秧苗素质的生育特点。结果表明:不同播量秧苗的素质不同,产量结构也不同。从穗粒结构和最后产量来看,都以播量少,秧苗素质好的为多。当地群众习惯育秧时,每亩秧田播种量需种200~250公斤。李月成算账给农民听:稻谷的千粒重是25克,每公斤有4万粒,因此这个播种量就太大了。他以每克种子的数量和有效发芽的秧苗数量进行测算,大田里一亩成活苗4万丛就够了。并进一步向群众讲解秧苗太密,就不能形成壮秧,而壮秧是高产的基础条件。秧苗过于密植还会导致稻瘟病的大发生。根据他的建议,就把播种量减为每亩50~80公斤,把剩余的谷种分给群众。群众笑着说:“我们还没栽秧就有谷子吃了。”
怎样培育壮秧?李月成教群众用沉淀法选择大粒、饱满、沉重的谷子做种,撒种要均匀,要“雪花盖顶”,不要“蚂蚁出洞”。除了播种量外,还要培肥土壤。每100克土有机质含量要达2克,碳氮比例要合理。他用稻秆做试验给农民看,表明田里的氮肥多了,要减氮增磷。什么是壮秧?他又给群众编了一个顺口溜:“6寸高,6片叶,扁粗待分蘖。叶尖刺巴掌,根短粗又白。栽后成活快,欣欣向荣人喜悦。”李月成进一步总结说:“壮秧先壮田,细肥下秧田,粗肥上旱地,秧田尽量少施氮肥。” 因此,在云南省普遍号召培肥秧田,减少播种量,把杂交稻的育秧技术应用到常规稻上来,挖掘水稻增产潜力,使其成为稻作中经济有效的关键性措施。
针对过去云南栽秧不分株行距,栽满为止的“满天星”栽插法。1981年李月成等在昆明龙泉科技基点对条栽边行优势大小进行了研究。用“云粳136”为试验材料,将边行与内行的考种结果进行比较,不同密度试验小区边行的产量与去掉边行的小区产量相比,结果是边行优势很明显;穗粒结构越往内越小;产量比较,密度越大,小区内隐蔽越早,边行优势就越加明显。利用边际效应,李月成首先提出拉厢条栽水稻新措施。在龙泉公社他自己掏钱买绳子给当地领导和群众做示范,结果比“满天星”栽法还节省时间,又规范了种植。这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得到专家和政府的肯定。以后又发展为双行条栽和单行条栽。其后,云南省淘汰了“满天星”栽法,大力推广双行、单行条栽方法。李月成在水稻栽培技术中,倡导“良种、良法、良田、良候(气候)”。在采访时当问到“良候”时,李老脱口而出:“立夏栽秧产量高,小满栽秧压断腰,芒种栽秧难增产,夏至栽秧轻飘飘。”他常说,要培肥地力,增加有机肥,不要依靠氮肥。
规范水稻栽培,促进稻作生产上台阶
80年代初,云南省经济委员会集聚农业科研力量,组织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等单位在全省举办了以区域开发为目标的26个农业技术综合试验示范区。“综示区”的任务是推广以良种为中心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李月成作为主要技术专家,指导“综示区”的工作。坝区以水稻为主,进行良种良法的试验示范。在历时5年的水稻生产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中,形成了水稻栽培上的高产良种、培育壮秧、适时早栽、条栽密植、合理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的配套措施。通过大办高产样板田,带动了大面积水稻生产上台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1984年李月成等的“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规范研究”项目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李月成主持编写的《水稻栽培技术规范》一书提出了“水稻保健栽培”的概念。水稻栽培技术规范最明显的特点是把良种、良田、良法、良候综合配套,形成一个整体。《水稻栽培技术规范》发放到各地州“综示区”,受到广大科技人员的赞许和高度评价,在水稻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87年~1991年李月成3次被评为省“综示区”先进工作者。
50多年来,李月成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钻研,献计献策,与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一道,汗滴禾下土的忘我工作。1987年,李老退休。但还继续为水稻的发展出谋献策。,80、90年代,作为中日“合系”水稻顾问专家,对促进“合系”水稻示范栽培和示范推广做出了重要的成绩。
2017年,李月成先生已97岁,他在回顾自己一生为农业科技工作孜孜不倦,努力拼搏时充满自豪,感慨万千,李老情绪激昂,不禁大声朗诵起他1987年退休后作的一首诗:
投身农技五十秋,当年青少今白头。
历经沧桑志不泯,誓将毕生献田畴。
阡陌纵横长做伴,饮露餐风享自由。
良种良法齐推广,喜看稻菽得丰收。
群众歌颂政策好,男欢女笑庆神州。
根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志(1950~2004)》、《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年鉴,1998》以及采访李月成本人撰稿。
(游承俐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