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本院概况
院简介
院歌、院训、院旗
院领导简介
组织机构
院属科研机构
粮食作物研究所 园艺作物研究所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作物研究所 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花卉研究所 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国际农业研究所 茶叶研究所 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蚕桑蜜蜂研究所 甘蔗研究所 药用植物研究所
院属职能处室
院党政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机关党委) 群众工作处 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纪检监察审计室 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科研管理处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 行政保卫处 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处
科研楼|办公楼设置
我院地图
出版物
西南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农科
宣传片
网上展厅
政策规章制度
财经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国际合作 科研管理 产业开发 教育培训 党群工作 条件平台
办事指南
资源下载
历史专栏

您的位置是:首页 本院概况 历史专栏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七十四 ——梁俊: 从蚕科所到甘科所
发布:qgc   发布时间:2018-10-21   浏览次数:11524    

编者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全院农科历史文化挖掘工作,通过深入挖掘建院以来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机构设置、重大科技成果创新、重大历史贡献、重要科技人物及历史建筑、历史古籍等,认真整理梳理我院农科文明的传承脉络,深入挖掘农科文化的丰厚底蕴,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农科精神,擦亮“云南农科院”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使历史文化与农科文化相辉映,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铸就“追求卓越、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增强全院发展的文化自信,为我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与文化引领。全院历史文化挖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征集等,将陆续刊载全院历史文化挖掘工作访谈录、专家传略、老照片(老图片)、征文等,以资记录。

本文根据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退休干部梁俊访谈录音整理,仅代表讲述者个人观点,未经本人审阅。(文中Q表示“问”,A表示“答”。)


Q:梁主任老家哪里人?怎么到甘蔗所工作?

A:我今年77岁,我是蒙自人,我原来是在蚕科所工作,后来我要求回蒙自工作,报到院里,没同意回蒙自,当时甘蔗所缺人,就把我调到这里了,在1980年的时候。

Q:您是哪年到蚕科所的?最早是怎么到蚕科所的?

A:我到蚕科所是两次了, 第一次到蚕科所1972年,到蚕科所之后就去当兵了,后来要求机关人员压缩,又从蒙自301(战备生产资料库调到蚕科所的。当时我在蒙自301生产资料库做采购,后来因为要求精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要求到生产单位去,年轻点的就到蚕科所去,我们一起来了十多人,就又回到蚕科所;1980年10月我又到甘科所来。

Q:80年来到甘蔗所是干什么的?

A:我一来就在办公室了,也主持工会工作,1984年全国机构改革,要求年轻化、专业化。我就任办公室主任,一直干到退休。

Q:1980年来甘蔗所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

A:在来甘蔗所之前我也到过这里,当时门口的那条路还不通,还叫甘蔗试验站,是在乐白道公社,除了一个福利厂,其他什么都没有。1980年我来的时候住的全是小平房,完全是农业单位的现状,只有七八十个人,办公楼是栋老楼,大概是解放初期54年到56年建的,当时的工作完全没什么机械的东西,还是靠人工,我当时在所机关,不用做农活,农活的话当时有几个作业组,这几个作业组就专门负责大田甘蔗的栽种、砍收,这里跟草坝(蚕科所)不一样,在蚕科所机关的工作人员也要去干农活,去养蚕、采桑叶、挑桑叶。在甘蔗所机关对好一点,比蚕科所要好点。

Q:甘蔗所面貌变化比较大是什么时期?

A:应该1984年以后,其实84年以后的还不算大,真正变化大的时候是2000年以后,那时候科研楼,办公楼开始陆续的建起来,当时我还没退休。

Q:整个过程中,您给我们讲讲您比较记得的,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跟我们讲讲?

A:作为办公条件来讲变化比较大一点,原来的办公楼就是个两层的楼房,办公、科研都在一个楼上,后来又重视科研,1984年以后各个科室健全以后就搬到另外一栋楼。

Q:80年代到甘蔗所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A:那个时候住的房子都是瓦房,人字形的瓦房,漏雨,上面下大雨,下边下小雨,只有个简单的吊顶。说是科研单位,实际上就是个农场,科研正规化是在21世纪。原来栽培,植保,农化这些基本上都有,但是就是科研人员少,科研条件简陋,科研底子也薄弱。实验室也只有几个显微镜,当时做科研都是拿个尺子,拿个秤,拿个铅笔和本子就做科研了。

Q:想请您做一个简单的对比,1980年到甘蔗所,第一次上昆明到农科院院部两个地方有个什么差别?

A:当时在蚕科所的时候就去过,老院部的情况跟甘蔗所差不多,也是像个农场一样,只不过是接近省城摊子稍微大一点,设施全一点,科研设施全一点,人员集中点。后来到甘科所上昆明都是坐轿车去,因为我们副所长是个老革命,福利条件要好点,配了一辆小轿车。

Q:当时的收入待遇?

A:当时就是三四十块左右一个月,比开远居民稍微好点,但是比起开远解化、水泥厂就差一大截,比机关事业单位好一点。当时从甘蔗所进城差不多就是20、30多分钟的路,前面的这条路还没修,开远城里的人都看不起我们甘蔗所的人,称我们为农业工,说我们比农民还低一等,农民还可以承包到户,我们还不行。

Q:甘蔗所的变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您经历的这40多年里您觉得这种变化靠什么?

A:靠的是国家扶持,主要是靠国家政策好,重视科研,科研重视了,下面的才有奔头,整个甘蔗所的人也都很努力,借着国家重视科研的这个东风,才有了大变化,大发展;还有我们的支部书记常贵发同志,他是个老革命,抓思想工作和抓职工队伍建设这块还是比较扎实,常贵发书记在我前面不久才来的,到1980年以后各方面都比较扎实一些;工会也是以前有的,但是文革以后就停了,1980年以后工会恢复以来,工会活动开展起来,加上党支部工作也抓起来,整个职工的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样了,科研人员就专心搞科研,也育成好几个甘蔗品种。

Q:听说是以前单位有台手摇计算机?

A:有一台的,我也没亲自见过,但是听说过。

Q:农科院、甘蔗所的人是一代一代的,农科精神要传承下去的,不论是蚕科所、还是甘科所,您遇到过什么好的老师值得我们学习,对您影响比较大的人?

A:技术上就是程天聪、段昌坪、符菊芬、侯良宪这些扎扎实实干科研的人,很能吃苦,深入实际,也经常长期下乡驻点,出成果也比较多。

Q:我们搞农业科研的要有什么精神?也请您给现在的这些年轻人提点建议,意见?

A:搞农业科研要有创业精神,要有激情、有积极性、适应性、年轻人在工作中要加强实践,要像老一辈科研人学习,学习他们深入实践,艰苦奋斗的精神。

整理编辑:邓君浪、李复兴,审核:刘振环

上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七十五—张晓林:改革开...
下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七十三—李月成:稻作人...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