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本院概况
院简介
院歌、院训、院旗
院领导简介
组织机构
院属科研机构
粮食作物研究所 园艺作物研究所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作物研究所 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花卉研究所 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国际农业研究所 茶叶研究所 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蚕桑蜜蜂研究所 甘蔗研究所 药用植物研究所
院属职能处室
院党政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机关党委) 群众工作处 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纪检监察审计室 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科研管理处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 行政保卫处 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处
科研楼|办公楼设置
我院地图
出版物
西南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农科
宣传片
网上展厅
政策规章制度
财经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国际合作 科研管理 产业开发 教育培训 党群工作 条件平台
办事指南
资源下载
历史专栏

您的位置是:首页 本院概况 历史专栏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一 —潘丽云:我的父亲潘德明
发布:qgc   发布时间:2018-12-24   浏览次数:19074    

     编者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全院农科历史文化挖掘工作,通过深入挖掘建院以来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机构设置、重大科技成果创新、重大历史贡献、重要科技人物及历史建筑、历史古籍等,认真整理梳理我院农科文明的传承脉络,深入挖掘农科文化的丰厚底蕴,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农科精神,擦亮“云南农科院”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使历史文化与农科文化相辉映,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铸就“追求卓越、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增强全院发展的文化自信,为我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与文化引领。全院历史文化挖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征集等,将陆续刊载全院历史文化挖掘工作访谈录、专家传略、老照片(老图片)、征文等,以资记录。

我的父亲潘德明

潘丽云

      父亲离开我们整整十三年了,十多年来,父亲的音容笑貌不时会浮现在脑海里。父亲自己说过,他是学农的,就读的学校是云南大学农学院,53年院系调整,农学院园艺蚕桑两系调整到西南农学院,所以,他最后是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毕业的。

      毕业后分配到云南省农业试验总站工作。该站先是在昆明西北郊的大普吉的大塘子村。听我父亲说过,单位名头大,叫试验总站,其实人很少,干部职工加起来,就十多人,他当时的同事,有赵丕植赵伯伯,李爱媛孃孃,詹广贤,管国安叔叔等。后来又迁到北郊蓝龙潭,与从重庆迁来的西南农科所合并,改名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人才多起来。单位后来又迁到桃园村,十多年之后又更名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现在。这样看来,农科院的源流就是两处,一处是云南省农业试验站,一处是重庆来的西南农科所。西南所人多,科研设备也多。我父亲潘德明在农科所园艺系工作,也就是现在的园艺所,一直到退休,可以说,他是个一辈子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人了。

     从我记事起,父亲在家的日子就很少,经常是下乡,指导农民种果树,治病防虫,或是进山收集资源,采集野外资源标本,或是省外出差开学术会。就是回到家,也是伏案写文章,写实验报告的时候多。他先后做过的工作,有在昆明龙泉公社,曲靖马龙县,宣威县的各公社蹲点,进行梨,苹果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研究苹果,梨矮化砧,为此,他还大胆让一位临时工到白鱼口引进矮化砧木榅桲,引进榅桲后开展的大规模扦插,扦插成活后即开展矮化苹果的嫁接及其相关研究。当年的这个临时工,后来经自身的努力发奋,成长为研究员,他就是后来在植保所(现在的环资所)承担课题主持人,独当一面,做出很大成绩的陈宗麒老师。说起榲桲的引进,当时还有桩趣事,陈宗麒当年乘滇池轮船到白鱼口,找到赵碧云(好像还是我家亲戚)剪截好温桲枝条一大捆,然后第二天一早搭乘白鱼口拉煤的大卡车(乘坐在车厢上)来到昆明,因携带一大捆榅桲,不方便转乘公交车和还需步行走好几公里路程,只好找了个三轮车回到单位,当时人人看见他都发笑,因为他整个脸全被煤灰染黑了,只剩眼睛还在转,好像是,在桃园村的地面上,突然冒出了个非洲黑人,引得众人发笑。三轮车费17元,当初财务室觉得一个临时工打车不让报销,后来,我父亲发脾气了,将单据扔给财务,据理力争,17块钱才得以报销。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我父亲在培养年青人方面,也是非常热心的。倘若父亲地下有知,当年在他课题里做临时工的小青年,成长为研究员了,会有多么高兴呀。

在他主持承担猕猴桃的研究工作中,对云南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进行广泛地收集,并整理保存和发掘优质猕猴桃资源种类,进行区试等,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我父亲勤于动笔,他常将工作的成果和心得体会,大多发表在当时的《云南日报》,《云南农业科技》等刊物上,这些报刊杂志,原来都有保存,后来几经搬家,弄丢了,可惜了。不过,在评定职称的申报材料中,何时何刊发表,都登记得有,应该都能查得到。

      临近退休的前几年,我父亲的主要工作就是猕猴桃的引种驯化,查找亲合力好的野生砧木,研究不同组合的花期相匹配,为大面积推广做准备。当时他还考虑到为工业制罐,榨果汁的问题,为此,他与当时的省轻工局,林业厅合作,在昆明金殿林场种了六十多亩经多年筛选出品质优良的猕猴桃,硬果肉品种和鲜食品种。

      为云南广大山区寻找合适的林下果木,帮助山民脱贫致富,我父亲经过多种果树筛选,最终选定猕猴桃对于云南高原山区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和经济价值。 猕猴桃营养丰富,耐病虫,即使管理粗放一点,也有不错的收成,是山区农民脱贫的好品种之一。最初猕猴桃未被大多数人农民所认识,都不愿种,我父亲就先从自己的老家,富民县款庄乡做起,发动自家亲戚朋友种植,农民都是眼见为实,看到种植猕猴桃确实给大家带来利益,就愿意种了。到现在,款庄乡已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猕猴桃之乡了。种植猕猴桃,成了当地脱贫的一条路子。现在,满大街都是猕猴桃出售,我就想,这其中,或许就有我父亲做出的一点贡献吧?现在回过来看,我父亲当时所用的方法,与现今政府提倡的精准扶贫,竟然如此不谋而合,他们早在几十年前,就自觉地在身体力行了。科学工作者,用自己所学的东西,诚心诚意,帮助人民脱贫致富,而无怨无悔!我认为,这就是我父亲他们那一辈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最可贵的品质。

     我父亲也善于发现人才和引进人才,引进了张文炳夫妇到我院园艺所,为云南的果树事业发展也算是一种贡献。我父亲做事认真,一丝不苟,能因地制宜,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生产上的问题,深受生产一线的农户欢迎。他在《云南农业科技》发表的文章,影响甚至波及到省外。我记得有一次,大概是一九八六年秋天,我们家收到一个小木盒包裹和一封信,是从辽宁省灯塔县音得牛村寄来的。木盒里,装着两支人参,信上说: 尊敬的潘老师,我在《云南农业科技》上看到你写的山地苹果栽培管理,照着做,获得了丰收,心里高兴。为表达感激的心情,特寄上两支今秋刚收获的山参,给你补补身体,好为我们农民研究出更多的致富之路,以及解决果树栽培管理中的技术问题和方法。

      因为这封信的寄出地名特别,所以到现在还记得清楚。

      我想,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能得到农民这样的赞誉肯定,一辈子的辛苦也算值得了。

     父亲知识面广,借鉴古农书方向,也很有心得。譬如,他常常跟我们提起的果树移栽保证存活的问题,就会说: “这没什么,古人早就总结出来了: 移树无时,勿使树知,多带宿土,记取南枝。”他说:这几句话,最重要的是“勿使树知”。他强调说:“要让树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移栽,最好就是在树休眠期进行。不单单是移栽,嫁接也是一个道理,要在树芽未萌动时进行,成活率就高”。他将一些果树栽培技术讲得通俗易懂。所以,给我印象深刻,直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我都还清楚记得,仿佛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事一样。

      我父亲的动手能力很强,特别是一手高超的嫁接技术。经他嫁接的花木果树,成活率都很高,他说这是搞园艺的基本功。

     父亲晚年多病,回家上下楼都很吃力,很多美好的设想都没办法去实践了,他常感叹:“不甘心呀!”他常常自言自语地说 :“年轻时候,干得动的时候,不让干,让我到海埂农场栽秧放田水。现在条件好了,可以做工作了,身体又不行了。”

有一天,下班后,我回家看他一个人搬了把藤椅,坐在阳台上养神。见我回来,很兴奋地对我说:“我在想,猕猴桃中有个红花品种,花期长,果型适中美观,可以作为观赏盆景来开发。要用大盆,移栽后整形,挂果后留存的时间长,观赏价值高。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硕果丰枝”。因身体条件实在太差,他这个硕果丰枝,一直停留在构想中,一直都没搞成。

     有时我就想,他晚年一身病,或许是年轻时经常下乡积劳成疾,不注意身体累出来的?加之过去生活条件差,又没有保健意识。我父亲他们这一辈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况吧!

上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二——钟基万:甘于...
下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杨诗选:喜看稻菽...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