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本院概况
院简介
院歌、院训、院旗
院领导简介
组织机构
院属科研机构
粮食作物研究所 园艺作物研究所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作物研究所 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花卉研究所 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国际农业研究所 茶叶研究所 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蚕桑蜜蜂研究所 甘蔗研究所 药用植物研究所
院属职能处室
院党政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机关党委) 群众工作处 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纪检监察审计室 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科研管理处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 行政保卫处 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处
科研楼|办公楼设置
我院地图
出版物
西南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农科
宣传片
网上展厅
政策规章制度
财经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国际合作 科研管理 产业开发 教育培训 党群工作 条件平台
办事指南
资源下载
历史专栏

您的位置是:首页 本院概况 历史专栏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二——钟基万:甘于奉献的广东人
发布:qgc   发布时间:2019-01-02   浏览次数:24740    

          编者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全院农科历史文化挖掘工作,通过深入挖掘建院以来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机构设置、重大科技成果创新、重大历史贡献、重要科技人物及历史建筑、历史古籍等,认真整理梳理我院农科文明的传承脉络,深入挖掘农科文化的丰厚底蕴,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农科精神,擦亮“云南农科院”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使历史文化与农科文化相辉映,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铸就“追求卓越、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增强全院发展的文化自信,为我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与文化引领。全院历史文化挖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征集等,将陆续刊载全院历史文化挖掘工作访谈录、专家传略、老照片(老图片)、征文等,以资记录。

本文根据云南省农科院蚕蜂所退休干部钟基万访谈录音整理,仅代表讲述者个人观点,未经本人审阅。(文中Q表示“问”,A表示“答”。)

引言:今天来您家想做一个访谈,请您给我们讲讲蚕蜂所的发展历史,您所经历的一些历史故事。您是所里老前辈,老职工,情况您了解,也说得清楚,在访谈过程中我们有录音,以便下一步我们还要根据您的口述整理成文字。我们此行的目的大概是这样。

Q:钟老师是哪里人?今年多大年龄?什么时候到所里的?

A:我老家是广东梅县的,1938年出生,今年79岁,1956年云南到广东招生,成立了广东招生工作队,涵盖了很多,有农林、有色、地质、医师护士,招了几千广东学生,我被玉溪农校录取了,以前在白塔山,现在已经叫红塔山了,农作栽培专业的,我是第一届学生,玉溪农校在广东招了很多的客家人学生,基本上都在云南工作安家,多数在玉溪工作。

Q:您当时为什么到蚕蜂所呢?哪年到蚕蜂所?

A:我毕业的时候由省里面统一安排,最先到省农展馆(现省科技馆)做讲解工作,我们广东人做讲解不行(口音重,编者注),1959年11月被分配到云南省农业厅,到农业厅报到后,农业厅安排我到草坝蚕种场,当时单位名是草坝蚕种场,从昆明到草坝坐米轨火车需要两天。

Q:报到时,您对蚕蜂所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工作和生活条件如何?

A:我从昆明坐米轨火车经过两天时间到达草坝,一天到开远,一天到草坝。当时草坝条件很差,那个时代,单位厂房都是旧社会留下的烂摊子,感觉很差。

Q:参加工作后,第一个岗位是什么?生活和工作情况能不能说说?

A:当时蚕种厂有栽桑股、蚕事股,因为我专业是农作栽培的,我被安排到栽桑股的农事队。

住是跟工人同住,条件太差了,我个高,睡的床板长度(高度)还没我高,就是两个板凳一个床板。吃饭到食堂吃,当时是实现配给制。工作非常艰苦,跟农民一样干农活,闲时栽水稻、苞谷、白薯、小麦。

Q:您当时工作情况与在校时的憧憬差别大不大?

A:差别很大,感觉命很苦,我是从农村出来,又到农业单位干农活干了一辈子。反差很大,不过现在退休好多了,像生活在天堂。

Q:听说当时的工作强度很大,会让人苦了掉眼泪,请您给我们讲讲这些故事。

A:当时当真苦啊,栽桑股是最苦的一个部门,冬季每天作息时间虽说只有八个半小时,要犁地、采桑叶,但经常要干义务劳动,草坝有个监狱,我们干的活和劳改犯差不多,但是吃的还没有劳改犯好,人们常说“蚕种厂的工人还比不上草坝农场的劳改犯”。当时工人思想单纯,觉悟高,任劳任怨,工资从22.8元/月到26元、29.64元、33.8元、38.48元,生活非常艰苦。

Q:您给我们讲讲最苦的工作是哪个岗位吗?

A:最苦的就是栽桑股的工人了,好多人苦了呆不住,我们工人主要是采桑叶,最多的时候要采一万多公斤,100公斤的桑叶给采叶工0.7元,总的有20多个工人,另外找临时工,每个工人每天平均要采100多斤。如果自己采不够,要让家人帮忙采。

Q:您能给我们讲讲刚参加工作以来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吗?

A:1959年参加工作,在场里面工作了几年,草坝蚕种场办蚕桑学校,半工半读的,办了两届,到1969年没办了,我因为是学农的,我又去蚕桑学校,什么都干,偶尔还带下学生,主要是讲桑树栽培方面的,搞一些管理,印象最深的是文化大革命的那段糟糕的时期,很多一部分老同志活的够呛的。

Q:您从学校到蚕种场工作,遇到最敬重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哪位?

A:场里面的老工人最值得我敬佩,踏实、能吃苦、任劳任怨。

Q:当时的老工人是怎么进到场的?

A:有几部分,一部分有些是解放前留下的,资本家办厂留下的,有当兵退伍的,还有一部分流浪人。

Q:听说养蚕的要干两件事很辛苦,一件要穿麻衣去背桑叶,另一件是每天喂蚕要喂12次,您给我们讲讲

A:养蚕分组喂蚕,根据时间来换班,几点几点喂一次,后来改革了,我来的时候改进了每天喂3次了,制种的蚕喂好点的叶子,养丝茧的蚕就少喂一点;穿麻衣是因为没有衣服、也没有工作服,只发一个围腰,布都是定量供应,所以穿麻衣去背蚕叶不容易把衣服弄烂。

Q:您从广东来到云南,语言不通,当时是怎么转变过来的?

A:我当时一个人被分配到云南,慢慢地转变,找了当地的媳妇,蚕种场的职工子女,现在变成了地道的云南人了,已经把自己卖给云南人了。后来因为身体不好,55岁就申请提前退休,1994年正式退休,退的时候任所里面的财务科长、职称是会计师,我还在所里干了两届的党委委员。

Q:最后我们想听听您的人生感悟,您对农科文化、农科精神的理解?对现在年青人的希望和建议?

A:我退休20多年,具体说不出什么,我觉得是吃苦精神,甘于奉献精神,现在的青年条件好,我们不能把吃苦精神丢了,老科研人员的这种精神不能丢,只有保持这种精神,才能研究出新的东西。

现在的年青人生在新社会,要吃得苦中苦,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当时吃苦精神不能丢,希望现在年青人要培养吃苦精神。

上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三对农业科研院所文...
下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一—潘丽云:我的父...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