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本院概况
院简介
院歌、院训、院旗
院领导简介
组织机构
院属科研机构
粮食作物研究所 园艺作物研究所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作物研究所 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花卉研究所 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国际农业研究所 茶叶研究所 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蚕桑蜜蜂研究所 甘蔗研究所 药用植物研究所
院属职能处室
院党政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机关党委) 群众工作处 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纪检监察审计室 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科研管理处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 行政保卫处 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处
科研楼|办公楼设置
我院地图
出版物
西南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农科
宣传片
网上展厅
政策规章制度
财经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国际合作 科研管理 产业开发 教育培训 党群工作 条件平台
办事指南
资源下载
历史专栏

您的位置是:首页 本院概况 历史专栏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三 对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思考 ——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发布:qgc   发布时间:2019-01-02   浏览次数:26785    

“文化”(Culture) 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文化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总的来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一种意识形态。农科文化是在长期的农业科研实践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管理风格、科研特色、传统习惯等的总和;是在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农科干部职工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形成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1 追溯历史,挖掘农科文化历史脉络

2017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启动了全院历史文化挖掘工作,希冀通过深入挖掘建院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机构设置、重大科技成果创新、重大历史贡献、重要科技人物及历史建筑、历史古籍等,认真梳理农科文化的传承脉络,深入挖掘农科文化的丰厚底蕴,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农科精神,擦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使历史文化与农科文化相辉映,弘扬和铸就“追求卓越、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增强全院发展的文化自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与文化引领。

云南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从公元前279年楚将庄蹻入滇,中原文化传入云南,云南土著民族的原始农耕文明逐渐融入中华文明圈,形成了以传统农业为主,原始农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的近代农业。考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百年来的发展历史,追本溯源,早期的史料仍显得片段化和零散化,尚有不甚明晰的过程。追溯起云南农业科技机构变迁史,可上溯到20世纪初叶,1907年(清光绪33年),清政府在昆明建立云南农业学堂,并在昆明北郊设立试验农场,设有水田、茶圃、花卉3部,附设林业苗圃、桑园和林场,应为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有记载的农业教学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12年。1912年5月,前云南省政府实业司向清锡督购拨归劝业道管理的大普吉街土地66.7 hm2,创办省立农业试验场,分为本场及林艺两部,应为云南农业科技机构之始。1918年,前云南省政府在昆明设兽医实习所。1923年,在云南西部地区的迤西成立蚕种制造所;在昆明设立茶业实习所,租军需局昆明东乡十里铺附近大马苴村牧野山地12.73 hm2,建立模范茶园,茶业实习所后改为省立第一茶业试验场;在河口成立热带植物试验场。1937年9月,成立云南稻麦改进所,隶属云南省建设厅,设址昆明东郊黑土凹定光寺;同年,前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在昆明市长坡设立云南省蚕桑改进所。1938年4月,前中央农业试验所在蒙自草坝设云南工作站,进行稻种征集、分类、选系三方面的工作(至1944年10月结束),并建设了中国第一口农村沼气池。1940年,前中央农业试验所派员协助云南木棉公司在开远成立木棉试验场。1941年3月,云南省企业局筹建成立云南烟草改进所,并在昆明长坡建立试验场,所内设有技术、推广两股,分设2个种植区:富民、武定、禄劝、罗次为第1种植区;昆明、江川、玉溪、晋宁为第2种植区。1946年,成立云南农林改进所;同年1月,前云南省建设厅将云南农艺改进所、蚕桑改进所、畜产改进所、水产试验所等机构撤销,合并成立云南省农林改进所,后更名为云南农业改进所。1950年12月2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将云南省农业改进所与几个农业试验场合并,在昆明大普吉成立云南省农业试验站,隶属省农林厅。

根据原《台湾革命文献》第75期第423页发表中央农业试验所所长沈宗翰著《中国农业科学化之开始》一文,“1931年4月25日国民政府实业部令组成中央农业研究所筹委会,所址在南京孝陵卫,后来采纳戴季陶建议,应重‘应用’的试验,而不仅是理论的研究,故定名为中央农业试验所,主管全国农业研究与推广事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农业试验所几经迁徙,经苏、皖、豫、鄂、湘、桂、黔、川等省,颠沛流离,备尝艰辛,于1938年2月15日抵达重庆,租千厮门水巷子民房办公,次春迁去荣昌县宝成寺。技术人员大部分派往各省协助改进农业生产发展。这时的中央农业试验所先后隶属实业部、经济部、农林部。1942年中央农业试验所迁至重庆北碚天生桥,置地28 hm2为所址,定为本所研究改良西南农业之永久场所。1946年抗战胜利后,中央农业试验所回迁至南京,留下部分人员组成中农所北碚农事试验场。1954年9月1日,在重庆北碚天生桥正式挂牌成立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作为西南行政区划农科所,后也称之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同年,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北碚天生桥迁至歇马场,试验设备条件大大改善,试验地也扩展至66.7 hm2,从川大和西南农学院招收了大批学生。

1958年,中国撤消大区建制,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前身为“西南农林部北碚农事试验场,1954年更名为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奉迁到云南昆明,与云南省农业试验站合并,成立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隶属于省农业厅,所址在昆明市蓝龙潭。

1959年8月25日,中共昆明市委批复,将龙泉公社宝台管理区桃园村与松花管理区竹园村48.7 hm2土地(其中包括松花管理区土地9.3 hm2)划归云南省农科所,建立实验基地。

1960年1月,云南省兽医研究室与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系合并,成立“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所址在昆明青龙山。

1964年,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迁至昆明市龙头街桃园村,所长赵利群。下设党团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技术室、农经室、同位素室、试验农场和粮作、经作、土肥、植保、园艺、畜牧6个系。6月,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达成交换协议,取得管理使用实验农场、八角楼、四合院等土地,合计2.16 hm2

1974年1月,云南省农业局将红河州草坝蚕种场,更名为云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所址在蒙自县草坝;保山潞江棉作试验站,更名为云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所址在保山潞江坝;玉溪烤烟试验站,更名为云南省烤烟科学研究所,所址在玉溪;云南省开远甘蔗试验站,更名为云南省甘蔗科学研究所,所址在开远;同年3月,云南省农业局将云南省勐海茶叶试验站,更名为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所址在勐海县。

1976年1月3日,经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正式组建成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属局级单位,由云南省农业局负责筹建。在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划入云南省烤烟研究所、棉花研究所、甘蔗研究所、蚕桑研究所、茶叶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同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图书馆成立。隶属省政府直属的综合型、公益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截至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设有17个研究所,其中在昆有11个研究所,州(市)6个研究所,全院在职职工1 652人,离退休人员1 300多人。

在通过对挖掘农科历史文化前期工作中,发掘出一批可载入云南历史的人物和事件。如在勐海茶叶所采访老书记杨沙偏时,他在回忆茶叶所的历史时谈到,他作为当地的瑷伲人在1953年来到茶叶厂做临时工,当时汉语汉字都不懂,后在政府的关怀下,1954年他作为民族学生到昆明民族学院进修半年,并同年在民族学院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是当地瑷伲人甚至是勐海当地第一位共产党员。在保山热经所采访老职工革家云谈到建国以后(潞江坝区域)的第一家党组织就是在热经所。当时,周边糖厂、农庄、农场都还没有建立党组织,只有热经所有个党小组。还有全国第1家开展咖啡研究的机构也在热经所。1952年,筹建棉站的张意在芒市傣族农户庭院见到咖啡树,就开始了咖啡科学研究。而海南热科院是1957年以后,才开始开展咖啡研究的。在草坝蚕蜂所的时候,通过发掘知道在1935年,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委任杨文波为开蒙垦殖局局长,经过4年时间,草坝开发了1 333余hm2土地。当时中国丝茧的产地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1937年抗战爆发后江浙地区沦陷,国家认为蚕桑业应该保留下,于是考虑内迁到其它省,因为这块是属于纺织的,属于中国丝绸总公司管理,就由中国丝绸总公司经理郭敬中负责安排部署。据说是宋子文一行去越南考察,回来的时候坐小火车经滇越铁路时发现,草坝碧色寨车站经过北回归线,地理位置比较适合蚕桑,草坝土地较多适合发展蚕桑产业,跟龙云协商后把蚕桑产业内迁到草坝。在10年的时间内,把中国蚕品种桑品种各方面都保存下来,建国后才又回迁到江浙地区。1939-1954年,全国的蚕种都是由蚕业新村股份公司提供,在当时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在100多年发展历程中,经过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形成了体现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精神的院训、院歌、院旗,形成了以“笃耕云岭,致惠民生”为灵魂和象征的农科文化。

2 与时俱进,赋予农科文化新精神

21世纪以来,在深入探寻和梳理农科文化脉络的基础上,凝练出了具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特色的院徽、院旗、院训、院歌。“笃耕云岭”内含了为解决全省重大关键性科技问题,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三农服务的使命和农科人一心一意、在农业科技上辛勤耕耘的精神。“致惠民生”内含了农科人所做的一切,都致力于改善民生,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把成果留给广大农村和农民。“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其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在实践创新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科文化建设不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时代元素,农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提升。

2.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农科文化建设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个基本方略层面,更加凸显出它的重要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注于农科文化建设之中,凝聚发展共识,发挥其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将其转化为科研人员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引导科研人员强化社会责任,报效祖国,造福人民,在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中率先垂范。

2.2弘扬“科学”和“工匠”精神

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一切创新创造的精神源泉。科学精神倡导的是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专注持久为特征。农业科研部门从事的是生命科学研究,要求农业科技人员必须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新领域、揭示新规律、取得新成果。农业科技人员长期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紧密的联系,形成了朴素、耐劳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农业科研具有周期长和社会公益性特点,培养了农业科技人员坚韧,执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农科文化建设中弘扬“科学”和“工匠”精神,大力培养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坚定创新意志,为孕育创新成果、实现科研价值夯实基础。通过弘扬“科学”和“工匠”精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各项事业取得突破:基本建设全力推进,城中村及院部改造项目、科研基地建设等取得重大进展;涌现出了全国、全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创先争优十大女杰等一批先进人物;6个研究所进入全国农业科研院所百强;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3 全面拓展,推进农科文化建设

农科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脚踏实地,抓住重点,在创新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凝炼、形成和发展。不断推进农科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用农科文化孕育农业科技创新事业,以农业科技创新事业丰富和发展农科文化,推进农业科技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3.1挖历史,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农业科研院所在长期的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自身的光荣传统。要深入开展历史文化挖掘工作,通过广泛调查,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将多年所形成的优秀农科文化予以继承、继续发扬光大,从而推动院所文化建设向更深层次迈进。

3.2抓导向,明确文化建设的内容

农科文化能引导农业科技人员齐心协力地向大家认同的目标迈进。在农科文化建设中,要弘扬一流科研机构的科学精神,推进学术民主,形成崇尚创新、尊重人才、开放包容的良好风气,树立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的精神。引导科研人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从价值规范及准则,主动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精神,为农科事业发展尽职尽责。实践证明,发挥正确的价值导向是支撑文化建设的最主要因素。

3.3抓载体,挖掘农科文化建设的内涵

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并且文化需要有载体来体现它。在农科文化建设中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打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人才成长环境,大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以项目实施为纽带,注重培育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团队建设示范、引领单位整体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以制度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农科文化的理念文化、创新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标识文化、环境文化和廉政文化建设,培养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竞争力。

3.4树典型,推动农科文化在干部职工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典型人物是团队中具有超出一般职工的思想境界和行为表现,能够成为榜样和表率的先进个人或群体。他们将个人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付诸于院所,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卓越地体现了院所的价值观和精神面貌,使农科文化得以人格化、品质化,使之转化为全体科技人员共享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成为生动具体的形象。典型人物具有榜样的作用,通过典型人物的宣传示范, 可以使广大科技人员形象具体地接受院所的价值观念体系,领悟院所精神的精髓。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涌现出一批献身科研、献身三农的优秀团队和先进人物,要大力选树和宣传优秀团队和先进人物,通过优秀团队的宣传和示范,让农科文化在干部职工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价值体系和科学创造,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软实力。一个单位的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加强农科文化建设,将农科文化建设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用农科文化孕育农业科技创新事业,以农业科技创新事业丰富和发展农科文化,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科研院所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上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四——贺庆瑞:软米...
下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二——钟基万:甘于...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