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本院概况
院简介
院歌、院训、院旗
院领导简介
组织机构
院属科研机构
粮食作物研究所 园艺作物研究所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作物研究所 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花卉研究所 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国际农业研究所 茶叶研究所 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蚕桑蜜蜂研究所 甘蔗研究所 药用植物研究所
院属职能处室
院党政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机关党委) 群众工作处 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纪检监察审计室 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科研管理处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 行政保卫处 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处
科研楼|办公楼设置
我院地图
出版物
西南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农科
宣传片
网上展厅
政策规章制度
财经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国际合作 科研管理 产业开发 教育培训 党群工作 条件平台
办事指南
资源下载
历史专栏

您的位置是:首页 本院概况 历史专栏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五 ——水稻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专家张尧清
发布:qgc   发布时间:2019-01-19   浏览次数:25626    


编者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全院农科历史文化挖掘工作,通过深入挖掘建院以来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机构设置、重大科技成果创新、重大历史贡献、重要科技人物及历史建筑、历史古籍等,认真整理梳理我院农科文明的传承脉络,深入挖掘农科文化的丰厚底蕴,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农科精神,擦亮“云南农科院”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使历史文化与农科文化相辉映,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铸就“追求卓越、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增强全院发展的文化自信,为我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与文化引领。全院历史文化挖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征集等,将陆续刊载全院历史文化挖掘工作访谈录、专家传略、老照片(老图片)、征文等,以资记录。

张尧清,男,汉族,1924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崇庆县(现崇州市),2007年10月病逝,享年83岁。

张尧清1949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2年12月分配到西南农林部工作, 后调入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1958年随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迁到昆明,一直在与云南农业试验站合并成立的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79年3月成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工作,副研究员。

在30多年的农业科技工作中,他一直从事水稻种质资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和水稻区域试验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选育出多个水稻良种在云南中、北部稻区大面积推广。他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与加育成的“西南175、云粳9号、粳掉3号水稻新品种的选育”,1979年获得云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2年“水稻新品种云粳136的选育” 获得云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发表科研论文和总结报告9篇。他为云南省的农业科技进步,尤其在水稻品种选育和新品种示范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

张尧清就读于四川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49年7月大学毕业后至1950年6月在家乡劳动,1950年7月至1950年8月到成都参加青年学园学习,与同学共同讨论青年问题、时事报告、社会发展史等问题,1950年9至1950年12月他参加西南土壤实习班学习,实习班组织了野外调查委员会并担任农民股负责人,举行了八次农民坐谈会及农家访问,收集了第一手材料。参与这些工作,他懂得了个人的进步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从此确立了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此励志从事农业科技工作,他也就这样做的,一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默默地耕耘在水稻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工作中,为他之后从事水稻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工作打下了基础。

水稻育种始于西南农科所

1950年至1953年,张尧清在西南农林部主要从事技术行政工作。1953年参加以施肥密植为中心的水稻增产研究工作,1954年组建成立西南农科所之后,从此他开始从事水稻育种工作,先后承担三个研究项目:1、水稻地方品种原始材料研究。包括国内外籼稻、粳稻、糯稻和陆稻,每年平均种植250多个品种,筛选提出表现优异的材料10多个。2、水稻去雄方法的研究。明确了籼稻杀雄花的有效温度和时间为,42℃,8~12分钟;或44℃,6~10分钟。遮光法有促使提早开花效果。但每到临盛花期近时,在花药破裂率增加,存在来不及去雄问题,影响杂交效果。因此,水稻去雄方法可以在实际中应用,该研究报告编入《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 十年成果汇编》。3、粳稻良种“西南175”栽培规范技术与种子繁殖。品种在1954~1955年两年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产量高、耐肥、耐寒,但分蘖较弱,若增加穗数尚有增产潜力。1956年开始在中国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水稻品种资源中,经过筛选、鉴定、系统选育出西南175,并开展品种规范栽培技术研究,根据种植密度和用秧量的研究结果,175品种用秧量多时,穗部变化不明显;用秧量高产量也高。密度以5×6寸,每丛8苗最好。该品种推荐参加长江流域水稻区试、云南元谋棉花点作棉后稻。

对云南对水稻科技事业的贡献

1958年,张尧清参加水稻良种“西南175”的示范和推广,当时云南各地主要种植当地的老品种,品种杂而且产量低,缺乏适应性广的高产当家品种。通过省区域试验和全省通过几年试种,西南175以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强,发展成为云南省中部一季稻高产地区的主要品种,也可以作为双季稻品种推广,该品种推广面积达到100多万亩,在贵州毕节地区亦有种植,是引进品种中面积最大,种植年代较长的优良品种。由于西南175推广面积大,使用时间长,与其他品种的天然杂交多,变异类型多,进一步促进了水稻品种系统选育。

1958~1959年,张尧清参加滇南建水地区发展双季稻问题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和试验,确定滇南海拔1300~1400米的类似地区,可以种植双季稻。明确了早稻育秧、晚稻抽穗的时限。选出了一批适宜的早、中、晚稻品种,如早稻用南特号、晚稻用地方农家种百香谷、冷水谷等组合形式。这期间,提供了一批适应建水地区的早、中、晚季品种,为后来20世纪70年代初双季稻发展奠定了基础。1967年参加推广新品种“科情三号”,总结出短秧龄、壮秧、早追肥、合理密植等关键栽培技术,写成专项材料由云南省农业厅印发。

20世纪60年代,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西南175天然杂交株采用系统选育方法,先后育成174、129、127和737四个新品种。1979年,西南175为主的良种选育和大面积推广获得云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张尧清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

1960~1964年,张尧清参加程侃声先生主持的水稻品种选育项目,主要负责整理、鉴定、筛选地方品种,并结合天然杂交材料的选择利用。在负责的品种比较试验中,每年参试品种21~23个,从中选拔4~6个,获选的品种有剑川北京谷、祥云红毛缨、普洱细背子、下关沱沱谷、129、127、373、174等。通过试验和示范,再逐步推广,并提出了良种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为良种推广起到积极作用。其中良种174推广面积达10万亩,129推广面积近百万亩。在该段时期,从育种实践到理论得到较大提高,其中株型是品种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分蘖数和穗粒数的多少,是划分大、中、多穗型的依据,植株茎叶形态特性等与高产、稳产以及抗逆性、适应性有着密切关系。这些结果对于原始材料的研究和利用,开展育种工作都有指导意义。在云南水稻品种选育中,中杆、大穗、大粒型品种开始作为育种的方向。

1972年后,张尧清主持省中、北部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试验点分布于8个地(州)市13个县。每年试验13~17个品种的生产表现,连续试种两年为一轮。20世纪70年代选拔出15个新品种,粳掉1号、粳掉3号、云粳2号、云粳9号、5C~701、西红701、西红2号、73(44)、云粳20号、26~11~4、74~5、粳掉4号、云粳19号、75~64等,这批粳稻品种耐寒性、稳产性强,生育期缩短10天,综合平均亩产量809.3斤~1172.9斤,比对照增产2.3%~27.3%。均投入生产,推广面积均在万亩以上;粳掉3号、云粳9号推广面积20万亩以上。1981年云粳9号面积扩大到70万亩,成为滇中、北温凉稻区的当家品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选育出云粳136、134、S23 、晋红一号等品种,20世纪80年代,在大穗、大粒育种目标的指导下,育成了“云粳136、云粳134、云粳219、S23 、晋红一号”等一批大穗、大粒型粳稻品种,与20世纪50年代推广品种比较,株高降低20厘米左右;茎叶紧凑;耐肥性、抗病性增强;每穗重4~5克;每亩不少于20万穗的产量模式。在云南水稻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云粳136、云粳129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云粳136成为当时云南中、北部一季稻作区大面积主栽品种。获得1982年云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大穗、大粒型水稻品种的选育的理论和实践,在全国水稻育种领域产生了影响。

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作物品种选育是需要团队合作的系统工程,有资源评鉴、亲本选配、杂交育种、选种(单株穗选、株系选择等)、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等等不同的职责。只有通过团结协作、各司其职才能较快选育出新品种。

张尧清长期主持水稻育种中的区域试验,作为云南省水稻育种攻关和参加全国稻育种攻关项目的主持人之一,他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扎实工作,积极认真完成项目组中承担任务。组织对他的评价为“专业基础知识坚实,在试验中作风严谨,观察细致,数据详实,资料完整,钻研精神强“。他要求团队成员必须每天下田观察,只有在田间认真调查研究,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积累经验。他说认识自己的品种要像认识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到就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他自己也是这样以身作则地做的。只要经过他试验的品种,不用看编号一口就叫得出品种的名字。他还说:对水稻原始材料的研究工作,好似搞人事管理,诸如对其性格、脾气、能力、特点等,了解撑握得透,就能知善任。受他这种工作作风的影响和严格要求,言传身教,团队成员受益匪浅。他结合经验撰写了《认真、准确、可靠地从区试中选拔新品种》等文章,对改进和提高中、北部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他参与育成和通过省区试鉴定和选拔出的水稻品种近20个,对云南水稻科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 撰稿:孙茂林)

上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六——陈宗麒:改革...
下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四——贺庆瑞:软米...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