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本院概况
院简介
院歌、院训、院旗
院领导简介
组织机构
院属科研机构
粮食作物研究所 园艺作物研究所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作物研究所 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花卉研究所 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国际农业研究所 茶叶研究所 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蚕桑蜜蜂研究所 甘蔗研究所 药用植物研究所
院属职能处室
院党政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机关党委) 群众工作处 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纪检监察审计室 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科研管理处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 行政保卫处 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处
科研楼|办公楼设置
我院地图
出版物
西南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农科
宣传片
网上展厅
政策规章制度
财经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国际合作 科研管理 产业开发 教育培训 党群工作 条件平台
办事指南
资源下载
历史专栏

您的位置是:首页 本院概况 历史专栏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七 ——刘基一:科技第一线的巾帼英杰
发布:qgc   发布时间:2019-02-03   浏览次数:25972    

        编者按:近年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持续开展全院农科历史文化挖掘工作,通过深入挖掘建院以来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机构设置、重大科技成果创新、重大历史贡献、重要科技人物及历史建筑、历史古籍等,认真整理梳理我院农科文明的传承脉络,深入挖掘农科文化的丰厚底蕴,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农科精神,擦亮“云南农科院”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使历史文化与农科文化相辉映,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铸就“追求卓越、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力挖掘老一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好他们追求真理、百折不挠、严谨细致的科研精神和优秀品格,让优秀的农科文化鼓舞人、激励人,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全院发展的文化自信,为我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与文化引领。全院历史文化挖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征集等,将陆续刊载全院历史文化挖掘工作访谈录、专家传略、老照片(老图片)、征文、档案等,以资记录。


——小麦栽培技术专家刘基一

刘基一,女,1937年6月生,四川隆昌人,研究员。

刘基一先后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共8项,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二等奖,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云南省云岭巾帼科技十杰荣誉称号,曾任昆明市第八届政协委员,获省院、省学会及地级奖8项,中共曲靖市委授予刘基一为“优秀科技工作者”及“曲靖市荣誉公民”称号;在国内及省级刊物发表科技论文19篇。刘基一等在生产第一线研究总结提出的中低产区小麦生产的技术规范,三年这段时期获省级奖6项,

刘基一1958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南充地区农科所工作,主要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工作,承担地方品种鉴定评价和小麦品种鉴定圃的品种评价,先后参加小麦区域试验,以及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同时参加水稻、红薯、玉米、花生、棉花等作物的大面积栽培技术调查总结,为之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63年,刘基一调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从事小麦品种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并承担小麦选种圃、品种比较试验、省区域试验,地方品种鉴定、辐射育种,提纯复壮、夏繁及高产栽培技术等研究工作,参与选育出小麦新品种778、0448、14~1、8~1、7612~3、云麦25号、云麦26号等11个品种,引种鉴定筛选出缅甸16号、798、阿波阿夫、欧柔、墨巴66、墨巴65、墨沙、墨查等一批具有较好抗病性、丰产性及早熟性等性等的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以及作为育种亲本材料,其中系统选育品种“778”,一般产量3000Kg/hm2, 高的可达7500 Kg/hm2, 1964年开始在生产上应用,推广面积迅速扩大,一度成为云南省田麦的当家品种,历史最大推广面积达7.6 hm2。同时,刘基一对地方品种的收集、整理和利用,选育夏播早熟品种、抗锈和丰产良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栽培技术显身手 理论实践做贡献

一个优良品种对于作物产量贡献率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栽培技术对作物产量的作用历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重视,导致“重品种、轻栽培”现象。1974年以前,云南省小麦生产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究其原因,除品种原因外,缺乏科学的栽培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小麦栽培技术以总结农民栽培小麦高产经验为主,60年代开展栽培技术单项因子研究和应用,如密度、播种期、播种方式、施肥时期、施肥量等试验,通过试验,提出包括选用良种、适时播种、重施底肥、增施种肥、轻施分蘖肥、重施拔节肥、合理密植、适时灌水等一套栽培技术措施。1974~1986年,刘基一选择以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将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从原来的单项技术研究,转入到小麦生长发育与外界条件关系的研究,并结合新品种的应用,进行高产栽培生理生态研究。刘基一等应用这一技术,在云南省农科所实验农场进行高产试验,1964~1966年连续三年分别在0.1 hm2、0.19 hm2和0.28 hm2的小麦试验田面积上,分别创造了单产6865.5 Kg/hm2、7710 Kg/hm2和7815 Kg/hm2的高产记录,并总结提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该项技术在玉溪、昆明、江川等地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这一成果在北京展出,获得小麦专家卢良恕、郭绍錚等专家的高度评价。

1975年, 刘基一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小麦锈病研究专家杨昌寿合作,针对小麦生产过程中存在病害流行,品种退化快,以及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问题,组成合作研究组,长期驻点在玉溪县城关镇中卫大队及春和公社,研究小麦高产规律逐步从单项栽培技术措施,发展到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以及防控小麦病害流行的小麦品种合理布局的栽培方式。他们摸索总结高产防病的小麦栽培技术措施,首先建立小麦高产攻关试验田,对小麦高产所必须达到各项小麦生长生理指标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总体设计。总体设计的核心是合理密植问题,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个体与群体一对矛盾的辩证统一协调关系,这两者是个动态的过程,群体由个体组成,个体则是获得产量结构群体的基础。他们设计的目的就是如何达到群体与个体矛盾得到最大统一,并根据小麦个体生长特点作为总体设计的依据,构成合理的群体结构,使高产品种能在分蘖动态、叶蘖生长关系和成穗规律、穗分化进程等达到最佳和合理状态。在进行高产总体设计时,首先明确高产的构成因素,选定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确定单位面积有效穗中主茎穗和分蘖穗各占的比重,如果主茎穗多于分蘖穗,在栽培上上就依靠主茎穗获得高产。反之亦然,主茎与分蘖在高产构成相近的,在栽培上就促进两者共同发展来获取高产。

在高产攻关时,首先是考虑优良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结合当地生产力水平,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以及所选用品种从分蘖至拔节期设计栽培方案。选用品种分蘖至拔节生长期长,叶龄间隔长,有效分蘖多,产生的有效分蘖穗就多,这样就可采用有效分蘖成穗来获取高产;如果分蘖至拔节生长期短,产生的有效分蘖数少,要更多的主茎有效穗获得高产,因此利用优良品种的特性,掌和弄清主茎穗和有效分蘖穗的比例,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就构成高产栽培的前提条件。

刘基一主要负责小麦生产过程中的栽培技术方案,杨昌寿则通过不同品种种植布局来减轻锈病的发病和流行,两者合作相得益彰。他们在生产第一线深入合作研究,从单纯的栽培措施研究,到小麦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再到合理高产群体结构的研究。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提出并解决了在云南复杂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小麦生产的一个系统工程问题,使之因地制宜地开展相应的技术推广应用。

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受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品种差异等不同因素影响,同时农作物生长有其一定的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明确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规律外部形态的关系,从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去研究,根据小麦的形态和生理、生殖生长指标制定相应的栽培措施,使小麦的生长按其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得到最佳发展,从而获得高产。

为进行“小麦高产规律及相应栽培技术”课题研究工作,他们长期在玉溪城关中卫3队驻点,住在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农具房内,进行了连续6年深入系统的研究,深入了解群体与个体间、麦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间,及其与外界条件的关系,提出了高产小麦和你群体结构的指标,根据各家段群体发育指标,采取相应的措施,苗色绿(5叶期)-黄(6叶期)-绿(7叶期)的变化规律,施肥促-控-促的田麦看苗促控栽培技术,并在50余亩试验田连创每亩500~657公斤的高产记录,所驻点的中卫3队110余亩小麦,亩产量从1974年的100多公斤提高到482公斤,该技术推广应用到玉溪全县8.6万亩田麦,单产从1974年的141.5公斤,提高到1983年的317.5公斤,推广应用到玉溪地区20万亩的田麦生产中,三年平均亩增产70.5公斤,总产增加2419万公斤。“小麦高产规律及相应栽培技术”获1978年云南省农业科技大会奖,“小麦高产合理群体结构及其相应的栽培技术研究”获1979年云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刘基一为此也获得云南省云岭巾帼科技十杰荣誉称号。

中低产田挖潜力 规范技术促生产

1983~1987年,由云南省科委列项,杨昌寿、刘基一等组织全省进行“提高中低产小麦产量的栽培技术研究”,刘基一的工作重心转到“中低产小麦产量的栽培技术研究”上,并组织全省24个中低产区调查和分析研究。刘基一以在曲靖市三宝镇温泉乡为代表进行驻点调查和分析不同类型小麦低产原因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点,开展相应的试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提出不同类型中低产麦区增产375~750 Kg/hm2的配套栽培技术,在曲靖建立示范区,进行样板示范,带动和辐射指导全省小麦生产。

1985年,曲靖田麦仅零星种植。1986年全省小春遭受严重冻害,刘基一等在曲靖三宝温泉乡实施的科技示范样板田72亩小麦平均亩产330.5公斤,周围小麦颗粒无收,显示了科学栽培技术的优势。曲靖专区领导组织全区相关部门及基层科技员,以及部分农户到现场观摩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样板示范作用,促进了曲靖地区小麦生产发展。

曲靖地区从1986年田麦种植面积8000多亩,到1990年发展到了57000亩;三宝乡产量由亩产104公斤提高到亩产400公斤;曲靖大面积单产由200公斤提高到334.6公斤。刘基一他们团队研究提出的栽培技术措施,在全省24个地州县市示范推广80.54万亩,其中中低产田麦35.84万亩,平均亩产由155公斤提高到226.7公斤,每亩增产78.15公斤,增产52.6%,总产增加2633.62万公斤;中低产地麦示范推广44.7万亩,平均亩产由96.5公斤提高到137.5公斤,每亩增产36.7公斤,增产36.4%,总产增加1641.64万公斤。该技术在田地麦上3年全省累计241.62万亩共增产13207.28公斤。

1986~1991年,刘基一又以硬粒小麦系列研究为主,与杨昌寿共同主持省科委“七五”重点课题“云南硬粒小麦系列研究”,组织了15个地州县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确定云南有滇中、滇南海拔1000~1800米地区是硬粒小麦的适宜种植区。通过引种试验,筛选鉴定出“中引779”、“中引780”两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并在生产生应用,产量可以达到或超过普通小麦的生产水平,平均亩产达450~550公斤,千粒重55~60克,蛋白质含量13~15%,比普通小麦高2个百分点,赖氨酸含量4%,1985年仅江川县扩大种植硬粒小麦4500亩,“中引779”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几十年的兢兢业业,刘基一深入生产第一线,在小麦高产合理群体结构的研究理论与实践方面,在云南不同类型中低产小麦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在小麦种植区划,以及硬粒小麦资源发掘利用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而富有成效的成绩,为云南粮食生产作出了贡献。

( 撰稿:陈宗麒)

上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八——谭继清访谈录...
下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六——陈宗麒:改革...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