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本院概况
院简介
院歌、院训、院旗
院领导简介
组织机构
院属科研机构
粮食作物研究所 园艺作物研究所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作物研究所 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花卉研究所 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国际农业研究所 茶叶研究所 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蚕桑蜜蜂研究所 甘蔗研究所 药用植物研究所
院属职能处室
院党政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机关党委) 群众工作处 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纪检监察审计室 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科研管理处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 行政保卫处 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处
科研楼|办公楼设置
我院地图
出版物
西南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农科
宣传片
网上展厅
政策规章制度
财经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国际合作 科研管理 产业开发 教育培训 党群工作 条件平台
办事指南
资源下载
历史专栏

您的位置是:首页 本院概况 历史专栏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九十 ——刘继:他在小麦的世界里
发布:qgc   发布时间:2019-02-19   浏览次数:25721    


编者按:近年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持续开展全院农科历史文化挖掘工作,通过深入挖掘建院以来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机构设置、重大科技成果创新、重大历史贡献、重要科技人物及历史建筑、历史古籍等,认真整理梳理我院农科文明的传承脉络,深入挖掘农科文化的丰厚底蕴,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农科精神,擦亮“云南农科院”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使历史文化与农科文化相辉映,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铸就“追求卓越、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力挖掘老一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好他们追求真理、百折不挠、严谨细致的科研精神和优秀品格,让优秀的农科文化鼓舞人、激励人,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全院发展的文化自信,为我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与文化引领。全院历史文化挖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征集等,将陆续刊载全院历史文化挖掘工作访谈录、专家传略、老照片(老图片)、征文、档案等,以资记录。


刘继,男,1928年7月出生,重庆市合川县人,2001年病逝,享年73岁。副研究员。

1954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分配到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1958年随单位迁调到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院)。在农业科技工作中,先后在西南农科所作物系、云南省农科所作物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麦作室工作。

他的工作与生活

在刘继近四十年的工作经历中,很难分得清何时是在工作,何时是在生活?他似乎完全融入一个小麦育种的世界中,从清晨到日落。在农科院的每天清晨,大家都会见到一个头戴大草帽、身着劳动布衣服的消瘦的身影。他总是身背一个棕色的资料挎包,从宿舍区走向小麦试验地,他就是痴迷于小麦育种的刘继。是喜欢?还是已完全进入角色?在田间地头,他观察着小麦的一天天成长,一天天变样,认真地观察并记载着各种小麦生长和优良性状杂交组合后的生长历程。在他的记载本上,清晰地一天天记载着小麦生长的过程和不同生育阶段的变化,他对小麦品种选育的痴迷,经常都很难分清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家里?在他的家中,晾晒毛巾的铁丝上或阳台晾晒衣物的铁丝上,经常先挂着处于晾晒过程一扎扎带有标牌的各种品种麦穗把;家里的客厅茶几、座椅、冰箱上,到处经常都堆满选种袋装着的麦穗,以及田间记载资料。一扎扎麦穗的麦芒经常在家里刺扎和刮伤着家人们的皮肤,也经常遭到了爱整洁的女儿们的抱怨,但子女们也深知这些都是科研的资料,也不敢轻易去干扰或挪动。他家里的阳台盆栽,也栽种着他的小麦品种。他的子女们,似乎从小就习惯了放学后到田边地头看他做小麦杂交组配,不仅认识了雌蕊雄花,同时也是等他回家,直到天黑一起回家做饭。他的妻子与他学的同样专业,从事同样的工作,她也从来不抱怨,总是支持他的工作,一起讨论工作计划,帮忙整理工作资料、文字说明及总结,促进了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每年小麦收获的季节,办公室和家里所有房间桌面和柜面上,都堆放着各种标有记号的新的待清理和整理记载各种性状的小麦品种。工作日如此,周末也是如此,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刘继的工作习惯。有时家人找他回家吃饭,不是在试验地,就是在挂藏室,总能找到他。他的工作和生活,除了小麦,还是小麦。

夏播小麦,是缩短育种周期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分析和掌握了昆明地区气候特点之后,用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在夏季分期播种,并进行了一些有关试验,结果证明,无论在小麦品种和杂交品系的早熟性及抗锈性方面,还是在经济性状方面,夏播和冬播的表现基本上是一致的。夏播是选育早熟、抗锈、丰产的春性小麦良种的好方法,可将育种年限缩短一半左右。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来自全国的数十个科研单位纷纷来到昆明,来到云南省农科院搞小麦夏季繁殖培育,同行们最爱找刘继老师一起讨论研究工作,分享交流信息,同时在他那里能得到工作和生活上的帮助。于是,刘继的家里,就往往成为小麦夏播科研人员经常出入的地方,各地专家都成了他家的座上客,晚上大家在那里彼此交流和学习小麦夏播的经验,都成了好朋友,刘继以虚心好学乐于助人的态度,每年组织经验交流会,让大家互相学习交流促进了南方各省市的小麦育种工作,同时他也加速繁育了不少小麦优良品种(系),选出了十多个具有早熟、抗锈、丰产以及其他优良特性的良种,如“抗锈一号”、“南原一号”、“778”、“云麦25号”、“云麦26号”、“云麦27号”等,这些品种,无论在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或提高小麦单产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刘继在夏繁小麦工作上的执着和努力,昆明为全国重要的夏繁基地,云南农科院至今每年还在为全国各育种单位提供服务,并成为麦类课题的一张名片,后继者也从中受益匪浅。

38年来,刘继一直从事小麦品种选育、栽培和示范、推广等科研工作。选育提供出一系列小麦优良品种在云南省大面积推广。由他作为第一完成人选育的云麦33,获得1983年云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1992年,他育成的云麦33参加首届农业博览会,获面包小麦评选优秀产品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云南小麦品种的引种、鉴定和利用”, 获1978年云南省农业科技大会奖。“小麦夏播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1978年获云南省农业科技大会奖。“墨查”小麦品种的引种鉴定及发展研究,获得1981年云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奖。“高产抗病良种750025~12引种鉴定”获1988年云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三等奖。“早地麦品种筛选鉴定及利用”1992年获得云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三等奖。作为云麦系列新品种选育主要完成人,育成品种:云麦34(1985年通过品种审定,1985年获得云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云麦35(1986年通过品种审定,1985年获得云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云麦36(1991年通过品种审定,1993年获得云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云麦38(1993年通过品种审定,1994年获得云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三等奖)。由于他的成绩突出,1959年、1984年、1985年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发表科研论文和总结报告多篇。他为云南农业科技进步,尤其在小麦品种选育和新品种推广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小麦试验地的守望者

刘继早在1955年在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就开始小麦品种选育工作,承担了小麦原始材料和品种中农28选种圃的试验。在供试品种中选出优异的变异株,300个左右进行系统选育。选育了一批产量高性状优良的品种和品系。1956年,他观察到从意大利引进的品种如南大2419、中农28和矮立多等表现早熟、丰产、抗病、抗倒等特性;从阿尔巴尼亚引进的品种如阿波、阿夫、阿泊和玛拉等表现丰产、矮杆、抗病等。当时在西南农科所就繁殖了这些品种。1958年单位迁滇时,他又将良种带到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继续选育,并选育出新品种,成为早期云南主要推广和种植的当家品种。1961~1964年,刘继承担了小麦原始材料研究、小麦杂交育种以及育种方法的试验等工作。在这段时期,他整理了云南地方小麦品种资源700份,通过鉴定归并为454个,鉴定出一批优良地方品种资源。通过实践,他认识到云南具有夏季种植小麦的自然条件,一年可以种植冬、夏两次,即从配制杂交组合到高代的稳定品系,进入选种圃只需要2.5~4年时间,在育种中利用夏季可以增加一季小麦的种植和品种选拔,能够极大加快小麦的育种进程。至此以后全国的麦类育种单位夏季纷纷来到云南省农科所(院)加代选育小麦良种,这亦为我所(院)的小麦育种带来了大量的选、育种材料,丰富了品种资源材料,加速了我所(院)小麦良种选育的速度。1971年,刘继承担了田麦育种任务,当时当家小麦品种已种植多年,加之锈病生理小种变异,品种退化感病,造成了小麦严重减产,生产上迫切需要丰产、早熟、抗病的接班品种。1972年以来,他每年征集亲本200~400个,共配杂交组合6000多个,而后又以复合杂交为主,作了一批远缘杂交,用于改良品种。1981年他担任小麦杂交育种工作,开展以抗病为主要目标的品种选育工作,选育出一批抗条锈、叶锈和杆锈病、抗白粉病和高产的新品种。作为育种工作者,不仅要培育出优良的新品种,还要将新品种尽快应用于生产。他在担任杂交圃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良种繁育和示范推广任务。1978~1985年,他担任硬粒小麦品种观察和选种圃工作,选出了22个优良品种参加1987年全国硬粒小麦品种区域试验。1985~1986年,他负责硬粒小麦品种比较和选种圃试验,在开展常规育种的同时,还进行了小麦花药培养试验及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普通小麦与山羊草杂交等种间杂交试验,选出多个优良品种。

1985~1990年,刘继为了加速小麦品种选育,早日选育出新品种和尽快应用于生产,我解决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的土地困难,他承包了院良种场38亩土地和14个工人,连同原有试验地共50亩左右。后来又承包了粮作所田管站的奶牛和养猪场,解决了试验地的肥料问题。他以30亩地作为小麦品种选育试验地,20亩作为良种繁育地,他不仅选育出大批优良新品种,还繁育出数万斤良种在生产中推广。这几年中,他用尽心力保证了小麦品种的选育和良种繁育得以顺利进行。如1986年,在特大的霜冻年成下,周围群众的麦田大部分颗粒无收,他及时采用灌水防冻和冻后施肥,保住了试验地的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试验收到预期结果,并收获良种1万多斤,也就在这一年,由于心力交瘁,他患上了严重的帕金森病。在承包期间,他不仅承担了工人的工作、医疗费,还将获得的收入所得反哺科研工作,到承包期结束时,他按合同上缴了利润,还增加了7头奶牛,牛奶产量增加1倍,满足院职工生活需要。这期间,他克服了身体上的不便,以身作则,带领整个团队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埋头工作,完成承包任务,也在新品种选育上取得可喜的成绩。

刘继在从事小麦育种工作38年来,一直守望着他所热爱的麦田。从年轻时到渐渐老去,每天走向小麦试验地,他每天的坚定地走向小麦试验地。在他古稀之年,我们依然还能经常看到消瘦的他拖着踉跄的步履,向试验田走去。他在用最后的一点力量,为他心中的事业,为育成更多更好产量更高的小麦良种,他,穷尽心力,为此作出了毕生的贡献。他的工作精神,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的精神,至今仍影响着一代一代麦类课题组后来者。

为田麦生产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刘继在三十八年的科研工作中,先后主持“南方冬麦区良种区域试验”、“田麦良种区域试验”、“田麦良种区域试验”、“田麦品种比较试验”、“田麦亲本圃试验”、“田麦杂交圃试验”、“硬粒小麦品种比较试验”,以及全省“田麦多抗、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协作攻关项目,毕生致力于麦类科学技术工作。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继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了小麦系统选育新品种,选择出变异单株,育成778、6820、0448、14~1、8~1等品种,并编入云南省农科院〈1950~1980年科研成果汇编〉,其中品种778产量达到500千克/亩,1964年开始在生产上应用,最大种植面积达到每年110多万亩,1978年获云南省农业科技大会奖。育成品种0448在丽江和楚雄等地推广,1966年种植面积1万多亩;品种6820在保山、德宏、及昭通的永善、巧家等河谷地区推广,1968年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品种14~1(蜀万14号单株选育)在临沧推广,1968年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品种8~1(蜀万8号单株选育)在滇中、滇南大面积推广种植。

20世纪50~60年代,刘继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了小麦杂交育种和云麦系列新品种的选育。育成51~19、52~10、8~126等品种,亩增产200~350千克,应用推广面积2~20万亩。20世纪70~80年代初,利用墨西哥小麦与引进的新材料如高加索、洛夫林等等配制大量杂交组合,筛选抗病单株;以引进的阿波、阿夫、NP798、欧柔、福利麦等为亲本做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云麦系列新品种。以刘继为首选育出的田麦新品种云麦33(毕麦5号/加里安),多穗丰产、矮杆、优质,1983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1983年“田麦良种云麦33选育”获得云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1992年云麦33参加首届农业博览会面包小麦评选获优秀产品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选育的云麦34,获1985年云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云麦35选育,“地麦良种682~214(云麦35)”获1985年云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云麦36选育,1991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获1993年云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云麦38选育,1993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1994年获云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刘继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了“云南小麦品种的引种、鉴定和利用”,主要负责冬春性鉴定和整理,获1978年云南省农业科技大会奖;“小麦夏播在选育早熟、抗病、丰产良种中的应用”, 获1978年云南省农业科技大会奖;“墨查”小麦品种的引种鉴定及发展研究,获1981年云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奖;“早地麦品种筛选鉴定及利用”,1992年获云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三等奖。他参加编写了《云南农业技术手册》中的小麦良种部分(1973年),云南人民出版社;《中国小麦品种志》(1962~1982年),1986年,农业出版社。

刘继多年指导大学、大专生的毕业实习。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对他的评价“刘继同志热爱农业科研工作。从事小麦育种三十八年,刻苦努力,辛勤工作,能系统掌握小麦专业知识技术,实干精神强,积累了丰富的小麦育种工作经验,有较强的科技推广和经营能力,努力为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多年来在田麦育种中担任较重要的研究任务,能掌握育种方向。主持田麦杂交组配及后代选择试验,一年两季,工作量大而繁杂,能吃苦耐劳,从不计较工作时间,并特别重视有苗头品种的示范繁殖,在加速新品种示范推广,将科技成果转为生产力方面成绩显著。

刘继是“778”、“云麦33”、“ 云麦34”、“ 云麦35”、“ 云麦36”、“ 云麦38”等十几个小麦良种的主要选育者之一,他为我省田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也是小麦夏繁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为我国南方小麦品种选育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也是课题改革的实施者,为研究课题管理制度改革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 撰稿:孙茂林)

上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九十一——胡可俊:辗转...
下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八十九——黄家雄:云南...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