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本院概况
院简介
院歌、院训、院旗
院领导简介
组织机构
院属科研机构
粮食作物研究所 园艺作物研究所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作物研究所 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花卉研究所 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国际农业研究所 茶叶研究所 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蚕桑蜜蜂研究所 甘蔗研究所 药用植物研究所
院属职能处室
院党政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机关党委) 群众工作处 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纪检监察审计室 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科研管理处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 行政保卫处 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处
科研楼|办公楼设置
我院地图
出版物
西南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农科
宣传片
网上展厅
政策规章制度
财经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国际合作 科研管理 产业开发 教育培训 党群工作 条件平台
办事指南
资源下载
历史专栏

您的位置是:首页 本院概况 历史专栏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九十一 ——胡可俊:辗转西南各地为农业科技发展
发布:qgc   发布时间:2019-02-19   浏览次数:25134    


编者按:近年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持续开展全院农科历史文化挖掘工作,通过深入挖掘建院以来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机构设置、重大科技成果创新、重大历史贡献、重要科技人物及历史建筑、历史古籍等,认真整理梳理我院农科文明的传承脉络,深入挖掘农科文化的丰厚底蕴,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农科精神,擦亮“云南农科院”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使历史文化与农科文化相辉映,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铸就“追求卓越、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力挖掘老一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好他们追求真理、百折不挠、严谨细致的科研精神和优秀品格,让优秀的农科文化鼓舞人、激励人,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全院发展的文化自信,为我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与文化引领。全院历史文化挖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征集等,将陆续刊载全院历史文化挖掘工作访谈录、专家传略、老照片(老图片)、征文、档案等,以资记录。


胡可俊,男,1919年1月出生于四川广安,汉族,2000年12月卒于昆明,享年81岁。大学学历,副研究员。

胡可俊于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他读中学时正赶上日军侵华,他就利用暑假及其它业余时间以话剧及口头宣传等方式参加多次抗日救亡宣传,做过抗日救亡宣传队队长。正如他在历史思想自传中写道:“一切服从组织的调遣和安排,在深入农村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力量,真正以农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52年,他加入“民革”成为民主党派成员,于1980年和1984年两次当选为民革云南省委第四届、第五届委员。

胡可俊工作经历丰富, 1943年9月大学毕业后至1945年9月任四川广安县立中学教员,1945年10月至1950年2月,在四川农业改进所稻麦场兼杂粮股长职务,开展玉米杂交良种选育工作,技术职称为技佐,技士,期间育成在生产上应用的玉米综合杂交良种两个;1950年3月至1952年10月任川西行署农业厅农业科及种子科副科长,主持小麦良种“南大2419”示范推广工作,推广了该良种小麦20万亩,解决梯田前作问题;1952年11月至1954年9月任重庆西南农林局农事处担任兄弟民族生产指导组长指导业务,对兄弟民族农业生产提供措施意见,之后参加全国劳模评选,经行署办公所批准受到表扬,在川西区劳模大会受到表彰。

1954年10月至1957年8月, 胡可俊调任组建成立不久的拉萨农业试验场(西藏农牧科学院前身,创建于1952年7月1日,又称“七一农场”,是西藏现代农牧科技事业开创的基础),任副场长,为西藏的农业科技工作做出了重要的创新和贡献。在西藏期间,他参与了西藏农业科技发展前期主要工作:建立基地、组建队伍,了解农情、收集资源。这段时期,通过引种筛选,试种成功冬小麦、黑麦、玉米、烟叶、甜菜等大田新作物,累计引进大麦、小麦品种材料834份,成为以后青稞、小麦的杂交育种亲本资源基础。通过系统选育,成功筛选出了多种青稞、小麦、油菜以及豌豆品种,并推广示范,逐步取代了部分原有的农家品种,起到了对广大农民(农奴)进行品种更换、提高产量的宣传启蒙作用。通过种质资源的引进,农作物种质资源考察与收集以及资源的鉴定、分类与利用,对西藏广大河谷农区适宜种植、基本适宜种植和不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与品种类型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解决了高原上一批粮食作物及果蔬良种引种和栽培技术措施问题,为在西藏开展农作物科技工作,并指导农作物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7年9月,胡可俊奉调回到重庆,先后就职于西南农科所、云南省农科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事水稻、蚕豆、小麦等粮食作物育种及栽培工作,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和著作,获得过省政府科研成果二等奖,这期间工作经历:

1、担任麦作系麦作组组长,从事小麦科研生产和技术指导工作,调研生产,提出调查报告,指导生产上的技术措施;

2、1962年1月~1964年12月,担任云南省农科所粮作系蚕豆小组负责人,主持蚕豆品种试验及其栽培技术研究,初步提出蚕豆引种规律及主要栽培技术;

3、1965年1月~1982年11月, 期间在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院)粮作系(所)作长期蹲点宜良县,调研生产,研究解决中海拔地区生产及稻田耕作改制,任宜良基点科技负责人;

4、1979年,作为“小麦高产合理群体结构及其相应的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在小麦高产经验总结和栽培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①选用高产、矮秆、抗倒、抗病良种,适时播种;②重施底肥,增施种肥;③轻施分蘖肥,重施抜节肥;④合理密植;⑤适时灌水等一整套技术措施。在省农科所试验农场进行小麦高产试验,连续三年分别在1.43亩、2.8亩和4.2亩试验田中,创造了亩产915.3斤、1028斤及1042斤的记录。这一成果曾在北京展出。后来,在玉溪、昆明等地推广这些措施,均获得800~1000市斤/亩,对指导云南小麦生产发展做出示范,该项成果获云南省政府科研二等奖;

5、1982年12月~1987年9月,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麦作室游志崑等进行小麦杂交材料的加代选育、选优及太谷核不育小麦研究利用等工作,引进一批太谷核不育材料在昆明观察、转育和选配杂交组合,拟利用显性单基因控制的不育特性,类似杂交玉米利用杂种优势增加产量,符合云南省田麦育种目标的新品种。

6、1956~1983年期间,由胡可俊执笔《高原上的农业试验场》(1956年)发表于《人民画报》、参与《云南小麦的播种节令和品种》部分章节1961年编入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论文汇编;他主笔先后发表《云南农业科技》文章有7篇,分别是《2,4~D钠盐对番茄有显著保花保果作用》、《宜良县高桥生产队1972年蚕豆增产经验》、《两种植物生长激素在小麦作物上施用结果初报》、《宜良蓬莱一队试验双季稻获得成功》、《宜良坝区扩大试种双季稻获得成功》、《认真总结评价种籽双季稻》和《从宜良近年科研生产实践看中海拔地区稻田耕作改革问题》,这些科技论文和研究报告对解决了当时农业生产技术问题,总结了一些生产经验,提供一定思路和借鉴。

科普宣传而服务生产

胡可俊对工作不仅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还善于宣传农业技术,培养农民科技人员。1973年9月~1982年6月,在宜良金星大队农科站蹲点工作过程中,他以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和帮助农民,培养农民技术员30人,培养对象回生产队后分别担任队长、科技组长或科技骨干人员,成为农村科学种田的主要技术力量,同时利用县上开生产会的机会,短期培训农村科技人员1000人次以上。

胡可俊从事农业科研工作40余年,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以及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服从组织对工作安排,恪尽职守,为农业生产服务。1958年到云南工作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农业第一线驻点解决农业生产上的科技问题,并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在宜良基点工作期间,能从当地生产实际出发,及时指导和解决生产上问题,他长期蹲点第一线工作,受到宜良县科委表扬。

胡可俊无论是在四川、重庆、西藏、云南工作期间,田间地头总能看到这位专家的身影,据晚辈同事对他的回忆:“胡可俊老师常早出晚归,克服自己腿脚行动不便,在做农业品种试验时,不辞辛劳,非常敬业”。晚年,他中风后偏瘫,出门都拄着手杖,他仍经常到试验田间去观察作物生长状况和指导工作。1984年,他获云南省农学会荣誉表彰,1996年获中国农学会从事农业科技工作50年纪念奖。

生活节俭而竭力善举

胡可俊生活极其俭朴,为人淳朴善良,乐于助人,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将自己省吃俭用积累下来的10000元钱,捐助给自己的四川广安母校,后又捐款8000元为当地修路架桥,母校还为他立碑刻写碑文以表感激。他晚年还从自己的工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资助家乡贫困孩子上学。

                                                                                                              (撰稿:胡朝芹)

上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九十二——柯愈蓉和余淑...
下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九十——刘继:他在小麦...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