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最新信息:
本院概况
院简介
院歌、院训、院旗
院领导简介
组织机构
院属科研机构
粮食作物研究所 园艺作物研究所 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经济作物研究所 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花卉研究所 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国际农业研究所 茶叶研究所 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蚕桑蜜蜂研究所 甘蔗研究所 药用植物研究所
院属职能处室
院党政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机关党委) 群众工作处 国际合作处 计划财务处 纪检监察审计室 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科研管理处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 行政保卫处 条件平台建设管理处
科研楼|办公楼设置
我院地图
出版物
西南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科技 云南农科
宣传片
网上展厅
政策规章制度
财经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国际合作 科研管理 产业开发 教育培训 党群工作 条件平台
办事指南
资源下载
历史专栏

您的位置是:首页 本院概况 历史专栏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九十四 ——冯光宇:人人称他为“冯包谷”
发布:qgc   发布时间:2019-04-09   浏览次数:26110    


编者按:近年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持续开展全院农科历史文化挖掘工作,通过深入挖掘建院以来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机构设置、重大科技成果创新、重大历史贡献、重要科技人物及历史建筑、历史古籍等,认真整理梳理我院农科文明的传承脉络,深入挖掘农科文化的丰厚底蕴,不断丰富与时俱进的农科精神,擦亮“云南农科院”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使历史文化与农科文化相辉映,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铸就“追求卓越、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力挖掘老一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好他们追求真理、百折不挠、严谨细致的科研精神和优秀品格,让优秀的农科文化鼓舞人、激励人,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全院发展的文化自信,为我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文化支撑与文化引领。全院历史文化挖掘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征集等,将陆续刊载全院历史文化挖掘工作访谈录、专家传略、老照片(老图片)、征文、档案等,以资记录。

冯光宇,男,浙江绍兴人,1924年1月出生,2003年8月卒于昆明,享年79岁。

冯光宇1946年毕业于贵州省立湄潭实用职业学校蚕桑专业,1947年4月作为练习生就职于位于南京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在杂粮特作系从事玉米育种工作。1949年,继续留任中央农业实验所留渝单位北碚农事试验场,并担任副场长。解放以来,该单位隶属西南农林部,之后组建成为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南大区撤销,西南农科所迁入昆明,与云南省农试站组建成立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及之后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冯光宇随单位建制或名称变更,或迁徙,一直供职于该单位粮作系杂粮组从事玉米育种工作,曾担任粮作系副主任,从技术员、助理研究员到副研究员,直至退休。冯光宇对工作认真严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是云南玉米省育种学科,特别是玉米群体改良方面的知名专家之一。

冯光宇毕业于职业技术学校,作为一个练习生,与一道工作的同事相比,他深感自己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薄弱,远不能适应于科研工作的需要,于是他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在课题老师和同事的指导帮助下,以紧迫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自学了作物育种、作物遗传学、作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形态学、植物病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经济学等等相关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通过长期系统的坚持学习,使他奠定了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知识,为今后的玉米育种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在玉米育种科研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和进步,在他年复一年的玉米优良品种选育工作中,对于自交系培育、杂交种选配和玉米区试工作中,将学习的理论与具体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对玉米品种选育的主动性和工作效率,也对玉米育种工作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热爱,在他近四十年的玉米育种工作中,形成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工作效率的积极性和习惯。

上世纪五十年代,冯光宇一度担任研究所试验农场场长一职,对于生产计划管理、劳动定额及成本核算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既保证了科研单位试验农场对于科研工作在田间试验操作的统筹系统管理,也在工作中提高了效率,保证科研工作的田间管理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科研工作。

六十年代起,冯光宇逐步独立主持玉米育种课题工作,经常下乡蹲点和跑面,调查玉米生产过程中在不同地区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优良品种与栽培技术相配套的生产技术问题,在生产实践中,也提高了冯光宇对于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认识和服务能力。

“文革”期间,冯光宇受到一定冲击,但他仍尽一切可能地从事自己的玉米育种专业工作,在这期间,他不仅在时间上夜以继日地从事玉米育种工作,在空间上他也寻找一切可利用的空地,他在家属区两栋房子之间一点空地栽种各种让人感觉稀奇古怪的玉米品种,高的有两层楼那么高,矮的不及1米,有的品种背几包玉米,有的显得玉米杆很高很粗,但结的果穗反而不大。就这样,在多栋房子夹缝里,也成为他的育种场地,而且还能更好地避免其他品种授粉混杂。他这样见缝插针、夜以继日不懈地热衷于玉米育种事业,人人为此敬称他为“冯包谷”。

玉米杂交种选育出成效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冯光宇就参与了玉米地方品种资源的收集、改良,自交系的分离培育,优质、抗病、高产杂交种的选育工作,1970年主持育成玉米双杂交种“漾白罗文”应用于生产,该品种产量高,食用口感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在育成后就在嵩明等地累计推广0.8万hm2(列入云南省科技成果汇编),后因该品种玉米小斑病发生严重,才未继续推广,这也让冯光宇从育种的抗病性要求方面汲取了经验教训,使之在以后的育种目标中,必须将抗病性放在首位,否则再高产的品种一旦易感病也前功尽弃,在生产上难于长期或大面积推广应用。1978年参与育成“品杂1号”、“品杂二号”和顶交种“引金顶交”用于生产,累计示范推广1.0万hm2(获集体奖);1980年主持育成“协单1号”、“协单2号”推广面积分别为0.13万hm2和0.1万hm2(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参与“玉米自交系SSE232”引种鉴定和利用”和筛选的玉米自交系“SSE232”抗性好、持绿性强、配合力高,用其为亲本组配育成了“莫A”(MO1XSSE232)、“三A”(自330×SSE232)和双杂交种“莫七”(莫A×七三)系列玉米杂交种应用于云南玉米生产,这些品种抗逆性强、抗病性强、丰产性好,为我省玉米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玉米自交系SSE—232的引种、鉴定和利用”项目于1985年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玉米群体改良

(一)地方种群体改良:上世纪70年代末,在冯光宇同志的主持下,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玉米室开展了对云南玉米地方品种的群体改良工作,组织了有省内临沧地区农科所,曲靖地区农科所等6个单位参加的云南省玉米群体改良攻关协作组,并于1983年参加全国玉米群体改良协作攻关课题。从1980年开始,协作组对云南省种植面积较大的6个地方品种进行群体改良,经过艰苦努力,1985年秋季有“景东黄”、“凤二黄”、“水口黄”和“李山头黄包谷”4个群体完成了6 轮选择,“临沧白”、“景矮群”和“凤矮群”三个群体也进入第4轮选择。在1985年春季,对已经过改良3年的6个高代群体进行各轮(C0—C5)选择效果的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个地方品种的C5群体均比C。群体株高降低30cm 左右,产量提高10%以上,达到了协作组的预期选育目的。这些群改种均在大面积生产上得到应用。1989年“凤二黄”获云南省农业厅科技推广三等奖,“临沧白”、“景东黄”和“李山头包谷”分别获得地州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临沧白”于1991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1998年累计种植面积6.22万hm2。1993年协作组单位思茅地区农科所选育的“思群01”通过思茅地区品种审定。协作组单位曲靖地区农科所应用群改种“水口黄”作基础材料,从中分离出高配合力自交系“水1—6”,用其作为亲本之一组配的玉米单交种“群单1号”于1995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

考虑到云南省部份地区群众喜欢白粒玉米的现状,在冯光宇的主持下,粮作所于1980年选用地方品种“宣威普照包谷”和墨西哥引入的五个高代群体材料(热带杂白色B1、依托、白色硬粒、依托伊里诺斯和杜克斯培诺CL)组成基础群体,在隔离区内经自由授粉,收获时按育种目标选出250个果穗组成基础群体C0,分别在昆明、景洪等地采用半姊妹穗行改良法进行6轮改良选育,育成白粒玉米群改种“81—17”,于1990年通过云南省审定。该品种具有稳产、高产、株型紧凑、健壮、抗倒和抗旱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较好的玉米群改种,至1991年在全省以文山、怒江为主4个地州的13个县市累计推广1.47万hm2,1991年至1995 年累计推广3.41万hm2;至2005年“81—17”在云南的山区半山区仍然在继续使用;每年种植面积均保持在0.67万hm2左右,“玉米群改种81—17的选育和推广”项目于1991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对地方品种进行群体改良的过程中,冯光宇和协作组团队成员们一道,总结提出具有云南省情和特色的玉米群体改良方法,包括改良混合选 择法,改良穗行选择法和半姊妹轮回选择法。在改良实践中根据选择效果总结出了关键技术:1.分层次确定改良目标;2.控制授粉定向互交;3.三点选一群与一点分三群相结合。这些对玉米品种群体改良的关键技术于1986年提出专利申请,1989年由国家专利局批准以专利号86.1.05267.6授予发明专利权。这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获得的第一个专利。

外引玉米材料的研究和利用:自1974年以来,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玉米室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先后引进各类玉米基础材料1000余份,提出了符合云南生产实际的以引种鉴定为主,选引结合,为玉米杂交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直接或间接利用同时并举的路线。在冯光宇的主持下,粮作所玉米室与省内相关地州农科所开展了对外引玉米基础材料的研究和利用工作。经过多年多点试验鉴定,筛选出“引群80”、“墨白1号”和“墨白94号 ”三个群改种直接投入生产利用,并用其作为基础材料,分离出一批自交系组配杂交种用于生产,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深受我省旱灾突出、风灾严重的山区、半山区和自然条件较差的边疆地区农民的欢迎。

引群80号:原名78引杂80号(法尔尼奥斯),是粮作所玉米室1978年 从中国农科院引入的墨西哥(CIMMYT)热带群体材料,经在玉米室、景东县农科所和凤庆农科所多年多点试种观察培育而成的优良玉米群体改良种,1984年获云南省科技成果四等奖,1985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至1998年累计推广2.56万hm2。

墨白1号: 原名Tuxpeno~1,是粮作所玉米室1979年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中心(CIMMYT)引入的94个群体改良中选育出来的玉米群体改良种。该种籽粒白色,株高较矮,株型较紧凑,产量潜力较大。1991~1998年在云南省累计推广44.1万hm2。思茅地区农科所用“墨白1号”作为基础材料,从中分离选育出自交系“8371”,与从地方群改种“思群01”选育出的自交系“234~1”组配育成单交种“思单11”;用“8371”自交系与国内骨干自交系“自330”组配育成“思三单”。至1994年累计推广“思单11”7.95万hm2,增产粮食5962万kg;至1994年累计推广“思三单”3.86万hm2,增产粮食2895万kg,为农民增产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思单11”与“思三单”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通过思茅地区品种审定。临沧地区农校用“墨白1号”为母本,“自330”为父本组配的“墨三顶”玉米杂交种,于1994年通过临沧地区品种认定,并获临沧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墨白94号:原名Tuxpeno94,1991年~1998年累计推广16.48万hm2。

冯光宇主持的玉米群体改良课题所选育的“墨白1号”、“墨白94号”、“引群80号”和“素湾1号”等群改种与间接利用引进材料选育的“思单”系列、“临顶”系列玉米杂交种在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10余年间,每年均在云南省文山、思茅、临沧和怒江等地区推广应用达6.67万hm2以上,为云南边疆地区的玉米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成就和科技培训

(一)学术成就:作为建国初期即从事玉米研究的老专家,冯光宇一直重视将玉米育种实践进行总结,取得一系列学术成就,先后编著发表了《元江冬播玉米的栽培技术总结》(1964年“云南农业科技简讯”第十期);《对建立陆良玉米样板田的调查报告》(1965年云南日报);《多快好省选育玉米杂交种》(全国两杂会议汇编);《云南杂交玉米》中的“玉米杂交种选育和玉米亲本材料来源简介”部份(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一次印刷,1980年第二次印刷);《玉米优良杂交种》,《云南农业科技》1972年第3期(3),《云南农业技术手册》中的“玉米加速繁育方法—冬播”部份(云南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一版;云南科技出版社,1986年再版);《云南应发展玉米顶交种》(1982年申请技术职称代表作)。

(二)科技培训:冯光宇在从事玉米育种研究的30多年生涯中为云南玉米育种事业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1964年10月至1965年5月,主持云南省杂交玉米技术培训班并担任主讲人,培训昭通、丽江和迪庆等6个地州选送的20余名农业技术人员,使他们经过半年培训成为了我省玉米杂交育种的技术骨干;1966年7月至8月,在云南省玉米双杂交种选育培训班上,冯光宇同志自已编写教材并担任主讲人,通过理论授课和田间实地讲授,使曲靖、大理、红河、思茅,以及西双版纳等10个地州50余位学员熟练掌握了玉米双杂交种的选育技术;1977年至1979年以协作选育玉米杂交种的形式,采取跟班学习或实地具体指导等方式,为嵩明、易门、沪西三县农技部门培养玉米育种技术人员6名,使他们从杂交玉米选育的门外汉成长为能独立开展玉米杂交种选育的技术骨干,并且做出了显著成绩;1981年至1986年以组织基层单位开展协作攻关的形式,采取跟班实习或实地辅导等方式,在景东、风庆、施甸、怒江和西双版纳等地县讲授玉米群体改良的育种方法和关键技术,培养玉米地方品种群体改良技术骨干6 人,使这些技术人员能够独立进行本地品种群体改良工作,和以县为单位进行群改种的繁、供及更新的全套技术,这些技术骨干在工作中均做出了显著成绩,受到当地政府的表彰和广大农民的赞扬。

冯光宇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对玉米育种工作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亲力亲为,为同事和后辈做出了榜样。他勤于思考,刻苦钻研业务,深入实际,在近40年的玉米育种生涯中,先后完成多项重大科研任务,为发展云南玉米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撰稿:杨克昌 陈宗麒 )

上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九十五——钱为德:雨养...
下一篇: 农科历史文化挖掘之九十——刘继:他在小麦...
x
x
x
x
x